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降魔篇:三个和本作无关的问题种种

 

所以,当今何在的小说与周星驰的演绎进行一次组合之后,出现了今年春节唯一的贺岁档电影。

当与《大话西游》系列中相同的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对一个时代有着深刻感受的人们觉得自己找到了已经删节得差不多的时代记忆。

还有那些时代记忆之下涌动着的文化潮流。

①偶然性与过度解读

在网上会看到很多关于《降魔篇》的文化符号之解读,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元素。

如果还记得的话,想必我们都清楚《大话西游》里有关于紫霞对周星驰说,我们开始一段恋情吧,说完就要把自己的嘴凑上去,然后周星驰扮演的至尊宝非常粗暴地推开她,这样的桥段。

有一本书,好像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叫做《思想的光芒》,里面对此的解释是至尊宝/孙悟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下的文化符号,也就是所谓的新新人类,他们对自己的感情感受属于片段化的,也就是说,我可以现在这一刻爱你,下一刻马上就不爱你。

如同电影里面的至尊宝一样,行为上极具随意性,但情感极为丰富。

在《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也成功改写了《西游记》中唐僧所代表的文化内蕴,从那一时刻开始,罗家英版的唐僧逐渐取代了那个严肃主题下的唐僧,以至于非常严重地影响到了后来的《西游》故事再创作,动画有《夺宝幸运星》,电视剧有《新西游记》,唐僧都变得婆婆妈妈起来。

当然,《新西游记》里徐锦江饰演的沙僧也成为了可耻的吐槽弹幕,不知道会不会对后来的西游符号的再创作产生影响。

同样的微言大义和婆婆妈妈,在《降魔篇》里也有一处非常明显的写照:

在孙悟空从洞里出来之后,天残脚因为受伤倒在罗志祥饰演的空虚公子面前,空虚公子和旁边的老妪的对话就是典型的唐僧式对话:

空虚公子:快,快把他的脚移开。

老妪:你怎么不早说。

空虚公子:咳咳。

老妪:你为什么不早说。

空虚公子:快移开……

老妪:怎么不早说。

这样看似堆积“废话”式的对话,如果你说不是在向唐僧对观音姐姐那段“不如他吃了我,你有凭有据再抓他也不迟”致敬,恐怕没人相信。

这一切的逻辑看似非常严密,但是,我隐藏了两处真相:

第一,《大话西游》里至尊宝推开紫霞的方式非常粗暴,并不是体现了情感的片段化,而是因为这部电影被删减了,原版里面有一段“等等,你到底是青霞还是紫霞”的对话,也就是说,那个时刻的至尊宝对面前这个一体两面的女子感到非常疑惑,对她的身份非常不确定,才粗暴地推开了她。并不是《思想的光芒》中阐释的那样。同样,在《新新人类与后现代主义》(大概名字是这样)一文中,对《大话西游》的很多阐释都出现了问题,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大话西游》被删节掉的一部分大约14分钟左右、散布在全篇之中的片段出来了;

第二,《降魔篇》中空虚公子和老妪的对话并不是周星驰有意为之,根据来自片场的报道,因为当时周星驰只给了这个老妪这句“你为什么不早说”的台词,而在拍的时候周星驰一直没有喊停,所以她就反复说这句话,配合罗志祥的表演,最后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回顾《降魔篇》采访视频中提到,文章是这么形容导演周星驰的:“他对每一个喜剧的点把握都很好”。

一处是因为电影剪辑问题,将部分片段隐藏之后我们看到的流行了那么多年的居然是删节版;一处是因为拍摄过程中无意行为造成的成片效果,如同《云图》在中国上映被删节了40分钟之后一样,假设(仅仅是假设,因为在网络时代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都认为《云图》中国版才是完整版的话,我们会对《云图》的理解产生和现在多大的差距?

任何信息了解不全,都会产生过度解读,而且很有可能我们还不认为这是过度解读,直到完整的信息公布为止。可以说《思想的光芒》中的那篇文章,其实对周星驰元素的无厘头电影,尤其是《大话西游》的文化符号的阐释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种影响使得《大话西游》的受欢迎层面从市井化进入到了文化化和学术化。

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周星驰自己在采访中也承认自己的电影确实有被人为拔高为后现代文化的嫌疑),不管这件公案是不是真的,我们都已经认为并且深切地被无厘头元素所影响并为之发扬光大了。作为这个文化现象的注脚,空虚公子和老妪的对话成片效果与偶然行为,可以更为佐证了。

②时代化与设定回溯

既然已经走在了过度解读的道路上,索性便一条道走到黑吧。

在《降魔篇》热播的时候,还有另外一部电视剧在网络上引起了空前的讨论,那就是《新笑傲江湖》。

片中的东方不败直接变成喜欢令狐冲的女性,东方不败的妹妹居然还是仪琳,任盈盈似乎成为了一个小三,最后横刀夺爱,据说大结局是东方不败牺牲自己,让令狐冲和仪琳在一起。

几乎所有人在大呼被雷到的时候,都会想起不断被翻拍的金庸小说系列的电影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形象确实随着时代和观众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很多人都会说80年代的翻拍的金庸武侠电视剧才真的是经典,如果《降魔篇》不是周星驰导演的话,估计迎来的影评,绝大多数和《越光宝盒》差不多。

在《新西游记》中,沙僧一改所有对这个人物原始定式,变成了一个非常爱吐槽的可爱取经人;在近十年和孙悟空形象有关的动画作品中,孙悟空的直观视觉形象越发幼龄化;唐僧,本来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者(大误!),因为《大话西游》的关系,变成了一个特别喜欢唠叨的鲜活形象。

不得不说,相比最新版的沙僧来说,吐槽属性的觉醒远比闷骚属性的僵化给人的印象深刻许多,同时也切合了时代烙印,这种烙印一直延续到蛇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之上,蔡明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吐槽的生命力还很强盛,远远没到老年期。

不仅沙僧如此,孙悟空、猪八戒、唐三藏这些民族记忆集体无意识形象下的嬗变也在我们眼前明显地进行。

总也有人对旁人诟病《降魔篇》过于血腥恐怖的场景进行辩解,其中最充分的一条理由就是“你去看原著吧,里面非常明确地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这三个妖怪在没有成为取经人之前经常吃人度日,场面原本就非常血腥恐怖”。其实,并不是说《降魔篇》更加贴近《西游记》原著的设定,所以成为这个作品出现恐怖血腥场面的理由。一个时代具有一个时代的兴趣喜好,在央视的六小龄童版《西游记》中,由于关注对象不是唐僧而是孙悟空,我们看到的形象里自然没有了孙悟空做妖怪时地种种血腥场景,尽管它也是切近原著改编的,而且在《降魔篇》出来之前,几乎所有评论都对央视版的《西游记》大加褒扬而完全没有提及对原著“血腥”程度弱化的问题。

这就好比新版《三国演义》将重心倾斜到曹操身上,和旧版《三国演义》着重在诸葛亮身上一样,同样是优秀的影视作品,角度不同,仅此而已。

当然,我们都知道,《降魔篇》一直被认为是《大话西游》的前传,不仅观众的主观态度和心理期望是如此,其发行方的宣传方针也是如此。毕竟成功的例子已经出现了非常之多:《星球大战》系列成为一代人的经典之后,推出了《星球大战前传》,同样被人奉为圭臬;《X战警》在大把圈钱之后,为了再捞一笔,以年轻万磁王和年轻X博士的搞基为主题,推出了《X战警前传》;去年的《普罗米修斯》其实也就是《异形》系列电影的前传。

所以,如果仅仅从宣传的角度来看,《降魔篇》作为《大话西游》前传,无可厚非。

而且,这也是“设定回溯”所具备的魅力所在。

在电影中,由制片方给予原始设定而不加解释,观众们会自然地接受这样的设定,比如《沉默的羔羊》电影中,我们知道汉尼拔是这样一个可以吃人却高智商的人物形象,而且印象深刻;但仅仅是在那部电影中,汉尼拔形象作为制片方的一个原始设定,将这个概念武断地塞给了观众。但是在《红龙》《少年汉尼拔》等影片中,制片方对汉尼拔的原始设定进行了“设定回溯”,我们知道了原来汉尼拔是因为种种如同荣格所说的“童年阴影”而形成了现在这种模样。此时,被“设定回溯”之后的原始设定,其实成为了复合设定,极大地丰富了影像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不知道《降魔篇》是不是也希望这么做,于是至少在设定剧情上,成为了《大话西游》的前传。

当然,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如果作为《大话西游》的前传,《降魔篇》是不合格的,但作为一个的独立故事,结构是完备的。

③无厘头与吐槽属性

说是喜剧,就难免和《泰囧》相比较,当然,两部作品的喜剧风格完全是不同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徐峥和周星驰不同的喜剧路线。

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无厘头元素就和吐槽混为一谈,成为喜剧电影里一个不可获取的元素。

在美学范畴中,喜剧的美感体验特点就是尼古拉所说的使人产生某种“透明错觉”:在观察者面前某种属于深远内层的东西被虚构成为伟大而重要的事物,为的是最后化为某种无意义的东西,这里区分为两种类型:(1)低下卑劣的东西以高尚堂皇的面貌出现;(2)无足轻重的东西以异常严重的面貌出现。

而吐槽,根据百科的理解,是针对被吐槽人的离谱的言行,用客观公正毫无争议、又通俗简短的方式回应对方,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的娱乐性的目的。

在吐槽的经典案例中,被提及的就有《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唱《onlyyou》。从这点来看,似乎无厘头和吐槽具备非常之多的相似性。

当然,正如在网络世界里,吐槽这个词被极其广泛地误用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和搞基被误用的程度可能相当);在影视世界里,无厘头这个词,在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之外也被误用地相当之广,正如前文中提到,无厘头也好,吐槽也罢,已经成为了喜剧电影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符号。

这两个词的区别自然也是有的,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新西游记》中的沙僧和《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我们都知道这两个角色一定是喜剧角色,但沙僧必然是吐槽,而唐僧必然是无厘头。吐槽更多需要的是逻辑性,在相关材料中,比较为中国相声中的“捧哏”,属于御宅系次文化用语中的一种;而无厘头更多需要的其实是反逻辑性,来源是后现代主义次文化,尽管不是由周星驰首创,但他是无厘头的一代宗师。

如果从词源文化层面进行追究,我们会发现,吐槽属于的御宅系次文化是依托于信息时代大爆炸下的远取喻,最开始属于偏贵族阶层的语言;而无厘头“无厘头文化基于草根阶层的神经质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是属于市井阶层的语言,但当这两种语言共同组成喜剧作品中必备的语言要素之一时,我们看到,在现代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以地位为区别的阶层似乎已经没有太多影响,由于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处在地球村之中,能接收到信息量差别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区别,热媒体的不断干涉,将人们的生活不断相互卷入到一体。

而《降魔篇》,似乎正在做这样的努力,将受众群体范围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它以周式无厘头喜剧元素的部分牺牲,将吐槽元素进行补偿,并在一个与段小姐为人物主线的情感主线故事推进下,又一次拓展了影视作品中喜剧类型片的范围,当然,其争议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评论,就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先生,六十岁生日快乐
[电影]从《大话西游》中寻找周星驰
逐渐消逝的无厘头电影
“过分”解读:《大话西游》的十大高冷知识点
《西游降魔篇》:赚钱的星爷,消失的至尊宝
从烂片到经典,深度解读《大话西游》为何被“封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