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鲜族、朝鲜舞、朝鲜服...弥勒惊艳演出!(附精彩视频)



朝鲜族、朝鲜舞、朝鲜服、朝鲜话,大家似乎只有在电影里才能见到,但作为弥勒人是幸运的,就在昨晚,来自吉林省延边歌舞团的朝鲜族的帅哥靓女们,为弥勒的观众献上了一场独具朝鲜特色的歌舞盛宴。 这是2015年首届红河文化艺术节邀请的友好演出团在弥勒分会场举行的第一场演出。


【演出实况】


看点一
 朝鲜族姑娘的顶水舞《泉》 



朝鲜族顶水舞,因舞者头顶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鲜族女性表演的传统舞蹈。



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经形成,便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50年代初期,顶水舞在延边各地随处可见,成为当地群众性最广泛的民间舞蹈之一。


看点二
 朝鲜姑娘伽倻琴独奏《嗡嘿呀》 



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嘎呀高。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

看点三
  舞蹈《牙拍舞》  




“牙拍舞”是一种从宫廷回归到民间的典型的朝鲜族舞蹈,广泛流传在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境内,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一形式不仅体现着传统的朝鲜族舞蹈特色,还保留着朝鲜李朝王宫的礼仪特征。19世纪初期,“牙拍舞”从宫廷流出后分别在韩国、朝鲜和中国安图县流行。


看点四
  朝鲜族长鼓舞  




长鼓舞也叫做“杖鼓舞”,是朝鲜族自娱和娱人经常跳的舞蹈。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但是两面的音高是不同的。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嘎然停止,使人热血沸腾、非常激动人心。


2008年6月7日,朝鲜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点五
 朝鲜小伙象帽舞《腾飞》 



象帽舞是朝鲜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深受朝鲜族居民喜爱。每逢节日、庆典等特殊日子,人们就跳起欢快的舞蹈,摇动色彩缤纷的象帽,线条流畅的长长飘带旋转如风,在舞者周围画出各种光辉耀眼的美妙彩环。



象帽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把音乐、舞蹈、演唱融为一体,其舞姿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悦之情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此次演出的节目,全部为吉林省延边歌舞团朝鲜族的原创歌舞。除了以上这些舞蹈,还有具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歌曲《祝妈妈长寿》《敲起长鼓唱起歌》《阿里郎》等独唱。


吉林省延边歌舞团简介





延边歌舞团成立于1946年3月,是我国唯一传承、研究和发展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的综合性表演团体,也是中国朝鲜族艺术精品的生产基地和培养朝鲜族艺术人才的摇篮。




建团近70年来,延边歌舞团深深扎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以继承、繁荣、发展朝鲜族民族文化艺术为宗旨,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共有100多部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如大型舞剧《春香传》、大型歌剧《阿里郎》和大型舞蹈诗《长白情》均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长白情》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延边歌舞团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被文化部授予“走正路,出作品,出人才”先进单位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还作为中国朝鲜族“形象大使”,多次代表国家出国访问演出,为国家赢得声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朝鲜《顶水舞》《扁鼓舞》粉裙子、蓝裙子,真美~
能歌善舞的延边朝鲜族 -延边风情
延边朝鲜族
能歌善舞的延边朝鲜族
延边朝鲜族著名舞蹈家崔美善《长鼓舞》
视频: 朝鲜族舞蹈----小鼓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