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段线”是三沙市的宝

撰文/单之蔷


南北两个巨大的口门,使华光礁的环形略显缺陷,却为众多渔船进入潟湖躲避风浪提供了天然入口。华光礁的礁盘巨大,环礁内的潟湖面积也有上百平方公里,因湖内珊瑚丛生,且艳丽多姿,如繁花盛开,又称“花光礁”。除珊瑚外,湖内多鱼,尤其是鹦嘴鱼,常常数百尾一群,蔚为壮观,易于捕捉,所以成为良好的渔场。过去数百年来,每到春夏时节,渔民们便前来此地围网作业。对他们而言,这种水下领土因聚集了大量珊瑚和海产品而更有价值。摄影/马宏杰

 

 

   我们谈论南海时,依据的是我们古老的历史文化,想到的是早在几百年前,海南岛的渔民就前往那里捕捞了。也许他们并不想去那里,但是中国沿海神奇的季风和洋流冬天把他们吹去,夏天把他们吹回,他们命中注定要去发现那片海域。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也决定了他们要去那里寻找生存根基,因为中国人的顶级名菜:鲍鱼、海参、鱼翅,主要出产在那片海域。他们在那里的劳作会获得丰厚的报偿,那里值得去冒险,因为在那里能生存下去。他们早已对西沙、中沙和南沙的一个个岛礁进行了命名,祖祖辈辈就在那里生产和劳作。他们对这些岛礁的权利,早就由于他们的发现、命名、劳作、持续的管理而产生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权利。但是《公约》主要是由20世纪中叶从殖民主义统治下独立出来的新兴国家发起、推动、最后获得较多国家的响应而诞生的,他们要求的海洋权利不是靠历史赋予,而是靠新定义的概念、靠新公布的法规获得的。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濒临海洋的大国,中国沿海人民的生活早已与周边的海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老的中国与海洋产生的种种联系,不知要比《公约》早多少年,中国人与周边海洋的关系很难用《公约》来规范。我看到《公约》在处理与它相冲突的案例时,引入了“历史性水域”的概念。“历史性水域”是这样解释的:“沿岸国清楚、有效、继续不停地,并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一水域行使主权权利而受到国际社会各成员的默认。”由此让我想到了中国地图上的“九段线”,其实“九段线”围起来的水域就是中国的“历史性水域”。

南海海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处于东南亚季风区的核心地带,风向随季节变换明显。在风的推动下,表层海水流动形成的洋流也随季节而转换方向。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洋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洋流也掉转方向,由西南流向东北。在以风帆为动力的帆船时代,东北季风和洋流将潭门镇渔民带至三沙市海产丰饶的珊瑚礁岛群中,西南季风和洋流又将这些渔民送上归程。是否可以这样说,潭门镇渔民成为南海的开拓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九段线”的产生显然不是因为《公约》。早在1947 年,它就被当时的中国政府画在地图上,并向全世界公布了,而《公约》1982年才签署公布。因此“九段线”不在《公约》的管辖之内,它是一个例外。也因此,三沙市不必用《公约》来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海洋,要理直气壮地主张“九段线”内的南海是“历史性水域”,“九段线”的意义就在此。有人主张“九段线”是岛屿归属线,这是大错特错。前面已经说过,按照《公约》的“岛屿”定义,整个三沙市的岛屿面积还不到13平方公里,这怎么能接受?“九段线”当然也不是国界线,国界线不允许外国人自由通行,这在南海显然行不通。九段线就是“历史性水域”线,它围起来的水域除了允许外国船只自由通行等其他经允许的权利外,其他权利都属于中国。

   “九段线”的雏形诞生于1936年,由一个叫白眉初的地理学家在他画的全国地图上最先画出来。当时的“九段线”不是断续线,而是实线。当时为什么会画成实线?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地理学家为何画出这样一条在今天的有些外国人看来很霸道的线?他的道德勇气来自哪里?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可以想象,他之所以这样画,一定是有道义基础的。因为他清楚,只有中国人最早有能力航行在这片海域。在这片海域中的那些珊瑚礁岛屿,只有中国人有能力最早发现,也只有中国人能在上面生存下来。他也清楚地知道,早在宋元时代,中国的商贸船只就已经出现在南海周边的各个港口,中国人已经移民到了南海周边各个地区。那时的南海,其实是“中国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理直气壮地在南海画出了一条“U形”的实线(后来这种“U 形”的实线还在民间的一些地图上出现过)。1947年,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重新整理和公布了南海诸岛的地名,并且出版了包括南海诸岛的新地图。这时,新地图上的“U形”线才从实线变成了断续线。当时画了11条断续线,后来去掉两条,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九段线”。由实线变成断续线,我觉得更理性了,因为它毕竟不是一条不允许外国人自由通行的国界线,画断续线比较符合实际。


三沙是我国的历史性水域,九段线是最好例证

1936年,地理学者白眉初著《中华建设新图》,其中含这张《中国南海疆界图》,图中可见一条实线将西沙、中沙(那时叫“南沙”)、南沙(那时叫“团沙”)群岛围合,这是第一次在地图上用一条完整、连续、封闭的线条将南海诸岛包括进来(左图)。该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南海诸岛,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这就是后来的U形线、今天九段线的雏形。1947年4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出版《南海诸岛位置略图》,标示了南海诸岛名称,并首次出现11条断续线,替代了白眉初的封闭海疆线(右图)。1953年,11条断续线变为9段,各段位置有所变动,自1962年最终确定,并延续至今。而将南海诸岛缩成小方块置于全国地图右下角的方式,早在屠思聪先生于1926年主编《中华新形势一览图》一书时,已在开篇的“中国民国全图”采用此法,只是那时仅有“西沙群岛”,后来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格局。


 

   “九段线”早就画在中国人的心里了—— 从1936 年白眉初画在地图上,到今天已经77年了,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我不相信中国的哪个领导人会在中国地图上抹去“九段线”,不相信中国会出现没有“九段线”的中国地图。南海周边的国家,你们过去从来没有反对过九段线,一直在公开地或者默认它的存在。1982年,联合国公布了《公约》,其中有沿海国可以主张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条款,因此南海周边几个20 世纪中叶以后才独立的国家,想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否定“九段线”,但是新法如何管得了旧事?新的权利怎么可以否定旧的权利?

   “九段线”与《公约》是两套话语体系。“九段线”用不着《公约》来解释,它是一个宝,因为它在67年前就向全世界公布了。说它是“宝”,就“宝”在这里。它从公布一直到《公约》出台前,都没有遭到反对,而是被默认。不要试图把《公约》引入“九段线”围起来的水域,比如给西沙群岛定领海基线等。定了领海基线,“九段线”算什么?这是庸人自扰。“九段线”围起来的是中国人的历史性水域,我想这应该是三沙市对“九段线是什么”的回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段线
单之蔷:为什么专家们看不出九段线就是国界线?
关于地图的一个冷知识,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慎重对待
外国学者对美国国务院九段线报告的评论
重视海权意识 中国地图应从“横版”改为“竖版”
解码地理: 不能放弃的海洋权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