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天然气定价新趋势
2011-4-15 摘要:目前全球存在四个相互独立的自然气定价体系。北美与英国实行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定价;欧洲大陆实行与油价挂钩的定价;东北亚采用与日本入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的定价;前苏联地区采用双边垄断(出口垄断和入口垄断)的定价。全球经济衰退、北美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天然气液化能力的大幅提高等因素缓解了此前LNG资源的短缺状况,新的全球天然气价格互动体系正在形成。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产气和入口气之间、天然气与其他能源之间可以互相关联、有序联动的定价体系。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合理竞争,是我国能源家产生长的主要标的目的。净回值价格体系将天然气价格与竞争性能源联系起来,避免单纯与油价挂钩而造成的价格虚高,可保证天然气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在目前油价高企、实现净回值价格体系尚有一定难度的LNG市场,可通过对JCC油价指数挂钩公式的调整来降低LNG的采购成本。

  关键词:国际,天然气,定价体系,LNG,贸易模式,净回值,中国,入口天然气,价格改革

  天然气作为低碳高效的化石能源,在满足全球能源需求、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跟着天然气基础举措措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天然气行业迎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代,以液化天然气(LNG)形式和通过管道入口的气量也越来越多。

  然而,最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LNG供需关系和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影响,国际天然气定价机制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国际天然气定价有哪些纪律可循?全球LNG与管道气价格如何关联?亚洲的LNG定价机制可否脱离与油价挂钩?中国如何确定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价格?如何推动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改革?这些都是业内所关心的问题。

  鉴于此,2011年2月18日,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携手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和复旦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在上海举办了“国际天然气定价与贸易新趋势”研讨会,特邀国际天然气领域的知名专家James Jensen先生就国际天然气定价新趋势作了介绍。会议还就上述问题,以及国际天然气定价新趋势对国内天然气定价体系和国外天然气进口价格谈判的启示进行了探讨。来自国家能源局、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复旦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市石油天然气公司、电力公司等单位的近5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一、国际天然气定价新趋势

  James Jensen先生认为,国际天然气定价呈以下格局。

  1.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天然气定价机制

  2009年,国际天然气联盟(IGU)梳理了全球现有的八种天然气定价模式。

  1)多种气源竞争定价:根据开放的自由市场贸易来定价;

  2)油价指数挂钩定价:根据长期供应合同中与油价挂钩的公式来定价;

  3)双边垄断定价:前苏联、中欧和东欧跨国贸易中最常见的定价机制;

  4)从终端使用替代能源价格逆推定价:卖方获得的价格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

  5)监管(服务成本)定价:允许卖方收回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的定价方式;

  6)监管(社会/政治)定价:价格由政府确定,考虑买方的支付能力、卖方的成本以及政府的收入要求;

  7)监管(低于成本)定价:政府确定低于成本的价格来补贴买方,然则可能会补偿卖方的差价;

  8)没有价格:低于成本但没有差价补偿。

  在这八种价格体系中,前三种在跨国天然气贸易中经常使用,后五种则多为天然气本土消费,定价通常低于市场价格。

  2.全球存在四个相互独立的天然气定价体系

  北美与英国、欧洲大陆、东北亚和前苏联地区的天然气定价模式影响着全球大部分天然气贸易。

  (1)北美与英国: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定价

  北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实行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定价。这三国政府以往都在一定水平上对井口价格进行干预,但跟着天然气市场与监管政策的发展,供应端出现了充足并富有竞争力的多元供应,用户能够在众多供应商中自由选择,管输系统四通八达并实现了非歧视性的“第三方准入”。在此基础上,天然气作为商品的短期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庖代了长期合同。在北美形成了以亨利枢纽(Henry Hub)为核心的定价系统,在英国定价系统中也形成了一个虚拟平衡点(NBP)。尽管采用相同的商品定价机制,但北美与英国的天然气市场还是相互独立的。

  (2)欧洲大陆: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政策

  欧洲大陆采用的是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政策来开展天然气贸易。这一模式源于荷兰在1962年针对格罗宁根(Groningen)超大气田天然气生产采取的国内天然气定价政策http://meifubao.zhaobaobei.net/。MBOX该政策将天然气价格调整与三种石油燃料(柴油、高硫和低硫重质燃油)的市场价格按照百分比挂钩,然后根据“传递要素”进行调整来分担风险。这一模式随后被出口合同所采用,进而影响东北亚的LNG定价。欧盟虽然出台了多个天然气法令来建立统一的天然气市场http://kappa.zhaobaobei.net/,但由于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的分割,至今还没有做到像美国那样的自由准入和具有市场流动性。kila旗舰店

  (3)东北亚:与日本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的定价

  东北亚(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LNG贸易定价体系源自日本。由于日本当年引进LNG主要是为了替代原油发电,因此在长期合同中采用了与日本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的定价公式。这一定价方式已经不契合日本和亚太其他国家的市场现状,但目前尚无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只能通过设定JCC封顶价格和封底价格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4)前苏联地区:双边垄断的定价模式

  前苏联地区采用双边垄断(垄断出口和垄断进口)的定价模式,通常采用政府间谈判来确定供应给非欧盟用户的天然气价格。

  3.近两年LNG供应过剩对国际天然气定价体系造成冲击

  自2005年以来,国际LNG市场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5年8月到2006年3月。这期间,一系列事件——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英国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西班牙水电短缺、欧洲大陆寒流以及亚洲市场需求等,使得LNG奇货可居,各地价格涨声一片。

  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春季到2009年年中。其间大西洋盆地市场LNG供应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然则亚洲市场因为印尼的供应问题和日本7座核电站的关闭仍然存在严重短缺。油价在2008年上半年连破新高,拉高了与其挂钩的合同气价,但随后油价暴跌。亚洲的LNG合同价格由于采用类似“S曲线”这样的封顶机制而没有遭受高油价的冲击,但现货价格一度暴涨。

  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中期至今。全球经济衰退、北美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天然气液化能力的大幅提高等因素缓解了此前LNG资源的短缺状况,并造成了大量的剩余。本来为美国市场准备的LNG被销往亚洲与欧洲市场。

  全球天然气供应过剩使原本相互独立的英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天然气市场体系间建立了价格互动。北美疲软的气价造成中东LNG降价,并通过欧洲的LNG接收站以及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管道连接而波及北欧,这为与油价挂钩的长期合同和双边垄断性合同交易都带来了价格竞争,并影响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卡塔尔向欧洲出口了大量LNG,2009年其供应英国和比利时的LNG数目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并部分庖代了欧洲大陆的管道天然气供应,俄罗斯输送到德国东部边境的天然气价格在2008年6月到2009年中下跌了25%。这使俄罗斯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并被迫就一些合同进行从新谈判。这也成为俄罗斯与欧盟之间严重摩擦的源头。俄罗斯企图通过减少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来提高价格,乌克兰则截留路过该国的中转气,此举严重影响了欧盟的供气安全。这促使欧盟试图通过纳布科(Nabucco)管道采购里海的天然气来实现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并与俄罗斯通过南流(South Stream)管道绕开乌克兰的方案形成竞争。

  4.新的全球天然气价格互动体系正在形成

  (1)新的LNG贸易模式出现

  与将气源和用户通过长期合同绑在一起的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近期LNG市场出现了两个有趣的变化。一是LNG供应项目的股东可以把本身的份额气卖给本身选择的客户,而不是所有的股东都通过合资公司绑在一起卖;二是客户不再受固定起点站条款限制,也可以把本身的气卖给别人而从挚得更大的价值。然而,在LNG长期贸易合同上,由于亚洲主要的进口市场还未自由化,终端用户无法将天然气商品竞争引入传统的合同价格体系,亚洲也没有类似亨利交汇点的商品价格指标,其他市场的价格并不能反映亚洲市场的情况,目前亚洲客户只能维持与油价指数挂钩的定价,但可以对定价公式作一些调整。在欧洲的某些LNG贸易模式中,英国虚拟平衡点或电网竞争价格等一些商品市场的指标已被引入LNG合同价格的调整机制。

  (2)相互影响的区域天然气系统正在形成

  中东、欧洲、俄罗斯—中亚、亚洲这四个地区的气价可以通过卡塔尔LNG资源走向形成联动。卡塔尔可以给欧洲供气,也可以给亚洲供气。卡塔尔销往欧洲的LNG可以挤压欧洲的气价,反过来也会挤压俄罗斯与中亚的气价,使中亚的天然气往中国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的区域天然气系统。在理论上,可以将这四个地区整体比作北美,而将卡塔尔比作美国的亨利交汇点,再使用基础差价的定价理论体系,测算各国际贸易点的天然气动态平衡价格。这个“净回值”理论模型值得研究。

  (3)北美天然气市场与其他市场可能出现联动

  页岩气革命使得很多本来要销往美国的LNG被转卖到欧洲,挤压了欧洲的气价。目前,有人建议在美国墨西哥湾岸区建设天然气液化工厂向欧洲或亚洲出口LNG。虽然该项目很难保证在欧洲市场与卡塔尔竞争,但如果巴拿马运河获得扩建,LNG运输采用卡塔尔的Q级的船只(20多万立方米),该项目对亚洲市场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也有人建议将阿拉斯加的天然气运到Valdez港口,在那里再建一个天然气液化站出口到亚洲。这一项目竞争力的基础是通过大规模管道和液化气厂来实现规模经济,但美国必须考虑由此带来的供应其他48州的机会成本。因此,通过美国出口来直接影响欧洲气价的可能性较小,美国仍将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游离于国际天然气定价体系以外。 二、对中国进口天然气定价体系的启示

  中国目前有三种来源的天然气,即国产天然气、进口LNG、进口管道气,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与定价机制。国产天然气基于成本加成原则定价;进口LNG合同价格与原油价格(JCC)挂钩,并通过引入S曲线等封顶机制,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进口管道天然气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其定价方法被国际天然气联盟描述为“双边垄断”的政府谈判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三种定价机制都没有与其他能源挂钩,而进口气与国产气的价差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市场衔接问题。这些不同的定价模式对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监管和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尽快理顺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建立一个国产气和进口气之间、天然气与其他能源之间,可以互相关联、有序联动的定价体系。

  与会专家认为,将中国的情况与欧洲大陆和英美市场相比,欧洲大陆的定价体制更值得中国参考。欧洲大陆市场跟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本土资源的缺乏导致依赖进口,欧盟的天然气进口比例已超过60%,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其次是目前欧洲内部的管网尚没有完全联网,因而缺少流动性,无法实现像英美市场那样的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但通过从其他替代能源的价值倒推的“净回值”定价方法,欧洲大陆从天然气市场起步阶段就使气价与整个能源体系挂钩。这不但充分体现天然气买卖双方的利益,保证了本土资源的有效开发,也使进口的天然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对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体系的形成,与会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我国天然气家产发展来看,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合理竞争,是我国能源家产发展的重要标的目的。目前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采用JCC比价方式,与国内能源市场现状有差距,进口价格过高导致天然气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天然气家产的健康发展,探索新的天然气进口模式是必要的,也有利于体现天然气相对于替代能源在环境保护与向低碳转型方面的优势。

  2)净回值价格体系将天然气价格与竞争性能源——煤、石油产品和电力等严密联系起来,避免单纯与油价挂钩而造成的价格虚高,可保证天然气在能源市场的合理竞争,对天然气家产的发展具涌极意义。欧洲的涉外天然气贸易理论表明,净回值价格体系是成熟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市场纪律的,它能够代表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的替代价值,也能体现天然气买卖双方的利益,因此获得国际市场的支持。中国在进口天然气时,依据国内市场建立自身的净回值价格体系具备一定的国际基础,并存在被国际市场接受的可能性。

  3)在当前油价较高的背景下,亚太地区的LNG贸易要实现净回值价格体系尚有一定难度。目前可通过对JCC油价指数挂钩公式的调整,例如改变斜率、改变常数、油价封顶等方法,降低LNG的采购成本;同时在LNG采购合同条款中,争取转卖LNG到其他目标市场的灵活性。

  国际天然气定价新趋势 :http://blog.zol.com.cn/4130/article_4129244.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气:市场定价是方向但非坦途
亚洲LNG买家受惠于低油价
【石油观察家】产业链入手,破解天然气需求增长难题
比重卡和挖掘机卖的更疯的是:天然气重卡
2016下半年全球天然气行业展望
重磅!十四五中国及31省市LNG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