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丨我们为什么需要向华为学习——人力资源篇

先看华为2014年财报,这是我们为什么学习华为的唯一原因,没有之一。


【华为的经营业绩】



也许你得不太懂,这也没有关系,希望跟HR们传递一个理念—所有管理输出都是建立在可持续的业绩增长基础之上的。


【华为组织架构】


1、BG组织:现在很流行设立BG,比如腾讯有七大BG(事业群),华为有四个。


三个客户群(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消费者)而设定的BG组织,以适应不同客户群的商业规律和经营特点。


2014年,华为新成立“ICT融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组织”,以适应ICT行业技术融合趋势。


2、区域组织:华为区域经营中心(分为地区、国家、代表处),负责位于区域的各项资源、能力的建设和有效利用。目标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伙伴关系。


3、职能平台: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分为16个职能模块),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


【华为股东会】


华为股东会只有两名股东,工会和任正非,华为是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截至20141231日,员工持股人数为82471人。


工会由持股员工代表51人和候补持股员工代表9人组成的员工持股代表会控制。你一定想知道这60个人是谁。


(很多人猜不到,任正非占总股本仅约1.4%


【华为董事会】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常务董事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董事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李英涛、李今歌、何庭波、王胜利。

(你没有看错,任正非是副董事长)




【华为轮值CEO制度】


华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轮值CEO由三名副董事长轮流担任,轮值期为6个月,依次循环。


【华为四大委员会】


1、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15名,主任为胡厚崑


2、财经委员会:成员15名,主任为郭平


3、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成员15名,主任为徐直军


4、审计委员会成员:成员10名,主任为梁华



补充说一下华为逼格很高的人力资源委员会


1、定位:人力资源委员会是公司组织、人才、激励和文化等组织核心管理要素的综合管理和提升者,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政策和重大变革的制定、决策以及执行监管,既体现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和核心理念,保证人力资源政策的一致性,又充分适应公司各类各级部门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模式,体现针对性,以支撑业务发展


2、人员:成员共15,由董事、高级业务主管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组成,主任为胡厚崑,成员为郭平、徐直军、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李英涛、万飚、何庭波、张平安、查钧、李今歌、彭博、李山林。


3盘点:华为人力资源委员会2014年一年的主要工作


1)根据公司多业务、全球化业务发展和多元人员结构的管理需求以及董事会相关要求,持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工作;


2)面向战略与未来,洞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才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干部标准、干部资格管理牵引干部队伍适应业务战略的需求;


3)充分落实“获取分享”的奖金机制,加大激励的针对性,面向不同职类实行差异化的薪酬激励策略和标准,优先提升绩优员工激励水平,通过完善机制和推行,在全球范围实现了TUP激励机制的覆盖;在加大物质激励的同时,建立非物质激励的管理框


4)适应业务发展,优化和调整了相关组织,完成基于客户、产品和区域三维度的组织架构落地,加大向一线授权,持续夯实与业务相关联的人力预算弹性管控机制


5)持续开展员工纪律遵从规范管理,关注并优化员工健康管理;


6)从公司业务战略对人力资源的能力要求出发,启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项目,计划通过3~5年时间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运营能力,用规范、高效的HR运营服务业务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补充分享一下华为的价值观,如果你有心去对比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的价值观,一定有不同的收获。


华为价值观里面,比较赞赏的两条:

1、成就客户:很多企业价值观都会提到“客户第一”“客户至上”,而华为提法更有意思,“成就客户”把目标说的更清楚一些。


2、团队合作:最为赞赏的就是这句话“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充分体现华为人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境所展示的团队精神。




下面重点还是讲一下华为的人力资源转型


【华为到底怎么建立HRBP的?】


据官方资料记载,华为2008年提出HRBP运作模式实践,2009年开始落地推动三支柱模型,2013年基本完成人力资源转型。


1、华为什么时候推HRBP的?

在华为一篇内部采访中,李山林(人力资源委员委员)说到,2008年,在徐直军和研发管理团队的支持下,借鉴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在研发体系建立HRBP运作模式……”


2、华为怎么建立HRBP的?


李山林说,我们在了解了业界一些实践后,在外部专家陈晓岚的支持下设计了方案,与小徐总和研发管理团队在PSAT会议上进行研讨,提出“把指导员建到连队去”,在基层团队设立HRBP,按比例在业务部门配备HRBP人员。


这些HR懂业务、了解业务的需求,再通过赋能,把人力资源的政策、工具和方法传递给业务主管,就会与业务更好地联接,而不会出现像以前一个小部门生病,全体吃药的状况。


HRBP的建设是业界HR发展和演进的方向,我们结合公司的特点也有一些创新,强调“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不是站在巨人的边上”。


譬如,在建设HRBP的过程中,从业务部门转入了一批业务主管加入到HRBP队伍,HRBP对业务有更多的理解,加上专业HR的合作,HRBP和专业HR形成“懂业务”+“懂HR专业”的团队作战模式,就非常有效。


3、华为为什么要建立HRBP?


李山林说,业务主管关注的事情HR不关注也不了解,HR着急的“任务”,业务主管不上心,所以好一点的HR在业务主管眼中是“伙计”,差一点的是“监工”。HR也觉得比较委屈,做了很多事,但人家不领你的情。


首先,业务发展的需要。当时,很多业务主管反馈HR和业务是两张皮,HR尽管很努力,但业务部门评价不高,感觉HR做“二传手”的多,动不动还以“公司的要求”来“推动”。


其次,HR自身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的需求。在业务部门不大的时候,旁边有HR支撑,譬如,接入网只有几百人的时候,有管理办支撑,但固网产品线有几千人的时候,还是在机关“脖子”上放一个干部部,下面的员工和主管根本接触不到HRHR只看“天气”不接“地气”,没有HR专门针对他们的业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HR组织只建在脖子上,一线就不知道HR在哪里,更感受不到HR的价值。


4、华为HRBP建设怎么克服困难?


李山林:当时的困难有几个:

第一,怎么解决“人员从哪里来”?我们要把“指导员建到连队”,势必要增加一些HR人员,当时我们从干部部抽调一批HR到一线做HRBP,另外从业务部门转一些管理者做HRBP,这样会导致业务人员的减少。现在回头看,这在当时是比较艰难、但是很有远见的决策。


另外我们也“妥协”了一下,转过来的干部,继续支撑本产品线,只在本产品线内交叉到另外一个部门做HRBP,就是说网络产品线A部门的管理者,继续在网络产品线,但是到网络产品线B部门做HRBP,这样业务部门就有动力输出优秀的管理者做HRBP


第二,怎么解决业务主管愿不愿意转做HRBP的问题。我们达成了一种机制,即优先选拔有人员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者做HRBP,同时承诺在HRBP岗位工作2年左右的时间,可以选择回业务部门,这样先吸引优秀的人加入,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慢慢有了示范效应,一年之内就把全部HRBP配齐了。


华为的主管在业务管理上做得不错,能当上主管,但要走得远,还要看人员与组织管理能力怎么样。业务主管到HRBP锻炼提升了人员管理的能力,后面会做得更好。事实上在HRBP工作了两年的业务主管,做得比较好的回到业务后大部分都得到了提升。


第三,怎么解决业务主管转做HRBP担心“做不好”的问题,毕竟以前做业务,对HR不了解,转做HR,大家担心万一干不好反而“阵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确保业务主管来了之后能力确实能提高,无论是人力资源战略(BLM项目)、教练式辅导,还是TSP(干部继任计划)、MFP(经理人反馈项目)、PLDP/PMDP、关键岗位的角色认知等项目,通过很多专业工作来提升HRBP的人员管理、团队建设、组织发展等水平。


提倡每打一仗就总结一次,在实战中提升能力第一次跟着别人做,第二次在别人的辅导下做,第三次自己独立做,尽快提升HRBP的能力。


我们提出来,要让大家感受到HRBP工作经历对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提高,同时也认同HR工作的价值。理解了业务部门的想法和各方利益诉求,整个变革就比较顺利,属于和平“演进”。


引入HRBP之后,通过调查了解,研发的业务主管对HRBP价值的认可程度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不过,我们也看到,由于HR队伍还存在很多需要提高的方面,HR的专业能力需要提高,HR内部的流动性较大,有的HR在理解与执行政策时简单僵化、没有从业务需求实事求是地制定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4、华为合格的HR怎么做


李山林:华为公司强调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我建议HR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


什么叫从业务中来?需求从业务中来,HR要了解业务的需求和痛点,识别关键问题;


什么是到业务中去?为业务创造价值的HR解决方案到业务中去。HR结合公司的政策导向,设计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最后应用到业务中去,为业务创造价值。


HR不能简单照抄照搬,或者机械执行,要基于公司的政策,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要以终为始考虑问题,在做之前要思考,为什么做?做这个事情的价值是什么?先思考why,再解决how的问题。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HR首先要了解公司的政策和导向。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一些独特的原则和哲学理念,这是华为成功的基础,譬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不让雷锋吃亏”等等;


其次,HR要提升专业能力,在专业方面给业务部门提供支持和帮助,体现专业价值;


第三、HR要有使命感,敢于当责,实事求是。做一些事情,肯定会冒一些风险,承受一定的压力,甚至会不被理解,如何看待这些?还是着眼长远,心里不要长草;


另外,一个好的HR,要得到主管和大多数员工的信任,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HR工作本身是有价值的,我们不能把它做得没有价值了,甚至带来负价值。HR既要了解“天气”,更要接“地气”,真正成为业务部门的伙伴。


【华为的HRBP角色模型】


戴维尤里奇老人家说的人力资源新角色四个,而华为落地HRBP角色成为六个。

【华为HRSSC建设过程】


1、建设过程:从2012年开始,所有HRSSC都分三阶段,初创期(ESS/MSS/呼叫中心/入离职管理)、发展期(其他HR事务流程和数据分析)、全业务(外派福利/学习发展/绩效管理/员工关系)


2、区域分布:全球设置四个大区,中国HRSSC、亚太HRSSC、欧洲及非洲HRSSC、美洲HRSSC


【华为HRSSC内部分工】


以中国HRSSC为例:

1、呼叫中心(CC):负责人工接线,解答员工各种问题。


2、运营支持部(CC):负责自助平台,各种高大上内部online系统。


3、事务处理中心(AP):负责offline的面对面服务,各种发薪、考勤,保障事务。

组稿:HR实名俱乐部编辑部

资料来源:华为官网等


后记
华为对员工的掌控力在业内从来为人称道,“每一个胜仗都是团结合作的结果”。甚至有些调侃华为的段子颇为有名,“毕业后有同学进了华为,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上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的奋斗如果同时有鸡汤和面包,那真是不赖的事情。



合作、建议、投稿请发邮件至shichangbu@zuoyou.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华为是如何推行HRBP模式的?
“HR哥”答卡卡问:每天一点新(36)
HRBP定位是管控部门or服务部门?一文讲透HRBP
【经典】华为HRBP模型详解
一篇文章读懂“人力资源三大支柱体系”
全面认识HR“三驾马车”(“HR三支柱模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