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论语》子张篇(9--16)
 
 
 
 

第九章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第十章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第十一章

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1)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2)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赏析】

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第十二章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1)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2)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注释】

(1)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 
(2)倦:诲人不倦。 
(3)诬:欺骗。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赏析】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第十三章

子夏曰:“仕而优(1)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1)优:有余力。

【译文】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赏析】

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同时,本章又一次谈到“学”与“仕”的关系问题。

第十四章

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

【注释】

(1)致:极致、竭尽。

【译文】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第十五章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第十六章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

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六十一)
《荀子》王制第九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
论语注释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荀子》卷9王制篇诗解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白話論語】第33章 子张篇第十九(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