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诗话:当风流已成为往事57
第57篇   虞世基:奸臣也有情义(一)







 要说古代中国的诗人方阵,唐宋当然是满天星斗、星光灿烂,但说到有些短命的隋朝,却有点难觅诗人芳踪,以至于连杨素这样的开国大臣,和同样是重臣之一的虞世基,都算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两人还互有唱和。





关于虞世基,知道他是奸臣的可能很多,而知道他是诗人的也许比较少,他的诗文不算太多,据史料显示虞世基“纂有隋朝《区宇图志》1200卷,是较早的全国性区域志。著有《茂世集》5卷”,是隋代名重一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大都是奉和诗,艺术成就不是很高,但他的咏物小诗倒是空灵澄澈、清新脱俗、情真意切,比如《晚飞乌》:“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颇为传神自然、回味无穷。





作为南陈叛降隋朝的“二臣”, 虞世基的奸臣形象可以说千百年来一直公认的对象,正如某些史评人所言:“所以他的画像一般会画成瓦刀脸或者鞋拔子脸,以便后人一目了然加以归类”。




和很多大奸臣一样(比如秦桧、蔡京都是大才子,素质很高),虞世基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才子,《隋书》说他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少傅徐陵一见,惊为天人,认为他是潘岳、陆机再世,还忙不迭地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他,结成了儿女亲家。而当时博学多才的秘史监柳顾言更是对其推崇备至,认为他是“天下第一人”。




所以,后世人慨叹虞世基如果不是在荒淫无度、刚愎自用的隋炀帝手下做事,也许便是另一番风景。
                                                      
                                                      

第57篇   虞世基:奸臣也有情义(二)



虞世基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在陈隋过渡的乱世中却已家道中落,所以他不得不为了养家糊口而为人抄文做枪手,看别人的脸色做事,想起来还十分愤愤不平。



可能是穷怕了,后来他巴结上隋炀帝发迹之后便拼命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一味谄媚(曾为炀帝游幸江南专门建议制作长一丈二尺的铁脚木鹅),全家人鬻官卖狱,赚得盆满钵满,弥补当时的缺失,大肆挥霍一番,落得个最后被杀的下场。




其实,虞世基最初并不是一个坏人,曾经他因为诗文了得,写出的五言诗真挚感人,而被世人叫好,当时的诗人没有不会吟诵的,还因此成了内史舍人,朝廷的笔杆子,可以说是因诗发达,隋炀帝这个杀了父亲还“蒸淫后宫”的忤逆子,居然为虞世基因丧母悲哀过度骨瘦如柴而大为感动,最终让其起草诏书专管机密,与其他重臣共掌朝政,从此权倾朝野。




在隋炀帝还没有荒废朝政的时候,虞世基也还算是一个能直言进谏的人,比如要皇帝重赏将士、暂停讨伐辽东的战事等,都是正确主张。




即使是隋炀帝后来逐渐头脑发热甚至于发昏,他还能请隋炀帝发兵屯洛口仓以备不虞,这个相当有远见卓识,如果隋炀帝能听他的话,李密后来就不能奇袭洛口仓,造成隋朝后方告急,隋朝也许就不会那么短命。




只是当一代名大臣高颎和张衡因直谏而相继被杀之后,他便彻底“沦陷”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家诗(一百五十九)——罢相作
以生命去捍卫的诗句
才华不逊于李煜,赵佶的亡国之君,为何作品却鲜为人知?
此人杀皇帝, 霸占皇后, 还建国称帝, 死前留下12字, 流传千古!
奸臣的世界——不成权臣便成死人
大奸臣宇文化及,做了很多坏事情,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