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育之浅谈

语文教育之浅谈

郭庆澄

语文教学的泛人文化,是新课标指导下的现实。tongxuenihaoa 如此指出:新课标设计了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贯彻落实它,中学语文课堂从头到尾是人文精神的解读,没有人文也要无病呻吟几次……语文课的工具性被弱化……过分关注学生情感的宣泄,过分关注学生对人生的体验……人文精神的养成成了语文课的价值取向。因为这样的过分强调,传统的语文课被否定,导致课堂纪律无法控制。而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心灵独抒,脱离文本,一味放纵学生所进行的'个性表达'独特感受'情感体验,已经成了无木无本的非语文行为……走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维教学的窠臼,却又成了单纯的人文欣赏课,改满堂灌满堂问,纯粹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上内容,既披露出所谓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乱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如此教学改革的错误本质。新课标的所谓三个维度其实是多余的废话!那一个真正称得起的课堂教学没有三个维度?前二个维度每一堂课的教学必然具备,这大概没有人会否定。问题出现在第三个维度情感与价值观上,此维度之所谓情感,如果指的是教师带着传授知识的热情,敬畏科学的精神;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探索科学的精神——那当然是对的,也是必然的。若此维度之所谓价值观,指的是教师所传授的课程知识,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机能,也即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就叫做价值;且所传授的知识能让受教育者——学生在人生观上起一定作用,如具有尊重科学规律的精神,如具有热爱人类文明的精神,就叫价值观,那当然也是必然的。但若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的政治思想,某种具体的精神理念,某种具体的道德品质,则是未必然的,甚至是荒谬的。人的社会价值认同,人的品质好坏等等的形成,未必都能在语文的课程内容上找到其载体知识的。而硬要在每一节课中施行什么价值观教育,肯定不是科学的,肯定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的,肯定是痴人做的春梦的!

至于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简直就是低级笑话。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人文的,都具有人文性。因此,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性质。那么,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很有必要深入探讨。记得先贤者韩愈说过文以载道的话,或许可以拿来说明语文属性。韩愈这话的意思就是:文章是用来承载道理的,其承载的道理,应该是指一切的科学规律,一切的人类文明。也就是说,是工具,用这个的工具来承载这个内容。因此,工具性就是的本质属性;而由于它载道了,也就必然地附有人文性。注意,人文性所必然附有的!而这也证明了人文性不是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科学本质弄清楚了,语文教学就不会无可适从了。可以这样说,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以教材内容为本,依本而行。具体地说,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阅读,认知,从而与文本的思想或感情融合,从而获得独特的个性化的文本认同。学生的阅读感受,是其本身的各种感知品质在文本的感染、陶冶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个体化感受。学生受文本感化的种种情感意识,是在日积月累的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的,且一定是个性化的。也即它并不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甚至并不完全以文本本意所控制而产生的某种必然的什么思想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支玉恒: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综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语文,怎能不遭诟病
三维目标的设置误区及导引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