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文字的力量与智慧

汉语,文字的力量与智慧

——寻找汉字原点   透视华夏文明

 

  

汉字和汉语,和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字语言一样,首先就其基本作用而言,都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跨越时空,沟通交流的一种社会工具而已。其二,在能够满足这个层面的要求基础上,因此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和文明,才可能会伴随着这个文字语言载体相续流传久远而不灭绝,进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民族繁荣富强。这两点实际上是一体的两面。

汉字和汉语正完美地实现了这个两面同时存在,交互为用的良性发展。华夏文明的近万年历史,足以见证我们炎黄祖先在文字、语言、文化和文明传承上的深远智慧。

假如想在不同时空里读懂某一种未知的文字和语言,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把握那种文字语言背后的文化精髓,找到其原点,直接切入其核心,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要读懂汉字和汉语,找到其本源,就需要了解其形成和演化的人文历史背景,也就是要弄清整个中华文明史背景;而要知晓文明史背景,就必须明了整个华夏民族(乃至人类)的历史这个更大的背景。

 

一、汉字和汉语的两个完美双向系统

中国汉字和汉语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和信息载体,被华夏民族运用于实际生活,并承载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其中的道理和内涵都是十分深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汉字的文字记述(文言文)系统和语言表述(白话文)系统是两个相关,但又各自完全独立的完美双向系统(一内一外,一阴一阳,这与《易经》的太极原理和阴阳平衡思想完全吻合)。汉字和汉语就其具备的这一点特性来说,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都难以企及的。

就汉字和汉语的文字(文言文)记述系统和语言(白话文)表述系统而言,这是两个平行运行,同时又可以随时交叉、相互补充修正的完美体系。她的奇妙还在于她具有独特的自我修复功能。繁体字和文言文比较完好地记述和保存了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的原始叙述和意义(持续不变);与此同时,汉语的语言表述系统(白话文和语音)却可以随时代、民族、历史环境以及人类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更新变化;而由这些变化产生的新文字符号,又可以被提炼精华后,吸收到文言文记述中成为被记载的历史和经典,为后来的人们世代传扬。这就保证了几千年前的典籍,在几千年后人们依然能够读懂。也就是说,只要你学一点文言文(繁体字),你就可以随时利用汉字这个基本工具和中国的古圣先贤对话。汉字的妙处,正折射出炎黄祖先的智慧光芒。

中国的汉字之所以逐步演变发展到现在,有其独有的原点(密码和核心内核)逻辑。这不但只是体现在汉字的深邃意义、结构体系和能量作用上,更体现在汉字的书写和发音等客观形式上。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有其独立的意思(或多意)、发音(某些字也可多音多意)和书写顺序结构。这与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文字以字母为基本单位,结合成为词和词组,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完全不同。而要真正读懂汉字,则必须找到汉字的本源。

1、汉字的使用规律与现状

汉字就其使用而言,常用字也就是3000多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 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 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如果把每个汉字比作一名士兵,那么整个“汉字军团”已由起初的3000多人,迅速扩充到了9万多人,而且这个数量和当今世界人口一样正在不断增加。

由于历史原因,汉字的使用在全球分布有如下规律(见下图):

深绿色:正式或绝大多数文书使用繁体字的地区(台湾与港、澳地区)。
绿色:正式采用简化字,但繁体字仍常用的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
青绿色:正式使用简化字而较少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中国大陆)。
浅绿色:官方语文中有使用汉字且沿用至今的地区(日本、韩国)。
浅黄色:曾在官方语文中使用汉字,但现今不用的地区(越南、朝鲜、外蒙古)。

繁体及简体书写的“汉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语素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文字。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期间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相较而言,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时中国定为国家规范用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平,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二十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

现代汉字,在中文体系大致分成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两个体系。前者主要用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而后者主要用于中国大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日本和韩国则是另行各自制定了官方的汉字使用规范,而汉字在越南、朝鲜和蒙古国已不再具有官方规范地位。

2、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其数量从早期的3000多字,已发展到现今的9万多字(用“汉字军团”来形容,应当恰如其分),而且这个数量随着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正加速膨胀。所以说,汉字和汉语的发展,体现在形式上就是不断造字的“扩军”过程。

这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字数的增加和词语的丰富,正不断加深汉语学习和记忆的难度(这就好比盲目扩军会导致军费增加国家不堪重负,况且新招来的兵是否个个骁勇善战、可堪其用也是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物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创造新字(招兵买马)给新派生的事物贴上“字”的标签(给新编部队发军饷装备),以方便人们认知、记忆、表达和交流,同样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寻找汉字的原点(找到可以统御军队的优秀军官和骁勇善战的士兵,适时裁军,打造精兵,以提高战斗力)。

传统的观点,一直把中国汉字从早期的甲骨文经过数千年变化的演变过程归纳为: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总结出了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六书”说只是对汉字产生规律的整理及分类,和对前人造字方法的逻辑理解与划分,因此难免会受到理解层面和认知水平的客观局限,所以并不能说“六书”就理解了汉字本源字的真实含义与用法,因而“六书”不是造字的法则,更不可以作为造字的法则用来指导创造新字。“六书”既然不是造字的法则,却在至少近数百年来一直被误用作造字的法则和标准(征兵标准),这样造出的字难免会偏离汉字的本源(招兵买马的人不懂得征兵的标准,新招来的兵用了难保不出问题)体系和框架。而且“六书”这种整理及分类的思维方式,由于认知角度的局限和对汉字本源认知的模糊,会导致对汉字框架体系定位的偏差,进而产生对汉字理解的变异和错位(这好比要招男兵却招来了很多花木兰,招女兵时连小猫小狗都招来了,这样组成的“汉字军团”虽然庞大,大到记不清每只部队番号,但若拿去打仗恐怕会溃不成军,这也不能说是招兵者的责任,因为没有标准或者标准搞错了自己还不知道)。那么汉字造字的法则(征兵原则)究竟是什么呢?恐怕首先还是要寻找汉字的原点(“汉字军团”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中国有史以来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推行文化普及,中国大陆多次对汉字进行了简化(某些“官兵”脱去盔甲战袍,某些卸甲归田,某些减肥整容,某些改姓易嫁,某些流放边地再也找不到家)。汉字简化后,其积极意义是提高了学习和书写的效率(裁军瘦身有功,国库军费开支减少,士兵年青好看);其负面作用是扭曲了汉字原有的结构、意义、空间感乃至归属体系(成了现在面目全非,却同时越来越臃肿混乱不堪的 “汉字军团”)。如果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字记述只是普遍使用现行的简化字(只图军费开支减少,士兵年青好看,忘记了军队是用来护国安民甚至打仗的),不注重学习文言文和繁体字(“汉字军团”传承文明的根本使命),那么若干年以后,这些文字将可能真正成为已经灭绝的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字记述,让后人无法理解,这是一种可能的结果;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从我们开始的子孙后代把繁体字和文言文遗弃,从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形成文化和文明的断代,我们之前的数千年文明,开始逐渐失传、扭曲、异化。假如真是这样,那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千古罪人。

就整个世界而言,一种文化和文明能够长盛不衰、代代相传,一定有其核心思想和价值标准,能够长期不变地适用于各个时代不同人群的需要,并伴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继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内心。她可能体现为一种精神,或者被文字语言记载为一本书而传扬下去。如《大藏经》、《圣经》、《古兰经》、《道德经》、《易经》等。其中,《大藏经》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时期的印度;《圣经》(基督教的经典根据,它由39卷《旧约全书》和27卷《新约全书》和14卷《后典》组成。其成书年代非常漫长,从《创世纪》到《启示录》,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其中《旧约全书》各卷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后典》的写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之间,《新约全书》各卷是在公元一世纪中叶到二世纪末期陆续成书的)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时期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古兰经》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阿拉伯;《道德经》由中国的老子写于约公元前6-5世纪的春秋战国中前期;《易经》(又称《周易》)成书于中国周朝时期的公元前841年左右,周文王所著。
实际上,《易经》的起源更早。传统易学向来有“人更三圣,事历三古”之说,所谓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孔子作传。《易经》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没有毁坏她。若从伏羲八卦算起,《易经》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基于此,中华文明史的较为确切的年表将会从公元前2070年推向更早的年代。而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甘肃天水境内发现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与有关伏羲氏族的传说故事及史料记载有着种种吻合,成为最终揭开中华文明本源之谜的有利条件。可以说,通过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的深入研究,将把中华文明史推向更早的年代,中华文明史应当是9000——10000年。
 

二、汉字形成的背景——华夏民族和文明的起源

1、盘古开天,打开了地球人类的生存空间

要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和中华文明史,就必须了解华夏民族的整个历史背景。这就要从宇宙和人类起源这个更久远更大的背景去追溯。根据中国各历史时期各种史料记载,早在世界一片混沌,天地未分,地球和人类尚未出现之前,华夏民族(也是整个人类)的祖先盘古就出现了。三国时期《三五历记》中就记载有盘古故事。可知早在三国之前或者更远,盘古的故事已在南方流传。《艺文类聚》载如下:“天地浑浊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百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及有三皇。盘古死后,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星,肌肉为田土,发须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甚至身上的跳蚤虫也因风所感,化为黎虻。”盘古开天,由此就打开了地球人类的生存空间。这是创世纪的盘古。

据中国史料记载,盘古开天之后,大地荒无人烟。这时天上有一些天人(可理解为盘古那个国度的人)发现了这个被盘古大神打开的世界,十分好奇,偶尔会下来玩耍。他们食用了大地上的水和野果(在《圣经》上也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的类似描述),身体变得越来越重,有的就飞不回天上去了,于是只好留下来在大地上生活繁衍。这就是地球上开始的早期人类。至于后来黄帝大战蚩尤之后,“绝地天通”——由 “重”和“黎”进行人天分治,人类才开始步入自我治理,独立发展演化的轨道《书吕刑》记载:“乃命重黎,絶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絶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意谓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从逻辑上看,记录属实的话,这个时期实际上成了人类造字的真正开端,也是人类和整个华夏文明萌芽的崭新起点。

2、补天的女娲和龙祖的伏羲

据中国历史记载,上古时期有位母系民族部落的女人,名叫华胥氏,她在今古雷泽(今山东济宁泗水县华胥山华村水库)边感孕,生下伏羲,后来又生了女娲,伏羲和女娲结合成婚,生了炎帝和黄帝,由此繁衍了中华民族。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凤州。她16岁时,与伏羲和婚。此后他们便住在了凤州,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罗奉元年(公元前7724年)伏羲在榆中称帝,女娲仍留守凤州。
    
罗奉六年(公元前7719年)夏天,凤州发生了大洪水。当时伏羲、女娲都住在凤州,他们组织族人乘葫芦舟逃亡到秦岭的太白山下。后来,他们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又重建家园。
    
罗奉十二年(公元前7713年),她与伏羲带部分族人迁居于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市城区西北约90公里),在那里开辟新的领地。
    
罗奉十五年(公元前7710年),伏羲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市汝阳县),统领中州。
    
罗奉十八年(公元前7707年)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以乙未年(公元前7706年)为女皇元年。这一年女娲53岁。女娲号称娲皇,也叫女希,是一位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始母形象。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 ,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凤为姓,至今其地有凤台、凤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女娲的主要功业是补天。盘古开天时用是四根不周山” 擎天柱支撑天地的。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把擎天柱撞倒,天漏了个大洞【天门被撞开了,此处的天门正是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说的天门,是指现在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横山一带,横山上现仍保存李白所题“天门”二字。天门山,是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圣经》创世纪也有类似人类遭遇洪水和大灾难的描述因而出现“诺亚方舟”)。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悲切,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当时她可能是从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采取原石,运送到玄武湖(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冶炼,共炼了36501块五色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制服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上了安乐的生活。

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才有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女娲补天共用了36500块五色石,碎裂的五色石花雨一般散落到大地上,可能就成了现在的五彩的雨花石(集中在南京雨花台一带);而补天余下的一块五色石,便成就了一本奇书《红楼梦》(曹雪芹著,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来。

安徽省的简称“皖”,其实也可能暗喻了女娲在采石矶、天门山一带“完”成补天大业。所以李白(字太白,“太”字下面象征补天石的一点补到大上形成一根线,才构成了“天”的完整)所描绘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有很深寓意的,构成了一个“皖”字左边的“白”。这或许正是李白晚年游历马鞍山(采石矶)、当涂(天门山)、潜山(七仙女当初下凡的地方)以及天柱山(皖公山)的深刻原因吧……

而有关于伏羲的历史故事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先秦典籍及以后历代的古籍中对于伏羲的记载累见不鲜。唐代历史学家司马贞综合各类古籍作补《史记》之《三皇本纪》,比较完整地勾划了伏羲事迹、功绩。
  “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记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 。 
  以此为基础,再参阅其他古籍,可得出如下结论:伏羲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第一代祖宗。名号写法繁杂,诸如包羲、?羲、宓羲、庖羲、包牺、伏戏、虑戏等,又称羲皇、戏皇、皇羲等,还有太昊、泰昊、大?、大皓等。风姓,人首蛇身。生于古成纪(今天水市境),因德而王,建都陈(今河南淮阳)。始画八卦,发明渔猎工具,规范嫁娶礼义,制作琴瑟,多有发明创造,被誉为“人文始祖”。

伏羲的历史传说绝不是凭空编造。在其传说的背后折射着古史的影子,包含着历史的真象。通过对传说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伏羲:伏羲众多的名号都是同音通假,并无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同一语音的记录而已。闻一多先生《伏羲考》根据神话情节和古音相转,认定伏羲即匏瓠也就是葫芦的意思,寓意先民的葫芦崇拜习俗和人类出自葫芦的传说。伏羲的形象当是中国原始社会西方部落一位伟大首领形象的放大。人首蛇身是图腾主义的痕迹,蛇身也就是龙身。这也是整个华夏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的历史渊源。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比考古学上的前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7000年)更早,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距今约800010000年。
  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考古成果无可争辩地证实──伏羲的诞生地“古成纪”,其中心就在今黄河流域渭水上游的天水市境内。天水境内出土的两件珍贵罕见的人面鲵鱼(原始龙)彩陶瓶与伏羲“人首蛇身”(龙身)惊人的相似;对照著名的秦安大地湾遗址,都为天水即“羲皇故里”做了最好的诠释,也充分展现了这一地域是中华祖龙的发祥地。天水,这个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的名字,其涵义既不是史籍所言“冬夏无增减”的湖水,也不是闪烁在天空之上牛郎织女望眼欲穿的银河。天水是由周易八卦直接衍生的。天水,即“天一生水”之谓也。古往今来,从名称到内涵,天水始终和伏羲以及龙文化联系在一起。

伏羲代表和体现着一万年前的一个伟大的上古时代,也涵盖着人类的初创性文化。同时这幅史诗般的壮美图景,还被后人们描绘成了一则美丽苦涩的动人故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突如其来的洪水湮灭了整个世界,伏羲女娲兄妹赤着脚板跑上高高的昆仑山巅,才算幸免于难。为使人类不至于绝种,兄妹二人结为夫妻,繁衍人类,战胜了灾难,人类从此开始繁衍生息。这样一幅图景尽管可能在真相和背景上与原貌错位,但这样描述出来的伏羲女娲更容易被世人所接纳,正如《圣经》中记载的在地球上几乎同一历史时期,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亚当夏娃。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深感自豪,中华大地被称作龙的土地,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徽号。溯本求源,龙图腾起自位居我国上古三皇之首的伏羲,同时,伏羲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关于伏羲的话题,中国史籍说了一万年,中国人口头传了一万年。归根到底,是因为伏羲是我们的根之所在。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蒙昧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中国一万年的历史。

在这样一个中国万年文明史的大背景下,中国汉字和华夏文明的历史,既变得生动,也可以从中找到最初的原点和依据,进而才有可能通过汉字的原点去透视华夏文明传承万年的深刻原因。

 

三、汉字的本源——法于自然,合于《易经》

中国的文字据史料记载最早是在黄帝时期由仓颉创造的。据汉代的纬书记载,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洛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真正进入文明时代。仓颉造字开创了我国文字的先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源头。岐山县城南三华里处仓颉庙中的一通石碑,就记录了仓颉造字的故事。

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个眼睛,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仓颉,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农历328日生于白水杨武村,享年110岁。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当地的农民在谷雨节祭拜仓颉!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仓颉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字。仓颉所造之字,其实必通玄于伏羲所画之卦,因为伏羲之卦乃天地万物之本象,而这也正是《易经》文字和图形所要表达的世界本源和真相

中国的文字语言系统,其实是根源于《易经》的。从根本上来说完全符合《易经》易理的三易精神:不易、变易、简易。也正因为如此,由汉字所承载的华夏文明才能千古不衰、万载不变恒久传扬下去。

易是什么?上日下月的结构(左日右月的结构叫做“明”,光明的明,是太阳和月亮给地球带来光明),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她们是离我们最近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看见太阳和月亮在天空有节律地旋转。于是,地球上有了一年四季(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有的生命和江河湖海一起,有了按月(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波动(如潮汐)的生命节律;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坠落(地球自转一圈,每个人“坐地日行八万里”),形成了白天和夜晚。如54张扑克牌的每一张恰好也组合成为这样一幅“易”的图景:大小王表示太阳和月亮;四种花色表示一年四季;每种花色13张表示每个季度有十三周;一年共52周。站在这个角度看,“易”的原点其实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因为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眼睛和感官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那么简化一下,把太阳用1或实线 “──”来表示,把月亮用0或虚线“──”来表示,于是我们就有了二进制和阴阳爻排列组合后的64卦。而二进制(本质上可理解为二叉树原理)也造就了现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新兴学科,以及人们生活中日益相随的电脑和网络世界。

几千年以来,中国的文字记述(繁体字和文言文记述)系统是一直没有变化过的(这体现了《易经》的不易思想),正是因为不变,前人的文化精髓才能被后人理解和传承,文明之火才能不灭;语言表述系统不但有多种方言用以适用于不同民族和人群,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这些语言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这体现了《易经》的变易思想);这些变化和发展在经过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后,其语言表述中的精神精髓被提炼,由文字记述系统如实记述,保存原貌加以传承(这体现了《易经》的简易思想)。这三“易”其实是体现了汉字和汉语产生、传承和发展的三个根本原则。也正因为如此,华夏文明才得以万年不变、千载不衰,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并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断发扬光大。

近一万年以来,对真理的探求与思考奠定了中国文字与文化的基石,也成就了华夏文明的形成、延续与发展。只要我们全世界华夏儿女共同努力,那么继上古尧舜盛世、唐朝盛世、康乾盛世之后的又一个盛世也必将很快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通易经
《埋藏汉字密码的新大陆》
邮票图说《中国汉字》(一)
《易经百题》(20) 易律夫辑
上古传说神话,有多少是你没有听过的1
30个上古神话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