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析清代名医温药:温存,温热,里热外热,里寒外寒各不同

中药附子

温药性味辛热,具有温理助阳、散寒通脉的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里寒证指寒邪在里,阴寒之邪深入脏腑经络间,导致阴盛阳衰,忘阳欲脱,经脉寒凝。罗老师在临床中,特别注重温补阳气,善用温药,治疗很多疑难病证取得很好的疗效。

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医家有温热之温,有温存之温,参、芪、归、术,和平之性,温存之温也,春日煦煦是也;附子、姜、桂,辛辣之性,温热之温也,夏日烈烈是也。”把温法分做温存、温热两类,阴寒盛,其症急重者,用温热之剂,阳气偏虚,其症缓轻者,采用温存之法。罗老师常用之温热药物具体分析:

(1)附子,辛,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在临床上用于肾、脾、心诸脏阳气虚衰者、寒痹关节疼痛、阳虚外感者等。

干姜

(2)干姜,辛,热,归脾、胃、心经,功效:温中,温肺化饮,回阳。在临床上用于脾胃虚寒、寒饮伏肺等。

肉桂

(3)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络。在临床上常用于脾肾阳衰,气衰血少者,以及虚寒疼痛、阴疽、虚寒痈肿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敛等外科疾患。

细辛

(4)细辛,辛,热,归肺、肾经,功效: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在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饮伏肺、头痛、牙痛、痹痛、鼻渊等。

吴茱萸

(5)吴茱萸,辛,苦,热,归肝、脾、胃经,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在临床上用于脘腹冷痛、疝痛、头痛、虚寒腹泻、呕吐吞酸等。

在临床上可见以下情况,若素体阳虚,寒邪外袭,耗伤阳气而出现虚寒证时,须用温药治之。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侵袭人体,腠理收缩,卫阳被遏而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肢体拘急,治疗宜辛温散寒;阳气亏虚,阴寒内盛,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治疗当温补;若阳气衰微,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治疗当回阳救逆;若阳气虚弱,寒邪凝滞经脉,气血不通,而出现痹症,治疗宜温阳散寒;根据临床疾病及辨证,具体治法有温阳解表、温肺化饮、温中补虚、温中止痛、温阳利水、温经祛寒、温阳活血、回阳救逆、温肝散寒、温阳通便、温阳固摄、补肾壮阳等等。

试举数例分析:

心悸

病例一:秦某,男,86岁。心悸、活动后气喘间作20年,加重1周就诊。症见:胸闷、心悸、活动后气喘,夜间不能平卧,纳眠差,尿少,舌淡,苔白腻,脉促。心电图:快速性房颤。彩超:心房明显增大,二尖瓣返流。

处方:附子15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白芍30克、桂枝30克、泽泻30克、怀牛膝15克、当归15 克、紫河车30克、生姜10克。

体会:本病为老年心衰患者,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阳虚水泛。治疗以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方中使用附子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暖脾以温化水湿。

头晕

病例二:李某,女,28岁,因头晕间作1月就诊,症见:头晕,头痛,颈项酸痛,全身乏力易倦,面色发青,大便烂,常有腹痛,喜热敷,舌淡胖,苔薄,脉 细。

处方:制附子15克、干姜15克、党参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肉豆蔻10克、补骨脂10克、天麻10克、川芎30克、炙甘草10克。

体会:本病辨证为脾肾亏虚。方药用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味。使用附子、补骨脂温补脾肾,干姜、肉豆蔻温中暖胃止泻,吴茱萸温补肝脾肾以散阴寒,五味子以固肾益气止泻,党参、白术、茯苓以健脾祛湿。

月经不调

病例三:李某,女,35岁,月经不调就诊,症见:月经后期,常有闭经,面色晦暗,神疲肢冷,寐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党参20克、陈皮10克、白 术15克、茯苓30克、桂枝15克、附子15克、菟丝子10克、黄芪30克、仙茅15克、 仙灵脾10克、丹参30克、柴胡10克、鹿角胶30克、炙甘草10克、水蛭10克。

体会:本病属妇科月经病,中医辨证脾肾亏虚肝郁血瘀。病机为脾肾阳虚,寒凝胞宫,治疗宜温补脾肾暖宫散寒,兼以疏肝理气活血,在温补药中使用附子以温补脾肾之阳,祛阴寒,桂枝温经通脉,配合党参、白术、茯苓以健脾,二仙以补肾。

快问呵护好姐妹

不知不觉元旦节悄悄的过去了,在迎新年辞旧岁之际,快问君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嘻嘻哒!么么哒!乐乐哒!微信关注“快问”,来领取红包哟!特邀珠三角大咖级妇科名医,亲切关爱女性健康,记得先抢优惠券哟!

快问中医

本文来源于快问平台资深名医罗陆一主编《罗陆一临证经验集》,首发于头条号,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红包等你哟!嘻嘻哒!

快问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虚肝寒证证治发挥 补肝气温肝阳小议 论肝气虚与肝阳虚 “肝阳虚”证治探讨 补肝气温肝阳3方法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干姜
大学医学医科中医中药《中药学》教学课件:第七章 温里药
你第一次便便几点钟?五点之前,可能肾寒!这篇文章你得看
辛甘扶阳的配伍意义与方剂举隅(下)
四神丸 一类方《内科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