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讲丨公文写作的基本功与底线

讲者丨陈力勇

复旦大学硕士、高校秘书系教师,曾在上海市机关单位工作多年。

逃不掉的基本功

前面六讲中我们提了很多要求,比如要先理解工作本身,写出来的公文要能让不了解这项工作的人看懂,要列全要素找逻辑,要从上级文件中找依据,从实践工作中找事例,要积累和掌握“类型化表达”,要主打短平快。但在做到这些要求之前,有一个更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公文写作基本功,是我们最起码要掌握的,那就是要非常熟悉各个文种的特点和写作程式,这些特点和程式要烂熟于心。下达一个写作任务,立刻就知道应该选用哪个文种,这个文种一般要写哪几个部分的内容、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有哪些注意事项,立刻就能够非常清晰地呈现在脑子里,能做到这样,才能算是写作基本功比较扎实,才能去谈进一步在写作技巧上精进,写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比如说像请示、报告、通知等文种,其实都有相对固定、不会出错的写作模式和基本框架。我们怎么学习、掌握呢?很简单,其实就是多去看中办国办发的成熟公文,跟最规范的案例学写作。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很多时候会直接卡在选用文种这一步上。写公文,如果文种从一开始就直接选错了,那写得再好也是白费。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难题,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公文写作十六讲》里会单拎出一章来讲“如何选用文种”。书里我们分享了五种方法。

一是根据行文目的确定文种。就是选最有利于你表达和实现行文目的的文种。比如说,如果某单位行文的目的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那就必须选用“报告”,而不能用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的“请示”。

第二个方法是根据和发文对象的关系来确定文种。比如:向上级机关行文,多用“请示”“报告”;向下级机关行文,多用“批复”“决定”“通知”;向平级单位或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行文,一般只能选用商洽性的平行文种,比如“函”。

第三,可以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来确定文种。比如我们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它里边所列出的15个文种的适用范围就告诉我们,有些文种对使用者的权限有明确的规定,不具备法定使用权限的单位不能使用。比如说,“公告”虽然属于告知性的文种,但《条例》明确规定它的适用范围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报社的“征订公告”、学校的“招生公告”、商场的“开业公告”等等,其实都并不合规,因为这些单位根本不具备发布“公告”的权限。

第四,我们还可以根据公文内容的差异确定文种。比如,与会议直接有关的文种有“决议”和“纪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你看,它们记的内容并不相同。所以,比较大的会议召开以后,如果要根据会议报告写文件,那一般就是用决议;一些会议召开后,只是记载一下开会的情况,那一般就用纪要。

如果这四种办法都不行,那第五个办法就是四个字:约定俗成。看看以往类似的情况,大家习惯选用哪个文种。有时候确实不大好判断,比如说,某党政机关要表彰某些集体和个人,根据《条例》规定,“决定”“通报”“命令(令)”都可以用于表彰、嘉奖,那具体选哪个,就要具体去看表彰的性质、种类、级别、公示范围、社会影响度。同时,还可以结合所在的机关、系统长期以来的文种使用习惯来定。

在选用文种的问题上,除了要学会一定的方法外,我们先了解一下各种常见的错误类型,也可以有效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叠用文种。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篇公文只能使用一个文种,所以如果你看到一篇公文标题里出现两个文种,那一定用错了。这类错误比较常见的就是把“请示”和“报告”叠用,比如《关于什么什么的请示报告》。

第二种常见错误是滥用文种。这个我们刚刚提到过,不具备发布“公告”的主体,发布“公告”,那么这就是滥用文种。

第三种常见错误是错用文种。比如说,某区教育局向区财政局申请资金,向区住建局请示项目建设事宜,都使用了“请示”,这就属于错用文种。为什么呢?因为区教育局和区财政局、区住建局是平级的,平级机关之间行文,不能使用上行文。这种情况一般只能选用平行文“函”。

第四种常见错误是生造文种。比如说,有的单位会把“总结报告”直接标为公文的文种,有的作者甚至把“批转”“转发”也当作文种来使用,这些文种都是不存在的。再比如说你可能会看到《××市经委关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思路》《××公司关于要求减免部分工商税的请求》,这些“思路”“请求”都属于生造文种。

消灭硬伤是底线

公文的底线应该是没有硬伤,也就是说,没有政治导向错误、没有事实或知识性错误,这两个方面通过仔细查阅资料,一般可以解决。但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消除语言文字应用上的硬伤,这些硬伤包括什么呢?主要是错别字和病句。

错别字理论上来说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勤查字典就可以了。但问题就出在,有时候我们可能不觉得这个字需要查。解决问题的前提,得是能发现问题。

很多输入法都有在线联想功能,有时候我们在电脑上输入一个词,最前面跳出来的可能是全网最常用错的写法,简直让人防不胜防。所以说,对错别字我们万不可掉以轻心,但凡不是完全确定,就一定要随手拿起字典、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一查。有些不好确定的专有名词写法,我们可以参照在线版的《辞海》。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病句。我们在这里给大家讲三大类常见问题: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歧义。

先说成分残缺。最典型的就是用“解决”的时候后边不跟“问题”,经常就是“解决……安全”,但“安全”没法“解决”,解决的得是“安全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缺少中心语。

再看搭配不当。比较典型的是两面对一面,比如,……能否怎么样,决定了……。再比如,说什么什么“有宽广的内涵”。但实际上“宽广”要么指面积大、要么指范围大,或者还可以指心胸开阔、见识广博。这个词和“内涵”是没办法搭配的,我们可以说丰富的内涵。还有更高频出错的是关联词。比如现在我问大家,“不只是”搭配的关联词应该是什么?是“而是”吗?“不只是,而是”?这其实是不对的,但是这个错误出现得非常频繁。其实,“不只是”不是一种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为它不是“不是”,而是“不只是”,那就说明“还有”,所以它搭配的应该是“而且是”,或者“而且更是”。因为“不只”其实就相当于“不仅”,如果“不仅……,而且……”你会的话,那么“不只是,而且是”就很好理解了。不好判断的时候,我们要善用替换代入法,把“不只”换成“不仅”,再做判断,因为“不仅而且”的搭配深入人心,大家一般不会错。

还有一个问题其实也属于病句的范畴,那就是歧义。我在《公文写作十六讲》里讲到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要严厉打击少数犯罪分子”。这个表述为什么说它有歧义呢?我们看,起草者的本意可能是想说犯罪分子相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少数”,但是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打击的只是'犯罪分子中的少数’”,这就和原意大相径庭,有违写这句话的初衷。这种把好事变坏事的表达方式也是我们格外需要注意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你的公文中总是出现不少属于病句范畴的错误,那选择一本系统讲解病句的书来学习,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仔细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然后你平时再写作的时候,写到“解决”就会下意识地去找我后边写没写“问题”,写了“能否决定”,就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后边也必须有“能否”,必须是两面对两面。这样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坑避在前头,公文中的病句就会越来越少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能力提高6要素
行政公文的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三前”“三后”
公文写作中常犯的错误——正文篇
浅析公文标题中的常见错误 - 公文写作 - 蜂鸟文秘论坛 ----上班族首选论坛 - Po...
“函”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