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老子·道德经》相关字的注释

有关《老子·道德经》相关字的注释  

   脱。  过去也。《庄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注》:脱,过去也。
   第一章
    母。  《广韵》:母,牧也,言育养子也。《老子·道德经》:有名,万物之母。
    徼(jiao)。  《韻会》: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经》:常有欲以观其徼。
    妙。  《广韵》:神妙也。《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老子·道德经》:众妙之门。《庄子·寓言篇》:自吾闻子之言,九年而大妙。
    门。  凡物关键处皆谓之门。《老子·道德经》:众妙之门。
   第二章
    随。  《广韵》:从也,顺也。《老子·道德经》: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易林》:宫商既和,声音相随。 
   第三章
    欲。  物欲。《礼·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经》:不见可欲中心不乱。
   第四章
    盅(zhong)。  《集韵》:音蟲。《说文》:器虚也。《老子·道德经》:道盅而用之。《注》:通作冲。
    谁。  《说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老子·道德经》:吾不知谁之子。《庄子·天运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谁。《注》: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为谁。
    先。  《说文》:先,前进也。《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经·感应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经》:象帝之先。
   第五章
    橐(tuo)。  《唐韵》:音拓。冶器也。《老子·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籥(yue)乎。《注》:橐者外之椟(du),所以受籥也;籥者内之管,所以鼔橐也。《淮南子·本经训》:鼔橐吹埵(duo)以消铜铁。
    愈(yu)。  《玉篇》:勝也。《广韵》:贤也。《增韵》:过也。    又《正韵》: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音义》:羊主反,又羊朱反。
     中。  内也。《老子·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抁(yan)。  又缘声,亦动也。《老子·道德经》:揣而锐之。《注》:锐或作抁。
   第六章
    谷。  《广韵》:养也。《老子·道德经》:谷神不死。
  第七章
    长。《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第九章
    揣(chuai)。  《集韻》:音锥。《说文》:一曰捶之。《老子·道德经》: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注》:揣治击也(梁简文读)。
    退。  《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營(营)。  《老子·道德经》:载營魄抱一,能无离乎?《注》:營魂也,一曰衞也。
   第十二章
    盲。  音蒙。《老子·道德经》: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聋。《越绝书》:内视者盲,反听者聋。【滅。  绝也,尽也。《老子·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眦(zi)滅(灭)。】
    爽。  《说文》:明也。  按《增韵》云:清快也。《老子·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驰猎田骋令人心发狂。
    此。  《说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尔雅·释诂疏》:此者,彼之对。《老子·道德经》:去彼取此。
  第十四章
     詰。  《说文》:问也。《广韵》:让也,责也。《玉篇》:治也,谴也,问罪也。《老子·道德经》:此三者不可致詰。《注》:问也。  
  第十五章
    浑。  浊也。《老子·道德经》:浑兮其若濁(浊)。
    澹(tan)。  恬静也。《老子·道德经》:澹兮,其若海。
  第十六章
    芸。  多貌。《老子·道德经》: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久。  《集韻》:暂之反也。《易·系辞》:恒久也。《中庸》:不息则久。《注》:久常于中也。《老子·道德经》:天乃道,道乃久。
  第二十章
    阿。  《韵會小补》:与呵通。《老子·道德经》: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注》:唯与阿迟速小异。
    熙。  《广韵》:和也。《老子·道德经》:众人熙熙。
    泊。  澹泊恬静无为貌。《老子·道德经》:泊乎(?),其未兆。
    兆。  朕兆。《老子·道德经》:我则泊兮,其未兆。《注》:意未作之时也。
    ?怕。《正韵》:弼各切,与泊通。《集韻》:憺怕静也。《老子·道德经》:我独(?)泊兮,其未兆。或作怕。
    乖。  因也。《孟子》:不如乘势。《老子·道德经》:乘乘兮,若无所归。
    忳(dun)。 《玉篇》:闷也,乱也,忧也。《集韻》:愚也。    又 音顿,或作沌(dun)。《老子·道德经》: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沌。  音顿,与忳同,愚貌。《老子·道德经》:忳忳兮,或作沌。】  
   鄙。  《正韵》:陋也,厭薄之也。《左传·宣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老子·道德经》: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第二十一章
    孔。  空也,通也。《老子·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谓空虚能容也。
    怳(huang)  《说文》:狂之貌。    又《集韻》:与恍通。《老子·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怳惟忽。(亦作恍,言冲漠难状也。)
    惚。  《广韵》:音忽,怳惚,微妙不测貌。    又心志撇惘(wang)也。《老子·道德经》:惟恍惟惚。
    恍。  《集韻》:与慌、怳同。《老子·道德经》:惚兮恍兮。《集韻》:音光,武也。本作黃(加亻),通作光。
    精。  《左传·昭七年》: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庄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阳精,月者阴精。《老子·道德经》: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德充符》:劳乎予之精。
    阅。  禀也。《老子·道德经》: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注》:阅禀也,甫始也,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氣。
  第二十二章
    漥(wa)。  音窊。《说文》:清水也,一曰窊也。《玉篇》:牛蹄跡(迹)水也。《老子·道德经》:漥则盈。亦同窊。【漥。  音洼。《玉篇》:深也,清水也,一曰窊也。《老子·道德经》:漥则盈。】
    伐。  自称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经》:不自伐,故有功。
  第二十四章
    赘(zhuei)。  行不当也。《老子·道德经》:其于道也,若余食赘行。《注》:行之无当曰赘。
  第二十五章
    混。  混沌元氣未分也。《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先。  当后而前曰先。《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
    大。  《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
  第二十六章
    根。  《广韵》:根柢也。《老子·道德经》:重为轻根。《管子·地形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
  第二十七章
    谪。  《广韵》:音摘,与讁同。《广韵》:责也。《玉篇》:咎也,罪也,过也,怒也。《类篇》:罚也。《老子·道德经》:善言无瑕谪。
    楗。  《说文》:限门也。《广韵》:关楗也。《老子·道德经》:无关楗而不可開(开)。
  第二十八章
    荣。  荣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经》:知其荣,守其辱。
    璞(pu)。  音樸。《玉篇》:玉未治者。《韵會》:玉未琢。《韵會》:玉素也。《老子·道德经》:璞散则为器。
  第二十九章
    呴(xv)。  《玉篇》:嘘吹之也。《集韻》:与嘔同。《老子·道德经》:或呴或吹。
    隳(hui)。  通作堕。《释文》:堕亦作隳。  又《读书通》:与毁通。  《老子·道德经》: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huoqianhuoying  
  第三十章
    还。  償(偿)也。《老子·道德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第三十六章
    噏(xi)。  《集韻》:与翕同,敛也。《老子·道德经》:将欲噏之,必固(?)张之。  通作歙(xi)。
    歙(xi)。  《集韻》:音吸。《说文》:缩鼻也,一曰敛氣也。《老子·道德经》:将欲歙之,必故张之。《淮南子·精神训》:开闭歙张,各有经纪。
    张。  《广韵》:开也。《老子·道德经》:将欲翕之,必故张之。
  第三十八章
    識(识)。  《说文》:常也,一曰知也。《玉篇》:識,认也。《增韵》:能别識也。又见识也。《老子·道德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缮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扬子·法言》: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識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識也。
  第三十九章
     一。《广韵》:纯也。《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请,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致。  诚也。《老子·道德经》:其致之。《注》:致,诚也。
    发。  动也。《老子·道德经》:地无以宁,将恐发。
    歇。  《尔雅·释诂》:歇,竭也。《疏》:谓竭尽也。《老子·道德经》: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致。  就也。《老子·道德经》:故致数车无车。《注》;致,就也,言人就车数之为幅,为轮,为毂(gu),为衡,无有各为车者。
    琭(lu)。  音禄。《广韵》:玉名。《韵會》:玉貌。《老子·道德经》:不欲琭琭如玉,珞(luo)珞如石。《注》:琭琭喻少,珞珞喻多。一云:承上文贵以贱为本言,苏辙注:非若玉之琭琭贵而不能贱,石之珞珞贱而不能贵也。【碌。  音禄。与録通,碌碌随从之貌。《论语注》:碌碌庸人。  《老子·道德经》:不欲碌碌如玉。】
    落。  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
  第四十章
    无。  《尔雅·释诂》:虚无之间也。《注》:虚无皆有间隙。《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第四十二章
    一。 《说文》:惟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
   三。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第四十四章
    足。 《广韵》:满也,止也。《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
    止。  《说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徐曰》:初生根干也。  又《广韵》:停也,足也。《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敝(bie)。  《韵补》:笔别切。《老子·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沖(冲)。  《玉篇》:虚也。《老子·道德经》:大盈若冲。
    巧。  《增韵》:拙之反。《韻会》:黠(xia)慧也。《老子·道德经》:大巧若拙。《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
    拙。  《说文》:不巧也。《书·周官》:作伪心劳曰拙。《老子·道德经》:大巧若拙。《战国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纳。  《说文》;言难也。《玉篇》:迟钝也。《广韵》:謇(jian)纳也。《论语》: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又《韻会小补》:音涅。《老子·道德经》: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第四十六章
    得。  音笃。《老子·道德经》: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见头足,终日至夜,竟无所得。

  第五十一章
    亭。 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经》:亭之毒之。《注》: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
    毒。  同育,亭育、化育之意。《老子·道德经》:亭之,毒之。《注》:亭以品其形,毒以成其质,毒今作育。【古毒、育音义通。】

 第五十三章
    侇(夷)。  《说文》:行平易也。《韻会》:通作夷。《老子·道德经》:大道甚夷。
    竽。  《老子·道德经》:服文采,带利劒,厌饮食,而资货有余,此之谓盗竽。《注》:竽者,五声之长也,竽倡则众乐皆和,大姦倡则小盗和,故曰盗竽。【《老子·道德经》: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哉!  ?】

 第五十五章
    據(据)。  按也。《老子·道德经》:猛兽不據。《注》:以爪按挐(拿)曰據。
    脧(zui)。  赤子阴也。《老子·道德经》:未知牝(pin)牡(mu)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
    嗄(sha)。  《玉篇》:声破。《集韻》:声变也。《老子·道德经》:终日号而嗌(yi)不嗄(sha),和之至也。
    嗌(yi)。  《说文》:咽也。《注》:嗌,喉也。《史记·仓公传》:饮食下嗌。《老子·道德经》:终日号而嗌不嗄。

 第五十七章
    伎。  《集韻》:伎巧。《老子·道德经》:多人伎巧。
    化。  《说文》:化,教行也。《增韵》:凡以道业诲人谓之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老子·道德经》:我无为而民自化。

 第五十八章
    醇。  厚也。《老子·道德经》:其政闷闷,其民醇醇。《注》:其政教宽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亲睦。
    闷。  《说文》:懑也。  又《集韻》:音门。《老子·道德经》: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察。  察察,洁清貌。    又苛察也。《老子·道德经》: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晋书·谢安传》:弘以大纲,不存小察。    又《正字通》:偏见曰察。《庄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倚。  《韻会》:因也。《老子·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第五十九章
    嗇(啬)。  《老子·道德经》:治人事,天莫如啬。《注》:啬者,有余不尽用之意。
    柢。  《说文》:根也。《徐锴曰》:华叶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老子·道德经》:深根固蒂。
 
  第六十二章
    珙(gong)。  音拱。《说文》:玉名也。《玉篇》:大璧也。《集韵》:或作巩,通作拱。《老子·道德经》:虽有拱璧。

  第六十三章
    味。  《说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鹹(咸)、火苦、土甘。    《老子·道德经》:味无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
    诺。  《玉篇》:答也。《正韵》:应声。    又《韻会》:以言许人曰诺。《老子·道德经》:轻诺必寡信。

  第六十四章
    毫。  《广韵》:长锐毛也。《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前汉·鲍宣传》:有益毫毛。

  第六十六章
    谷。  《韻会》:两山间流水之道也。《尔雅·释水》:水注溪曰谷。《疏》:谓山谷中水注入涧溪也。《注》: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老子·道德经》: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第六十七章
    勇。  《说文》:气也,一曰健也。勇者,用也,共用之谓用。《玉篇》:果决也。《广韵》:猛也。《增韵》:锐也,果敢也。《论语》:勇者不惧。《老子·道德经》: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第七十三章
    勝(胜)。  《广韵》:胜负之对。《老子·道德经》:天道不争而善勝。《史记·魏世家》:百战百胜。


  说文解字:
    云。  与芸同。《庄子·在宥篇》:万物云云。《注》:盛貌。老子作芸芸。
    上入、中臣、下寸。  《字汇补》:古文守字,见古老子注,祥宀部三画。
    后。  《增韵》:此后于人不敢先而后之,先此而后彼之后也。《老子·道德经》:自后者人先之。《论语》: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柔。  柔者,刚之反。《老子·道德经》:岂非以其柔耶。
    左憂右欠。  《广韵》:音憂。一曰氣逆。《老子·道德经》:终日号而不(憂欠)。【按:今《老子》本作嗄(sha),《集韻》、《韻会》所引皆未知孰据。】
    玄。  神仙名号。《神仙传》:老子,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养生主》解读
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一章
道德经原成 道经八章 上善治水
(完整word版)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理解感悟
六叔说字——人篇(无)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