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轻松解读美术史 超有趣 组图
裸女之友安格尔大师,虽然阅女无数,却是个专情汉子。28岁上,他画了这个背:

安格尔28岁时画的裸女背,这时还只有一个人。


48岁上,他老人家已经见多识广,但还是觉得此背最美,所以再画一遍,顺便请他其他画过的美女捧场:

安格尔48岁那年又画了一遍,请几个姑娘来作伴。




到82岁上,老人家已经被浪漫主义家的德拉克洛瓦、现实主义家的库尔贝折腾过几次了,印象派正磨刀霍霍要造他的反。然而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一定是觉得自己也去日无多,要把所有自己画过的裸女来个大陈列,遂有了《土耳其浴室》。当家的美女,依然是那幅54年之前的美背:

82岁,安格尔把他画过的姑娘攒一起洗个澡,至爱依然是主角。




安格尔迷恋这个背,虽然有私人情感的考量,但他老人家画风一向理智内敛。盖因他老人家学画,随的是大卫,新古典主义;往上拜祖师爷,是尼古拉-普桑;再追根寻源,是拉斐尔。拉斐尔他们意大利人,画东西都讲究构图好看。比方要画个张佳玮,就想法子往好看折腾,光影色彩都讲究;实在扶不上墙,就要求摆个造型,找个好角度,不好看也给你拗好看了。不像荷兰人德国人,老老实实,张佳玮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张佳玮还长点羽毛之类就更好了:北方画派,描各类毛皮金属,特别显功夫。。
一个美丽的构图,格外难得。因为世上大多数对象不怎么好看,你又想画得不那么脱型,又得画得美丽,可不得一个造型来回摆?

话说,传统的宗教题材《圣母领报》,都是这格式:

传统的圣母领报造型。



这模式挺好看,所以后来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的老干部波提切利,也照着这么画:

波提切利画得很美,但样子不变。



波提切利的晚辈达芬奇,虽然出了名的能玩幺蛾子,遇到这题材,也只是把画幅拉拉宽,空间感好些,动作摆造型还是老样子:

达芬奇承袭了这姿势,只是样子不变。






拉斐尔出名的构图完美,毫不用力,但天才也非凭空而来,而是慢慢雕琢的。比如,1506年,他画了这幅:

拉斐尔苦心经营,打了几万遍草稿,才得来完美构图。


下一年,他又画了这幅——你看这俩小孩皮得,老妈衣服头发都被闹乱了:

完美构图不过瘾,得多摸索试探用两遍才行。


这俩玩意别看很像,实际上一个在维也纳,一个在佛罗伦萨乌菲兹。你乍看,真会误以为“靠,难道是赝品?!”




米开朗琪罗爱看希腊雕塑,所以他是看了这个阿波罗(这是我晚上去使手机拍的,就别挑剔画质了……)

梵蒂冈博物馆夜间……另外这雕塑手指的方向就搁着《拉奥孔》。


于是雕出了大卫:

大卫,不多介绍。








威尼斯那边,自成一派,重色彩。但威尼斯地方太小了,大家都能交流,比如1588年前后,一大堆人去公爵宫给做壁画。如果把门一关大家报个名,就是一本美术史复习材料。因为大家近,所以做的画也彼此参考。比如,乔尔乔内神秘的《暴风雨》,大概是史上第一幅户外空气色彩画综合的东西,但情节忒神秘,没人猜得透,只知道左边那位好像在盯右边的姑娘,远处电闪雷鸣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劈他:

乔尔乔内《暴风雨》,寓意至今颇难猜。姑娘还看镜头呢。



同是威尼斯人,丁托列托老师一定看过《暴风雨》,所以以下这东西构图也相似,只是主题很明白:苏珊娜在右边洗澡,左边几个老流氓在看:

丁托列托这幅画有情节,意思也好猜。姑娘造型与上幅一样。







当然啦,威尼斯和罗马,也是有交流的。比如威尼斯大宗师提香这一幅《莎乐美》,婉转美丽,现在卢浮宫挂在《蒙娜丽莎》后面:

提香用色精到,莎乐美也显得婉转动人。



卡拉瓦乔一定是看过了这幅画,也来个《莎乐美》,也是这一扭头的劲儿:

卡拉瓦乔出名的”不忌讳丑恶“,所以姿势类提香,效果大不同。



但是,卡拉瓦乔又是出了名的重口味,一扭头不够,旁边得来个人提着这个头:

卡拉瓦乔觉得头搁着不过瘾,得提一提,姑娘还是扭着头。



这个造型画上瘾之后,卡拉瓦乔决定继续提头玩,于是就有了大卫提歌利亚的头。他老人家性格狂烈,所以高高兴兴,把自己脑袋画到别人手里去了。

提着头换个手,就成了大卫提歌利亚的头,卡拉瓦乔自任模特。






如上,卡拉瓦乔的画风大家也看明白了。明暗对比(l'eclair obscur)这玩意,他老人家是开山祖师。以后看见一幅名画黑洞洞,正中间打个光照个人(多半还穿红色),那么不是卡拉瓦乔,就是17世纪中后期学他学疯魔了的。法国学他最疯的是拉图尔。学疯成什么样呢?
看卡拉瓦乔这个《作弊者》,打牌呢,小伙子背后藏牌,对面那位就悄然凑姑娘耳朵边。

卡拉瓦乔难得的不那么狞厉的作品。



拉图尔学卡拉瓦乔发了痴,不但学了他这个藏牌、凑耳、对望,还特意把卡拉瓦乔的暗影打光技能出来了,于是有了这幅《作弊者》:

拉图尔加了个人,神情略变,构图还是学卡拉瓦乔。







还是说回安格尔。他师父是大卫,当年除了画马拉死掉,画拿破仑加冕,也抽空画过这幅雷卡米尔夫人像:

大卫如椽巨笔,惯做史诗,画个肖像轻而易举。



安格尔觉得此画构图极美,但是他老人家爱画裸背,而且恰逢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都崇拜东方风情——基督山伯爵就是装个有东方背景的大富豪,把巴黎上流社会吓得屁滚尿流——所以就来了幅《大宫女》。这玩意构图一样,只是把背裸了,再拉长脊椎骨。这姑娘看着是腰椎间盘要脱节,但安格尔自己有理由:构图美嘛!

安格尔学了师父的构图,但柔媚得多,当然要裸背啦。






刚威尼斯那边,还有一说。他们家老大是贝里尼,收了俩徒弟大大有名。一个是乔尔乔内,一个是提香。师兄弟俩命不同,乔尔乔内33岁就英年早逝,提香活到86岁而且事业昌隆。但说到底师出同门,造型也可以共享,比如,乔尔乔内来个《沉睡的维纳斯》:

乔尔乔内让维纳斯舒展自如。



提香就来个《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提香这画右边细节寓意甚多,但维纳斯造型跟师兄很像。



西班牙大宗师戈雅不知道看过这两幅画没,但他这幅《裸体的马哈》,构型相去不远:

戈雅这画名气极大,还有穿衣版本,不多赘述。


一晃就到了19世纪中后期,巴黎贵公子马奈想学画。他爸爸反对,16岁时把他扔上一艘船送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让他去当海军。马奈两次考试不过,直接搭艘船就回来了。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20岁之前就把意大利、荷兰、德国都游遍了,记了一肚皮的名画,27岁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画了——这里跑个题外话,虽然和马奈一样反学院派,但雷诺阿40岁之前没去过威尼斯,没亲眼见过意大利名家笔迹;到晚年雷诺阿才觉得“原来线描式画法也不坏嘛”,就因为年轻时没钱看真迹……
好了,马奈看过以上的三幅画后,做了这么个玩意:《奥林匹亚》。

马奈这画,6月在威尼斯和提香那幅维纳斯做联展。



当然这还不是终点。春天去蓬皮杜中心时,看到有人恶搞,来了个立体版《奥林匹亚》:

蓬皮杜的3D《奥林匹亚》。注意贱猫。请忽视手机拍照质量。







跑个题,蓬皮杜有许多怪玩意,比如,蒙德里安这个,人人都认识:

蒙德里安的名作,不赘述。



而这个毛茸茸的蒙德里安,你可以呼之为毛德里安。

毛茸茸的毛德里安。请忽视手机拍照质量。








1863年,马奈把弟弟、小舅子、老婆、情妇一起上阵做模特,来了幅《草地上的午餐》,一般认为这画是他真正的成名作,印象派运动也算就此萌芽。莫奈后来爱这画爱疯了,学画过一幅。

马奈老婆小舅子弟弟情妇齐上阵,那裸女头是情妇,身子是老婆。


但这画的构图灵感,主要来自提香的这幅画:

提香这画儿,塞尚其实也模仿过。


以及这个《帕里斯的判决》——拉斐尔设计,莱蒙特完成的,主要是照搬了右边那几位爷躺的姿势:

注意最右边那位的姿势,被马奈学个十足十。







说莫奈。众所周知,39岁之前,他的女模特主要是夫人卡米耶。1875年,他给夫人画了这幅:

卡米耶持伞,这时离她过世还有四年。


1886年,他又画了一幅。乍看很像,但其实物是人非。卡米耶1879年就过世了,这位是他二夫人苏珊娜(我一直一厢情愿想:莫奈第二幅把人脸画这么模糊,是故意让自己有卡米耶归来的幻觉么……)

苏珊娜是莫奈第二任妻子,但以她为模特的画少了……





最后,请出真正的大构图先生。
印象派那一代人,都爱浮世绘。马奈的《吹笛少年》是按浮世绘画的。莫奈则有以下这幅画为例:

此画可见,莫奈哈日哈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但最迷恋日本的,是梵高。1888年2月19日梵高出发去阿尔勒。之后给高更写信骗他来:
“我永远不会忘记初到阿尔勒之日的情感。对我来说,这里就是日本。”

6月5日的信则是:
“浮世绘的笔触如此之快,快到像光。这就是日本人的风貌:他们的神经更纤细,情感更直接。”

10月,高更来,呆了两个月后逃走了。

梵高最爱的,是画《东海道五十三次》的日本浮世绘大宗师歌川广重(Utagawa Hiroshige)。爱到什么地步呢?看以下的画:

左边是歌川广重,右边是梵高。


左边是歌川广重,右边依然是梵高。


左边是歌川广重,右边仍旧是梵高。


左边是歌川广重,右边始终是梵高


以及这段话(我春天看展时匆匆一眼扫到,自己按照法语译的,不一定准确,但大致意思是这样):

“看日本浮世绘的人,该像个哲学家、聪明人似的,去丈量地球与月亮的距离吗?不;该学习俾斯麦的政略吗?不。你只该学会描绘草,然后是所有植物,然后是所有风景、所有的动物、最后是人物形象。你就做着这一切,度过一生。要做这一切,一生都还太短。你应当像画中人一样,生活在自然里,像花朵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第一号裸女之友大画家,安格尔大师
油画构图及模特姿势
经典,在于形式和主题的合二为一
艺术史上的最销魂“躺”,美到你体力不支
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盛宴——乌菲齐美术馆(下)
卡拉瓦乔 | 鲜血、暴力与天才(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