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苗节 记忆农耕文明(组图)

安苗节 记忆农耕文明(组图)

2015-06-05 09:01:25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
0

  又到一年芒种时。 6月13日至14日,中国·绩溪第八届安苗节暨民俗文化旅游节将在胡适故里绩溪县上庄镇拉开帷幕—

  本报记者 张敬波

  “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邑小士多,绩溪为最。 ”绩溪县境内有25个千年古村,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和程朱理学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县。独特的地理风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孕育、记录并延续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而以安苗祭祀为内容的安苗节,成为展示农耕文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苗安心安天下安

  绩溪安苗节起源于南宋后期。安苗,顾名思义就是祈盼禾苗平安,五谷丰登。在中国农业社会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系着乡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乡村社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根基。众所周知,缺乏现代农业元素的中国传统乡村,农业生产的简陋和艰辛可想而知。

  在当地,有一首流传久远的民谣,就是对安苗这一节日渊源的最好描述:“芒种端午前,点火夜种田;种田种得苦,图过安苗福。 ”作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绩溪县,系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严峻的自然环境倒逼出影响深远的徽商群体和徽州文化。

  芒种时节,五谷下种,农忙告一段落,此时乡民需要放松,更期待一个好的收成。各村都选择一个“龙”日或者“虎”日,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安苗”这一天,百姓家家户户做包粿,并供包粿在田畈地头祭祀祈祷,愿田禾茁壮,五谷丰登。安苗祭祀,核心环节就是古老而庄重的祭祀活动—汪公看稻。

  汪公,就是隋末农民领袖汪华,也是徽州历史上的名人和伟人。他出生在歙州歙县登源农民之家,即现在的绩溪大庙汪村,史书载其“幼颖慧”,“蚤(早)孤家贫”,“九岁为舅牧牛”,少 “以勇侠闻”。后应募平婺源的寇乱,在军中脱颖而出,并割据一方。面对隋末 “王政不纲,豪杰并起,各建号郡邑”而民生凋敝的惨状,胸负大志的汪华深忧民生之艰难:“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憾,如百姓何! ”唐武德四年,为保一方平安,他将占据的歙、杭、宣等六州上表归唐,被封为越国公。

  汪华为官清正,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受到唐太宗及历代皇帝追封,被誉为“生为忠臣,死为明神”,六州各地均立庙祭祀,尊其为汪公菩萨、汪公大帝或花朝老爷。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汪华在隋唐鼎革时期对六州社会安定和民生福祉的贡献,特别是对唐王朝统一的付出,生前和殁后影响非同一般,所以在徽州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汪华信仰和“抬汪公”民俗。而流传至今的安苗节“汪公看稻”也是其中的一种。

  “苗安心安天下安”。对于伟人的追慕和缅怀,被淳朴的乡民巧妙地与祈求风调雨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从而让农耕文明在历史的微光中更加熠熠生辉。

  民俗文化寄意深

  往事越千年,今朝更好看。如今的安苗节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与传承项目之一。“为了挖掘、整理这一传统民俗,我们从2007年开始连续举办七届安苗节活动,让更多的人来绩溪看山望水忆乡愁,有效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绩溪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安苗节活动,以其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民俗信息、恢弘的视觉冲击力和全民参与的大众化,成为当下节庆活动的样板。在每年的安苗节现场,处处人山人海,处处欢声笑语,记者曾在往届的安苗节现场看到,不仅四乡八邻的乡民倾巢而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无不沉浸在这一节日带来的美好氛围中。

  安苗节当天,家家户户在以各种包粿虔诚供奉圣祖越国公汪华的同时,还向圣祖公敬奉秧苗,抬举汪华圣祖公塑像巡游田畈,察看稻禾长势,县人谓之“汪公看稻”,形如当今的 “农业大检查”。其间包括抬汪公、祭旗、游田街、呼龙、送老爷等诸多环节,一路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十分热闹。如今,环节得到简化,而各种民俗表演活动更加丰富,尤以鱼舞、火马、跳五猖等深入人心。

  除了传统的民俗表演,今年,当地还将为节日注入新内容。当地创作的少儿舞蹈《安苗啰》,以及根据传统徽剧改编的《腾云拼花》《国粹徽韵》等徽戏、舞蹈,与整个安苗祭祀活动丝丝入扣;同时,活动期间还将进行摄影大赛、技艺展示等等,为古老节日增添现代元素。

  以节为媒弘民俗

  据绩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斌介绍,本届安苗节暨民俗文化旅游节主题是“记住乡愁之文化上庄”,包括“印象上庄”“民俗上庄”“技艺上庄”“味觉上庄”和“最美上庄”文化之旅五项活动,其中“徽风古韵·文化上庄”全国摄影大赛、“魅力古村”体验之旅、品尝徽菜经典“一品锅”、冬瓜烧鱼、焖蛋等上庄美食及金山时雨“茶王”拍卖等活动,将把节庆活动推向高潮。

  千年古镇上庄,曾涌现出徽墨大师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学者胡适,中国农学界知名女教授曹诚英,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茶叶巨贾汪裕泰、程裕新等一批知名人物。作为徽文化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较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适故居、敦履堂、太平天国壁画、棋盘村和魁星阁、胡开文旧居等,是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

  去年“安苗节”期间,全省唯一的村级文化博物馆—“皖南古村落文化博物馆”在该镇宅坦村正式开馆。博物馆内设9个展室,陈列自明代嘉靖以来,迄今连绵四百多年的宗族、村务文献资料1800多件。其中,有国内存世最早、堪称一绝的明嘉靖版龙井胡氏族谱、清乾隆版考川明经胡氏统宗谱、民国版龙川派宗谱。此外,还有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文书、财务、经济和个人档案,以及丰富的印章、税票、粮票、凭票、大字报等实体档案。宅坦完整齐备的文史档案,令学界惊叹,成为全国村落治理的个案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此设立教学实践基地。


  除了辉煌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这里物产丰饶,名物荟萃,150多年前就名扬海内外的珍品名茶“金山时雨”、清代徽墨四大家中的胡开文制墨、脍炙人口的经典徽菜“一品锅”等等,都是这座山城对于人类的馈赠。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这首由胡适先生早年诗作《希望》改编的《兰花草》,词调简淡,旋律婉约,把绩溪上庄清新宜人的乡土芬芳气息传遍全世界。如今,当地以节为媒,不忘传承和弘扬古民俗、徽文化,唱响一曲发展文化旅游、推动富民强镇的时代新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气韵生动。 唐组怀 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绩溪“安苗节”,守住农耕文化的“火种”
看!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徽州大地一片热闹!
难忘的“赶分社”
登高望远话重阳<br>——探析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原创]千年仁里
安徽千年古镇上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