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印
(一)汉魏南北朝(一)汉魏南北朝官印
    皇后之玺 1968年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出土。印面正方形,高2.8、边长2.8厘米。白玉石雕刻,螭虎钮。四侧刻云纹,印面篆书阴刻“皇后之玺”4字。秦统一之后,规定皇帝印称“玺”,汉承秦制。《汉旧仪》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皇后之玺玉印,其形制与文,正合汉制。因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后长陵约1公里,推测此印可能是吕后陵园的供祭品,因陵墓被盗掘,印玺流落土中,后被雨水冲入沟中。未知确否,尚待研究。

    朔宁王太后玺 1954年修筑宝成铁路时出土于陕西宁强县阳平关。金质,龟钮,通高2、边长3.3厘米,印面为正方形。据《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载:新莽之末,隗嚣据陇西,自称西州上将军,初属更始,旋附光武,不久又叛投在益州自立为天子的公孙述,龙兴七年(31)被封为朔宁王。此印当为公孙述割据政权授与隗嚣母的玺印。此印制作精美,篆法颇佳,足见汉时西南地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按《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载:建武十一年,(36)公孙述为光武所灭,故此印当为公元31年至35年之遗物。

    关内侯印 两方:(一)金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长宽各2.3、厚1.4、通高2.5厘米,重125克,阴文篆书“关内侯印”4字,1992年在渭南发现。(二)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长宽各2.3、厚1.2、通高2.5厘米,阴文篆书“关内侯印”4字。关内侯之爵名始于秦,《后汉书·百官五》本注,荀绰《晋百官表注》:“时六国未平,将帅皆家关中,故以为号”。《后汉书·百官五》载:“关内侯,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所在县,民租多少,各有数为限”。如淳曰:“列侯出关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也。”西汉始置关内侯为侯爵二十级中的十九级,颜师古在《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关内侯,‘言有侯号而居京师,无国邑’”。两汉及晋都曾设此侯爵。

    关外侯印 3方,第一方咸阳市出土,余二方西安市发现,均为铜质,龟钮,大小略同,长宽各2.3、厚0.9、钮高1厘米。阴文篆书,“关外侯印”4字。其制作及书法极不工整。关外侯东汉末始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载:“建安二十年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本注:魏书曰:置名号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钮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臣松之以为今之虚封盖自此始。”此印为铜印龟钮,与本文所载相同,应属东汉或曹魏遗物。此二印疑为随葬用品。

    关中侯印 陕西省博物馆旧藏。铜质,龟钮,通高2.6、边长2.1厘米。篆书阴文“关中侯印”4字。“关中侯”的始置年代在东汉末,沿至魏晋。“关中”地域所指,大约为河南省灵宝县函谷关以西,陕西省中部一带。按汉制,关中侯爵17级,金印紫绶,此为铜印,疑随葬用印。

    通笃将军章 1983年淳化县秦家凹村出土。铜印,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厚1.2厘米,篆出阴文“通笃将军章”5字。印文为镌刻“通”“笃”二字极不工整,似为随葬用印。按其形制和书体,同时又名章不名印,应为汉印,但通笃将军之名,不见记载,可能为临时所设武官。

    伏波将军章 1981年咸阳市东窑店镇西毛村出土。铜质,龟钮,通高2、边长2.2厘米。正方形,龟昂首爬行,印面篆书阴刻“伏波将军章”5字。伏波将军之官职,始于西汉,至北周共有21人,西汉为路博德。《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载:元鼎五年,“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主爵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皆破南越”。按汉制“将军不常置”,伏波将军亦非常设武官,两汉皆为三品、魏、晋、宋为五品,北齐从五品,梁为四班,后周为五命。凡任伏波将军者,必须善于水战。东汉建武十七年(41)。交趾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自立为王。汉光武帝刘秀,任马援为伏波将军,率楼船二千艘,战士两万余,征征侧,斩首五千级,降者以万计,叛乱始平(见《后汉书·马援传》)。当马援拜受皇帝所赐伏波将军印以后,上书对印文中的错误提出异议,皇帝下诏更正官印文字舛谬者,将伏波将军印“犬”文外向,更正为内向。

    伏波将军印,过去曾发现三方,一为清光绪年间云阳嵯峨山出土(见《范氏印谱》)。其余两方均收录在《秦汉印统》一书,无出土地点,一为“伏波将军章”、一为“伏波将军”,均为篆书阴文。
    折冲将军章 西安市出土,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边长2.3厘米,篆书阴文“折冲将军章”。“折冲”乃拒敌之意,《晏子春秋》:“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三国志·魏书·乐进传》:曹操以乐进破黄巾、征吕布、袁绍、袁谭,累战皆胜,战无不克,在建安十一年上表汉献帝、封乐进为折冲将军。此印系镌刻,字体较草率,应是急就印或随葬用印。

    立义将军 1961年,千阳县高崖山古墓出土。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边长2.2厘米,篆书阴文“立义将军”4字。据《汉书.百官志》,立义将军非常设官职、且多用于归附的武官,汉、魏、南北朝均设此官职。《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内候,邑三百户”。又《晋书·乞伏乾归》载:“太元十四年陇西太守越质诘归以平襄叛,自称建国将军、右贤王。乾归击败之,诘归东奔陇山。既而拥众来降,乾归妻以宗女。署立义将军。”太元是孝武帝司马耀的年号,太元十四年(389),在陇西一带为鲜卑族乞伏乾归建立的西秦政权,都城在苑川(今甘肃靖远西南),势力曾达到陕甘边境。越质诘归投降后封为立义将军,其活动地区在陇山一带,此印出土于千阳县高崖山古墓,疑为越质诘归的官印。

    车骑将军 西安市发现。铜质桥钮,长宽各2、厚0.9厘米。篆文阴文“车骑将军”4字。车骑将军,西汉设置,掌征伐背叛,位次上卿。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汉文帝元年(前179),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其后有灌婴、周亚夫等。东汉多以外戚为之。魏晋南北朝亦设此官,至唐始罢。此印制作较规整,书体浑厚,为汉魏遗物。

    将军印章 西安市发现。铜质瓦钮,正方形印面。边长2.2、厚1、钮高0.6厘米,篆书阴文“将军印章”4字。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后汉则为统兵将领,其设置有两种:一为常置之将军,如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此类将军除掌兵权之外,兼参预政事。一为临时派遗出征之将军、多于将军之上加以显赫之名号,如:伏波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平远将军等。此印名“将军印章”,查《魏书·官氏志》将军的称号,为四品阶,似为北魏遗物。

    膺扬将军 铜质龟钮,印面长宽各2.4、厚1.2、钮高1.6厘米,印文系镌刻,书法较工整,篆书阴文“膺扬将军”四字。清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中,收“鹰扬将军章”一方,列入汉官印。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为膺扬将军。两晋和北魏亦设此官,而且膺扬将军在魏孝文帝元宏和魏宣武帝元恪两朝的品级不同,孝文帝太和中,为第五品上,孝文帝以后改为从四品,鹰扬之鹰为“膺”,在汉印中有此例,为通假字,或因系随葬印。此印从形制和书体看,应为两晋官印。

    奉车都尉 西安市发现。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长宽各2、厚1、钮高1.6厘米。阴文篆书。汉武帝初年置奉车、附马、骑三都尉、奉车都尉以掌管陪奉皇帝乘舆,为皇帝之近臣,秩二千石,无定员。武帝曾任霍光为此官,兼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则侍左右。历代多设此官,至宋始废。此印较粗糙。文字亦草率,为随葬印。
    五威司命领军 1983年4月凤翔县柳林镇屯头村出土。银质龟钮,印面正方形、通高2.3、边长2.4厘米,重74.5克、钮高1.15厘米。龟四肢直立,作爬行状。纹饰清晰,线条流畅。印面篆书阴刻“五威司命领军”6字。此印系首次发现,历代研究玺印的著作均未记载。《汉书·王莽传》:“使节之旄 皆纯黄,其署曰‘新使五威节’,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始建国元年,“置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门”,并策命统睦侯陈崇为五威司命。五威司命的权力涉及司法、军事、财政等方面。此印为银质龟钮,按汉制“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
绶,皆龟钮”。执掌此印者。当为两千石以的官职。

    
田之史 武功县出土,印面为正方形。铜质桥钮,通高1.7、边长2.6、厚0.7厘米。印面篆书阴刻“田之史”四字。
即邰,古地名。许慎《说文解字》:“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从邑台声,右扶风.
县是也。诗曰:“有邰家室”。《汉书·地理志》:“
周后稷所封。”师古曰: “读与邰同”。邰地是我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故址在今武功县永安村西。周平王东迁,以其地赐秦襄公,秦改为邰县。东汉迁武功于邰。此印“
田”,即指邰地之农田,“史”与“使”通,“<造字>
田之史”,为汉邰地之农官。

    宜阳太守章 西安市发现。龟钮铜印,正方形印面、厚1、钮高1.8、边长2.3厘米,阴文篆书“宜阳太守章”5字。宜阳,在战国时期属韩邑。《国策·东周策》东君曰:“宜阳城八里、材土十万。”汉置县、后汉属弘农郡。治今河南汲县,后魏置宜阳郡,《魏书·地理志》:“宜阳郡孝昌初置”属口州,天平初属口,注:属口州,诸本属下阙,按所关当是“司”字,太和迁都置司州,西至潼关。孝昌立宜阳郡,当分恒农置,应属司州”。东魏置宜阳州,州治在今宜阳县西五十里。北周平齐,此城废。太守属官,秦置郡官日守,汉改为太守。《魏书·官氏志》,“郡置三太守,用七品者,县置三令长,八品者,刺史,长令各之州县,以太守上有刺史,下有令长,虽置而未临民。”太守之官职,宋以后废,此印应为后魏遣物。

    章威猥千人 1986年旬阳县平安乡出土。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1、边长2.25厘米,篆书阴文“章威猥千人”五字。章威之词,见于官印者,汉有“章威都尉”印、“章威都尉章”(见《集古官印考证》)均为王莽时的官印。但“章威猥”之名,不见于记载,可能是临时性设置,或系在千人官职之前所加显赫之词,“千人”为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师古曰:“侯及司马及千人皆官名也。属国都尉云有丞、侯、千人。西域都护云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凡此千人皆官也。”千人之官,从西汉到南北朝,均有设置,曾出土有“晋千人督”等印(见《集古官印考证》)。此印为五字,可能是王莽时的遗物,因王莽尚土德,土为五数,故印多为五字。

    左属国左部前小长 咸阳市窑店镇黄家沟出土。铜质桥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边长2.2厘米,篆出阴文“左属国左部前小长”8字。汉代分郡,边远县置属国,多在边塞地区,如郡差小则置本郡名。每属国置都尉一人,比二千石,丞一人。此印名左属国,前后汉书无记载。印文中“左部前小长”,按《史记·大宛传》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十余里妫水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永元九年徼外蛮及掸国王雍由调遣重奉国珍宝,和帝赐金紫绶,小君长皆加印绶、钱帛。”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收录有“张掖属国左庐小长”印一方,“左庐小长”乃张掖属国都尉之属官。由此可见,此印“左部前小长”,亦应是属国都尉之属官。
    沙遂酒平 1981年咸阳市出土。铜质桥钮,通高1.7、边长2.2厘米,篆书阴文“沙遂酒平”4字。古沙随城在今河南宁县西北,鲁成公十六年(前575),晋会诸侯于此。遂为随的通假字。酒平,应是官名。我国古代有酒官的设置,周曰酒人,酒正,汉曰酒士,晋曰酒丞,齐曰酒吏,梁曰酒库丞,隋曰良酿署,皆为管理酿酒、征收酒税、平抑酒价的官吏。此印可能是汉设于沙遂的酒官之印。
    巍率善氐仟长 共三方,分别出于长武、兴平、扶风三县。均为驼钮铜印,正方形印面。通高2.6、边长2.3厘米。篆书阴文“巍率善氐仟长”6字。巍,乃古魏字,汉魏以前凡魏均作巍,此处巍,即三国曹魏。率善,乃顺从善美之意。氐,古代民族名。仟长,《史记·匈奴传》:单于置左右骨都侯,“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有千长、百长、什长”。此印乃氐族归附后,魏因沿其俗,颁发给氐族仟长的官印。又按《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建安十六年(211),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各有部落万余,“从马超为乱。超破之后,阿贵贵为夏侯渊所攻灭,千万西南入蜀,其部落不能去,皆降。国家分徙其前后两端者,置扶、美阳”。此三印应是当时徙居在这一带氐族的实物例证。

    巍率善羌仟长 出土于绥德县,铜质羊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6、边长2.1厘米,篆书阴文“巍率善羌忏长”6字。“率善”及“仟长”之释意同前。羌是我国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居住于陕西、甘肃、青海一带,种族繁多,历史悠久,史书记载亦颇多。《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武王伐纣,羌矛率师会于牧野。《说文》:“羌,西方牧羊之人也”。《史记》索引续汉书志云:“羌,三苗羌姓之别,舜徙于三危,今河间之西南羌是也”。章怀太子李贤在《后汉书·光武本纪》的注释中说:“羌有百五十四种,在广汉西北者为白马羌”。今陕西境内还遗留有许多与羌族有关的古地名,如陕北府谷县的镇羌堡。陕南的宁强(羌)县,关中大荔县的羌白镇等,说明当时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在魏晋时期,经常与羌族发生战争,此印当是魏政权颁发给归附的羌族仟长的官印。

    晋蛮夷归义王 陕西省博物馆旧藏。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1、边长2.4厘米。篆书阴文“晋蛮夷归义王”6字。《续汉书·百官志》载:“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侯及四方蛮夷。又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后汉书·南蛮传》:蛮夷“有君长皆赐印绥,冠用獭皮”。此印当是晋沿汉制赐于归义蛮夷王的官印。

    晋归义羌王 共两方:一、长武县文管所藏,印为鎏金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7、边长2.1、厚0.9厘米,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5字。二、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金印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9、边长2.4厘米,重62.8克,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5字,即归附于晋朝的羌王。此印当为永平六年以前内附的羌王印绶。

    晋率善羌邑长 千阳县出土。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4、边长2.4厘米,篆书阴文。“晋率羌邑长”5字。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卷九引洪氏《隶续》云:“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称夷侯者九,邑长,邑君硌三。”同书又说:“案邑长当是邑侯之属官也。”《晋书·姚弋仲传》:“姚弋仲南安亭羌人也。……永嘉乱,东徙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恙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榆眉即汉隃俞糜县,故城在今千阳县境,此印出土于此,应为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徙居千阳时,晋朝颁发给所率邑长的官印。

    晋率善胡佰长 千阳县出土。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8、边长2.4厘米,篆书阴文“晋率善胡佰长”6字。胡,古代对匈奴的通称。关于佰长,《汉书·匈奴传》载“匈奴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凡二十四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仟长、佰长、什长、裨小王”。此印应为晋朝颁给归附的匈奴佰长的官印。

    (二)隋唐至明清官印
    千牛府印 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4.8、钮高2、厚1厘米,阳文篆书“千牛府印”4字。千牛本为刀名,南北朝后期有千牛备身的官名,即持刀侍立左右的近卫,隋唐沿用其名。《旧唐书·职官三》:“左右千牛卫,宋谢绰《拾遗》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之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取《庄子》庖刀解牛之义,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20人,掌供卫弓箭,备身60人,掌宿卫侍从。炀帝置备身府,皇家改为千牛府。龙朔为左右奉辰卫,神龙后为千牛卫。”又《旧唐书·高宗上》载:显庆五年(660)始改左右领为左右千牛,龙朔中改府为卫,有左右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此印为隋末唐初遗物。

    万年县之印 陶质,无钮,长宽各5.3、厚1厘米。篆书阳文“万年县之印”5字。历史上设置万年县的有两地。一是西汉初,因汉高祖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今陕西临潼县栎阳镇)。曾置万年县于栎阳,以奉陵寝。一是北周明帝二年(558)迁都于此,于开皇二年(582)改名大兴,为京兆郡治。唐武德初年,复改为万年县。天宝七年载(748)曾改为咸宁县,乾元二年(759),复名万年(注:《元和郡县志》为乾元元年复名万年)。唐万年县的范围是以唐长安城的朱雀门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街东归万年县管辖,街西归长安县管辖,并以此为界线,从城南正中的明德门引伸,直达南山石砭峪,路东是万年县郊区,路西是长安的郊区。此印应系唐印,但为陶质,非实用官印。

    保林县印 短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7.5、厚0.5、钮高2.4厘米,阳文篆书。印文深约4厘米,比印使用时间较长,印文笔划断损者较多,从形制和书体看,似为唐代官印。唐代官印在陕西发现的,已见四方,前三方陶印为随葬用,惟此即为铜质,是实用的官印。印文“保林县”,新《旧唐书·地理志》均无此县,或史书缺载,待考。

    陕虢防御都虞侯朱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长方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8.5、边长5.5厘米,边宽与印文笔划基本相等。篆书阳文“陕虢防御都虞侯朱记”9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二》载:陕虢,在河南陕州(今陕县),因其县西南25公里有陕原,县西二里有虢山,故称“陕虢”。唐代宗广德年间置陕虢大都督府、德宗建中年间置陕虢节度使、宪宗元和年间置陕虢观察使,治所均在陕州。虞侯之官职,在隋代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等职。唐初官名称谓,皆依隋制,在东宫置左右虞侯率府。唐代后期,藩镇以亲信武官为都虞侯、虞侯,唐代还有马步军都虞侯之设置,亦为武官。此印应为唐末防御陕虢的都虞侯之官印。

    夏州都督府之印、银州之印 1981年在榆林县马合乡周家梁出土。方形陶质,边长5.5、厚1.4厘米,两面刻文,阳文篆书,有边栏,正面“夏州都督府之印”6字,背面“夏州之印”4字。夏州都督府,唐贞观二年(628)至天宝元年(713)设,故址在今靖边县大夏国都统万城。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绥、银三州”。又《旧唐书·职官志》:“魏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贞观中分上、中、下都督府也”。

    银州,唐贞观二年(628)至天宝元年(742)属夏州都督府管辖。《旧唐书·地理志》:“银州,雕阴郡之儒林县。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置银州。天宝元年,改为银州郡。乾元元年,复为银州”。1966年横山县党岔村出土唐“李公政墓志”证实银州就在横山县党岔乡党岔村一带。

    此印与197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唐代北庭大都督府故城出土的“浦州之印”很相似,从形制对照,当属唐印无疑,随葬用,是陕西历年出土的古代印章中少见的一方。
    卫国公印 1982年汉阴县东霸村农民在洞河淘金时发现。印为铜质,正方形印面,桥形钮,篆书阴文。通高3.6、边长5.5厘米,重500克。或以为此印是北周宇文直的遗物。并引《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列传》:“卫刺王直,字豆罗突。魏恭帝三年封秦郡公,邑千户。武功初,出镇浦州,拜大将军,进卫国公,邑万户。保定初,为雍州牧,寻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出为(梁)襄州总管。”关于宇文直任梁矧总管,还是襄州总管问题,在列传校勘记第四已作了明确更正,根据《周书·武帝纪》等证实“宇文直所任为襄州总管而非梁州”。按北周独孤信在孝闵帝时亦进封为卫国公,但此印的形制和书体均非北周风格,颇似唐代官印。《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和该书《李靖传》均载:“贞观十二年,改封卫国公,授濮渊剌吏,仍令代袭,例竟不行”。到了贞观十八年(644),李靖病,“帝幸其第问疾,仍赐绢五百匹,进位卫国,开府义同三司。据此可知,此印可能为李靖的官印,今存其两说,供研究参考。

    湟州兵马都监司印 1985年扶风县城关镇出土。铜质,矩形钮,印面为正方形。通高4.4、边长5.8厘米,印背刻“元符三年二月少府监铸”。此印为宋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二月由少府监铸。印面阳文篆书“湟州兵马都监司印”8字。湟州,据《宋史·地理志》载:“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复。建为湟州,建中靖国元年弃之。崇宁二年又复。”故治在今甘肃省碾伯县。兵马都滥司,为一路掌兵之治所。但《宋史·百官志》只载建炎以后有此设置,未见以前有此官,同时只记载益、夔、泸、广、桂五州设此官,未见杏湟州兵马都司监的记载,此印可补其不足。

    延安府司院记 延安市出土。铜质,短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5、厚3厘米,篆书阳文。《宋史·地理志》:“延安府,中都督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本延州,元祐四年,升为府”。又《元史·地理志》:“唐初为延州,又改延安郡,又为延州,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为延安路。”据此,可能此印为宋代遗物。

    蕃落第四副指挥使朱记 三原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2、边长5.3厘米,篆书阳文。印背左刻“少府监铸”。右刻“天圣五年”。蕃落,是党项羌的一个部落。《辽史·百官志》:“夏州管内蕃落使。圣宗统和四年(987)置,授李继迁。”在今靖边统万城一带。天圣五年,即宋仁宗赵祯天圣五年(1027)。此印由少府铸造,颁发给蕃落第四副指挥使。

    河东第九副将之印 1981年子州县驼巷乡出土,铜质,矩形钮,通高4.8、边长5.5厘米。印背左侧刻“元丰七年”4字,右刻“少府铸”4字。河东、秦汉时置郡,宋置河东路,其范围东至常山,北至长城,西逾河至佳县、神木、府谷,南至晋、绛,治所在并州(今山西阳曲县境),为边防要地,宋王朝派重兵把守。全国共九十二糟,诸路各置副将一人。此印当是元丰七年(1084)颁发给河东第九副将的官印。

    招抚之印 绥德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1.2、边长8.4厘米,篆书阳文。印背右侧“石□行部造”5字,右侧刻文模糊不清。招抚之官,北宋设置。《宋史·职官七》载:“招抚使,不常置。建炎初,李秉政,以张所为河北招抚使,未及出师而废。绍兴十年,刘光为三京招抚使,愈年而罢。三十二年,孝宗即位,以成闵、张子盖、李显忠三大将为湖北、京西、淮东西招使。子盖死,刘宝代之,未几结局,官吏并罢。开禧二年,山东及京东西北路并置使招抚,后背罢之”。招抚之官职,主掌行征。

    “首领”印 西夏官印 1982年宜君县出土。铜质,矩形钮,边长5.4、厚4、钮高2.6、钮宽1.8厘米。钮身有小孔,形制大小与横山雷湾乡出土的西夏官印基本相似,印文亦为西夏文“首领”2字。印钮左右及钮顶亦有阴刻西夏文,刻划过浅,磨损太甚,不可辩认。因之具体铸造时间,无法查考。根据《唐宋以来官印集存》中收集的十五方西夏官印对照,文体、形制基本相同,可证明此印应是西夏大庆天盛以后的官印。
    “首领”印 西夏官印西安市发现。铜印短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力长5.7、厚0.7、钮高2.5厘米,九叠书。印背右侧为西夏文。有些印姓名上冠以(首领)或(大首领)文字,此印四字为单纯姓名,上无冠字。一般西夏官印,印柄上还有一西夏文(上)字,此印因腐蚀严重,此字不清。元德二年即公元1120年(宋宣和二年)。

    鄜延路第八将汉第七指挥记 绥德县出土。正方形印面,铜质,矩形钮,通高5.1、边长4.2厘米,篆书阳文。印钮右刻“大宋八年六月”,左刻“少府监造,右侧刻“甘七二日挥”。鄜延路,金代设置,治所在延安府。第八将,《金史·百肓志》载:“诸边将,正将一员,正七品。掌提控部保(堡),轮番巡狩边境。副将一员,正八品,部将一员轮番守边境。部将,正九品。”注曰:“鄜延九将”。汉第七指挥,按《金史·兵志》记载:金代边境置兵中有“汉军”,“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由此说明此印为九将中的第八将属汉军第七指挥的官印。

    总领军马之印 1986年子长县贺家沟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4、边长7.5厘米,重73.7克,篆书阳文“总领军马之印”6字。印背无年号等款识。总领是金代的高级军事将领,在金哀宗元光年间,称无帅为总领。《金史·百官志》:“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此时称元帅为总领。此印当是金哀宗时总领军马(即军马元帅)之官印。

    总领军马都提控印 大荔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边长7.2厘米,篆书阳文。印背左刻“总领军马都提控印”8字,右刻“上”字,左侧刻“京兆行部造”5字,右侧刻“兴定四年二月日”。此印左侧“京兆行部造”,查金印大都是“行宫礼部造”或简称“行部造”,此“京兆行部”可能是“京兆行宫礼部”的简称。提控之官名,见于金史者较多,是金代统率义军的武官。兴定是金宣宗的年号,此时正是众雄纷扰,九公各自置都统及提控。但“总领军马都提控”,辽,金诸史无此官名,当时称元帅为总领,此印都提控,或即总领提控。

    宣字副统之印 1983年安康县金川出土。矩形钮,铜质,正方形印面。通高4.7、边长6.4厘米,篆书阳文。印侧刻“宣字副统之印”,印背左刻“行宫礼部造”,右刻“正大四年九月”,钮顶刻“上”字。副统之官职,按《金史·兵志》载:“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副统为统率义军的武官,是都统的副职。宣字,乃千字文编,说明当时副统之官职尚多。
    万户所印 陕西出土两方,绥德县,洛南县各一方。大小基本相同,唯印文和款识稍异。均为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5、边长5.7厘米,篆书阳文。绥德一方,印背右侧刻“兴定四年十月日”7字,左侧刻“西北行部造”5字。洛南一方,印背右侧刻“兴定四年十月日”7字,左侧刻“京兆行部造”5字。两印系同一时期所造,但铸造的机构不同,一为“西北行部造”,一为“京兆行部造”。“西北行部”即是“西北路行礼部”,京兆行部即是“京兆路行礼部”。《金史·宣过纪》贞祐二年(1214)四月“尚书省奏巡幸南京(汴)”。贞祐五年(1217)“九月罢规运所,设行六部”,由此可知“行部”当是由金设行六部而来。万户是金代统率义军的组织,四千户为一万户,是都统的属官。此印名“万户所”应是万户的治所。金宣宗元光年间于各路均设万户所。此二印铸造时间均为兴定四年(1120),说明元光以前已设万户所。

    义军副提控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契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边长6.2厘米。篆书阳文“义军副提控印”6字。印背左侧刻“义副提控”4字,上侧刻“正九正月日造”6字,右侧刻“上”字。“义副提控”,应是“义军副提控”的省文。“正九正月日造”,应是“正大九年正月日造”的省文。正大是金哀宗的年号,历时八年,此印为九年,可能是治印工匠不知皇帝改号之误,所以此印的实际铸造时间应是开兴元年正月。

    都提控印 都提控印,陕西共发现两方。1971年西安市菊园出土一方,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8、边长7.4厘米,篆书阳文。1988年从文物走私贩手中获得一方,据说出土于佳县黄河滩泥沙中。形制与述基本相似。此二印背面均无款识。关于都提控的释文,见前“总领军马都提控印。”
    都统之印都统之印,陕西共出土四方。西安市菊花园一方,通高4.2、边长6.1厘米。耀县槐林出土一方,通高3.8厘米边长6.1厘米,印背无年号。安康县西金川村两方:一方通高4.1、边长6.2厘米。印侧刻“都统之



印”4字,钮右刻“正大六年十月日”,钮左刻“行在部造”,钮顶刻“上”字;另一方能高4、边长6.8厘米,印背无文字。以上四印均为正方形印面,矩形钮,篆书阳文“都统之印”4字。都统之官,始于唐天宝末,金代沿用。《金史·兵志》载:太祖“收国元年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昌,置南路都统司,且以讨张觉。天辅五年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凡猛克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安康西金川村出土的一方。印钮左侧刻“行在部造”4字。据《宋史·兴服志》载:官印遗失后,重发之印曰“行在”。此四方印,一方刻有金正大六年年号,其余三方虽无年号,依其官职及其形制,均应为金代官印。
    义军万户所印 1979年韩城县堡安村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9、边长5.6厘米,篆书阳文6字。印侧文字,磨损太甚,无法辩认。“义军”和“万户所”,在“义军副提控印”和“万户所印”两印的释文中已有叙述。此“义军万户所”应是按金宣宗元光年间所招义军万户的编制,为都统的属官。
    义军都统之印 凤翔县出土。铜质,矩形柱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6.2、厚1.4厘米,篆书阳文“义军都统之印”,印背右侧刻“东行部造”,左侧刻“正大二年三月日”。义军都统,是统率义军的主帅,东行部,是东京路行部的简称。

    行军万户所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6.5厘米,篆书阴文“行军万户所印”6字。印背左刻“行宫礼部造”,右刻“天兴元年三月”,左侧刻“万户所”3字,钮顶刻“上”字。开兴为金哀宗年号,开兴元年即公元1232年。万户的释文见“万户所印”。此印名“行军万户所”,可能行军时所设置的军职。《唐宋以来官印集存》有“行军万户所印”一方,为贞祐五年(1217)十二月山东东路行部造。金代官印中“行军万户所印”发现较少。

    安抚副使之印 陕西共出土两方。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一方,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6.2厘米。篆书阳文。钮顶刻“上”字,印背左刻“安抚副使”4字,右刻“天兴二年二月”6字。1976年礼泉县花寨村出土一方,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2、边长7.3厘米。印背无年号等款识。篆书阳文。安抚使之官职,始于隋唐时期,北宋时为总管一路军政的官吏,以知州兼任,品级低者,称主管某路安抚公事,如系二品上,称安抚大使。宋崇宁、政和以后,诸州府带安抚使者甚多。建炎初,以文官为安抚使带兵马总管,武官一员为副职。金亦设安抚使,持此安抚副使之印者,当为四品。

    正大元年使□□ 吴堡县出土。长方形,铁质,两端为圭形,背有半环形钮。长11.4、宽2、厚1、钮高3厘米。楷书阳文“正大元年使□□”7字。使后二字锈蚀剥落,不可辩认。此印为陕西出土的唯一铁铸官印。
    行尚书六部勾当公事玄字号印 大荔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4、边长5.3厘米,篆书阳文。勾当一词为处理、辩理之意,唐宋均有“勾当公事”南宋曾改用“干办公事”,金沿宋制。在不少机构设有此职,为八品、九品等。户部架阁库设勾当官,专提控支纳,管勾勘覆、经历交钞及香、茶、盐引、照磨文帐等事,承安二年作四员,贞祐四年作十五员,五年作十员,兴定元年五员,三年复作十员。”“玄字号”为千字文编号以示区别,说明勾当公事之官并非一人。此印应为金代官印。
    太傅府参议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7.3、厚1.2、钮高2.7厘米。印背面刻“行中书省发”,左刻“中统二年九月日造”,字文纤细不易拓出。印面阳文篆书。此印似为已废弃的官印,印面有磨损痕迹,文字多不清楚,四、五两字更是模糊。太傅本为官名,在西周与太师、太保总称三公,太傅位次大师,在太保上为国君辅佐、历代有置有废。此印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铸,“行中书省发”,而“行中书省”为行省,朝延三公属官印,由行省颁发,,不合制度。疑此印“太傅府”为元代行省下路、府、州、县的、“府”,太傅,可能是地名,《中国地名大辞典》143页有太傅墟的地名,此印可能是元代在太傅虚设立的府。参议之官职,始于元代,《元史·百官一)载:“参议中书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中统元年始置一员”。与此印中统二年造正合。
    镇西招讨之印 铜质,二层台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9.3、通高4.6厘米,篆书阳文。1991年长安县炮里镇出土。招讨,武官名,唐、宋多以大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兼任,主招降讨叛等事。事罢则罢。辽、金、元等朝,沿边路常设招讨司,有招讨使、副使,为边区部族领兵长官,元于吐蕃(西藏)、朵甘思(青海)也设招讨使司,沿边兄弟民族地区,各设副使。明代专设于西南兄弟民族地区,成为武职土官。金代,在枢密院下设招讨司。金太宗天会元年(1123)改为古迪烈路统军司为招讨司(即东北路招讨司)。世宗大定五年(1165)又设西北、西南两招讨司,从此共有三招讨司,以此镇守边境。未见有“镇西招讨”之名,可能是金史失载。

    行元帅府都弹压印 铜质,矩形印钮,正方形印面,边长6.9、厚0.9、钮高3.7厘米,篆书阳文。元帅为最高军事统帅,有元帅府的设置。此印名“行元帅府”,“行”,乃古代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指官缺未补,暂由他官摄行之意。唐宋以后,凡以小官行大官事的,曰“守某官”,以大官兼小官,则曰“行某官”。都弹压,犹镇压之意。金代在枢蜜院左右卫,均设有弹压之官,此印为金代设置在行元帅府的弹压官印。

    葭州宣义军第三指挥使记 铜质,短矩形钮,通高5.1、厚4,边长4.5厘米,阳篆文书。后背上方刻“葭州宣义军”,右刻“兴定六年正月”,左刻“行宫礼部造”,下刻“印”左侧刻“第三指挥使。”据《金史·地理下》载:“葭州下,刺史。本晋宁军,贞元元年隶汾州,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晋宁州,二十四年更今名。在黄河西,兴定二年五月以河东残破,改隶延安府”。州治在今陕西佳县。宣义军,在金史兵志和百官志均未见记载。按金代兵制名目繁多,有汉军、奚军、镇防军、永固军、永屯军、驱军等名目(见《金史·兵志》),很多都是为和宋、元、红袄军作战而临时设置的军队。此印铸造金宣宗兴定六年正月(1222),此年八月改元为元光,因之兴定六年葭州应属延安府,而此时元军曾一度占据葭州(见《金史·宣宗下》)。此宣义军可能是为与元军作战而临时招募的军队。

    耀州造到宝券纸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矩形钮,阳文九叠篆书。印面后行“宝券纸印”四字模糊不清。长宽各5.5、钮高3.3、厚1.1厘米。此印即在耀州制造“贞祐宝券纸”厂所用的印。这种宝券纸,根据《金史·食货志》记载,是以桑皮故纸为原料,所征之钱名曰:“桑皮故纸钱”。《金史》载,贞祐三年(1215),西安军节度使乌林达,曾上书朝延,请求降版就地印历。此印的发现,以及1965年西安地区出土的金代贞祐三年交钞铜版,说明陕西耀州有制造“贞祐宝券纸”的机构。

    耀州造到大宝券纸 西安市发现,铜质,短矩形钮,长方形印面,长9.7、宽5.4、厚1.2、钮高3厘米。楷书朱文“耀州造到大宝券纸”8字。此印应是“耀州造到大宝券纸”的标号,犹如今商标。它与“耀州造到宝券纸印”同时发现。

    种田所奏差官宇字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圆柱钮,正方形印面,边长6.3、厚1.8、钮高3.4厘米。篆书阳文。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朝延议论实施代田法,并勒令所在地长官及按察使司随宜勤谕。此印“种田所”应是这一时期设立的管理农民实行区田法的机构。奏差官,是临时派遗的官员,金代政府机构常设此等官职,有名“差委”、“委差”者,宇字是千字文编号,说明此等官职尚多。

    行部差委芥字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短钮,正方形印面,边长5.9、厚2.1、钮高2.8厘米,篆书阳文。印侧刻“行部差委芥字印”。“行部”,即金代设尚书省行六部的简称。差委,金、元之际临时派遗之官员,此类官职无定员,因事委任。金代官印中,差委官印较多,清瞿中溶《唐宋以来官印集存》一书,收录有“西京差委金字号之印”(大安元年礼部造)、“瑞州差委木字号之印”(大安元年)、“山东东路按察司差委火字号印”(大安元年八月礼部造)。所见金代官印皆名“差委”,而金史名“委差”,其意思相同。此印“芥字号”,系千字文编号,亦说明此类官职较多。

    提控所我字印 1986年丹凤县葡萄酒厂工地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钮高2.3、边长7厘米,篆书阳文“提控所我字印”6字。背面钮右刻“行宫礼部造”5字,钮左刻“正大四年正月”6字。提控官职的释文见前“都是控印”,此印“提控所”的“所”字,指提控的衙署。“行宫礼部”的释文见“万户所印”。“我字”系千字文编号,正大为金哀宗年号,正大四年即公元1227年。

    陕西征行万户颖字号之印 1984年溶川县益乡白村出土。铜质,矩形柱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5、边长5.5、钮高3厘米,钮顶刻楷书“上”字,左侧刻“征行万户”,左侧刻“颖字号印”,印面篆书阳文。万户所,为金代武官的治所,释文见前“万户所”印。“征行”的官职,《金史》未见记载。罗振玉著《隋唐以来官印集存》收录有“征行提控所印”,无款识。上海博物馆藏有“征行副提控印”,边款刻“辛巳年八月”应是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可知此印为金代官印。

    委差地字号印 府谷县天桥电站施工中发现。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5、印厚2、钮高2.5、钮宽1.5、边长7.4厘米。钮顶刻“上”字,钮左刻“辛巳年十月”,右刻“规指□造”,印侧刻“委差地字号印”6字,印面篆书阳文。《集古官印考证》卷十六,瞿中溶在考证“巡检司印”的释文中说:“细考金元之际,各处多设无帅府,而委差官之名,亦多见于其时”。此“巡检司印”一侧刻“委差监造。”该书还收录有“省差官竭字之印”,背有题款曰“兴定二年十一月”,左侧刻“行宫礼部造”,右侧刻“省差官竭字印”。委差官可能是军事紧张的情况下,由元帅府临时委派的武官。此“委差地字号印”左侧刻“辛巳年十一月”,查金代辛巳年有二,一为兴定五年,一为大定元年。右侧刻“规指□造”4字。“规指”,可能是规画筹措的意思。“地之号”为千字文编号。说明此类官非一人。金代官印亦有称“委差”为“差委”,称“规指”为“规措”者,其意义相同。
    蒙古军都元帅府之印 1981年洛南县出土。银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钮高6.5、通高9.5、边长8.7厘米,重2250克。印背左侧刻“中书礼部造”、“元贞元年六月日”楷书两行。左侧刻“蒙古军都元帅府之印”9字,印为蒙古巴文。“中书礼部”为“中书省礼部”的称简,“都元帅府”为枢密院的所属机构。《元吏·兵志》载:世祖中统四年(1263)“命阿海充都元帅,专于北京、东京、平港、懿州、盖州路管领见管军人,凡民间之事毋得预焉。五月,立枢密院,凡蒙古、汉军并听枢密院节制。统军司,都元帅府,除边面紧急事务就便调度外,其军情一切大小公事。并须申覆”。此印为银制,按元代制度,三公、中书令,左右丞相为银印,而“蒙古军都元帅”为三品,与中书令、左右丞相同,亦为银印。

    扶风务印 1974年岐山县益店镇宋村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5、边长5.5、厚1.1厘米。钮右刻“扶风务印”4字,钮左刻“中书礼部造”和“至元四年十月日”两行楷书文字。印面为蒙古八思巴文,意为扶风务印。此印出土地点接近今扶风县界,此“扶风务印”应是“扶风县务印”的简称,即扶风县的税务机构,现在扶、岐一带还保留有元代税务机构的名字。如:凤翔有尹家务,石落务,岐山县有温家务,扶风县有齐家务,白草务,兰家务等。元代“至元”的年号有二,此为元惠宗妥灌贴睦尔的年号。“中书礼部”应是“中书省礼部”的简称。
    京兆录事司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5.4厘米。印背左侧刻“安扶副使□□”右侧刻“中统年八月日”,篆书阳文。京兆,唐初为雍州,后属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为陕西诸道行御史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的治所所在。据《元史·地理志》载:元代凡路府治所,均置录事司,以掌城中户民之事。中统二年(1261),照验民户,定为员数,二千户以上,记录事、司候、判官各一员,此印右侧刻“中统年八月日”,应是“中统元年八月日”的省文,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始嗣立于燕京,此印即于此时铸造,印背右侧“安抚副使□□”6字。
    皇后之玺 1968年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出土。印面正方形,高2.8、边长2.8厘米。白玉石雕刻,螭虎钮。四侧刻云纹,印面篆书阴刻“皇后之玺”4字。秦统一之后,规定皇帝印称“玺”,汉承秦制。《汉旧仪》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皇后之玺玉印,其形制与文,正合汉制。因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后长陵约1公里,推测此印可能是吕后陵园的供祭品,因陵墓被盗掘,印玺流落土中,后被雨水冲入沟中。未知确否,尚待研究。

    朔宁王太后玺 1954年修筑宝成铁路时出土于陕西宁强县阳平关。金质,龟钮,通高2、边长3.3厘米,印面为正方形。据《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载:新莽之末,隗嚣据陇西,自称西州上将军,初属更始,旋附光武,不久又叛投在益州自立为天子的公孙述,龙兴七年(31)被封为朔宁王。此印当为公孙述割据政权授与隗嚣母的玺印。此印制作精美,篆法颇佳,足见汉时西南地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按《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载:建武十一年,(36)公孙述为光武所灭,故此印当为公元31年至35年之遗物。

    关内侯印 两方:(一)金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长宽各2.3、厚1.4、通高2.5厘米,重125克,阴文篆书“关内侯印”4字,1992年在渭南发现。(二)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长宽各2.3、厚1.2、通高2.5厘米,阴文篆书“关内侯印”4字。关内侯之爵名始于秦,《后汉书·百官五》本注,荀绰《晋百官表注》:“时六国未平,将帅皆家关中,故以为号”。《后汉书·百官五》载:“关内侯,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所在县,民租多少,各有数为限”。如淳曰:“列侯出关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也。”西汉始置关内侯为侯爵二十级中的十九级,颜师古在《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关内侯,‘言有侯号而居京师,无国邑’”。两汉及晋都曾设此侯爵。

    关外侯印 3方,第一方咸阳市出土,余二方西安市发现,均为铜质,龟钮,大小略同,长宽各2.3、厚0.9、钮高1厘米。阴文篆书,“关外侯印”4字。其制作及书法极不工整。关外侯东汉末始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载:“建安二十年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本注:魏书曰:置名号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钮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臣松之以为今之虚封盖自此始。”此印为铜印龟钮,与本文所载相同,应属东汉或曹魏遗物。此二印疑为随葬用品。

    关中侯印 陕西省博物馆旧藏。铜质,龟钮,通高2.6、边长2.1厘米。篆书阴文“关中侯印”4字。“关中侯”的始置年代在东汉末,沿至魏晋。“关中”地域所指,大约为河南省灵宝县函谷关以西,陕西省中部一带。按汉制,关中侯爵17级,金印紫绶,此为铜印,疑随葬用印。

    通笃将军章 1983年淳化县秦家凹村出土。铜印,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厚1.2厘米,篆出阴文“通笃将军章”5字。印文为镌刻“通”“笃”二字极不工整,似为随葬用印。按其形制和书体,同时又名章不名印,应为汉印,但通笃将军之名,不见记载,可能为临时所设武官。

    伏波将军章 1981年咸阳市东窑店镇西毛村出土。铜质,龟钮,通高2、边长2.2厘米。正方形,龟昂首爬行,印面篆书阴刻“伏波将军章”5字。伏波将军之官职,始于西汉,至北周共有21人,西汉为路博德。《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载:元鼎五年,“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主爵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皆破南越”。按汉制“将军不常置”,伏波将军亦非常设武官,两汉皆为三品、魏、晋、宋为五品,北齐从五品,梁为四班,后周为五命。凡任伏波将军者,必须善于水战。东汉建武十七年(41)。交趾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自立为王。汉光武帝刘秀,任马援为伏波将军,率楼船二千艘,战士两万余,征征侧,斩首五千级,降者以万计,叛乱始平(见《后汉书·马援传》)。当马援拜受皇帝所赐伏波将军印以后,上书对印文中的错误提出异议,皇帝下诏更正官印文字舛谬者,将伏波将军印“犬”文外向,更正为内向。

    伏波将军印,过去曾发现三方,一为清光绪年间云阳嵯峨山出土(见《范氏印谱》)。其余两方均收录在《秦汉印统》一书,无出土地点,一为“伏波将军章”、一为“伏波将军”,均为篆书阴文。
    折冲将军章 西安市出土,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边长2.3厘米,篆书阴文“折冲将军章”。“折冲”乃拒敌之意,《晏子春秋》:“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三国志·魏书·乐进传》:曹操以乐进破黄巾、征吕布、袁绍、袁谭,累战皆胜,战无不克,在建安十一年上表汉献帝、封乐进为折冲将军。此印系镌刻,字体较草率,应是急就印或随葬用印。

    立义将军 1961年,千阳县高崖山古墓出土。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边长2.2厘米,篆书阴文“立义将军”4字。据《汉书.百官志》,立义将军非常设官职、且多用于归附的武官,汉、魏、南北朝均设此官职。《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内候,邑三百户”。又《晋书·乞伏乾归》载:“太元十四年陇西太守越质诘归以平襄叛,自称建国将军、右贤王。乾归击败之,诘归东奔陇山。既而拥众来降,乾归妻以宗女。署立义将军。”太元是孝武帝司马耀的年号,太元十四年(389),在陇西一带为鲜卑族乞伏乾归建立的西秦政权,都城在苑川(今甘肃靖远西南),势力曾达到陕甘边境。越质诘归投降后封为立义将军,其活动地区在陇山一带,此印出土于千阳县高崖山古墓,疑为越质诘归的官印。

    车骑将军 西安市发现。铜质桥钮,长宽各2、厚0.9厘米。篆文阴文“车骑将军”4字。车骑将军,西汉设置,掌征伐背叛,位次上卿。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汉文帝元年(前179),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其后有灌婴、周亚夫等。东汉多以外戚为之。魏晋南北朝亦设此官,至唐始罢。此印制作较规整,书体浑厚,为汉魏遗物。

    将军印章 西安市发现。铜质瓦钮,正方形印面。边长2.2、厚1、钮高0.6厘米,篆书阴文“将军印章”4字。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后汉则为统兵将领,其设置有两种:一为常置之将军,如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此类将军除掌兵权之外,兼参预政事。一为临时派遗出征之将军、多于将军之上加以显赫之名号,如:伏波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平远将军等。此印名“将军印章”,查《魏书·官氏志》将军的称号,为四品阶,似为北魏遗物。

    膺扬将军 铜质龟钮,印面长宽各2.4、厚1.2、钮高1.6厘米,印文系镌刻,书法较工整,篆书阴文“膺扬将军”四字。清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中,收“鹰扬将军章”一方,列入汉官印。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为膺扬将军。两晋和北魏亦设此官,而且膺扬将军在魏孝文帝元宏和魏宣武帝元恪两朝的品级不同,孝文帝太和中,为第五品上,孝文帝以后改为从四品,鹰扬之鹰为“膺”,在汉印中有此例,为通假字,或因系随葬印。此印从形制和书体看,应为两晋官印。

    奉车都尉 西安市发现。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长宽各2、厚1、钮高1.6厘米。阴文篆书。汉武帝初年置奉车、附马、骑三都尉、奉车都尉以掌管陪奉皇帝乘舆,为皇帝之近臣,秩二千石,无定员。武帝曾任霍光为此官,兼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则侍左右。历代多设此官,至宋始废。此印较粗糙。文字亦草率,为随葬印。
    五威司命领军 1983年4月凤翔县柳林镇屯头村出土。银质龟钮,印面正方形、通高2.3、边长2.4厘米,重74.5克、钮高1.15厘米。龟四肢直立,作爬行状。纹饰清晰,线条流畅。印面篆书阴刻“五威司命领军”6字。此印系首次发现,历代研究玺印的著作均未记载。《汉书·王莽传》:“使节之旄 皆纯黄,其署曰‘新使五威节’,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始建国元年,“置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门”,并策命统睦侯陈崇为五威司命。五威司命的权力涉及司法、军事、财政等方面。此印为银质龟钮,按汉制“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
绶,皆龟钮”。执掌此印者。当为两千石以的官职。

    
田之史 武功县出土,印面为正方形。铜质桥钮,通高1.7、边长2.6、厚0.7厘米。印面篆书阴刻“田之史”四字。
即邰,古地名。许慎《说文解字》:“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从邑台声,右扶风.
县是也。诗曰:“有邰家室”。《汉书·地理志》:“
周后稷所封。”师古曰: “读与邰同”。邰地是我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故址在今武功县永安村西。周平王东迁,以其地赐秦襄公,秦改为邰县。东汉迁武功于邰。此印“
田”,即指邰地之农田,“史”与“使”通,“<造字>
田之史”,为汉邰地之农官。

    宜阳太守章 西安市发现。龟钮铜印,正方形印面、厚1、钮高1.8、边长2.3厘米,阴文篆书“宜阳太守章”5字。宜阳,在战国时期属韩邑。《国策·东周策》东君曰:“宜阳城八里、材土十万。”汉置县、后汉属弘农郡。治今河南汲县,后魏置宜阳郡,《魏书·地理志》:“宜阳郡孝昌初置”属口州,天平初属口,注:属口州,诸本属下阙,按所关当是“司”字,太和迁都置司州,西至潼关。孝昌立宜阳郡,当分恒农置,应属司州”。东魏置宜阳州,州治在今宜阳县西五十里。北周平齐,此城废。太守属官,秦置郡官日守,汉改为太守。《魏书·官氏志》,“郡置三太守,用七品者,县置三令长,八品者,刺史,长令各之州县,以太守上有刺史,下有令长,虽置而未临民。”太守之官职,宋以后废,此印应为后魏遣物。

    章威猥千人 1986年旬阳县平安乡出土。铜质,龟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1、边长2.25厘米,篆书阴文“章威猥千人”五字。章威之词,见于官印者,汉有“章威都尉”印、“章威都尉章”(见《集古官印考证》)均为王莽时的官印。但“章威猥”之名,不见于记载,可能是临时性设置,或系在千人官职之前所加显赫之词,“千人”为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师古曰:“侯及司马及千人皆官名也。属国都尉云有丞、侯、千人。西域都护云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凡此千人皆官也。”千人之官,从西汉到南北朝,均有设置,曾出土有“晋千人督”等印(见《集古官印考证》)。此印为五字,可能是王莽时的遗物,因王莽尚土德,土为五数,故印多为五字。

    左属国左部前小长 咸阳市窑店镇黄家沟出土。铜质桥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边长2.2厘米,篆出阴文“左属国左部前小长”8字。汉代分郡,边远县置属国,多在边塞地区,如郡差小则置本郡名。每属国置都尉一人,比二千石,丞一人。此印名左属国,前后汉书无记载。印文中“左部前小长”,按《史记·大宛传》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十余里妫水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永元九年徼外蛮及掸国王雍由调遣重奉国珍宝,和帝赐金紫绶,小君长皆加印绶、钱帛。”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收录有“张掖属国左庐小长”印一方,“左庐小长”乃张掖属国都尉之属官。由此可见,此印“左部前小长”,亦应是属国都尉之属官。
    沙遂酒平 1981年咸阳市出土。铜质桥钮,通高1.7、边长2.2厘米,篆书阴文“沙遂酒平”4字。古沙随城在今河南宁县西北,鲁成公十六年(前575),晋会诸侯于此。遂为随的通假字。酒平,应是官名。我国古代有酒官的设置,周曰酒人,酒正,汉曰酒士,晋曰酒丞,齐曰酒吏,梁曰酒库丞,隋曰良酿署,皆为管理酿酒、征收酒税、平抑酒价的官吏。此印可能是汉设于沙遂的酒官之印。
    巍率善氐仟长 共三方,分别出于长武、兴平、扶风三县。均为驼钮铜印,正方形印面。通高2.6、边长2.3厘米。篆书阴文“巍率善氐仟长”6字。巍,乃古魏字,汉魏以前凡魏均作巍,此处巍,即三国曹魏。率善,乃顺从善美之意。氐,古代民族名。仟长,《史记·匈奴传》:单于置左右骨都侯,“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有千长、百长、什长”。此印乃氐族归附后,魏因沿其俗,颁发给氐族仟长的官印。又按《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建安十六年(211),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各有部落万余,“从马超为乱。超破之后,阿贵贵为夏侯渊所攻灭,千万西南入蜀,其部落不能去,皆降。国家分徙其前后两端者,置扶、美阳”。此三印应是当时徙居在这一带氐族的实物例证。

    巍率善羌仟长 出土于绥德县,铜质羊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6、边长2.1厘米,篆书阴文“巍率善羌忏长”6字。“率善”及“仟长”之释意同前。羌是我国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居住于陕西、甘肃、青海一带,种族繁多,历史悠久,史书记载亦颇多。《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武王伐纣,羌矛率师会于牧野。《说文》:“羌,西方牧羊之人也”。《史记》索引续汉书志云:“羌,三苗羌姓之别,舜徙于三危,今河间之西南羌是也”。章怀太子李贤在《后汉书·光武本纪》的注释中说:“羌有百五十四种,在广汉西北者为白马羌”。今陕西境内还遗留有许多与羌族有关的古地名,如陕北府谷县的镇羌堡。陕南的宁强(羌)县,关中大荔县的羌白镇等,说明当时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在魏晋时期,经常与羌族发生战争,此印当是魏政权颁发给归附的羌族仟长的官印。

    晋蛮夷归义王 陕西省博物馆旧藏。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1、边长2.4厘米。篆书阴文“晋蛮夷归义王”6字。《续汉书·百官志》载:“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侯及四方蛮夷。又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后汉书·南蛮传》:蛮夷“有君长皆赐印绥,冠用獭皮”。此印当是晋沿汉制赐于归义蛮夷王的官印。

    晋归义羌王 共两方:一、长武县文管所藏,印为鎏金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7、边长2.1、厚0.9厘米,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5字。二、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金印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9、边长2.4厘米,重62.8克,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5字,即归附于晋朝的羌王。此印当为永平六年以前内附的羌王印绶。

    晋率善羌邑长 千阳县出土。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4、边长2.4厘米,篆书阴文。“晋率羌邑长”5字。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卷九引洪氏《隶续》云:“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称夷侯者九,邑长,邑君硌三。”同书又说:“案邑长当是邑侯之属官也。”《晋书·姚弋仲传》:“姚弋仲南安亭羌人也。……永嘉乱,东徙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恙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榆眉即汉隃俞糜县,故城在今千阳县境,此印出土于此,应为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徙居千阳时,晋朝颁发给所率邑长的官印。

    晋率善胡佰长 千阳县出土。铜质驼钮,正方形印面。通高2.8、边长2.4厘米,篆书阴文“晋率善胡佰长”6字。胡,古代对匈奴的通称。关于佰长,《汉书·匈奴传》载“匈奴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凡二十四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仟长、佰长、什长、裨小王”。此印应为晋朝颁给归附的匈奴佰长的官印。

    (二)隋唐至明清官印
    千牛府印 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4.8、钮高2、厚1厘米,阳文篆书“千牛府印”4字。千牛本为刀名,南北朝后期有千牛备身的官名,即持刀侍立左右的近卫,隋唐沿用其名。《旧唐书·职官三》:“左右千牛卫,宋谢绰《拾遗》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之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取《庄子》庖刀解牛之义,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20人,掌供卫弓箭,备身60人,掌宿卫侍从。炀帝置备身府,皇家改为千牛府。龙朔为左右奉辰卫,神龙后为千牛卫。”又《旧唐书·高宗上》载:显庆五年(660)始改左右领为左右千牛,龙朔中改府为卫,有左右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此印为隋末唐初遗物。

    万年县之印 陶质,无钮,长宽各5.3、厚1厘米。篆书阳文“万年县之印”5字。历史上设置万年县的有两地。一是西汉初,因汉高祖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今陕西临潼县栎阳镇)。曾置万年县于栎阳,以奉陵寝。一是北周明帝二年(558)迁都于此,于开皇二年(582)改名大兴,为京兆郡治。唐武德初年,复改为万年县。天宝七年载(748)曾改为咸宁县,乾元二年(759),复名万年(注:《元和郡县志》为乾元元年复名万年)。唐万年县的范围是以唐长安城的朱雀门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街东归万年县管辖,街西归长安县管辖,并以此为界线,从城南正中的明德门引伸,直达南山石砭峪,路东是万年县郊区,路西是长安的郊区。此印应系唐印,但为陶质,非实用官印。

    保林县印 短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7.5、厚0.5、钮高2.4厘米,阳文篆书。印文深约4厘米,比印使用时间较长,印文笔划断损者较多,从形制和书体看,似为唐代官印。唐代官印在陕西发现的,已见四方,前三方陶印为随葬用,惟此即为铜质,是实用的官印。印文“保林县”,新《旧唐书·地理志》均无此县,或史书缺载,待考。

    陕虢防御都虞侯朱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长方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8.5、边长5.5厘米,边宽与印文笔划基本相等。篆书阳文“陕虢防御都虞侯朱记”9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二》载:陕虢,在河南陕州(今陕县),因其县西南25公里有陕原,县西二里有虢山,故称“陕虢”。唐代宗广德年间置陕虢大都督府、德宗建中年间置陕虢节度使、宪宗元和年间置陕虢观察使,治所均在陕州。虞侯之官职,在隋代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等职。唐初官名称谓,皆依隋制,在东宫置左右虞侯率府。唐代后期,藩镇以亲信武官为都虞侯、虞侯,唐代还有马步军都虞侯之设置,亦为武官。此印应为唐末防御陕虢的都虞侯之官印。

    夏州都督府之印、银州之印 1981年在榆林县马合乡周家梁出土。方形陶质,边长5.5、厚1.4厘米,两面刻文,阳文篆书,有边栏,正面“夏州都督府之印”6字,背面“夏州之印”4字。夏州都督府,唐贞观二年(628)至天宝元年(713)设,故址在今靖边县大夏国都统万城。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绥、银三州”。又《旧唐书·职官志》:“魏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贞观中分上、中、下都督府也”。

    银州,唐贞观二年(628)至天宝元年(742)属夏州都督府管辖。《旧唐书·地理志》:“银州,雕阴郡之儒林县。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置银州。天宝元年,改为银州郡。乾元元年,复为银州”。1966年横山县党岔村出土唐“李公政墓志”证实银州就在横山县党岔乡党岔村一带。

    此印与197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唐代北庭大都督府故城出土的“浦州之印”很相似,从形制对照,当属唐印无疑,随葬用,是陕西历年出土的古代印章中少见的一方。
    卫国公印 1982年汉阴县东霸村农民在洞河淘金时发现。印为铜质,正方形印面,桥形钮,篆书阴文。通高3.6、边长5.5厘米,重500克。或以为此印是北周宇文直的遗物。并引《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列传》:“卫刺王直,字豆罗突。魏恭帝三年封秦郡公,邑千户。武功初,出镇浦州,拜大将军,进卫国公,邑万户。保定初,为雍州牧,寻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出为(梁)襄州总管。”关于宇文直任梁矧总管,还是襄州总管问题,在列传校勘记第四已作了明确更正,根据《周书·武帝纪》等证实“宇文直所任为襄州总管而非梁州”。按北周独孤信在孝闵帝时亦进封为卫国公,但此印的形制和书体均非北周风格,颇似唐代官印。《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和该书《李靖传》均载:“贞观十二年,改封卫国公,授濮渊剌吏,仍令代袭,例竟不行”。到了贞观十八年(644),李靖病,“帝幸其第问疾,仍赐绢五百匹,进位卫国,开府义同三司。据此可知,此印可能为李靖的官印,今存其两说,供研究参考。

    湟州兵马都监司印 1985年扶风县城关镇出土。铜质,矩形钮,印面为正方形。通高4.4、边长5.8厘米,印背刻“元符三年二月少府监铸”。此印为宋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二月由少府监铸。印面阳文篆书“湟州兵马都监司印”8字。湟州,据《宋史·地理志》载:“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复。建为湟州,建中靖国元年弃之。崇宁二年又复。”故治在今甘肃省碾伯县。兵马都滥司,为一路掌兵之治所。但《宋史·百官志》只载建炎以后有此设置,未见以前有此官,同时只记载益、夔、泸、广、桂五州设此官,未见杏湟州兵马都司监的记载,此印可补其不足。

    延安府司院记 延安市出土。铜质,短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5、厚3厘米,篆书阳文。《宋史·地理志》:“延安府,中都督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本延州,元祐四年,升为府”。又《元史·地理志》:“唐初为延州,又改延安郡,又为延州,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为延安路。”据此,可能此印为宋代遗物。

    蕃落第四副指挥使朱记 三原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2、边长5.3厘米,篆书阳文。印背左刻“少府监铸”。右刻“天圣五年”。蕃落,是党项羌的一个部落。《辽史·百官志》:“夏州管内蕃落使。圣宗统和四年(987)置,授李继迁。”在今靖边统万城一带。天圣五年,即宋仁宗赵祯天圣五年(1027)。此印由少府铸造,颁发给蕃落第四副指挥使。

    河东第九副将之印 1981年子州县驼巷乡出土,铜质,矩形钮,通高4.8、边长5.5厘米。印背左侧刻“元丰七年”4字,右刻“少府铸”4字。河东、秦汉时置郡,宋置河东路,其范围东至常山,北至长城,西逾河至佳县、神木、府谷,南至晋、绛,治所在并州(今山西阳曲县境),为边防要地,宋王朝派重兵把守。全国共九十二糟,诸路各置副将一人。此印当是元丰七年(1084)颁发给河东第九副将的官印。

    招抚之印 绥德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1.2、边长8.4厘米,篆书阳文。印背右侧“石□行部造”5字,右侧刻文模糊不清。招抚之官,北宋设置。《宋史·职官七》载:“招抚使,不常置。建炎初,李秉政,以张所为河北招抚使,未及出师而废。绍兴十年,刘光为三京招抚使,愈年而罢。三十二年,孝宗即位,以成闵、张子盖、李显忠三大将为湖北、京西、淮东西招使。子盖死,刘宝代之,未几结局,官吏并罢。开禧二年,山东及京东西北路并置使招抚,后背罢之”。招抚之官职,主掌行征。

    “首领”印 西夏官印 1982年宜君县出土。铜质,矩形钮,边长5.4、厚4、钮高2.6、钮宽1.8厘米。钮身有小孔,形制大小与横山雷湾乡出土的西夏官印基本相似,印文亦为西夏文“首领”2字。印钮左右及钮顶亦有阴刻西夏文,刻划过浅,磨损太甚,不可辩认。因之具体铸造时间,无法查考。根据《唐宋以来官印集存》中收集的十五方西夏官印对照,文体、形制基本相同,可证明此印应是西夏大庆天盛以后的官印。
    “首领”印 西夏官印西安市发现。铜印短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力长5.7、厚0.7、钮高2.5厘米,九叠书。印背右侧为西夏文。有些印姓名上冠以(首领)或(大首领)文字,此印四字为单纯姓名,上无冠字。一般西夏官印,印柄上还有一西夏文(上)字,此印因腐蚀严重,此字不清。元德二年即公元1120年(宋宣和二年)。

    鄜延路第八将汉第七指挥记 绥德县出土。正方形印面,铜质,矩形钮,通高5.1、边长4.2厘米,篆书阳文。印钮右刻“大宋八年六月”,左刻“少府监造,右侧刻“甘七二日挥”。鄜延路,金代设置,治所在延安府。第八将,《金史·百肓志》载:“诸边将,正将一员,正七品。掌提控部保(堡),轮番巡狩边境。副将一员,正八品,部将一员轮番守边境。部将,正九品。”注曰:“鄜延九将”。汉第七指挥,按《金史·兵志》记载:金代边境置兵中有“汉军”,“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由此说明此印为九将中的第八将属汉军第七指挥的官印。

    总领军马之印 1986年子长县贺家沟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4、边长7.5厘米,重73.7克,篆书阳文“总领军马之印”6字。印背无年号等款识。总领是金代的高级军事将领,在金哀宗元光年间,称无帅为总领。《金史·百官志》:“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此时称元帅为总领。此印当是金哀宗时总领军马(即军马元帅)之官印。

    总领军马都提控印 大荔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边长7.2厘米,篆书阳文。印背左刻“总领军马都提控印”8字,右刻“上”字,左侧刻“京兆行部造”5字,右侧刻“兴定四年二月日”。此印左侧“京兆行部造”,查金印大都是“行宫礼部造”或简称“行部造”,此“京兆行部”可能是“京兆行宫礼部”的简称。提控之官名,见于金史者较多,是金代统率义军的武官。兴定是金宣宗的年号,此时正是众雄纷扰,九公各自置都统及提控。但“总领军马都提控”,辽,金诸史无此官名,当时称元帅为总领,此印都提控,或即总领提控。

    宣字副统之印 1983年安康县金川出土。矩形钮,铜质,正方形印面。通高4.7、边长6.4厘米,篆书阳文。印侧刻“宣字副统之印”,印背左刻“行宫礼部造”,右刻“正大四年九月”,钮顶刻“上”字。副统之官职,按《金史·兵志》载:“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副统为统率义军的武官,是都统的副职。宣字,乃千字文编,说明当时副统之官职尚多。
    万户所印 陕西出土两方,绥德县,洛南县各一方。大小基本相同,唯印文和款识稍异。均为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5、边长5.7厘米,篆书阳文。绥德一方,印背右侧刻“兴定四年十月日”7字,左侧刻“西北行部造”5字。洛南一方,印背右侧刻“兴定四年十月日”7字,左侧刻“京兆行部造”5字。两印系同一时期所造,但铸造的机构不同,一为“西北行部造”,一为“京兆行部造”。“西北行部”即是“西北路行礼部”,京兆行部即是“京兆路行礼部”。《金史·宣过纪》贞祐二年(1214)四月“尚书省奏巡幸南京(汴)”。贞祐五年(1217)“九月罢规运所,设行六部”,由此可知“行部”当是由金设行六部而来。万户是金代统率义军的组织,四千户为一万户,是都统的属官。此印名“万户所”应是万户的治所。金宣宗元光年间于各路均设万户所。此二印铸造时间均为兴定四年(1120),说明元光以前已设万户所。

    义军副提控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契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边长6.2厘米。篆书阳文“义军副提控印”6字。印背左侧刻“义副提控”4字,上侧刻“正九正月日造”6字,右侧刻“上”字。“义副提控”,应是“义军副提控”的省文。“正九正月日造”,应是“正大九年正月日造”的省文。正大是金哀宗的年号,历时八年,此印为九年,可能是治印工匠不知皇帝改号之误,所以此印的实际铸造时间应是开兴元年正月。

    都提控印 都提控印,陕西共发现两方。1971年西安市菊园出土一方,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8、边长7.4厘米,篆书阳文。1988年从文物走私贩手中获得一方,据说出土于佳县黄河滩泥沙中。形制与述基本相似。此二印背面均无款识。关于都提控的释文,见前“总领军马都提控印。”
    都统之印都统之印,陕西共出土四方。西安市菊花园一方,通高4.2、边长6.1厘米。耀县槐林出土一方,通高3.8厘米边长6.1厘米,印背无年号。安康县西金川村两方:一方通高4.1、边长6.2厘米。印侧刻“都统之



印”4字,钮右刻“正大六年十月日”,钮左刻“行在部造”,钮顶刻“上”字;另一方能高4、边长6.8厘米,印背无文字。以上四印均为正方形印面,矩形钮,篆书阳文“都统之印”4字。都统之官,始于唐天宝末,金代沿用。《金史·兵志》载:太祖“收国元年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昌,置南路都统司,且以讨张觉。天辅五年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凡猛克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安康西金川村出土的一方。印钮左侧刻“行在部造”4字。据《宋史·兴服志》载:官印遗失后,重发之印曰“行在”。此四方印,一方刻有金正大六年年号,其余三方虽无年号,依其官职及其形制,均应为金代官印。
    义军万户所印 1979年韩城县堡安村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9、边长5.6厘米,篆书阳文6字。印侧文字,磨损太甚,无法辩认。“义军”和“万户所”,在“义军副提控印”和“万户所印”两印的释文中已有叙述。此“义军万户所”应是按金宣宗元光年间所招义军万户的编制,为都统的属官。
    义军都统之印 凤翔县出土。铜质,矩形柱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6.2、厚1.4厘米,篆书阳文“义军都统之印”,印背右侧刻“东行部造”,左侧刻“正大二年三月日”。义军都统,是统率义军的主帅,东行部,是东京路行部的简称。

    行军万户所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6.5厘米,篆书阴文“行军万户所印”6字。印背左刻“行宫礼部造”,右刻“天兴元年三月”,左侧刻“万户所”3字,钮顶刻“上”字。开兴为金哀宗年号,开兴元年即公元1232年。万户的释文见“万户所印”。此印名“行军万户所”,可能行军时所设置的军职。《唐宋以来官印集存》有“行军万户所印”一方,为贞祐五年(1217)十二月山东东路行部造。金代官印中“行军万户所印”发现较少。

    安抚副使之印 陕西共出土两方。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一方,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6.2厘米。篆书阳文。钮顶刻“上”字,印背左刻“安抚副使”4字,右刻“天兴二年二月”6字。1976年礼泉县花寨村出土一方,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2、边长7.3厘米。印背无年号等款识。篆书阳文。安抚使之官职,始于隋唐时期,北宋时为总管一路军政的官吏,以知州兼任,品级低者,称主管某路安抚公事,如系二品上,称安抚大使。宋崇宁、政和以后,诸州府带安抚使者甚多。建炎初,以文官为安抚使带兵马总管,武官一员为副职。金亦设安抚使,持此安抚副使之印者,当为四品。

    正大元年使□□ 吴堡县出土。长方形,铁质,两端为圭形,背有半环形钮。长11.4、宽2、厚1、钮高3厘米。楷书阳文“正大元年使□□”7字。使后二字锈蚀剥落,不可辩认。此印为陕西出土的唯一铁铸官印。
    行尚书六部勾当公事玄字号印 大荔县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3.4、边长5.3厘米,篆书阳文。勾当一词为处理、辩理之意,唐宋均有“勾当公事”南宋曾改用“干办公事”,金沿宋制。在不少机构设有此职,为八品、九品等。户部架阁库设勾当官,专提控支纳,管勾勘覆、经历交钞及香、茶、盐引、照磨文帐等事,承安二年作四员,贞祐四年作十五员,五年作十员,兴定元年五员,三年复作十员。”“玄字号”为千字文编号以示区别,说明勾当公事之官并非一人。此印应为金代官印。
    太傅府参议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7.3、厚1.2、钮高2.7厘米。印背面刻“行中书省发”,左刻“中统二年九月日造”,字文纤细不易拓出。印面阳文篆书。此印似为已废弃的官印,印面有磨损痕迹,文字多不清楚,四、五两字更是模糊。太傅本为官名,在西周与太师、太保总称三公,太傅位次大师,在太保上为国君辅佐、历代有置有废。此印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铸,“行中书省发”,而“行中书省”为行省,朝延三公属官印,由行省颁发,,不合制度。疑此印“太傅府”为元代行省下路、府、州、县的、“府”,太傅,可能是地名,《中国地名大辞典》143页有太傅墟的地名,此印可能是元代在太傅虚设立的府。参议之官职,始于元代,《元史·百官一)载:“参议中书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中统元年始置一员”。与此印中统二年造正合。
    镇西招讨之印 铜质,二层台矩形钮,正方形印面,边长9.3、通高4.6厘米,篆书阳文。1991年长安县炮里镇出土。招讨,武官名,唐、宋多以大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兼任,主招降讨叛等事。事罢则罢。辽、金、元等朝,沿边路常设招讨司,有招讨使、副使,为边区部族领兵长官,元于吐蕃(西藏)、朵甘思(青海)也设招讨使司,沿边兄弟民族地区,各设副使。明代专设于西南兄弟民族地区,成为武职土官。金代,在枢密院下设招讨司。金太宗天会元年(1123)改为古迪烈路统军司为招讨司(即东北路招讨司)。世宗大定五年(1165)又设西北、西南两招讨司,从此共有三招讨司,以此镇守边境。未见有“镇西招讨”之名,可能是金史失载。

    行元帅府都弹压印 铜质,矩形印钮,正方形印面,边长6.9、厚0.9、钮高3.7厘米,篆书阳文。元帅为最高军事统帅,有元帅府的设置。此印名“行元帅府”,“行”,乃古代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指官缺未补,暂由他官摄行之意。唐宋以后,凡以小官行大官事的,曰“守某官”,以大官兼小官,则曰“行某官”。都弹压,犹镇压之意。金代在枢蜜院左右卫,均设有弹压之官,此印为金代设置在行元帅府的弹压官印。

    葭州宣义军第三指挥使记 铜质,短矩形钮,通高5.1、厚4,边长4.5厘米,阳篆文书。后背上方刻“葭州宣义军”,右刻“兴定六年正月”,左刻“行宫礼部造”,下刻“印”左侧刻“第三指挥使。”据《金史·地理下》载:“葭州下,刺史。本晋宁军,贞元元年隶汾州,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晋宁州,二十四年更今名。在黄河西,兴定二年五月以河东残破,改隶延安府”。州治在今陕西佳县。宣义军,在金史兵志和百官志均未见记载。按金代兵制名目繁多,有汉军、奚军、镇防军、永固军、永屯军、驱军等名目(见《金史·兵志》),很多都是为和宋、元、红袄军作战而临时设置的军队。此印铸造金宣宗兴定六年正月(1222),此年八月改元为元光,因之兴定六年葭州应属延安府,而此时元军曾一度占据葭州(见《金史·宣宗下》)。此宣义军可能是为与元军作战而临时招募的军队。

    耀州造到宝券纸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矩形钮,阳文九叠篆书。印面后行“宝券纸印”四字模糊不清。长宽各5.5、钮高3.3、厚1.1厘米。此印即在耀州制造“贞祐宝券纸”厂所用的印。这种宝券纸,根据《金史·食货志》记载,是以桑皮故纸为原料,所征之钱名曰:“桑皮故纸钱”。《金史》载,贞祐三年(1215),西安军节度使乌林达,曾上书朝延,请求降版就地印历。此印的发现,以及1965年西安地区出土的金代贞祐三年交钞铜版,说明陕西耀州有制造“贞祐宝券纸”的机构。

    耀州造到大宝券纸 西安市发现,铜质,短矩形钮,长方形印面,长9.7、宽5.4、厚1.2、钮高3厘米。楷书朱文“耀州造到大宝券纸”8字。此印应是“耀州造到大宝券纸”的标号,犹如今商标。它与“耀州造到宝券纸印”同时发现。

    种田所奏差官宇字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圆柱钮,正方形印面,边长6.3、厚1.8、钮高3.4厘米。篆书阳文。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朝延议论实施代田法,并勒令所在地长官及按察使司随宜勤谕。此印“种田所”应是这一时期设立的管理农民实行区田法的机构。奏差官,是临时派遗的官员,金代政府机构常设此等官职,有名“差委”、“委差”者,宇字是千字文编号,说明此等官职尚多。

    行部差委芥字印 西安市发现,铜质,短钮,正方形印面,边长5.9、厚2.1、钮高2.8厘米,篆书阳文。印侧刻“行部差委芥字印”。“行部”,即金代设尚书省行六部的简称。差委,金、元之际临时派遗之官员,此类官职无定员,因事委任。金代官印中,差委官印较多,清瞿中溶《唐宋以来官印集存》一书,收录有“西京差委金字号之印”(大安元年礼部造)、“瑞州差委木字号之印”(大安元年)、“山东东路按察司差委火字号印”(大安元年八月礼部造)。所见金代官印皆名“差委”,而金史名“委差”,其意思相同。此印“芥字号”,系千字文编号,亦说明此类官职较多。

    提控所我字印 1986年丹凤县葡萄酒厂工地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钮高2.3、边长7厘米,篆书阳文“提控所我字印”6字。背面钮右刻“行宫礼部造”5字,钮左刻“正大四年正月”6字。提控官职的释文见前“都是控印”,此印“提控所”的“所”字,指提控的衙署。“行宫礼部”的释文见“万户所印”。“我字”系千字文编号,正大为金哀宗年号,正大四年即公元1227年。

    陕西征行万户颖字号之印 1984年溶川县益乡白村出土。铜质,矩形柱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5、边长5.5、钮高3厘米,钮顶刻楷书“上”字,左侧刻“征行万户”,左侧刻“颖字号印”,印面篆书阳文。万户所,为金代武官的治所,释文见前“万户所”印。“征行”的官职,《金史》未见记载。罗振玉著《隋唐以来官印集存》收录有“征行提控所印”,无款识。上海博物馆藏有“征行副提控印”,边款刻“辛巳年八月”应是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可知此印为金代官印。

    委差地字号印 府谷县天桥电站施工中发现。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5、印厚2、钮高2.5、钮宽1.5、边长7.4厘米。钮顶刻“上”字,钮左刻“辛巳年十月”,右刻“规指□造”,印侧刻“委差地字号印”6字,印面篆书阳文。《集古官印考证》卷十六,瞿中溶在考证“巡检司印”的释文中说:“细考金元之际,各处多设无帅府,而委差官之名,亦多见于其时”。此“巡检司印”一侧刻“委差监造。”该书还收录有“省差官竭字之印”,背有题款曰“兴定二年十一月”,左侧刻“行宫礼部造”,右侧刻“省差官竭字印”。委差官可能是军事紧张的情况下,由元帅府临时委派的武官。此“委差地字号印”左侧刻“辛巳年十一月”,查金代辛巳年有二,一为兴定五年,一为大定元年。右侧刻“规指□造”4字。“规指”,可能是规画筹措的意思。“地之号”为千字文编号。说明此类官非一人。金代官印亦有称“委差”为“差委”,称“规指”为“规措”者,其意义相同。
    蒙古军都元帅府之印 1981年洛南县出土。银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钮高6.5、通高9.5、边长8.7厘米,重2250克。印背左侧刻“中书礼部造”、“元贞元年六月日”楷书两行。左侧刻“蒙古军都元帅府之印”9字,印为蒙古巴文。“中书礼部”为“中书省礼部”的称简,“都元帅府”为枢密院的所属机构。《元吏·兵志》载:世祖中统四年(1263)“命阿海充都元帅,专于北京、东京、平港、懿州、盖州路管领见管军人,凡民间之事毋得预焉。五月,立枢密院,凡蒙古、汉军并听枢密院节制。统军司,都元帅府,除边面紧急事务就便调度外,其军情一切大小公事。并须申覆”。此印为银制,按元代制度,三公、中书令,左右丞相为银印,而“蒙古军都元帅”为三品,与中书令、左右丞相同,亦为银印。

    扶风务印 1974年岐山县益店镇宋村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5.5、边长5.5、厚1.1厘米。钮右刻“扶风务印”4字,钮左刻“中书礼部造”和“至元四年十月日”两行楷书文字。印面为蒙古八思巴文,意为扶风务印。此印出土地点接近今扶风县界,此“扶风务印”应是“扶风县务印”的简称,即扶风县的税务机构,现在扶、岐一带还保留有元代税务机构的名字。如:凤翔有尹家务,石落务,岐山县有温家务,扶风县有齐家务,白草务,兰家务等。元代“至元”的年号有二,此为元惠宗妥灌贴睦尔的年号。“中书礼部”应是“中书省礼部”的简称。
    京兆录事司印 1971年西安市菊花园出土。铜质,矩形钮,正方形印面。通高4.4、边长5.4厘米。印背左侧刻“安扶副使□□”右侧刻“中统年八月日”,篆书阳文。京兆,唐初为雍州,后属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为陕西诸道行御史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的治所所在。据《元史·地理志》载:元代凡路府治所,均置录事司,以掌城中户民之事。中统二年(1261),照验民户,定为员数,二千户以上,记录事、司候、判官各一员,此印右侧刻“中统年八月日”,应是“中统元年八月日”的省文,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始嗣立于燕京,此印即于此时铸造,印背右侧“安抚副使□□”6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代官印鉴赏: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杨勇:云贵高原出土汉代印章述论
故宫珍藏的西汉官印
故宫珍藏战国官印精选
普方藏官印欣赏
西汉官印精品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