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姑苏城外:12、虎丘剑池虎丘塔

 

 

 穿过千人石向北行进,进入“别有通天”圆洞门,仿佛置身于绝崖纵壑之间,只见两崖似被划开,峭壁如削,中间清泉一泓,池形狭长,南宽北窄,像一柄平放的宝剑,这就是著名的“剑池”。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似乎深不可测。池边岩壁长满苔藓,藤萝野花如飘带垂挂。池上拱桥飞架,险峻奇丽,池周古木森森,寒气袭人。《吴地记》曰:“阖闾葬其下,以剑为殉,故池也以剑为其名”,更为剑池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圆洞内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传神达意,写尽剑池风光,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笔力遒劲,笔法潇洒、奔放。崖左壁还有篆文“剑池”二字,其来历却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寺内有位高僧在剑池放牧两只白鹅,王羲之爱鹅成癖,意欲高价购买。但高僧却要王羲之以字换鹅。当王羲之挥就“剑池”二字,高僧及白鹅已杳无踪影,剑池边却多了书圣光照日月的佳作。

 

剑池东璧有不少明人题刻,最能引人注目的却是二幅正德年间有关剑池探秘的记载。一幅是明正德七年正月十四日,剑池水干,苏州籍大学士王鏊、吴门才子唐寅等人目睹阖闾墓门的记述:“正德七年正月,郡士王山椿、侯权、任云藩、祖与之登虎丘。于时剑池水涸,传观阖闾之幽宫,千年神密,一旦露显,可悼也已! 庭字利瞻。同游,少傅王鏊、解元唐寅、孝廉陈口口、少傅之子延佶、延龄。”计80字。其二为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长洲令吾翕等见阖闾幽宫题记:“长洲令吾翕,吴令胡文静,昆山令方豪,闻剑池枯,见吴王墓门,偕往观焉。万年深秘,一旦为人所窥,岂非数耶!命掩藏之”,足见“剑池”之秘虽历千古而不得其解。

 

 

 

 

 登上虎丘最高处,步入塔院,虎丘塔迎面而来。虎丘塔,也称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据记载,隋文帝时就曾在此建塔,但建造的是一座木塔,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塔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塔体可分为外壁、回廓、塔心壁、塔心室数部,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七次火灾,顶部和各层檐均遭毁坏,塔刹与砖平座已不存,残高约四十七米。塔身结构复杂,色彩瑰丽,塔身由底向上逐层缩小,外部轮廓有微微膨出的曲线。砖砌部分因多模仿木结构形式,有白石灰粉和红黑二色绘制的彩画,风格独特。虎丘塔最绝的是塔身的倾斜,据称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已经发现明显倾斜。当时曾按倾斜方向反向稍加校正。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现在的看到的虎丘塔已经偏出中心垂线2.34米,斜度为2.48度,它的斜度已经超过了比萨斜塔。虎丘塔之绝,剑池之秘,生公台之奇,在苏州的洋洋大观中可算是独一无二的了,难怪人们都说:虎丘是苏州的象征,也只有虎丘,才算得上苏州的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褚丽君——苏州虎丘风景区
沧桑虎丘塔
游览虎丘公园
【游在苏州】虎丘游记(下篇/高志明)
原来苏州最好玩的地方在这里——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苏州:云岩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