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松滋龙王井古生物化石保护性发掘又有新发现

  原标题:松滋古生物化石又有新发现

图为:发掘现场
图为:江汉鱼化石
图为:蕨类化石

  5月3日从松滋市获悉,该市龙王井古生物化石保护性发掘又有新发现。经过中科院专家20多天努力发掘,龙王井村不仅出土一大批鱼类、鸟类、爬行类化石,而且同步开展的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综合研究表明,松滋化石点是世界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陆相PETM事件(大陆沉积、突然变暖)研究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报告了此次发掘成果,采集到的珍贵标本包括:30多块植物化石、10多块昆虫化石、114块完整鱼化石、2块松滋鸟头骨化石、2块金龙鱼头骨化石和1块蜥蜴肢骨化石。

  同时,中科院还开展了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等方面综合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松滋化石点是继美国Bighorn后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陆相PETM事件研究点。陆相是沉积相的一类,即在陆地地区形成的沉积。PETM指“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大约5500万年前地球遭受的一系列突然极端变暖事件。这对研究阿喀琉斯基猴出现及辐射演化的环境过程、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的响应过程及机理有重要意义。

  松滋古生物化石群主要分布在松滋市斯家场旗林村至王家桥镇龙王井村一带黑色页岩中,是世界上第三个早始新世特异埋藏化石群,也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原产地。

  目前,松滋已发现生物化石20多个门类、60余种,特别重要的包括阿喀琉斯基猴、松滋鸟、江汉鱼、角石、貘、中华金龙鱼等。其中,龙王井村发现的“阿喀琉斯基猴”化石,距今约5500万年,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化石。这项发现被列入美国《探索》杂志2013全球100项重大科学新闻之一。

  “阿喀琉斯基猴”发现者倪喜军教授建议,松滋作为世界上第一只猴出现的地方,应尽快建立原址保护馆。

  据悉,松滋将以此为契机,还原历史故事、挖掘松滋文化,将松滋打造成为古生物化石科研基地和科普旅游胜地。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磊通讯员周明强肖永军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人在武汉 官方微信(v5dar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院再次挖掘龙王井, 收获颇丰, 又有重大发现
【荆州之最】改写历史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
这里居然有一群游了5500万年的鱼!
古生物化石 天然江汉鱼化石标本
古生物化石
瞬间的永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