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媒体观

 

一:媒体定义
定义:古时,媒指做媒,婚姻介绍的中介。现代人引用过来,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Median 媒体,新闻媒介,传播媒介。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此前,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除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
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1、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2、广播应为第二媒体;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其中4、5属于新媒体范畴。但是,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平面媒体已经涵概了报刊、杂志、画册、信封、挂历、立体广告牌、霓虹灯、空飘、LED看板、灯箱、户外电视墙等等广告宣传平台;电波媒体也已经涵概了广播、电视等广告宣传平台。基于此,就其目前适宜性来讲,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即:1、平面媒体: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2、电波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字幕、标版、影视)等。
3、网络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也就是说,如果按其形式予以适当调整后,明确划分“媒体”,那么,我国目前现行的媒体就只有“三大媒体”。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回顾中国传媒产业近两年的发展之路,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值规模、增涨幅度以及组成结构都发生着迅速变化。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来看,除报纸发行和期刊发行两个行业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3.6%。
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
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到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年度增幅更是达到75%。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长势头。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
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以来,传媒行业已经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但总体来说,中国的经济还是向正面发展的。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很多投资机会。金融危机对传媒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传媒业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是对传媒业重新洗牌,优化升级的过程,是投资的好时机。

一、中外学者的媒体观

   看了相关学者对媒体的理解,媒体与媒介似乎不分家, 所以这里暂且把媒体与媒介混为一谈。

(一)麦克卢汉的媒体观

  麦克卢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这中,他提出一系列著名的论断:

  1.“媒介即是讯息”,过去,人们把媒介看成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媒介本身并不重要,它并不能决定或改变它所运载的东西。但麦氏看到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

  2.“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麦氏理解媒介根本的出发点,也是他超出所有理论家的独到之处。在麦氏的思想视野中,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的存在,媒介就是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

  麦氏对媒介的理解大胆又独特,他把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手写稿、电话、电视、口语被他划分为冷媒介,因为清晰度低;而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等等则被看成是热媒介,因为清晰度高。显然,这里的“清晰度”并不是指图像的可视感觉,而是指这种媒介传载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把握的较多的含义。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也就是使媒介处于充满数据的状态。麦氏的这种划分有他个人偏好,也有他所处的时代局限。例如,把电视划为冷媒介就有待商榷,他那个时代电视还不是十分普及,电视技术也远不如现在先进。在今天看来,电视就未必可以说是冷媒介。最可惜的是麦氏这本书未能论述到电脑和互联网,他所处的时代电脑和互联网都还未出现。现在看来,电脑和互联网作为媒介,对当代人类生活的改变显然是前所未有的,这需要新时代的麦克卢汉加以阐释。麦氏指出,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图片组成的普普通通的信息流,重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

    麦氏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意识到这个时代变革的本质,新媒介使革命成为常态。200年前,摧毁旧政权的是思想和理论,而如今,改变生活条件和基本态度的,就是包装了的信息。麦氏指出,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图片组成的普普通通的信息流,重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无论我们是抱着抗争还是接受的态度。麦氏提醒人们应该知道世界上一切文化的变化影响,既看到其革命性的积极效果,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危机,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

(二)中国学者

 

   “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

   “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勒特,1986)

   “人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媒体,同时对于人来说,媒体又是他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 (钟以谦《媒体与广告》

 在国内,“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明小说之两大主潮》中亦说:“所谓才子者,大抵能作些诗,才子和佳人之遇合,就每每以题诗为媒介。”据《辞海》的解释,所谓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说到的广义媒介的定义。

在狭义的传播学范围内,有好几位学者对媒介下了不同的定义。“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但是这个定义比较繁琐,而且比较模糊和混乱,就像邵培仁教授在《传播学》(2006)对此认为:它与符号混淆。

吴东权在《中国传播媒介发源史》(1988)一书中认为,将“media”,翻译成“媒介”不太稳妥,不如译成“媒体”。因为“体”字本身含有身体、本体、形质、形状的意思。多少是有实体的感觉,并且作为一种“媒”之“体”,也应该含有一种实体的意义,即它是有形状存在而构成传播功能的实体。因此,“媒体是一个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或通讯卫星地面接收台……能够发挥传播功能者。”但是,吴东权最终还是向“约定俗成”屈服了,仍采用了“媒介”一词。就我自己的观点而言,我认为媒介并不同于媒体。两者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形态虽有联系,但不能完全等同。

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1999)中认为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并概括了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语言、文字、报纸、电视等);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邵培仁教授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可见二位学者对于媒介的定义都大同小异。由于时代的局限,两位教授都没有对于现在出现的,交互性和交融性很强的新媒介并没有加以定义。

赵勇教授在《媒介文化源流探析》的文章中认为,由于大众媒介在当代中国的迅速崛起,媒介之含义已越来越与大众媒介趋同。虽然较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把“媒介”与“媒体”做了区分,前者指向了《辞海》中的解释,后者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但依然有词典把媒介解释为新闻媒体或传媒。而在实际的使用中,虽然媒介的本来义并未消失,但它也确实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大众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媒介看作是大众媒介的简化说法。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众媒介之意思的表达,在汉语语境中还有多种说法,除前面提到的媒介、媒体、传媒外,还有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体、大众传媒、传播媒介等。在作者看来,这些说法并无多大区别。

 媒介(mediummedia)的语义也经历过了一个类似于汉语的演变过程。据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梳理,medium 源自拉丁文medium,意指中间。从16 世纪末期始,这个词在英文中被广泛使用。在英语中,媒介"media""medium"的复数形式,从17 世纪初期起,此词具有了“中介机构”或“中间物”的意涵。19 世纪中叶以来,作为复数的媒介(media)才被大量使用。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这种广义的“媒介”,不仅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如“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绣球是传递爱情的媒介”等)而由于广播、新闻出版在传播领域中变得日趋重要,复数的媒介从20 世纪中期开始已和通信传播发生了密切关系。按照费斯克(John Fiske)等人的定义:“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机构(intermediate agency)。”“广义上讲,说话、写作、姿势、表情、服饰、表演和舞蹈等,都可被视为传播的媒介。每一种媒介都能通过一条信道或多条信道传送符码,但此概念的这一用法正在淡化。如今它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被定义为大众媒介(mass media)。”

国外对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如:“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巴勒特,1986) “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 “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 邵培仁教授认为前者对媒介的定义与传播形式相混;后者对媒介的定义与渠道、讯息混淆。我认为前者在与传播形式相混淆的同时,并没有触及到媒介承载传递信息的功能;而后者在注重消息和渠道的同时,忽略了传播的形式或者说是传播的方式。

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大家都很熟悉他对于媒介的几个观点: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2.媒介就是信息;3.媒介之热性与冷性。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1999)提到麦克卢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同时他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

德弗勒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这一点其实和我们中国一直以来在广义上对媒介的定义有所相似。但是,我认为《辞海》中的解释更准确。因为《辞海》提到的“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可以是很多关系,它不仅包括了诸如:“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绣球是传递爱情的媒介”等种种媒介,还可以包括了信息等传递的媒介,因为联系是广泛存在的。而仅仅“传播人类意识”这一点来说比较局限。维基百科(Wikipedia)中对于媒介的解释是:在传播中,用于储存、传递、交换资料和信息的渠道或工具。大众媒介和新媒介通常具有相近含义,但根据数据和传播目的的不同,它们也各不相同。我认为这个定义的突破就是在定义中提到了新媒介,并且提出了新媒介与大众媒介的不同之处。

随着社会和传播学的共同发展,西方的许多著名学者提出了各种著名的理论。除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之外,之前他的老师英尼斯就提出了媒介偏倚论,另外还有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论、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等。他们都阐述和发展了媒介对社会的各种存在形式和各种功能,并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设想和警示。由此看来媒介确实是传播学的核心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个学科的进步与融合,媒介定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就带来了新媒介(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的出现,这也带来了媒介功能的转变。如:以前媒介比较单一的传播功能,在新媒介下传播双向性加强;在与多媒体结合后,新媒介能承载的资源和信息也比传统媒介多且丰富,并提高了效率;新媒介也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等。但是我们在使用新媒介的时候,也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认识媒介素养和媒介文化,并对人们,特别是新媒介的广大用户——青少年,做好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文化普及。

二、我的媒体观

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质,精神,信息这三者构成三元的世界。麦克卢汉说“媒介及信息”,如果没有麦克卢汉的话,我们也可以想象信息包含的东西有多广,信息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产生联系的中介体,那么这样说媒介当然是所不包的。所以我觉得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实在是太广了,特别是与社会学相联系,无论发生什么公共事件,或者任何个体的传播行为,传播学都可以研究,而且应该研究。当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的一生无可避免的要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媒介,那么如果培养一个人的媒介素养,也是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媒体”与“媒介”一字之差,大概就在这“体”与“介”上能略见端倪。媒体一定是一种多面体,包含了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体制的一种体,是“具有人格化、双向化特征的信息传播的综合机制和过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而工具则具有个别化的特质。每一家媒体都要注意自己的社会性,维护自己在公众面前的社会形象,而让公众记住的前提是有个性,有特点,要讲究注意力经济。

    而媒介相对于媒体来讲,则不需要个别化。“介”是介质,是处于两者中间的人或事物。媒介就是信息传播的介质,通道、通路,它的物理属性更强一些。

    所以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

    媒体——用什么,用谁家的工具来传播。

    媒介——在什么上面,通过什么方式,用什么介质来传播。

大众传播学者克拉克曾经说过:“大众传播媒介并非独自存在,置身于改变我们社会的其他力量之外。媒介不只塑造社会,亦被社会所塑造。”这说明了大众传播媒介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有着不可脱离的共生关系,它作为人们信息交流必不可缺的载体,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生变化,以适应并带动新的社会存在的发展。而新媒体就是在这样的共生环境中产生的最具有时代特色,最具有共生关系的新的媒体。

    媒体,我认为,一定不是一个单项的工具或介质,刚才提到媒介的定义,是处于两者中间的人或事物,那必须对两者都要有影响,并且两者对它也要有不同的干预。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报纸,广播,电视对于受众来说是一种静态、单向性的享受与承担,受众只是接受群体,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受众是被动的接受已有的信息,而不是主动参与,即使参与,范围也很小,程度也很浅。受众对自身角色的认同也仅仅是停留在接受的层面,有时甚至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观天下”,没有太多的感性和理性的交流;而与之相对应的新媒体,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受众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灌输,不仅仅是“受”,更多的是要要求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及向外传播,受众从封闭到开放这种转变正是体现了媒体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核,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拥有了传播话语权,这一发展阶段的传播市场呈现为“无限的生产、无限的渠道、无限的需求”这样一种全新的特征。换而言之,正是新媒体这种数字化技术造就了全民出版的可能性,传播的生产不再有进入“门槛”的障碍,在这种数字化技术之下,传播渠道的激增使得以往渠道霸权的价值大大消解,强势媒体的市场份额呈现下滑的趋势。而无限的生产和无限的渠道也就造就了无限的需求,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开始泉涌。在这种趋势之下,社会对于“微内容”的消费总量上将会超出“宏内容”的消费,自此,长尾理论也就开始显现其独特的价值,具体就体现在受众以及媒体的“碎片化”现象上。“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说由于当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导致了人们不再按照统一的模式生活和思考,结果带来了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使得内容市场趋向细分化,电视以及传统媒介的平均受众规模在越来越小,大众或者说大量聚集的受众群体在减少,对受众注意力的竞争日趋加剧,使得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越来越显现“碎片化”的趋势。

媒体,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也给了我们思考的前提和空间。媒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我们用媒体提供的信息去看世界,每个人用的工具不同,视野的大小不同,不可避免地,每个人的看到的世界也不同。 

    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媒体只是人类泛众传播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或最主要的工具。媒体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进一步降低,我们正在进入内容就是媒体的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看这部电影
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个《传播学基础》没有写到,但是中国传媒大学常考的考点,究竟是什么?
速速收藏!新闻学最常考的100个名词解释
如何搭建传播学知识体系
传媒学术网——“网络媒介”是媒介形式的全新整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