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纯文学期刊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纯文学期刊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http://book.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 13:51  红网

  《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文学期刊代表国家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尤其是地方性纯文学期刊,担负着丰富地方文化生活、培养地方作家的重任,如果它们和时尚刊物一样推向市场,刊物的方针也许会被迫转向媚俗,那将是文学界的损失。为此,他呼吁“对纯文学刊物应该加以保护。”(4月2日《中华读书报》)

  2010年,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这对纯文学刊物的出版者来说,确实面临生存危机的紧迫感。那么,如何保护纯文学刊物?按照赵丽宏的说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增加稿酬,这是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尊重;二是不要一刀切地将文学刊物推向市场,因为这是不利于生存的一招险棋。

  不能说赵丽宏的说法没有一点儿道理。提高稿酬,改善作家的生存环境,对于激发创作热情确实很有好处。在没有足够能力养活自己的前提下,不要急于将纯文学刊物推向市场,这种“保护”心情也可以理解。但纯文学刊物的真正出路究竟在哪里?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管见。

  众所周知,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老牌少儿文学期刊《儿童文学》月发行量逾百万。《小说月报》自1980年创刊以来,发行量长期居于全国文学期刊之首。这些期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选发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反映读者喜怒哀乐的优秀文学作品。而且坚持开门办刊,形式创新。而有些纯文学期刊则与此相反。所刊的有的作品不仅脱离实际,脱离生活,长而空,而且形象干瘪,语言晦涩,读来味同嚼蜡。加之价格昂贵,读者很少问津,实属正常。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人们,纯文学刊物能否生存,关键取决于质量。

  目前,作家的稿酬是不高,确实不能与书法家、画家们的稿酬同日而语。但稿酬高低往往与作品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作品即人品。一个作家艺术家如果不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摈弃现实社会所带来的浮躁心态,即使稿酬再多,恐怕也创作不出脍炙人口,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来。

  现今,我国早已确立市场经济地位,在全球经济一体的情势下,各行各业均面临着严峻挑战。纯文学期刊也不例外。如果害怕市场竞争,依然采用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不仅会陷入被动,而且越是“保护”,反而会越显得被动。所以,与其如此,倒不如逐步将其推向市场,让它去经风雨,见世面,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促发展。当然,这种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质量为前提,低俗、媚俗的作品固然可以一时“吸引眼球”,但终究不能占领广阔的市场;以“推销”为渠道,好酒还须会吆喝,不要“身在闺阁无人识”;以“批评”(文学批评)为推手,只有提倡真诚的文学批评,才能繁荣文学创作,确保多出精品力作。

  一些纯文学期刊早已不是什么襁褓中的婴儿了,它应该而且必须勇敢地走向市场,自闯天地。政府固然可以适当扶持,但决不能老是“抱”着它走,更不能越俎代庖。因为弄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其自立自强,反而会减弱它的勇气和活力,乃至折短它的寿命。

  [作者:沈仰佑]

(编辑:qiuq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纯文学期刊稿酬哪家最多?千字千元,抑或更高!
文学期刊稿酬迈入''''千字千元'''' 时代背后的隐忧
纯文学期刊的生存状态
纯文学还能给你带来福利吗?
【征文】秦拓夫/稿费,作家的光荣与梦想
2023版最新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目录来了||五年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发表(转载)一篇作品,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