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赵】不同时期的赵孟頫
userphoto

2023.05.22 天津

关注

对于赵孟頫书法艺术的分期,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1283年——赵30岁以前为早期,1284年至1307年——赵31-54岁时为中期,1308年至1322年——赵55-69岁时为晚期。当然,以上这早、中、晚三期的具体年限,是个约数,是为着便于鉴别与研究,并非一刀切,书风的转变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

早期宋室传承——取法高宗赵构


该时期当今可见之墨迹仅有两件,其一,即世所熟知的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诗卷》。此卷完全可见出赵书30岁前是学宋高宗赵构,运笔沉稳,骨力内敛,点画圆润,韵度丰艳,结字严密,有中晚唐人之风,近似徐浩《朱巨川告身帖》与《宋高宗赐岳飞手敕》,显然可见赵氏此作与两者有渊源关系。它与王羲之《兰亭序》或《平安》《奉橘》诸帖相较,笔法虽有一致性,却缺少王书俊逸、潇洒、神采飞动的韵致,更无李邕飞扬欹侧的姿态,可以证明赵孟頫此时尚未致力专攻二王书,与李北海亦相去很远。




赵孟頫 行书《杜甫秋兴诗》卷 纸本 水墨
纵23.5厘米 横261.5厘米
上海博物馆 藏

其二,就是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行书陋室铭》卷,亦无记年。仅署穷款“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及“松雪斋”朱文引首长方印。从书风来判断,此卷确实笔法、结体、字形明显近似宋高宗,但又比行书杜甫秋兴诗卷写得更为畅达潇洒,与33岁所书的草书干字文》卷(上海博物馆藏)也有些相似,可知其书写年代与草书千字文卷接近,是一件介于早期与中初期之间的作品。



赵孟頫 行书《陋室铭》卷 纸本 水墨

纵49厘米 横131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 藏

联系赵孟頫生平行实,他的宗室世系与高宗是很密切的。南宋灭亡时赵氏巳23岁,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南宋度过的,宋亡前还在仪征地方政府任职约两年,因宗室背景和个人经历,其早年力学宋高宗赵构之书,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前人有说其初学黄庭坚,其实仍是学赵构,赵构所书之佛顶光明塔碑就是全学黄庭坚,形神俱肖。至于与智永有相似,仍是因赵构书法渊源于智永的缘故。

赵孟頫书法艺术发展的中期时间跨度最大,一直从1284年延续到1307年(赵孟頫31-54岁)。而这长达22年的时期,又可由一些代表作品为分界点,再细分为三个时期:中初期——1284至1291(赵31-38岁)、中中期——1292至1303(赵39-50岁)以及中晚期——1304至1309(赵51-54岁)。


01
中初期——二王之风初现


这一时期书法之飞跃时期。这一时期赵孟頫转而全力学钟、王,至元二十一年31岁和二十二年32岁时,他在一年内购齐整套《淳化阁帖》祖本,作《阁帖跋》一文,从其为人写小楷《禊帖源流考》《题王献之保母帖》《跋王羲之大道帖》《跋王羲之眠食帖》《临褚摹兰亭序》等,所有事例都证明了他对学习王书的专注与热情。其时作品很多,指标性的一件是《“跋王献之保母碑”》。此帖笔法轻逸,提按分明,使转灵便,结字更为俊美,全法子敬(王献之)。此题跋书于至元二十四年丁亥(1287年),赵34岁,与他30岁时所书《杜甫秋兴诗卷》已若隔鸿沟,可见他书风在这4年间变化极大。这一变化在前一年,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其33岁所书之《草书干字文卷》已见端倪,该卷后自题有云:“吾有京师之行,趣迫上道,不能作楷,乃为行草二本。时至元丙戌(1286年)十二月也。”卷后有赵氏学生袁尊尼跋云:“此卷草书干字文笔法师右军,特为劲健,良可宝爱。”其实此《草书干字文卷》仍是宋高宗体貌,不过是初见王书形影而巳。而次年34岁书这件《“跋王献之保母碑”》,就已完全是王献之的风姿神采,其轻逸流美与宋高宗之沉厚书风是很不同了。以后之《跋王羲之大道帖》(1287年)、《与鲜于枢尺牍》(1288年)以及《临褚摹兰亭序》(1291年)等都是其姊妹篇,为中初期作品。



赵孟頫 草书《千字文》卷 纸本 水墨

纵26.9厘米 横324.1厘米

上海博物馆 藏

赵孟頫 行书《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石刻本



02
中中期——终得二王之道


此时期之《趵突泉诗卷》(1295年)、《归去来辞卷》(1297年)等,用笔更浑厚纯熟,结字道丽而趋于丰腴,洒脱自然,与《跋大道帖》比较,可见在这十年间学王已有巨大进展,是为中中期作品。其后之《洛神赋》、《赤壁赋》(1301年)、《吴兴赋》(1302年)、《玄妙观重修三门记》(1303年)等都是此时期之代表作,而天庆美术馆所藏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册页中也可以看到很浓重的行书《洛神赋》卷的影子。



赵孟頫 行书《洛神赋》卷 纸本 水墨

纵29.5厘米 横192.6厘米

天津博物馆 藏



赵孟頫 行书《心经》册页 纸本 水墨

纵28.6厘米 横11.9厘米 五开

甘肃天庆美术馆 藏


03
中晚期——青出于蓝之兆


这一时期作品当以《题周文矩子建采神图》为分界指标,此时用笔提起更多,结字开始变长,显得更挺拔英俊。如《高上大洞玉经》(1305年)、《玄都坛歌卷》(1306年)等都是代表作。

赵孟頫 行书《题周文矩子建采神图》纸本 水墨

纵39.6厘米 横29.5厘米

故宫博物院 藏

赵孟頫书法艺术的晚期从他55岁持续到69岁,此期的界标作品为《跋<禊帖源流考>》,已完全将王羲之书法的形与神化入自己的血液中,从腕底流淌而出,像王又不是王,是熔化了王羲之的赵孟頫。这长达14年的时期,也可以细分为三个子时期:1308至1312年(赵孟頫55-59岁)、1313至1318年(赵孟頫60-65岁)以及1319-1322(赵孟頫66-69岁)。


01
晚初期——学王而不似王


这是赵孟頫书法晚期中最精彩的阶段,代表作是著名的《兰亭十三跋》。此贴之提按力度既不若早期《书杜甫秋兴诗》之下按偏重,也不想中期如《题保母碑》之较轻,或时轻时重,笔笔停匀,其力度是恰到好处,提过轻,按不过重,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上,因而骨既不刻露,肉亦不显腴,呈现出骨肉相称的最完美比例。《兰亭十三跋》千余字,娓娓书来,每字无论哪一笔,其轻重肥瘦都适中。结字则延续中期是修长,取最佳的美学长宽比,即8:5之黄金比例。每字中宫紧密,而又不乏虚空疏朗之空灵留白,或以加长的部首偏傍,或以舒展的长捺、长撇,增加飘逸、潇洒之动态,通篇金玉,美不胜收。

赵孟頫 楷书《兰亭十三跋》 (局部)
《快雪堂法帖》拓本

纵31.1厘米 横100.2厘米

故宫博物院 藏



02
晚中期——初融李北海之风


此时期指标性作品为《酒德颂》。此时所书比中期之严谨流丽显得体势更为开张畅达,渐见老辣与放逸,说他晚年学李北海,于此时开始可以见出端倪。代表作有《致中峰和尚十札》以及《南环帖》《醉梦帖》《还山帖》等,均是赵体行草的巅峰之作。而观其楷书之《老子》一卷,如此鸿篇巨制,竟无一笔懈怠,也无一丝勉强与拘谨,可以说不但提按使转笔法之最佳动律分寸,已成了其指腕运动的天然本能,而且结字之长短、疏密、空间构成等最佳位置的安排,也达到了心手合一、自然天成的境界。书法功夫修到如此境地,令人除合掌膜拜外,再无言语可以赞叹了!

赵孟頫 楷书《老子》(局部) 纸本 水墨

纵24.5厘米 横618.6厘米

故宫博物院 藏


03
晚后期——人书俱老


这一时期指标作品是《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赵孟頫此时做书已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书写更自由自在,下笔如流水奔泉,若不经意,而位置天成。俊美之形态不曾减少,却增添了老辣生涩之笔,劲健之中略带老苍。《隆教禅寺疏卷》(1321年),作 于赵去世前一年,老健放逸,舒畅自在,更多见李北海意态,《烟江叠嶂图诗卷》虽未署有年款,却与此亦相类,当为此时期得意之笔。

赵孟頫 行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纸本 水墨

纵21.8厘米 横254.7厘米

故宫博物院 藏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行书《兰亭十三跋》(中)
赵孟頫行书跋《定武本兰亭》(兰亭者,新体之祖也)
赵孟頫行书跋《定武本兰亭》
书家都说这赵孟頫行书《兰亭十三跋》字帖好!到底好在哪儿?
赵孟頫行书《兰亭十三跋》(一)
赵孟頫行书《兰亭十三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