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凤凰”看文化

2月15号在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是解释“凤雄凰雌”的。这个事情我早就知道,也不想在这里多谈,不过该文还是说了些让我在意的内容: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龙成了皇帝的象征,凤凰则合而为一处于附属地位,代表皇后等人;慈禧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她陵寝中的图案都是“凤上龙下”,一反前人所为。

我很是欣赏该文作者,不是欣赏他“知道历史”,而是欣赏他“懂历史”。知道古代凤雄凰雌的也许不很多,但如果他因知道此事而说“现代人‘以凤喻女’是错误的”,未免就暴露出自己不“懂历史”了。这种做法,就如同“甲骨文专家说现代汉字是错别字”一样可笑。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归根究底是为人类服务的,因而理所当然会随人的需要演变发展。说得简单些,文化者,约定俗成也。古人早在慈禧之前“约定”了“龙男凤女”,那么现代人“以凤喻女”事实上就是在“守其成俗”了。

文化有“源”才有“流”,但“源”不等于“流”,更不能取代“流”。去年有人说“某种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流行的音乐风格源自非洲,在中国没有文化基础”。这真的很滑稽,中国的基督徒有多少?又有多少人在过圣诞节呢?对绝大部分过节的中国人而言,圣诞节与那个出生在伯利恒的“马槽男孩”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互相传递祝福的日子而已。这个“中国式的圣诞节”对于西方的圣诞节而言固然是“流”,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源”,一个崭新的“源”。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网络语言的兴起、戏剧的衰落、传统节日的淡化,以及通假字、多音字的分歧中学术向世俗投降等等。很多人因此哀叹:中国传统文化就要灭亡了。我不这样想,在我看来,历史文化基于传承,重在发展,没有了变化的文化才是灭亡的文化。一切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都终将成为历史,这就是历史的铁律。好比我们现在男女比例是一比一,于是一夫一妻;倘若有一天变成了二比一,二夫一妻就会变的不但合法,而且合理了。

恐龙没有灭亡,它们正飞翔在我们头上!
                                                                   摘自:中国战略博客——等剑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十二时辰,你出生在几时?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共16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总结
中国文化历史知识,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