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书五经》之《诗经》解读精选(三) 新国学网

  【原文】

  投我以木瓜①,

  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③。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④。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投:投送。②琼:美玉。琚(ju)佩玉。③瑶:美玉。④玖(jiu:浅黑色的玉。

  【译文】

  你用木瓜送给我,

  我用美玉回报你。

  美玉不单是回报,

  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

  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

  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李送给我,

  我用琼玖作回报。

  琼玖不单是匈报,

  也是为求永相好。

  【读解】

  “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还有这种传统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过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太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黍离——不可言说的忧郁

  【原文】

  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②。

  行迈靡靡③,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优,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⑤。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谷物名。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②稷,谷物名。③行迈:前行。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⑤噎(ye):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读解】

  请相信这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大地大海有没有尽头。一想到这些物质解答不了的问题时,就会让人悲哀感叹。

  真正深刻的悲哀和忧郁,总是同上面一类的问题相联系的,并且是无法解决和永恒的。吃不饱的悲哀,穿不暖的悲哀,失去亲人的悲哀,在外服苦役的悲哀,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并且也是表层的。平氏百姓生活中的苦恼,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商人亏本的痛苦,政治家仕途受搓,也可以归入有限的、短暂的、可克服的、表层的悲哀。

  少女比守财奴崇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她会为失去爱情而在内心中哭泣,这与守财奴为金饯而哭泣不可同。

君子阳阳——夫妻自娱乐陶陶

  【原文】

  君子阳阳①,

  左执簧②。

  右招我由房③,

  其乐只且④。

  君子陶陶⑤,

  主执纛⑥。

  右招我由敖⑦。

  其乐只且。

  【注释】

  ①阳阳:得意的样子。②簧:古时的一种吹奏乐器③由:同“游”房:同“放”。由房,游乐④只、且: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⑤陶陶:快乐的样子。⑥纛:(dao)羽毛做成的舞具。⑦敖:同“邀”。由敖:游遨。

  【译文】

  夫君得意喜洋洋,

  左手拿簧高声唱。

  右手招我去游乐,

  尽情欢爱真快乐。

  夫君快乐乐陶陶,

  左手拿羽把舞跳。

  右手招我去游玩,

尽情欢爱真快乐。

蕉——寄人篱下的哀歌

【原文】

绵绵葛蕉①, 在河之浒②。

终远兄弟, 渭他人父。

谓他人父, 亦奠我顾③。

绵绵葛蕉, 在河之俟④。

终远兄弟, 谓他人母。

渭他人母, 亦莫我有。

绵绵葛蕉, 在河之莼⑤。

终远兄弟, 谓他人昆⑥。

谓他人昆, 亦莫我闻⑦。

【注释】   

  ①绵绵:延长不断的样子。②浒:水边。③顾:亲近,亲爱。 ④俟(si):水边。 ⑤莼(chun):河岸缺口处。⑥昆:兄,哥哥。 ⑦闻:问,问候。

【译文】

延绵不断葛蕉藤, 长在河水涯边上。

远离我的兄弟们, 称呼他人为父亲。

虽然称他为父亲, 他却不把我亲近。

延绵不断葛蕉藤。 长在河水岸边上。

远离我的兄弟们, 称呼他人为母亲。

虽然称她为母亲, 她却不当我存在。

延绵不断葛蕉藤, 长在河水岸边上。

远离我的兄弟们, 称呼他人为哥哥。

虽然称他为哥哥, 他却不闻不问我。

【读解】

  常言道,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寄人篱下,是一种屈辱的生存状态,大概除了哈巴狗一色人等,是没有人愿过这种生活 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主人公何以要寄人篱下,但多半是迫不得已 而为之。

  寄人篱下不仅意味着没人关心和疼爱,同时也意味着身不由己,不能自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生活状态连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涯都不如,毕竟流浪者可以自己决定击哪里不去哪里,干什么和不于什么,这是一种自由,虽然很有限,但是有。所以,寄人篱下者首先是为失去了生活自主权而哀歇。

  寄人篱下得不到情感和心灵上的抚慰,受到伤害之后,只有独自向隅而泣,强把泪水往肚里咽,像一根在水中漂流的草,无所依傍,即使可以叫别人爹妈,却总不如血缘关系那么亲近和牢固。

因此,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幸福感和不幸感不完全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还要取决于心理上的安宁踏实和情感的寄托归宿。这比物质条件更重要。

葛——热恋总觉时日短

【原文】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①,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②。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加三岁兮。

【注释】   

  ①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②三秋:这里指三季。

【译文】

心上人啊去采葛。

一天不见她的影,

灯像隔了三月久。

心上人啊采芦荻,

一天不见她的影。

好僳隔了三秋久。

心上人啊采香艾,

一天不见她的影,

好像隔了三年久。

【读解】

  热恋中的情人,总觉得时间太快,相聚短暂;也觉得时间太 慢,分高大久。处于这种状态之中,除了热乎乎的情感体验之外, 脑子里是容不下其它东西的,也不可能有其它东西。

  这是一种完全主观的内心状态。客观真实在情人心中转变成 了主观真实;主观真实掩盖了生活的实际状态。客观真实完全可 能被夸大凸现,或者彼缩小忽略。

  “以我现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样一种心境是艺术化的心 境,也是在热恋时的心境,因此才会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 实际上是丑八怪,在情人眼中也会变成天使。

这不是变态了么?是的,是变态。主观心境,把客观真实主观 化就是一种心理变态。对恋爱来说,变态是正常的,理性得一 切都有条不紊滴水不漏,反倒是不正常的。艺术也是如此。所以, 恋爱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化的心理。 

车——用生命作爱的抵押

【原文】

大车槛槛①,

毳衣如炎②。

岂不尔思,

畏子不敢。

大车窀窀③,

毳衣如满④。

岂不尔思,

畏子不奔。

瓠则异室⑤,

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

有如敫日⑥。

【注释】   

  ①槛槛(kan):车辆行驶的声音。②毳(cui)衣:毛织的衣服。炎(tan):初生的芦荻。 ③窀窀(tun):车行迟缓的声音。 ④满 men):红色的玉。 ⑤瓠:(gu)活着。 ⑥敫(jiao):同“皎”,意思 是明亮。

【译文】

大车上路声坎坎。

绣衣色绿如荻苗。

难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不敢和我好。

大车上路声迟缓,

绣衣色红如美玉。

难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不敢奔相随。

活着虽然不同室,

死后但愿同穴埋。

如若说我不诚信,

对着太阳敢发誓。

【读解】

  一个纯情女子,敢于对天发誓,要跟随夫君生死与共,确实 让人感动。我们绝对相信这种古典誓言,它以生命作为抵押,来 换取心中以为神圣的情爱。

  毕竟这是古代的事了。古典式的山盟海誓早被淘沙的大浪淘 去,剩下了现实主义的待价而沽,互相交换,互相利用,住旅馆 进茶房式的暂时栖身,于连式的把对方作为进步的阶梯。反正,当 我们在商品社会中再来谈与商品无关的古典式爱情的山盟海誓之 时,会觉得落伍、迂腐、可笑得面红耳赤,觉得理不直气不壮,似 在谈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的确,爱情没有因定的模式,越是改革开放,人们的头脑就 越灵活,办法就越多,选择的机会也多,想法也多。外面的精彩 的世界使谁都不愿在一棵树上吊死。

我们只有在心里缅怀一去不复逗的古典时代,叹息自己生不 逢时。

将仲子——别无选择最恼人

【原文】

将仲子兮①, 无逾我里②,

无折我树杞③。 岂敢爱之④,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

诸兄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园,

无折我树檀⑤。 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

【注释】   

  ①将(qiang)请,愿。仲子:诗中男子的名字。②逾:越过。里: 宅院,院子。③杞(qi):树木名,即杞树。④爱:吝惜,痛惜。 ⑤檀:檀树。

【译文】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不要翻进我院里,

不要攀折杞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爹妈。 仲子哥啊我想你,

爹妈知道要责骂, 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不要翻进我墙里,

不要攀折桑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兄长。 仲子哥啊我想你。

兄长知道要责骂, 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 个要翻进我园子,

不要攀折檀树枝。 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人闲话。 仲子哥啊我想你。

别人知道要闲话, 叫我心里真害怕。

【读解】

  诗中的女于对仲子充满爱意,却怕闲言碎语、飞短流长 而不敢大胆往前走,欲爱不成,欲罢不忍,陷入两难处境之中。这是 非常现实的处境,选择也只有妥协或者反抗,中间道路似乎少有 可能。

  应当说两难处境是我们必须经常面对的一种生活状备。这 时,你只能选择是或不是,不可能作任何解释,不可能作任何别 的选择,其实,这是非常残酷的。残酷的并不是是或不是这 两个对立的方面,而是你无处可逃,迫不得已,没有退路,或者妥协 或者反抗;或者生存,或者死亡。你的退路,你的回旋余地, 统统没有。因此,别无选择的痛苦,恐怕比其它痛苦更加深刻。它 的实质是:你清楚明白地知道现实违背自己的意愿,然后被迫屈从于现实,毫无反抗和逃避的机会。

  此外,外在力量——他人的阻挠和言论——对个人意志扼 杀,也是极其可怕的。人言可畏,在于他人言论所形成的氛围,对 你构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在于人们懂得,一般人不会不在乎 别人说什么,不会不在乎照别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说人活得累,时常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理上的。包括上面所说的别无选择和被流言蜚语所包围。但是,在根本上,累不累的权力在我们自己,真正旷达的人,是不会屈从外在压力。不 会屈从别人的意志的。他有自己的主见,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如今,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

叔于田——骑马射箭的男子汉

【原文】

叔于田①,

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

不如叔也,

洵美且仁②。

叔于狩③

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

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

叔适野④ ,

巷无服马⑤。

岂无服马,

不如叔也,

洵美且武。

【注释】   

  ①田:田猎。②洵:实在,确实。仁:仁爱。③狩:冬猎。 ④适:往。野:郊外。⑤服马:驾马。

【译文】

阿叔外出去打猎,

大街小巷没有人。

难道真的没有人,

却是无人比阿叔,

实在英俊又敦诚。

阿叔外出去狩猎,

街巷无人来饮酒。

难道真无饮酒人,

却是无人比阿叔,

实在英俊又清秀。

阿叔外出去打猎,

街巷无人驾车马。

难道真无人驾马,

却是无人比阿叔,

实在英俊又勇武。

【读解】

  这是一幅英武的男子汉的画像。古人尚且知道男子汉当力扛 千斤:血战沙场,醉里挑灯看剑,不斩楼兰誓不还;如今的男子 汉变成了大男孩儿,男孩儿除了像小公鸡似地打几个五音不全的 鸣之外难有骑马射箭的英雄气概和情怀。古人尚且知道男子汉志 在四方建功立业壮志冲天;如今的男孩儿只会在父母和女人的褓 褓中撒娇卖乖。

莫非人种真的退化了?我们真的已经不如古人? 

遵大路——紧紧拉住哥哥的手

【原文】

遵大路兮①,

掺执子之祛兮②。

无我恶兮,

不窒故也③。

遵大路兮,

掺执子之手兮。

无我畴兮④,

不窒好也⑤。

【注释】   

  ①遵:循,沿着。 ②掺(shan)执:拉着,牵着。祛(qu):袖口。 ③窒(jie):快,迅速。故:故人。 ④畴(chou):同“丑”,厌恶。 ⑤好:旧好。

【译文】

沿着大路跟你走,

拉住你的衣袖口。

千万不要厌弃我,

故旧不要马上丢。

沿着大路跟你走,

紧紧拉住你的手。

千万不要厌弃我,

旧好不要马上丢。

【读解】

  这不是“手拉手”的儿歌,也很难说是“弃妇歌”,匆宁说是姑娘唱给恋人的情歌。它让人想到君走遍天涯海角的坚贞和执着。

  坚负的背后是信念在支撑着,并有献身精神作铺垫,因此是自觉的价值选择,不是乞求,也不是盲目的冲动,更不是物物交换。

没有信念作支撑的表白,是轻飘飘的,空洞洞的。

 女日鸡鸣 ——和谐平淡的二人世界

【原文】

女曰鸡鸣,

士日昧旦(1).

子兴视夜(2,

明星有烂(3)

将翱将翔,

弋兔与雁(4)

弋言加之⑤,

与子宜之(6)

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7),

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8),

杂佩以赠之(9)

知子之顺之(10),

杂佩以问之(11)

知子之好之,

杂佩以报之。

【注释】   

  ①昧旦:天快要亮的时候。②兴:起。视夜:察看天色。③明 星:启明星。烂:明亮。④弋(yi):射, 凫(fu),野鸭。⑤加:射 (6)宜:烹调菜肴。(7)御:弹奏。(8)来:劳,勤勉。(9) 杂佩:女子佩带的装饰物。(10)顺:顺从,体贴。③问:赠送。

【译文】

妻说公鸡打鸣了,

大说天色还没亮。

你快起床看天色,

启明星星光明亮。

水鸟快要飞出来,

去射野鸭和大雁。

射中野鸭和大雁,

同你一起做美餐。

共享佳肴饮美酒,

与你恩爱到白头。

弹琴鼓瑟相唱和,

生活宁静又美好。

我知你性本勤勉,

把我佩饰送给你。

我知你心善体贴,

把我佩饰赠给你。

我知你对我恩爱,

送我佩饰报答你。

【读解】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需求获得满足之后的喜悦。需求不一样,幸福喜悦的 内容就不一样,因此幸福的尺度便因人而异。

  二人世界中,什么最重要?

  自然是二人相处和谐、彼此都以对方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一半最重要。然而;和谐相处所需的条件太多,只有当两人在 诸多条件中的多数上取得一致或近似,才具有了和谐的可能性。

  有人觉得要有汽车洋房金银遍屋才会幸福,有人觉得要吃牛 奶面包睡席梦思才是幸福,也有人觉得吃窝窝头喝面汤啃咸莱睡 土炕才幸福,各有各的追求,全都无可非议。可是,把汽车洋房 和窝窝头上炕放在一起,难产生和谐,难说会幸福。

  除此之外,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成天你看我我看你,同 吃同住同行,实实在在平平淡淡无波无澜,要有点耐心和毅力才 可坚持下去。要是有人喜欢冒险、刺激、花样翻新、沾花惹草,同 一个屋檐下的平淡无奇能不烦人吗?能同外面精彩的世界比美吗?

  我们的祖先早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深知人的欲望是没有止 境的。他们从自己的生存体验中发现,最适合于自己的,就是最 好的,总结出“知足者常乐”,“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一 类人生格言。

我们是应该认真思索思索。 

有女同车——用心去寻找美丽

  【原文】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①。

  将翱将翔,

  佩玉琼踞。

  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2)。

  有女同行,

  颜如舜英(3)。

  将翱将翔,

  佩玉将将(4)。

  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

  【注释】

  ①舜华:木撞花。②洵:实在。都:体面,闲雅。③舜英:木撞花。④将将(qiang):佩玉互相碰击的声音。

  【译文】

  我同姑娘乘一车,

  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

  佩戴美玉闪光华。

  美丽姑娘她姓姜,

  真是漂亮又端庄。

  我同姑娘一道行,

  容貌美如木槿花。

  步态轻盈如鸟飞,

  佩戴美玉响叮当。

  美丽姑娘她姓姜,

  德行高尚人难忘。

127: 沧桑剑(538772430) 发留言 送礼物 09-03-29 14:32:58 回复此帖  举报 【读解】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男一女同车而行,男子为女子之美所动,扼腕之余,唱出了心中的感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不光用双眼去寻找美,也用心灵去发现美。木槿花似的姑娘,纵有天生丽质,佩戴美玉,却更有高雅的风度举止,魅力惑人的德行。

  天生丽质,披金戴玉以悦目,风度闲雅,德行溢露以悦心。眼睛可以发现明眸皓齿、蛾眉螓首,却发现不了举手投足的优雅、言谈话语的韵味。外在的形可见可触,内在的神却要用心去遇。

  悦目之物给人愉快和欣喜,悦心之物却给人以感动和魅力。悦目之物是短暂的,易逝的,有限的,悦心之物则是长久的,永叵的,无限的。

  用心去发现谈何容易!这世上有眼的人很多,有心的人却太少。悦目的东西大多,悦心的东西太少。用心不光是去发现,也是去创造,去拥抱,去领悟。

狡童——半是抱怨半是爱

  【原文】

  彼狡童兮①,

  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2,

  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3)。

  【注释】

  ①狡童:狡猾的孩子。②维:因为。③息:安,安宁。

  【译文】

  那个狡猾小坏蛋,

  不肯与我把话谈。

  都是为了你缘故,

  使我不能吃下饭。

  那个狡猾小坏蛋,

  不肯与我同吃饭。

  都是为了你缘故,

  使我不能睡安然。

【读解】

  谁都不愿被人冷落而做“边缘人”,情人更不愿被冷落而坐冷板凳。谁都高兴被人抬着棒着吹着拍着,情人更想成为对方眼中心中的唯一,细心棒在手中的花朵明殊。

  被人冷落之后,可能火冒三丈,反目为仇,也可能凄凄惨惨嘁嘁,自怨自艾,还可能半是责怪半是期待,半是不满半是爱怜。“你这没心没肺的,给我说清楚!”这是火冒三丈。“啊,你为什么不回来,我好空虚哟,我的命好苦哟!”这是自怨自艾。“你这个死鬼,小坏蛋,晓不晓得我为你茶饭不思?”这是半是不满半是爱怜。

  除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否则,最能产生效果的方式便是半是爱怜半是不满。它不是最好的方式,却是最易让人外情的方式。

褰裳——大胆求爱的戏谑

  【原文】

  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1)。

  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2!

  子惠思我,

  褰裳涉浦(3)。

  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注释】

  ①寨(qian):用手提起。裳:下身的衣服。溱(zhen):河名。②也且(ju):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③浦(wei):河名。

  【译文】

  要是你还思念我,

  提起衣裳过溱河。

  要是你不思念我,

  难道就没人爱我?

  你真是个傻小子!

  要是你还思念我,

  提起衣裳过浦河。

  要是你不思念我,

  难道就没人爱我?

你真是个傻小子!

【读解】

  这是一首很有现代味儿的情歌。

  姑娘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大胆向小伙子表白爱慕之情,显出很有几分自信,似乎不愁嫁不出去。小伙子反倒有了几分胆怯。这种表白方式,应当是天性无拘无束的自然流露。这只有在全无禁锢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

  现代味凡是不能以时间来确认的。经常可能的情形是,传统的积淀越深厚,对人性的压抑越厉害,个人能够自主的自由就相对地少,属于自己的空间也相应缩小,个人与传统之间的对立、冲突便容易发生。

  远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男欢女爱,同现代建立在个人独立意识基础上的男欢女爱固然有许多不同,但在符合人性的自由选择这一点上,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精神也是现代的。

风雨——在幻想中苦苦期待

  【原文】

  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

  鸡鸣胶胶③。

  既见君子,

  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⑤,

  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注释】

  ①喈喈(jie):鸡叫的声音。②云:语气助词,无实义。胡:怎么。夷:平。③胶胶:鸡叫的声音。④瘳(chou):病好,病痊愈。⑤晦:昏暗。

  【译文】

  风吹雨打多凄凄,

  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中怎能不宁静!

  风吹雨打多潇潇,

  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病怎能不治好!

  风吹雨打天地昏,

  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中怎能不欢喜!

【读解】

  这大概是类似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心中的那种幻觉:当想念某种东西到了极点的时候,幻想似乎成了现实,真假不辨,甚至确信幻觉就是现实。

  对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来说,这是幼稚和荒唐的;而对喜欢幻想的浪漫主义者来说,这却是美好和必需的。政治家、实业家一类的人,多半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诗人、艺术家、情人,大多是善于幻想的浪漫主义者。

  以浪漫的心情去体察一位苦苦思念和等待的情人的苦衷,最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触动我们想象的翅膀。

  苦苦等待和思念的现实是冷酷的,痛苦的,沉闷的,而幻想则给人以甜蜜的安慰,神秘的魁力。如果没有了幻想,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和希望,失去了灵魂的支撑。过着没有灵魂支撑的生活,就如同随波逐流的稻草。有了幻想,再苦再难的现实都可以去面对,在其中坚持下去。其实,岂止是恋爱,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如此。

扬之水——人间亲情的怪圈

  【原文】

  扬之水①,

  不流束楚②。

  终鲜兄弟③,

  唯于与女④。

  无信人之言,

  人实迂女⑤。

  扬之水,

  不流束薪(6)。

  终鲜兄弟,

  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

  人实不信。

  【注释】

  ①扬: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束:捆扎。楚:荆条。③鲜;少,缺少。④女:同“汝”,你。⑤迂(kuang):同“誑”,意思是欺骗。③薪:柴。

  【译文】

  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荆条冲不走。

  没兄没弟没亲人,

  世间只有我和你。

  别信他人的谗言,

  他们其实在骗你。

  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柴禾冲不走。

  没见没弟没亲人,

  世间只有我二人。

  别信他人的谗言,

  他人的话不可信。

 【读解】

  常言说,亲如兄弟,情同手足。这话道出了人间至爱亲朋间的余情。人间最难得的,恐怕难以再有比这亲情更让人感到动心和珍贵的了。

  可是,在生活的现实中,我们有时觉得最好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而是投合自己的人,奉承巴结自己的人。“煮豆燃豆箕”,用其骨热油的丑剧时有发生,这表明人间亲情有时会脆弱到一触即潰、亲朋反目为仇的地步。

  这是一个千古怪圈:我们一方面企盼和珍视亲情,一方面又会在外部因素的引诱下亲手毁灭亲情;我们一方面相信他人是地狱,他人居心叵测,一方面又会把大灰狼当亲人而与自己真正的亲人疏离。

  道理明明白白,但几千年前古人的感叹,在时光的流逝中似乎从未使人们清醒起来。肉食者们的倾轧且不必说,平民百姓也常有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想法。

  恐怕我们永远也逃不出这个怪圈。

出其东门——坐怀不乱的男子汉

  【原文】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①。

  缟衣綦巾②,

  聊乐我员③。

  出其闉阇(4),

  有女如茶⑤。

  虽则如茶,

  匪我思且(6)。

  缟衣茹蘆(7),

  聊可与娱。

  【注释】

  ①匪:非。存:心中想念。②缟(gao)衣:白色的绢制衣服。綦巾:茜青色佩巾。③聊:且。员:同“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4)闉闍(yindo):曲折的城墙重门。这里指城门。⑤茶(tu):白色茅花。(6)且;语气助词,没有实义。(7)茹蘆(lu):茜草,可作红色染料。这里借指红色佩巾。

  【译文】

  信步走出东城门,

  美女熙熙多如云。

  虽然美女多如云,

  没有我的意中人。

  只有白衣绿佩巾,

  才能赢得我的心。

  信步走出城门外,

  美女熙熙如茅花。

  虽然美女如茅花,

  没有我的意中人。

  只有白衣红佩巾,

  才能同我共欢娱。

137: 沧桑剑(538772430) 发留言 送礼物 09-03-29 14:37:08 回复此帖  举报 【读解】

  虽然美女如云,却能坐怀不乱,所需要的坚定意志,大概不会逊于疆场上刀光剑影下的英雄气概。英雄可以视死如归,却不一定能身在万花丛中不动。就是皇帝,肉身凡胎,也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榜样。

  普通百姓更不用说了。痴心女子负心汉,这当中肯定包含了不少在美女面前心旌动神颠魂倒的风流故事。

  可是,世间偏偏就有生怀不乱的汉子。虽然不多,毕竟有。这也构成了一道人间风景。美丽的花几千万朵,最心爱的只有那一朵。道理其实也很简单:美丽漂亮秀色可餐固然愉快,但不一定可爱。美而可爱,美且韵者,才能打动心灵最深处。漂亮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必定是最合适的。

  男子汉当中也有坚贞者,不全负心汉。坚贞应当是对自己的选择有清醒的认识和确认,对自己需要什么有不懈的追求。这有可能是凭直感来进行,也有可能是以深刻的内省为基础。

  请相信,男子汉的忠贞也有不可动摇的时候。

 野有蔓草——不期而遇的惊喜

  【原文】

  野有蔓草①,

  零露漙兮②。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③。

  邂逅相遇(4),

  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5)。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

  与子偕臧③。

  【注释】

  ①蔓:延。②零:滴落。漙(tuan):露水多的样子。③清扬:眉清目秀的样子。婉:美好。④邂逅(xiehou):无意中相见。⑤瀼:露水多的样子。③臧;善,美好。

  【译文】

  郊野青草遍地生,

  露珠盈盈满草叶。

  有个美丽的姑娘,

  眉清目秀好动人。

  不期而遇见到她,

  正如我心情所愿。

  郊野青草遍地生,

  露珠盈盈满草叶。

  有个美丽的姑娘,

  眉清目秀好动人。

  不期而遇见到她,

  与她同行共欢乐。

【读解】

  一对青春男女偶然相遇,喜不自禁,其乐融融。表面上看是不期而遇,实际上却是“有备而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局呈现为偶然,却是苦苦寻找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从不去分析偶然和必然的关系,那是哲学家们的事。在生活之中,我们只是凭着直感去生活,去体验苦苦寻求的艰辛,幻想中的满足,以及偶然得到的惊喜。我们经常无法解释偶然得来的惊喜,也无法解释追寻不到的失落,而把它们归之于“命运”。成为命运宠儿的毕竟是少数,而多数人则成为命运的弃儿。如果真有命运存在,相信它会是公平的。付出和收获应当成正比。这当中,重要的恐怕是自己的态度:得到了又怎样,没有得到又怎样,看重过程,还是不是看重结局?

  如果真的相信命运存在,就应当坦然面对现实。得到了不狂喜,得不到不哀伤。只要付出了,耕耘了,追求了,就是最大的收获,就不是两手空空。

  不期而遇固然可喜;下文如何,也很重要。

还——赞美男子汉

  【原文】

  子之还兮①,

  遭我乎狱之间兮②。

  并驱从两肩兮③,

  揖我谓我儇兮④。

  子之茂兮⑤,

  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6),

  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7),

  遭我乎峱之阳兮(8)。

  并驱从两狼兮,

  揖我谓我臧兮。

  【注释】

  (1)还(xuan:身体轻捷的样子。②遭:相遇。峱(nao:山名。(3)从:追赶。肩:三岁的兽。④揖:相见时作拱手状的礼节。儇(xuan:敏捷灵便。⑤茂;美好。③牡:雄兽。(7)昌:强壮勇武。(8)阳:山的南面。

  【译文】

  你真敏捷又矫健,

  咱们相遇在峱山。

  共同追赶两野兽,

  向我行礼夸我好。

  你真英俊又貌美,

  咱们相遇峱山道。

  共同追赶两雄兽,

  向我行礼今我好。

  你真强壮又勇武,

  咱们相遇峱山南。

  共同追赶两只狼,

向我行札夸我好。

【读解】

  女人相见,互相夸赞的多半是美貌、服饰、气色之类。男人相见,互相夸赞的多半是勇武健壮、本领高强。这是天性使然。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当兵,应该闯荡天涯,建功立业,而不应围着女人的石榴裙打转,不应泡在油盐柴米、锅碗瓢盆、婆婆妈妈之中。如果男人不长胡子,溜肩细腰,面皮白嫩,手无缚鸡之力,嗲声嗲气,应当算作是违背天性的悲剧。

  挽弓当挽强,擒兽要擒王,是男子汉的气度,是真正值得夸赞的力的美。这种力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容貌体态之上,也体现在作派和气度之上。气壮如牛,声如洪钟,膀粗腰圆,虎背熊腰,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泰山压顶不弯腰,刀山火海也敢闯,都体现了力之美的精神,体现了天地间的阳刚之气。

  血气方刚的汉子,纵然可以花前月下,儿女呢喃,卿卿我我,柔情似水,却断不可因此失去刚毅勇猛的天性。天地间失去了阳刚之气,“如大地上没有了阳光,“体没有了骨架,万物失去了生命,地球的两极失去一极。

东方未明——在恐惧中变成机器

  【原文】

  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①。

  颠之倒之,

  自公召之②。

  东方朱晞③,

  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

  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4,

  狂夫瞿瞿⑤。

  不能辰夜(6,

  不夙则莫(7)。

  【注释】

  ①衣:上身穿的衣服。裳:下身穿的衣服。②公:指王公贵族。③晞(xT):破晓。④樊:篱笆。圃:菜园。⑤瞿瞿:瞪着眼睛看的样子。(6)不能:不能分辨。辰:白天。(7)夙(su):早。莫:同“暮”,晚。

  【译文】

  东方黑暗天没亮,

  急忙穿衣搞颠倒。

  颠来倒去穿不好,

  只因君命令到。

  东方黑暗天没亮,

  慌忙颠倒穿衣裳。

  颠来倒去穿不好,

  只因君召唤忙。

  折柳编篱围菜园,

  狂夫监工瞪着眼。

  不分白天和夜晚,

  不是起早就睡晚。

【读解】

  君一句话,小民累趴下。心慌意乱之中,竟连衣服怎么穿都闲不清楚了,更不用说其它。这种身不由己地服劳役,自然不是件愉快的差事。它的驱动力是内心的畏惧,而不是现实的利益或自我的意志。

  由畏惧到丧失自我意志,是一个从人变为工具和机器的过程。机已只是一个物件,没有生命,不能思考,只能供人操纵,使唤。照此看来,同样是干活儿,在本质上却有天壤之别。

  一种活儿是为生存必需,比如种田打猎,这是不得不如此的迫不得已,不劳动就不得食。虽然带有某种被迫的意味,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一种活儿是为他人做嫁衣,比如为官方服苦役,这也是不得不如此的迫不得已,不去就会危及自己的生存,乃至丢掉生存所必需的一切。这虽是为了生存,却是被恐惧所驱使。一种活儿是为干活儿而干活儿,比如园中种花,种花既可劳动四肢,又可赏心悦目。这不是为了生存的必需,而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证明和赏识。

  谁会愿意在恐惧的驱使下为他人做嫁衣裳呢?谁会愿意做没有意志和生命的机器呢?但是,人的确不能自由选择,经常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力量控制和操纵着。这个事实是无情的。

甫田——真诚地强装豁达

  【原文】

  无田甫田①,

  维养骄骄②。

  无思远人,

  劳心忉忉(3)。

  无田甫田,

  维莠舛舛④。

  无思远人,

  劳心恒怛⑤。

  婉兮娈兮(6),

  总角丱兮(7)。

  未几见兮,

  突而弁兮(8)。

  【注释】

  ①无田:没有力量耕种。甫田:很大的田地。②萎:田间的杂草。骄骄:杂乱茂盛的样子。③。忉忉(dao):忧愁的样子。④舛舛:杂乱茂盛的样子。⑤怛怛(da):悲伤的样子。(6)婉:貌美。娈:清秀。⑤总角:小孩头两侧上翘的小辫。丱(gUdn):两角的样子。③弁(bian):帽子。古时男子成人才戴帽子。

  【译文】

  无力耕种大块田,

  杂草长得高又密。

  不要思念远行人,

  思念起来愁杀人。

  不要耕种大块四,

  杂草长得密麻麻。

  不要思念远行人,

  思念起来心伤悲。

  当初年少多秀美,

  小辫翘起像牛角。

  几年没见他的面,

  转眼成人戴上帽。

【读解】

  古有成语“鞭长莫及”,是说马鞭子虽长,却打不着马肚皮,意思是有劲使不上。《甫田》说的是另一种情形: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别去想,把不现实的念头抛开。

  不现实的念头有抛得开的时候,比如一个人想搬动一座大山;也有抛不开的时候,比如盼望魂牵梦绕的亲人早日团聚。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愚蠢和为某种信念而献身之分,前者如以卵击石,后者如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明知抛不开却强抛之,以强制的方式表达的却是深沉的思念和牵挂。这种强装出来的豁达,同真正的豁达有着明显的区别。

  彻底豁达,如释迎牟尼由王子出家,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自然是人生最高境界,可惜凡人肉胎难以做到。强装出来的豁达,只是进一步证明和强化了放下下和有所谓,比如失恋之后故作坦然地对人说:“无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

  有时我们的确需要强装豁达,这比强装忧愁要真诚和执着得多。正因为思之切、忧之深,才有强忍忧愁作笑脸,表面上痛苦似乎化解了,实际上却沉入了心底深处。强装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园有桃——寻求理解何其难

  【原文】

  园有桃,

  其实之殽①。

  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②。

  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

  子曰何其③。

  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④。

  园有棘⑤,

  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

  聊以行国(6)。

  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罔极(7)。

  彼人是哉,

  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

  【注释】

  ①殽(yao):吃。②歌:众人同唱的曲子。谣:一人独唱的曲子。③其: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④盖:何不,为什么不。⑤棘:酸栆树。(6)行国:在国内周游。(7)罔极:意思是心中没有知足的时候。

  【译文】

  果园里面长着桃,

  果实可以作佳肴。

  我的心中多忧伤,

  又唱歌来又诵谣。

  不理解我心的人,

  说我书生太狂傲。

  莫非他们说得对,

  你该说些什么好?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的忧伤谁知道。

  我的忧伤谁知道,

  何不丢开不去想。

  果园里面有酸枣,

  果实可以作吃食。

  我的心中多忧伤,

  国中周游且消愁。

  不理解我心的人,

  说我书生不知足。

  莫非他们说得对,

  你该说些什么好?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的忧伤谁知道。

  我的忧伤谁知道,

  何不丢开莫烦恼。

【读解】

  因不被理解而生感慨,由感慨而作歌诗,此表白自己的清正高洁,抒发不平和郁闷,这是书生们常有的心态和做法。

  这种心态和做法容易理解。不容易理解的是,世间何以难于寻求到理解?人们有时看重的仅仅就是理解,为什么就寻觅不到?

  其实,理解难觅也很容易埋解。人们各自从各自的立场去看问题,各自关注各自的利益,难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更不用说为他人排忧消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话道出了世间人人各自为阵、各自设防的心态。我们很难说这种心态是好是坏。说它好吧,它却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淡,使人与人如同陌生的异乡人,没有温情和人情味,更没有同情和理解。说它不好吧,它又可以避免人言可畏的麻烦和流言蜚语的软刀子,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不落入他人的陷井。

  真正困难的是,既想得到同情和理解,又想避免他人的陷害和非难。这种两全其美的境界很难达到。

  在一个人人为自己忙碌奔波的陌生的世界上,企图寻求别人的理解,完全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读书人知书识礼,比一般人懂得更多,如果连这点道理都悟不透,也该算作一个不大不小的悲剧。

伐檀——对不劳而获者的责问

  【原文】

  坎坎伐檀兮①,

  置之河之干兮②。

  河水清且涟漪③。

  不稼不穑④,

  胡取禾三百廛兮(5)?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6)?

  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7)。

  坎坎伐辐兮(8),

  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漪(9)。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10)?

  不狩不借,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坎坎代轮兮,

  置之河之漘兮(12)。

  河水清且沦漪(13)。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14)?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⑤?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16)。

  【注释】

  ①坎坎:用力伐木的声音。②干:河岸。③涟: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漪: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④稼:种田。穑:收割。⑤禾:稻谷。廛(chan):束,捆。(6)县:同“悬”,挂。貆(huan):小貉。(7)素:空,白。素餐:意思是白吃饭不干活。(8)辐:车轮上的辐条。(9)直:河水直条状的波纹。(10)亿:束,捆。(11)特:三岁的兽。(12)漘(chun):水边。(13)沦:小波。(14)囷(qun):束,捆。⑤鹑:鹌鹑。(16)飧(sun):熟食。

  【译文】

  叮叮当当砍檀树,

  把树堆在河岸上。

  河水清清起波纹。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貉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辐,

  把树堆在河旁边。

  河水清清起直波。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捆?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兽肉?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叮当砍树做车轮,

  把树堆放在河边。

  河水清清起环波。

  既不耕种不收割,

  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猎,

  却见庭中挂鹤鸿?

  那些贵族大老爷,

  从来不会白吃饭。

【读解】

  诗中提出的问题(不劳而获),应当说是一个尖端问题,即使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可以作出种种精辟的分析,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但绝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尖端问题。即使是社会革命,推翻了旧的不劳而获者,同样会产生新的不劳而获者。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最初都是打着“平均”的旗号,到了最后,革命者首先变成了不劳而获者。这样的社会革命,如同赌博中的轮流坐庄,仅仅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转移。

  当然,我们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而在那些凭借自己的劳动既为自己的生存,也在为他人谋福利的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从他们的角度看,大多数的人并无受压迫、被剥削的意识,只关心自己的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只感叹身上的赋税徭役太沉重。但在客观上,下层劳动者用自己的血汗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自己应当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他们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把生命的全部价值都抵押在了永无止境的劳作之上,换来的仅仅是苟且度过一生。他们像机器一般似乎不知疲倦地运转,运转着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人间的荣华富贵、奢侈享乐、歌舞升平、狂欢纵欲、花前月下、吟诗作画、慷慨激昂、谈天说地、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等等,全都与他们无缘。

  也许,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让一部分人当牛做马变机器,让一部分人衣锦吃荤高谈阔论。也许,人间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不管怎么说,辛辛苦苦为不劳而获者做嫁衣裳,是劳动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他是否愿意,只要他投胎在那一群人当中,就逃脱不了任人宰割鱼肉的命运。

硕鼠——人鼠之间

  【原文】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莫我肯顾(2)。

  逝将去女③,

  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

  爱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

  莫我肯德(4)。

  逝将去女,

  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

  爱得我直⑤。

  硕鼠硕鼠,

  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

  莫我肯劳(7)。

  逝将去女,

  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

  谁之永号(7)。

  【注释】

  ①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②顾:顾怜。莫我肯顾:莫肯顾我。③逝:用作“誓”。去:离开。④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⑤爱:乃。直:同“值”,代价。③劳:慰劳。①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

谁会长叹加哭号!

【读解】

  人和老鼠从来都是好朋友,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难听的词来咒骂鼠辈,它们依然同人类形影不离。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证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强的两种动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时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两种动物。这表明,鼠离不开人,人总有鼠伴随着。它们虽然是冤家对头,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搅在一起?为什么无数动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亲?科学家们能否回答这个人鼠之间的社会学问题?认真想来,人鼠之间总有些不公平。人无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离开了鼠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把鼠当作珍稀动物倍加爱护,充其量拿鼠开开玩笑,逗逗乐,编出“老鼠嫁女”一类的故事和生肖属相聊以解闷。这已算很看得起鼠辈了。要真正喊打过街老鼠,未必会像打落水狗那样下得了狠心。这又足见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恻隐之心。

  反过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领人类的情,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偷鸡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头鼠脑,从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它们习惯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过看隐居的生活,但从来不愁吃穿住行。有吃没有穿就去人类那儿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没来源,并且应有尽有。它们唯一的恐惧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风光,那就真正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老鼠的恐惧都只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在实际上却不会发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胆地靠着人类过着舒适惬意的好日子。

  人类不要小看鼠辈。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会跟到哪里。不需要对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绝对不必怀疑鼠辈的忠诚,它们会跟人类走遍海角天涯,决不反悔。

  我们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人类的乐上在哪里,鼠辈的乐上也就在哪里。

蟋蟀——选择活法

  【原文】

  蟋蟀在堂①,

  岁聿在莫(2)。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③。

  无已大康(4),

  职思其居⑤。

  好乐无荒(6),

  良士瞿瞿(7)。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8)。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9)。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10)。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回(11)。

  今我不乐,

  日月其韬(12)。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13)。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14)。

  【注释】

  ①堂:堂屋。天气寒冷时蟋蟀从野外进到堂屋。②聿:语气助词,没有实义。莫:同“暮”。③除:消逝,过去。④已:过度,过分。大康:康乐,安乐。⑤职:常。居:所处的地位。(6)好:喜欢。荒:荒废。(7)翟翟:心中警戒的样子。(8)迈:消逝,过去。(9)外:指份外的事。(10)蹶蹶(jue):勤劳敏捷的样子。(11)役车:服役出差乘坐的车。休:休息。(12)韬(tao):逝去。(13)忧:忧患。0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译文】

  蟋蟀鸣叫在堂屋,

  一年匆匆到岁末。

  贤者懂得要约束。

  蟋蟀鸣叫在堂屋,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自己地位要记住。

  行乐不能荒正业,

  一年匆匆到岁末。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分外的事要惦记。

  行乐不能荒正业,

  贤者懂得要勤奋。

  蟋蟀鸣叫在堂屋,

  岁末役车也休息。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国家忧患记心头。

  行乐不能荒正业,

  贤者懂得要节制。

【读解】

  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岁月的无情,人生的短促,早被诗人们领悟透了,写绝了。怎么个活法,在古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享乐和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两端。要么是及时行乐,荒淫无度,醉生梦死,要么是立功立名立德。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种活法:既要及时行乐,又要有所节制;既要充分享受人生,又要保持忠于职守的精神和忧患意识。在荒淫和苦行之间选择一条中间道路,似乎是一种符合现代意识的活法。日本人信奉拼命地工作,拼命地享受(实际上是工作多于享受),如今被我们拿来当作一种活法的标本。其实,这样的标本早已有我们自己的祖先作了示范,何须从东洋人那里去学。

  充满世俗精神和气息的既享乐又干活的“中间”活法是非常现实,也非常有吸引力的,大概可以算得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活法。它不要求我们像浮士德那么不断地去进取、开拓、发现,用不着去冒险寻求刺激。不要求我们像西西弗斯那样不断徒劳地推巨石上山,也不要求我们像教徒那样去修道院禁欲苦修,不食人间烟火。

  不过,要真的实行起来,中间活法怕是有相当难度的。人是一种不大经得起诱惑的软弱的动物,具有自制力和理性精神的人毕竟很少,不知不觉或有意识放纵自己的人却很多。我们实行起来多半不会偏于苦行和工作狂的一面,而会偏向纵情于声色犬马凤花雪月而不能自拔的一方,时常乐而忘返,乐不思蜀。

  尼采曾用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来代表人类的狂欢和理性两种精神。或许这是上帝的有意安排,把这两个对立面放进我们体内,让我们自己去作选择:或者纵情享受,或者拼命干活,只有不同寻常的人才会把二者结合得很好。选择就是考验,答卷要由我们自己来填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九、国风·魏风(七首)
《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孩子必读《诗经》经典古诗及重点句子标注,配生僻字读音(上)
廉洁诗词(二)
四书五经合集 (原文 注释 译文 读解)
【诗经300首全集】全文翻译、注释和赏析(共收录305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