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联“东厂”一哥贝利亚,掌控大权四个月,为何最终败给赫鲁晓夫
userphoto

2023.03.07 山东

关注

1953年3月5日,苏联第二任话事人斯大林在一场酒会之后,因中风意外离世。

斯大林的身亡让所有人猝不及防,没有提前交代好的后事,也没有提前选择好的接班人,苏联这艘超级航母一时间失去了掌舵人。

幸运的是曾经的「五人主席团」在失去斯大林后,还有四个人存在,让苏联不至于群龙无首。

不幸的是五去其一后,另外四个人势必会进行一场最高权力的争夺。

因为最高权柄只能一人掌控。

斯大林去世后,主席团委员包括: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

尽管故事的结局我们都知道,赫鲁晓夫逆境翻盘最终成为了苏联第三任话事人,但一开始他并不是斯大林心目中的接班人,也不是四人中最被看好的那个存在。

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向来看不起赫鲁晓夫,经常嘲弄他是“幸运儿”,还以他矮小的身材打趣,称呼他为“玉米棒子”。

主要原因是赫鲁晓夫当时并没有实权,他当时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仅负责宣传工作。

而马林科夫和贝利亚则是妥妥的位居高位、手握实权。

马林科夫:苏共中央主席团主席,部长会议主席。

贝利亚:内务部部长,“苏联东厂”克格勃扛把子。

此外还有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苏共元老虎视眈眈,表面看上去一片和气的苏共高层,其实早已暗流涌动。

按照毛爷爷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来说,贝利亚才是那个实权最大的人。

他不仅手里有枪,还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暗黑衙门”扛把子,斯大林赋予内务部的权力在他去世后已经失去了束缚,贝利亚掌握着莫斯科所有人的生杀大权。

尽管马林科夫在地位和名义上才是那个第一号人物,但从力量和权势上来说,贝利亚才是第一号人物。

而贝利亚也深谙权斗之道,主动找到了马林科夫结盟,许给他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而他担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身兼内务部、国家安全部主席。

就这样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特务头子、“东厂”一哥、斯大林的刽子手贝利亚掌握了苏联的最高权力,成为了苏联的实际掌控者。

贝利亚开始了以「核心人物」的身份掌舵苏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措施。

一切看似朝着有利于贝利亚的方向发展,苏联第三任话事人的身份仿佛板上钉钉。

然而汹涌的暗流并未结束,在贝利亚看不到的地方,一张大网正在秘密展开,这个拉网的人名叫赫鲁晓夫。

在斯大林死后的权力分配大会上,被排挤和打压的赫鲁晓夫无力阻止贝利亚的意图,但他却下了一步影响苏联大局的重要棋子,那就是提议布尔加宁担任苏联国防部长,用军权抗衡“东厂”。

早在贝利亚找马林科夫谈判之前,赫鲁晓夫就抢先一步提出了结盟的请求,但马林科夫并没有拿这个“玉米棒子”当回事,果断拒绝了他的结盟请求。

一看热脸贴了冷屁股,赫鲁晓夫调头走向布尔加宁家,这次他转换了策略,在提出结盟请求之前先给布尔加宁讲述了一下贝利亚掌权的后果。

“兄弟,还记得那几年的刀光剑影吗,当年东厂可是杀疯了,没有黑料给你安排黑料,抓人不需要批准,老贝一旦上台,我们会被他玩死。”

布尔加宁听完就被唬住了,想到上个厕所都可能被特工监视,顿时一身冷汗,被“苏联东厂”支配的恐惧太可怕了,贝利亚留不得。

两人四目相望,击掌为誓,约定不抛弃,不放弃。

于是在权力分配大会上,两人默契配合演戏,赫鲁晓夫提议布尔加宁当国防部长的想法让贝利亚产生了一种「赫鲁晓夫急了,宁可让别人当也不让他的人当」的错觉,布尔加宁顺利当选。

在此后的三个月里,贝利亚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苏联的话事人,名义上的第一号人物马林科夫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在国家大事上的声音逐渐被贝利亚压制,这让马林科夫心生不满。

赫鲁晓夫等的就是这个心生不满。

见时机成熟后,他再次找上马林科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结合马林科夫此时的境遇又把当初说给布尔加宁的话说了一遍。

感觉到自己已经是条咸鱼的马林科夫这次被说动了,决定和赫鲁晓夫结盟。

同样的话,赫鲁晓夫也说给了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人。

大伙都是经历过大林子“清洗”年代的人,让人肝胆俱颤的“东厂”实在是太恐怖了,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他们坚信“东厂”一哥贝利亚早晚会阴死他们。

「反贝利亚同盟」成立,赫鲁晓夫利用大家对贝利亚的不满,和对“东厂”的恐惧,将贝利亚的盟友逐个击破。

到这时,这张大网已经成形,只剩最后一个关键棋子的到来。

这一个关键棋子就是苏联的传奇元帅——朱可夫。

或许这就是天意,当年在二战中立下不朽战功的朱可夫被发配边疆就是拜贝利亚所赐。

好巧不巧,斯大林去世前几个月,突然想起了这个被他冷落了七年的爱将,一纸诏令把朱可夫从乌拉尔军召回了莫斯科。

只不过还没来及重新启用,斯大林就没了。

拉网的赫鲁晓夫格外清醒,他深知以“东厂”的神通广大,他们几条杂鱼翻不起什么浪花,什么名望、地位在枪杆子面前都没用。

能对抗贝利亚的只有军方,而莫斯科就有一位军方大佬。

于是三个月前的关键提议开始发挥关键作用,国防部长布尔加宁秘密联系到了朱可夫,并向他讲述了赫鲁晓夫的计划。

还考虑什么,苏联军神朱可夫只说了两个字:干他。

「反贝利亚同盟」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落位。

1953年6月26日,马林科夫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突然发难,大家轮番批斗贝利亚。

当贝利亚有所反应时,赫鲁晓夫按住贝利亚拿枪的手,并按响电铃,军神带兵入场,贝利亚黯然被捕。

此后贝利亚被秘密枪决,有人说是被抓后立即被执行了枪决,也有人说是关押半年后才被枪决,但这都无关紧要了。

一代特务头子,掌权3个月零21天。

在这场混乱中,赫鲁晓夫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堪称逆境翻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海钩沉:赫鲁晓夫如何登上权力巅峰
在核心权力圈排名仅第六的赫鲁晓夫何以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赫鲁晓夫政变全过程!朱可夫在会议上掏出手枪,当众扣押贝利亚
贝利亚之死,一个毁誉参半的苏联重要人物,一个“没有历史的人”
苏联秘密警察头目贝利亚如何被处决?
贝利亚事件--- 1953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