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习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向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深刻论述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从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原则和方法。为使马列主义理论学习能全面铺开,党在这一时期还对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进行了思想改造。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理论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党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一历史经验,为今天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提供了借鉴。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境况和时代任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到专事研究和引导人们思想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其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清晰地揭示这些矛盾的内涵特质及其发展趋向,辩证把握其“变”中“不变”的主旨和主题,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脉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要的。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矛盾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的,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和发展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学科时期,正是老一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地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使其在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逐渐凸显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承担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实现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矛盾关系。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理想信念、思想觉悟、知识背景和斗争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革命任务的特殊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承担者需要主动发动群众,以便将先进的革命思想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其主体与客体的界分是较为明显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受教育者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需要,积极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问题被提上议程,故而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或“主体间性”说,虽然这些说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但有一点在学界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这些说法无非是要表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焦点正在迁移,主要表现在:其一,主体要对客体进行社会化教育,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客体却要保持其个性特质,期待能够彰显其独特价值;其二,主体要对客体进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教育,而客体却有思想多元化的倾向;其三,主体要用相对稳定和完备的思想体系去教育客体,而客体的思想状况却是变动的、开放的;其四,主体要体现其思想干预的主导性,而客体却要争取自己是否接受干预的自愿选择性,等等。这些紧张关系表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已经呈现出新的特征。

2.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我们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同时,摸索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而形成的,这类理论主要是经验性的理论;二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而建构的理论,这类理论主要是对相关学科的理论或思想进行的学术借鉴或移植;三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而建构的理论,这类理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教材性专著”或“专著式教材”①。按理说,理论与实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指导和支撑的关系,才不会陷入“空洞”与“盲目”的双重窠臼。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却存在着脱节性的对立:首先,就经验性的理论而言,随着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的变化,“老把式”的经验虽仍有效,但却难以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难以应对80后、90后、00后等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其次,就为该学科设立而建构的理论而言,以相关学科理论为蓝本进行的学术借鉴或移植,很难切中思想政治教育之独特对象的问题症结。这类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言,虽然言之凿凿,却总有“隔靴搔痒”之嫌;再次,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建构的理论而言,同样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不合节拍的问题。因为教材是普及知识的文本,不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开展的专题研究,教材的特质是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对具体的、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说,这类理论实难担当解释与指导的重任。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和指导乏力,二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融合的“两张皮”的问题。

3.诉求和境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诉求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以满足实现社会发展理想的需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诉求与其现实境况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之精神引导的诉求与市场经济之“物”的权威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终究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提高思想觉悟,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能够超越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而崇尚于精神境界的提升,但市场经济却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目标,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当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超越诉求遭遇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诉求时,如何给出令受教育者心悦诚服的“超越”理由,便成为教育者最为难解的问题之一;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与受教育者思想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这里的矛盾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从国家、社会和世界的层面以“宏大叙事”的方式讲宏观的要求,讲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目标之“高线”,现实中的受教育者可能会关注自己的情感体悟或切身利益等琐碎问题,往往以“个体叙事”的方式表达其世俗生活之实然“底线”,呈现为一种新的谈“主义”与解“问题”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其坚守的“政治价值观”为切入点,讲意识形态主导的一元化问题,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多元价值观念并存,不同的受教育者可能有不同的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其三,思想政治教育之一国诉求与全球化影响之间的矛盾。我们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社会价值,带有鲜明的中国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的特质,其任务只能由“中国”来承担,而它所要面对的却是全球化环境的影响,如何让全球化影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一帜”独树、风景这边独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手段和效果之间的矛盾。我国老一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曾经探索出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把“支部建在连队上”,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诉苦”和“三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忆苦思甜”和学习“延安精神”等,为顺利地实现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随着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境况的变化,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旧方法与新问题之间的矛盾。过去那种嘴讲手写、读书读报、点名讲话、形势报告等,在多媒体、自媒体时代日显落伍,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其二是“面”上教育与“点”中效果之间的矛盾。以“一个格式、一个层次、一个标准”②进行的“面”上教育,很难适应以“点”的方式存在的不同思想觉悟的对象及其不同层次的思想需求,“面”上发力难在“点”中奏效;三是短暂灌输与品格养成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要改造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帮助其确立和树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信念和思想品格,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养成过程。但是,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方面是间断的和片段式的,在手段方面又难免带有灌输和训诫之惯性,对信息通畅、个性张扬、思想活跃的新生代而言,这样的教育手段与其入脑、入心,乃至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效果诉求之间相距甚远。

二、矛盾推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我们若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正确把握并妥善协调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而要正确把握和妥善协调这些矛盾,又必须深刻把握不同矛盾之间的内在关联,使之在基本理念、基础理论、致力重点和教育方式等全面、系统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而任何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它所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亦不例外。

国家的命运不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实现社会大变革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为无产阶级革命凝聚人心服务,为推动社会大变革整合力量服务。要实现这样的服务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整体发展为唯一目标,树立“社会本位”的基本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的整体发展仍然是根本目标,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仍不可偏废,但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引导“现实的人”在满足其需要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观的积极拓展,它所内蕴的基本理念已经通过党的文件形式得到规定,这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逻辑要求是“人文关怀”。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文关怀是对“现实的人”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就思想政治教育之“以人为本”而言,就要以受教育者为本,要在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在关注其切身“利益”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在塑造他们的“思想性、政治性和道德性”的基础上完善其社会性③,在丰富和提升其人生境界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这一逻辑路向看,主、客体矛盾推动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未来发展趋向,应该是努力探索有效的人文关怀的路径和方法,以便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践行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2.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由概念逻辑向实践逻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学科建设的内在原因。作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人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具备任何科学理论都应该具备的概念演化逻辑,又要具有关照现实、引领未来的实践逻辑。当其“双重逻辑”不能相互呼应时,就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两张皮”问题。

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有上与下、虚与实两条路径。“上”的路径同时也是“虚”的路径,它要求我们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即在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不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改造客体,也要从客体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下”的路径也是“实”的路径,就是要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本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美性,而应该着眼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现实的人”的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建构不能满足于概念自我演化的逻辑,而应当立足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从这一维度来讲,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应当以实践逻辑为主线,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应用方法论性质的能够化解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诉求的理论。

3.诉求与境况之间的矛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致力重点由社会教化向人文关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与境况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物质生活的世俗性之间的矛盾。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主要“超越”在两个方面:一是超越世俗物质利益的享受而追求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二是超越个体感官欲望而追求社会理性之整体发展。那么,在以增长财富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协调其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物质生活的世俗性之间的矛盾呢?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收益的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其基本法则,生存于各种竞争中的受教育者出于“对自身物质利益的关心和追逐”④,难免有人患上精神生活病理性的物化之症⑤,难以承受物化生活带来的内心焦虑和精神压力之痛苦。如何看待竞争,如何进行良性竞争,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心灵的和谐,如何在竞争中求得德性的幸福……不能承受竞争压力之重者,渴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这些方面给予观念的引导和思想的开解。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仍然具有其存在合理性的现实基础。

固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讲精神的超越性和精神生活如何摆脱物化的问题,不能不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问题。然而,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讲深、讲透这样的“超越性”问题,所以才能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追逐中的浮躁、焦虑的心灵,为社会竞争和时代变迁而带来的心理障碍和思想困惑者,营造一片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因此,在这一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向应当是深入探索思想关怀的路径和方法,缓解乃至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当的思想压力及其精神痛苦;引导其正确认识国情、世情和党情,进而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在为受教育者舒解心情、畅通思想的基础上,亦即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之社会教化的诉求。

4.手段与效果之间的矛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由简单灌输向多方渗透拓展。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采用“灌输”手段,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大地上迅速普及,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深入到千百万贫苦民众的内心,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凝聚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从而形成中国革命的强大合力。与革命战争年代不同,当前的社会境况是政治环境宽松、信息媒体发达、价值观念多样、主体个性张扬,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简单的“灌输”手段不仅不会受到客体的欢迎,而且还有可能遭到其心理的逆反和行为的抵触。从这一维度上来说,需要我们改变的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而是要拓展教育的手段,创造柔性的、更容易为受教育者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也就是由“简单灌输”向“多方渗透”拓展,更加注重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情和共识。

在“渗透”手段方面,域外学者创造了许多方法乃至技术,诸如:“体谅”德育、价值澄清、意义治疗、宗教灵修等。这些方法和技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生存叙事”的方式引导受众,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与教育者在人生意义或价值方面可能达成“共识”。这些隐形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有些值得我们参照,有些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在我们成功地运用较为成熟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术实现了与受教育者在心理层面的“共情”之后,能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融入其中,以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再者,在广泛利用网络平台,大量使用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之后,我们能否探索有效的“在线思想咨询”的方法和技术,及时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分析,通过澄清其困惑,消解其思想症结,化解其价值冲突,以达到思想观念层面的“认同”呢?笔者认为,这些路径和方法应该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变革的趋向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主旨与主题

主要矛盾的推动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活力的同时,又容易给一些人造成误解,似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改弦易辙,放弃了它的主旨和主题,取向于“淡化意识形态”或人本主义,混同于纯粹理性知识或世俗伦理生活……在积极探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和拓展的过程中,这类错解和误识是不能回避的,要彻底澄清。

首先,从思想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守的主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就是“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这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是大非和“底线”问题。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是极端自私自利和低级趣味的个人主义者,是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代言人,是为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国家服务的人,那就严重背离了它的教育主旨。所以,不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变革和拓展,都必须把党和国家对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包括思想要求、政治要求、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以及我们的政治信仰、党性原则、道德标准和法律精神等明确地告诉受教育者,要从思想上为受教育者构筑把握人生、正确发展的“总开关”,否则,“变革”和“拓展”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背离初衷。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如何也不能背弃的主题。简单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就是“用什么培养人”和把人“向什么方向培养”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人文学科,是中国共产党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干部群众中诞生的学科,早已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任何对其他学科理论或范式的借鉴或移植,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进行鉴别和改造,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背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或如郑永廷所告诫的:

【“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教育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⑥】

最后,变革与拓展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与主题而进行的深化和提升。须知,变革和拓展是“扬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的积极反思与主动创新,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真切感知和体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魅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因此,变革和拓展不是抛弃,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和成就的彻底否定,过犹不及,矫枉过正,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实现的多维拓展的误识。

总之,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问题,需要我们在清晰地揭示其矛盾性质和问题症结的基础上,积极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创新基础理论,调整致力重点,改善教育手段,以适应社会的变迁,回应时代的呼唤,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脉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曾经起到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浅探》提要
单文鹏: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在逻辑
对继续革命理论的思考(二)
浅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教育艺术的理想追求:“至为无为”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