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成中国书法史的一百部作品(上)
中国书法艺术,是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
文字的传承使得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黑白的结合表现了阴阳变化统一的哲学思想。书法艺术所需用的元素看似最为简单,却又要求在笔法、字体、结构和篇章上极尽功夫,最终达到心手相应的悠游状态。
漫长的书法史包含了字体自然的演进和艺术主观的加入,在进入书写之前,先要了解构成中国书法史、不可或缺的这100部作品。

第一部分:先秦~南北朝

1
商代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甲骨文契刻而成,线条两头尖尖中段饱满

2
西周
《何尊铭文》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印证了洛阳城建立的史实,“中国”作为一个词组首次出现

3
西周
《大盂鼎铭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内容为记载分封之事,用笔方圆兼备,是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

4
西周
《毛公鼎铭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晚清出土四大国宝之一,内容是周宣王册命毛公,这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

5
西周
《散氏盘铭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晚清出土四大国宝之一,内容是土地转让契约及盟誓,线条圆润凝练

6
西周
《虢季子白盘铭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晚清出土四大国宝之一,内容是周宣王为虢国的子白庆祝战功,布局严谨、体势平正,是西周金文中的书法精品

7
春秋
《秦公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篆往小篆的过渡形态

8
战国
《石鼓文》北宋拓本
拓本藏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
石鼓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
中国第一部石刻书法作品

9
战国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东周唯一的完整帛书,记录了先民对世界如何形成的认知以及占星、堪虞卜筮等活动。书法字体虽是篆书,但书写更快更草,字型比金文更加扁平,是隶书最早的萌芽


10
战国
《云梦睡虎地秦简》
湖北省博物馆藏
内容包括现存最早的家信,有法律、编年等内容
书体是秦隶,也就是隶书早期的形态

11
《峄山刻石》
秦相李斯所书
原石在山东邹县峄山书门,毁于南北朝时期,现有宋代摹刻碑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定型,也叫铁线篆、玉箸篆


12

《阳陵虎符铭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错金,标准小篆,王国维评价”径不过数分,而有寻丈之势”

13

《权量铭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秤砣上的小篆相比峄山刻石更加随意,表现出秦代各个阶层的书法水平

14
西汉
“维天将灵”瓦当
故宫博物院藏
西汉初期仍然多使用篆书
15
西汉
《祀三公山碑》
原石在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上
篆、隶过渡,齐白石书法主要的取法对象之一

16
西汉
《群臣上寿刻石》
原石在河北省永年县朱山顶上,清拓本收藏在上海图书馆
篆书中兼用隶法

17
西汉
《马王堆帛书》
湖南省博物馆藏,内容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
用笔含蕴、圆厚,章法纵有列、横无行,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
反映了西汉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

18
东汉
《张迁碑》
山东泰山岱庙藏
书风方整为主、刚健有力,东汉成熟隶书中风格雄强的代表

19
东汉
《曹全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书风娟秀清丽、舒展超逸,东汉成熟隶书中风格秀美的代表

20
东汉
《礼器碑》
山东曲阜孔庙藏
粗细对比强烈,秀丽雄健兼而有之,东汉成熟隶书中风格端稳的代表

21
东汉
《石门颂》
陕西汉中市博物馆
笔势纵放、结构疏朗,起收笔多藏锋,东汉成熟隶书中风格散逸的代表

22
东汉
《熹平石经》
残石分散于多个博物馆(西安碑林、国家图书馆、社科院考古所等)
中国第一部官定儒家经本
书法面貌标志着隶书的完全成熟

23
东汉
《甘谷汗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内容涉及后汉宗室管理等问题
笔画摇曳生姿,比石刻隶书更好的还原了东汉的书写原貌

24
三国吴 皇象
《急就章》
原作亡佚,明代根据早年的摹本进行刻石,现藏于松江县博物馆
内容是中国早期儿童蒙学的韵文
书写形式是章草和楷书各一行,章草是草书的前身,是隶书的草写

25
三国魏 钟繇
《贺捷表》郁冈斋帖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内容是得知蜀将关羽被杀时写的贺捷表奏
楷书中带有明显隶意,是楷书早期的面貌

26
三国魏  钟繇
《荐季直表》宋拓本
日本宇野雪村氏藏
钟繇70岁书,开楷书的先河,笔画圆润、重心压低,是小楷中敦厚古拙的代表

27
西晋 索靖
《月仪帖》明拓本
经典的章草作品,章草是隶书的草写,笔画连动,但依然保持隶书的波磔和雁尾

28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章草,现存的最早的一部书法墨迹作品

29
东晋 王羲之
《小楷黄庭经》
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脱离隶意,一变前人楷书的古拙为秀美,奠定了楷书审美的基准

30
东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起收笔及钩挑波撇都不露锋鋩,短短三列字中虚与实,轻与重,独立与连带都处理的极具变化又温和端重,后被乾隆皇帝收藏于“三希堂”

31
东晋
王羲之《行穰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

32
东晋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双钩填墨摹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3
东晋
王羲之《三藏圣教序》(唐怀仁和尚集字)宋拓本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集字作品相对工稳,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入门碑帖

34
东晋
《曹娥诔辞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现存署名最早的小楷

35
东晋
《王兴之夫妇墓志》
南京市博物馆藏
1965年南京出土,用笔、结体,与同时期的《兰亭序》差异巨大,为此引发了“兰亭论辩”

36
前秦
《广武将军碑》
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线条细劲,结体宽博,兼具隶、楷特征,面貌奇态横生

37
北魏
《始平公造像题记》
原石在河南龙门石窟古阳洞
阳刻,被誉为“方笔之极轨

38
北魏
《元怀墓志》
原石现藏于开封市博物馆
北魏元氏墓志代表作

39
北魏
《张猛龙碑》
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被誉为“魏碑第一”

40
北魏
《张黑女墓志》
原石已佚,现存清河子贞旧藏拓本
是魏碑中秀美舒畅一类,写意极强

41
北魏
《郑文公上下碑》
上碑在山东平度天柱山之阳,下碑在山东省掖县云峰山之阴
混合篆、隶、楷多种笔法和体势

42
西魏
《普泰二年摩诃衍经写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北魏起已有官方的专门抄写经书的的组织,这些人叫官经生

43
北齐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摩崖石刻,刻于泰山山谷溪床之上
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圆笔为主,单字字径50厘米,浑穆宽阔、古拙可爱

44
北周
《铁山摩崖》
刻于山东邹县
“四山摩崖”之一,北周僧人安道壹弟子所写

45
南朝刘宋云南地方爨氏政权
《爨龙颜碑》
现存于云南陆良县彩色沙林西面3千米的薛官堡斗阁寺内
南朝禁碑,因此极为珍贵,是研究南朝书写由隶转楷过程的重要文献

46
南朝萧梁
《大般涅槃经》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敦煌藏经洞中发现,是研究南北朝书法珍贵的资料



第二部分:隋唐~民国
下期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鉴赏大辞典总编目录(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编目录)一
【Susu闲聊】国博里的中国古代书法展
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视频示范讲座
南宋石门摩崖隶书欣赏《山河堰落成记》
十三少碑帖介绍: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 高清善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