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9岁王石:跑步是为了健康快乐,不要过于追求跑量和马拉松

做一个长久的跑者,让跑步融入平淡的生活,让自己身心更健康,这才是跑步的最大意义。

撰文/柳条

编辑/柳条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昨天,万科创始人、著名企业家69岁的王石,在微博发文谈起跑步。

疫情之后王石开始晨跑。有朋友就问他,这是有跑马拉松的想法?

他说:当今在中国城市流行的跑马拉松和城市“乐跑”运动有直接关系。但“乐跑”的初心却不是为推广马拉松运动。

这些年马拉松运动的火热,让更多人跑步的目的变成了跑得更快、更远,如果你跑的短、速度慢,好像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了;跑团里崇拜的往往是跑得快跑得长的马拉松型选手。

王石提醒说,跑步不要忘了初心,初心是从跑步中获得健康,乐跑目的是让人们通过跑步达到理性、无伤、健康、愉快。

“过于追逐马拉松,过于追求跑量,给自己制订不切实际的目标、不重视休息和营养是切忌的。每年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脏健康检查是必须的。”

对于王石这一番对跑步和马拉松的看法,网友纷纷评论到:

是呀,同样是跑步,通过跑步强身健体和跑步体育竞技,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知道跑步有很多好处。跑步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健康,还会增进心理上的健康:心态更加积极、性格更加乐观开朗,人也会更加自信。

刚开始跑步时,因为跑步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我们尝到了甜头,逐渐对跑步上瘾,很多人开始热衷于坚持每天跑步,忘了当初跑步为了什么,陷入对配速、跑量的攀比中,陷入对PB的迷恋中,结果导致伤病。

跑步需要感性的热情,同时也不能缺少理性的克制。

跑步其实是一个入坑、痴迷、疯狂、再到回归理性的过程。很多跑者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跑步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回归健康,才是真正的跑步

跑步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身体健康,但跑马拉松不会

很多研究显示,像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马拉松或者超级马拉松,会在你比赛之后降低你身体的抵抗力24-72小时,也就意味着接下来1-2周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除了跑步,其他运动也一样。

最近5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跳水冠军吴敏霞,在抖音分享说,自己在2016年还是现役运动员时,曾因为运动过量,在训练中出现心脏不舒服,头晕喘不上气,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时,就会有揪心的感觉。

她说:很多人可能觉得运动员这么好的身材,经常锻炼,那么肯定是全世界最健康的一类人,但事实并不是。很多运动员在退役后,身体的机能可能连普通人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

有网友就问:我们运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健康,还是荣誉?吴敏霞回复到:我曾经是为了荣誉,现在是为了健康。

作为专业运动员,追求成绩是他们的使命,但退役之后他们知道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因为过度训练,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对于跑步也是一样,适量跑步可以延缓衰老,促进健康,而跑步过量往往会导致伤病,破坏身体线粒体,让人加速变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月跑量很大的跑者,看起来精神状态并不好的一个原因。

对于大部分跑步爱好者,跑步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身体健康,而不是专业竞技,所以不需要过分追求跑量,追求马拉松成绩。

当然,我们也不反对你去跑马拉松,但要记住如果你想完成一场马拉松,请准备充足了再去跑,别让自己受伤。

白岩松:每次跑5-10公里,一周跑3-5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为一本书《跑步笔记》做序,在序言中他提到,自己最为推崇的跑步习惯:在我看来,百分之百的人都能跑,其中99%的人只需要一次跑5到10公里,一周跑个三五天,这就是最好的人生。

的确,跑步虽好,但没有必要天天跑。之前,小编采访过一个女跑者。

她看到别人每天都坚持跑步10公里,就去模仿人家。可是慢慢进行到80多天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身体上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脚踝隐隐作痛,膝盖经常喀喀作响,身体也很沉重,仿佛陷入了疲劳期。

而更让她觉得恐怖的是,她开始有点害怕甚至厌恶每天早上的跑步,“原来每次一醒来,都觉得元气满满;而后来,一想到要去跑步,我就觉得头大。”

终于,在连续跑了120天之后,她因为身体疲劳差点晕倒在自己每天都跑的那条小路上。去医院看了一下,发现身上多处都有伤病,医生说最近都没法跑步了,要好好休养。

休息了大概半年时间,她才渐渐又跑了起来,但不再每天都跑了。“我本人其实非常喜欢跑步,但并不想让跑步成为自己的负担,所以决定以后不再坚持每天都跑。”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每天10公里,坚持跑1000天都没问题;而有些人,只能一周跑3-4次,每次5公里,身体才会比较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就算你不管再怎么训练,就是比不上一些人。你如果模仿别人,跟别人较劲,发疯式地训练,结果就是伤了身体,失了乐趣。

倾听自己的身体,能跑就跑,跑不动就不跑,谁也没有规定必须每天都要跑。用白岩松的话说,一周跑3、4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不要为了坚持而坚持,成为坚持跑步的奴隶。

想健康长久地跑下去,怎么跑比较合适?

《2018年美国身体活动指南》中指出,为了获得健康,建议成年人每周积累150分钟至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积累75分钟至150分钟大强度有氧运动,两者相结合也是可以的。

对跑步而言,跑步的强度标准一般通过心率划分,中等强度的跑步,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大强度的则为70%-80%,如下表:

或者正如白岩松在《跑步笔记》中所说的,一次跑5-10公里,一周跑三五天,这种跑步方式,对大多数想要健康的跑者来说很合适。

当然了,如果想获得全面健康,跑步之余还需要辅以力量训练和营养健康的饮食,相辅相成,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力量训练包括躯干核心力量训练、腿部力量训练(脚踝尤其重要)、柔韧性训练(主要是髋关节的柔韧性)等。

另外,每年做一到两次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健康隐患,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追求快,因为有些人就是跑得越快越快乐;只是,当你在追求快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身体的反应,不要为了快而快。

白岩松在《跑步笔记》中还说了这样一句啊:“跑步真正的魅力在于自由,在于想跑就跑。”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你可以喜欢天天跑,可以喜欢追求速度,也可以佛系跑,但不管是哪种,都请根据自身的健康、生活、家庭等情况合理安排跑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好。

跑步路上各自精彩,跑步不在于快慢,跑得长久才是赢家。

写到这儿小编想起了墨西哥的一则预言。一群人匆匆赶路,突然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走了?他回答道:“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在跑圈中,有很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跑得太多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跑步。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停下来,慢下来,去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失去跑步的乐趣。

跑步给我们终极的意义不是那些拿来炫耀的跑量,也不是又去哪儿跑了几个马拉松,而是让它成为我们忠诚的陪伴,不离不弃的信念,让它造就我们健康的体魄。

不管你是哪一类跑者,争取做一个长久的跑者,让跑步融入平淡的生活,让自己身心更健康,这才是跑步的最大意义。

请记住,我们所要做的是,让跑步服务于我们,服务于生活,因跑步的存在让生活更加充实。而不是变成跑步的奴隶,迷失了初心。

那么,你跑步是为了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这届商业大佬都爱跑步?
陈坤每天“龟速”跑步5公里,45岁保持好身材和精神状态
我们为什么而运动?
丁丁谈跑步|现在的你,是否还坚守当年跑步的初心
腿疼十天,回到了健身塑形的初心
马拉松猝死前人体会发出哪些危险信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