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医不分家,练功有收获,逐渐能感知五行六气了

90年代初某下午从家里的电视里看到了对于全息诊疗法的介绍,大意是身上任何部位都有全身的信息反射点,着重介绍了第二掌骨与内脏的对应关系,例如压迫有明显酸痛说明对应内脏有病症。

于是我在自己和朋友的手上试,发现不需要问对方是否酸痛,也不需要用力压,我就可以感受到一些病症的信息,奇怪了,难道我比电视里的老师厉害吗?

我发现自己能分辨掌骨的各种反弹力、表面特点、脉动、温度等细节,它们都是气的表现,如果是邪气会让我心生反感。我把发现和心得告诉顾老师和师兄弟,但是他们都不能有同样的仔细的分辨。而我则成了有特别敏感度的怪兽。

襄阳公园有一位刘姓老师傅,他也学习了掌骨诊病,他特制了一个牛角工具,一直在公园里的朋友的掌骨上点压,并且问痛不痛?酸不酸?然后说出哪里有病呀,应该去看病呀。他是纯义务行为,只图一点快乐和得意。

我一直没有打扰他,他只知道我是打拳的。但是打拳圈子有人知道我会这个呀,有一次在朋友的怂恿下出了一次手,结果惊动了一堆人。事后我还是后悔不应该用自己的小得意伤害老刘的乐趣。

以前看过一点黄帝内经,一开始就被阴阳、五行、六气给挡住了,就是背全了也不懂呀,因为没有切身的感受。

写到这里咱暂且从九十年代初跨越到零七、八年左右,跟了刘老师学了二年郝式太极拳,这个拳从里到外都是内练的功夫,直接提升了我的敏感度。再摸掌骨发生了很多变化,居然可以把风、火、寒、湿、署、燥六气全部分辨出来,而且可以感受六气的各种组合,比如寒湿、风湿、湿热等。连酸、麻、痛、胀、痒等也能感受到,甚至讨厌到嘴里还会有各种味觉产生。苦、辣、麻等,不好受哟。

都说中医难学,可能就是因为现代的记忆、逻辑是无法代替感官的,第一道门就把你挡住。没见很多中医已经很依赖仪器。

建议中医学院的学生都练郝式太极拳。是不是想说不能以我这个特殊敏感体为例子?要知道刘老师是一门很神秘而且神奇的区别于中医学院体系的宫廷按摩术的传人。 我和师兄们都接受了这门医术的培训。师兄们即使敏感度没有我这么神经,都能依靠对气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诊病。

五行、六气的理论是全息的,它是对世界的概括,只要愿意,可以在身体如何部位施展。

也有人会批评中医理论缺乏清晰的逻辑,其实中医的逻辑是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的。让逻辑回归本能恰恰是中国文化的伟大,对于太极拳来说就是心、意、形的统一,练到高级阶段,形就是意,意就是形。

形和意既不同又无不同,这就是万法归一的体现,也是直指人心的禅。

注:文章与插图都是作者原创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入门方法
五运与六气是怎么建立联系的,背后有什么逻辑,您好奇吗?
它是中医最牛的预测学,可推断气候、预测疾病,提前治病养生!
中医不神奇之厉害了第二掌骨
五运六气地支合化
望门而泄就不要瞎折腾,菟丝子加两物为主,这样更坚挺有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