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这个,不光养孩子,连你自己的人生都更清晰了!

导读:各种育儿理念就像摆在书店里的书,每一本都很好,但哪一本是值得我们买回去的,就看买书的人,你需要补充哪方面的知识(社科类还是工科类),你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漫画还是哲学书)。

文/kelly(彭滟岚)

如何给孩子定规矩,可以说是做父母最头疼的事情:

首先,度如何把握?圈画大了,就怕最后把孩子养得太散;圈画小了,又怕束缚了孩子,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其次,规矩定下来了,又该如何坚持呢?看孩子哭得那么惨兮兮,我是不是把孩子管得太死?但也有人说了规矩一旦定下来就要坚持,哪怕别人说我是冷血家长……

还有,有时候处于空白地带,到底这时候是该管呢还是不该管呢?

老天啊,给我个答案吧!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也在这个边界上迷茫、试探。

突然,就在昨晚把小七哄睡之后,我开始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考:

按照开头的三个角度去探讨给孩子定规矩,就像一个班老师出了题,所有的学生都一起解题——这样的思考方式是把所有的家长都预设在一个起点上,然后按照老师指导的思路去寻找相同的答案。

可现实是什么?每个家长的生长环境不同、心智成熟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如果按照同一个老师的指导思路去解题,就相当于把文科生、理科生、文艺特长生(生长环境)混在一起,而且这些学生是来自于不同的年级(心智成熟度)!!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按照这个思路去给孩子立规矩了,但是没效果啊!是不是这个定规矩的视角错了?

视角没错,但这个视角只针对二年级的文科生家长,三年级的理科生和一年级的文艺特长生家长,你们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视角而已。

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家长也跟着成长,慢慢的会从一年级升到五年级,但有些家长拒绝成长,孩子都已经上初中了,他们还在一年级慢慢徘徊!

所以,关于给孩子定规矩,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那就是家长首先认清自己的特征和发展阶段,然后用适合本阶段发展的方式去给孩子定规矩,并承担相应的结果(为什么还要承担结果?后文有详解)。

以孩子不好好睡觉为例,Kelly列出几个不同的制定、遵守规矩的方法:

1、“睡觉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提醒,不干涉”

过程:“宝宝,快睡啊,别玩了……妈妈先睡了”

可能的结果:“到点就睡”的规矩对孩子产生不了约束力,孩子睡眠不规律,午觉推到傍晚睡、晚上半夜才能入睡、早晨起不来。

2、“你到底睡不睡?!”

过程:“快点睡!都什么点了!你不要睡觉老娘还要睡呢!看来不打不消停啊!” 睡眠是家里的对抗赛,每天家长都要气哄哄地打几巴掌孩子才肯睡。

可能的结果:孩子不愿遵守“到点要睡觉”的规矩,抗拒睡眠,因为睡觉意味着愤怒的爸爸妈妈和挨打。带着情绪入睡,易在睡梦中哭闹,第二天起床困难。

3、“睡觉很重要!”

过程:“宝宝,妈妈告诉你现在已经很晚了,你只要放松一点就可以睡着。你已经是大孩子了,需要学会自己平静……”唐僧似的唠叨,看似是给孩子讲道理,其实是怕自己一停下来就会情绪失控。家长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爸爸妈妈轮番上阵“宝宝,如果你在妈妈身边睡不着,就到爸爸这里来,不许乱动,也不许说话……”

可能的结果:睡觉的过程变成了家长漫长的演讲,家长看似平静,但情绪却像奔涌的岩浆,只因特意控制才不喷涌出来。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表里不一,迷茫困惑,很难控制情绪。对睡眠仍旧有抗拒。

4、“宝宝,我知道你睡不着很难受,妈妈陪着你。”

过程:孩子扔枕头、扔娃娃、乱踢乱爬,家长看到的不是无理取闹——他有道理,因为他睡不着,又没有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而是孩子的无助,于是心平气和地抱着他、搂着他,包容他的情绪,用自身内在的平静去安抚孩子的烦躁。

可能的结果:家长用爱去解读、包容孩子,孩子感受到了家长内在的宁静,从而慢慢平静下来,自觉自愿去遵守“到点要睡觉”的规则。

大家看完,是不是说我要选第四个?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我们绝大部分人不能选第四个!

原因

因为要做到第四个,需要一个人有非常成熟的心智:能够接纳包容自身的不完美(包括起伏不定的情绪),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是他惹我生气了,他一出招我就要接招吗?我才是为自己情绪负责的人),爱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找平衡点,不压抑自己,不透支健康),看清真实的自己(了解了自己,才能够看见别人真实的需求,包括孩子),最终,才能用一颗平和的心,去关爱身边的人。

而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处在第1、2、3个方法的成熟阶段,如果要求自己要跨过自己的阶段去做太高阶段的事情,那么只能是去追求遥不可及的不可能。

一个一年级学生咬着牙要解微积分,就因为他认为微积分很高端,那么结果会怎样?

当然是沮丧!他不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接纳自己的不足,接下来说不定会更否定自己:我没用,我不是一个好家长!

转折

但是不是就不能做到第4个阶段?不是,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现状,我们伴随孩子一起成长,我现在处在一年级,那我就解一年级的题,慢慢的,等我升到了二年级,我再老老实实解二年级的题,不好高骛远,心比天高。扎扎实实地生活,终有一天,等我们抬头一看,自己已经随着孩子的成长,升到了更高的年级。

感悟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年级哪个阶段,所以需要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慢慢去悟。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还处于一年级的时候,请不要和别人比较,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机遇都不一样,也不要抱怨,因为天知道接下来你会接到什么样的牌?也许孩子就是老天给你的下一副牌,给你机会去翻身。

了解了自己的发展阶段,要做的就是接纳。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就不要控制,真实的表达出来比强行压抑、在孩子面前戴着面具要好,因为孩子是会透过表象,直接感知我们最真实的内心的。要么暂时离开,要么在孩子的面前发泄完之后,给孩子道个歉“对不起,妈妈控制不了自己,请你原谅。”一味追求表面的“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其实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妈妈的面具后面到底藏着什么?孩子用丰富的想象力一加工,恐惧,就如大海一样宽广。但是,如果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孩子就知道:妈妈是会生气,不过我知道她再生气也就那样。有限的恐惧和无限的想象,哪个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谈接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孩子就只能得到一个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的父母,如果我们和孩子“认命”,那么我们就能踏实生活,一点一点成长,如果不“认命”,家长硬要跳级表现,那么家长和孩子只能经历更苦的“命”。

不求完美

最后,是不是能做到第四个方法的父母就永远不会发脾气?这样的要求只是在追求完美。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日日心如止水,只有佛陀能做到,我们修炼的层次还不够,今天能做到平静去解读孩子,明天也许会对孩子释放怒火……接纳自己的状态,成长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进一步退两步都是正常的,只要整体状态是在成长、在变好就行。

各种育儿理念就像摆在书店里的书,每一本都很好,但哪一本是值得我们买回去的,就看买书的人,你需要补充哪方面的知识(社科类还是工科类),你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漫画还是哲学书)。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孩子的视角,希望家长做到哪些呢?嘘——听听孩子对你的期盼 | 好家长
前4年不分段立好这些规矩日后很难改!5项原则帮你正确立规矩!
七八岁的孩子“比狗嫌”怎么办?家长先要读懂孩子的“叛逆”……
老胡说事儿(90):家长越软弱,孩子越叛逆
叮,请查收! 不打不骂立规矩,这里有一个核心秘诀
沉着型家长的情绪反应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