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片笔记写作法》:用零碎时间,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库

文/茹金

德国有一个很牛掰的普通人,从一名小小的公务员,摇身一变为知名学校的社会学教授。他一生积累了9万个知识卡片,出版了58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凭借这样的高质量、高产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这个人就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一个酿酒师的儿子,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自创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卡片笔记法,正是使用这个方法,让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在这不久之后,卢曼就被选为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教授。

尼古拉斯·卢曼

其实卢曼也曾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书本的空白处记笔记、写想法,但是他发现这样并不能让自己好好消化和使用这些知识,于是他就开始尝试用卡片把想法先记录下来,放到盒子里。随着想法的增多,再逐渐将这些想法按主题分类,久而久之,这些想法自成了一套知识体系——这就是卡片笔记法。

德国学者申克·阿伦斯深入研究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并融入自己对的思考和想法,著成《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以期使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到这样有效的方法,用于写作或是开启更有意义的生活。

中文版《卡片笔记写作法》

01什么是卡片笔记法

传统的笔记记录方法大多是自上而下的。

比如你准备写一篇文章,会先拟定几个主题,然后再从这些主题中挑选最想写的一个。主题选定后,再去按照主题的方向构建文章的结构,再按结构需要查找大量的素材和资料,最后把这些融合到一起完成一篇文章。

整个过程会很费时,因为你平时没有积累相关的内容,需要一切重新去寻找,而因为主题的既定性,这个寻找过程又会变得更加困难。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则恰恰相反,是自下而上,不需要在需要写作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在阅读或是生活、工作时,只要脑子中有想法产生,就随即把他们记录下来,然后放在一个盒子里。

今天记录的可能是书中的语句,明天可能记录的是生活中的观察,不管是什么主题的,都先把这个瞬间感悟留存,然后定期拿出来查看整理,进行主题链接。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形成多个知识链。

而这些知识链就是最好的素材和资料,每一个想法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深入探索,稍加整合就会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这就是卡片笔记法的独特之处——不需要刻意搜索,只需要自然而然的积累。

卡片笔记法的核心原理就是用被动输出,把零散的知识串成日趋完整的知识架构。卡片笔记法“战胜”传统笔记法的关键在于——它促使人进行主动思考,进而让懒惰的大脑变得主动起来,把这些思考化成体系。

02 大脑很懒,要想办法让它勤快起来。

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一阶操作和二阶操作。

一阶操作就是你看到苹果,直接记忆为苹果,是最直观的感知、记忆到的,也即“认知”本身;二阶操作是你看到苹果后,联想到苹果很甜,可以做苹果酱,这是当前感知到的内容,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记忆这个苹果、学习这个苹果,这也称之为“元认知”,即认知的认知。

传统的笔记法之所以写过、划过还是记不住,重点就在于只进行了简单的一阶操作。

懒惰的大脑并不会因为略带深刻的划线动作或是抄写过程,就自动把这些知识串联在一起,反而,大脑会因为没有受到“指示”,随意把这些内容当做不重要的事项封存起来,如果很久很久,你都没有再去“翻动”他们,这些内容就会彻底的消失。

而卡片笔记法在第一步就让懒惰的大脑被动得勤快起来——需要用笔和纸把书上到看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而且一张纸只记录一个点或是一个精华。可以摘录,但必须有自己的思考。

没错,卡片笔记法的重点不是记录,而是思考,有意识地在大脑中写入知识。这也是基于人类认知的基础——存入时越困难,提取时会更方便。

03大道至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简单到极致。

卡片笔记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想法;第二步把累积的想法划分主题;第三步建立索引,把这些主题和想法联系起来。

这些内容分放在两个盒子里,一个是用来记录和保存写下的内容;一个是用来监管记录,对写作的内容进行索引和整理。

3+2的模式让所有内容逐渐关联起来,形成了多张知识网

当你想要提取某一主题相关内容时,会很轻易就找到那些曾经记录下来的内容与思考,再加上融合串联,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就形成了。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写文章,也可以用于整理生活或是用于梳理工作事物。

因为卡片笔记法是把无形的大脑加工放在了体外,把那些需提醒的事项都一一写下来,通过定期的整理和思考,就能找到自己一直想要寻找或是真正关心的事物。

这个过程刚开始时也许有那么一点不容易,但是,当你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时,这个方法就变得很简单。每一条记录都是你感兴趣的事情,是你当下在意或是想要达成的事情。

这是一条非常简单的原则:记录自己的心动,把内化提到了前面,先消化书本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见进行分类和提炼,方便日后的提取和使用。

而且,这个方法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哪怕零星的几分钟,你有了感触,就可以把它写在纸上或是记在手机的便签里,只要记得定期整理就好。

当大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所有放在盒子里的知识内容就会像自己的一个微型博物馆一样,储存了你所有感兴趣和在意、想了解的内容。

你需要做的,就是定期去梳理它们,把他们关联起来,随时都可以写出见解全面、主题深刻的文章。

04 结语

怎么样,卡片笔记法是不是很简单。老话说,大道至简——世上并没有难做的事情,只是我们自己的大脑常常会给自己设限,阻碍我们尝试的努力。

所谓至简,就是找到那个方法,坚定不移地养成好习惯。比如,让大脑学会思考,把输出的快乐提到前面——这就是卡片笔记法的神奇之处。

如果你已心动,想要毫不费力地拥有这样一座知识体库,不如从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开始,开启新的知识构建之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片笔记写作法》:让知识体系自由生长
写作新手的通病:太把写作当回事。看清这3点,人人都能写
30年写了58本书,这个方法让你的写作更高效
书评|如何毫不费力地找到写作主题和素材?
flomo weekly vol.029 - 不写,就无法思考
长文|一个码字人关于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认识和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