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商人从孔子儒家学到了什么?

日本商人究竟从中国的儒教中受到了那些影响呢?

首先是把“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极力倡导“中庸之道”,推崇“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劝诫人们和睦相处,相濡以沫,即使受到委屈,被人咒骂也不怨恨,不动怒。其要旨就是培育民众的“和为贵”的思想,从而增强国家和团体的凝聚力和黏合力。

日本商人把这些儒家思想导入企业管理领域,使之与日本民族高度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与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管理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日本民族把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奉为民族精神的精髓,甚至把自己的民族称为“大和民族”;而日本的商人,则把“和为贵”的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从而成功地培育出举世闻名的“团队精神”。

日本的一些大公司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的时间,举办以厂为单位的职员联谊会或组织职员集体旅行,其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建立感情,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从而在整个公司中逐步形成一种亲密感、认同感和一种“和”的氛围。这和欧美的企业有很大的差别。

欧美人认为,每天都在一起上班,天天见面,没有必要再浪费个人时间去喝酒联谊,集体旅行。但是日本人却认为,这种联谊和旅行是十分必要的。老板意识到,这种集体活动是培养员工的亲和感,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广大员工则认为,参加这种集体活动,是员工的光荣和职责,谁如果不参加,不但会遭到同事的冷眼,而且在家庭中也会受到亲属的责怪。

由此可见,日本企业界相当重视企业内部的“和”,煞费苦心地维持企业内部亲密和谐的氛围。日本人不能容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缺乏集体精神的必然结果是自私自利。可以说,日本企业中没有个人主义和激烈的内部对立,上下一致、齐心协力、一致对外是日本企业最为突出的共性特征,而联谊会和集体旅行则是培育这种共性特征的重要手段。

日本商人极力倡导老板与员工结成相依相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它对内可以化解各种矛盾,增进团结,对外则有利于培育竞争意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对日本发展成为现在的经济大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韩国企业文化
企业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
企业凝聚力之三:你是员工你做啥
企业文化:不战而胜
狼性团队精神演讲稿
提高团队凝聚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