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城地震预报”仅是一个偶然

所谓“临震预报”

辽宁省地震办主任朱凤鸣在2月4日零时30分向省政府提交的《地震情报》第14期中,明言“震级尚在不断加大”和“很可能后面有较大地震”,这些被宣布为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官方的说法是,省政府于1975年2月4日“得到该日将于海城附近发生强震的预报”。

实际情况一:未预测地震“马上”发生

根据2004年,四位地震专家王克林、陈棋福、孙士鋐和辽宁省地震局王安东的调查显示,1975年2月4日,辽宁地震办没有一个工作人员认为,他们预测在那一天内会发生地震。朱凤鸣提交的报告中,“较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尺度是一两个星期之内,而非“马上”。

实际情况二:省领导行政命令成巧合“预报”

当朱凤鸣上报至革委会副主任华文时,华文立即要求“你们最好确定个地点,由我们通知有关县市到那里集合,立即研究防震措施和布置防震工作”。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华文的行政决定,阴差阳错地实现了海城地震的省级预报。

实际情况三:未预报前人员已撤离

由于2月3日傍晚至2月4日晨的频繁地震,一些山墙和烟囱已经倒塌。所以,一些公社和个人在没有收到上级要求的时候,已经自行疏散了。

 

“临震预报”的证据

前震频繁:从2月3日18时38分到2月4日17时39分,海城共发生地震33次;其中2级到2.9级地震9次,3级到3.9级地震8次,4级到4.9级地震2次。

实际情况一:小地震后出现大地震概率低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一次地震之后,3天内在其附近发生一次大地震的概率只有大约6%。这一概率在地震预测中是毫无借鉴意义的。每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生4-5级地震的平均次数多达万次。如果把这些小震都当作是大地震的前震去预报,将会导致难以计算的误报和恐慌。

实际情况二:大地震前有前震概率低

大部分大地震发生前都没有前震,只有大约10~20%的大地震有前震。依靠前震来做地震预报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震为何难以预报
将来地震预报突破肯定是中国
鞍山故事——1975年海城地震
地震能否预报
陈向阳:说说地震预报
“海城地震预报”为何会成为历史的绝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