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只知道罗盛教是救人牺牲的,但获救的少年后来咋样了,你知道吗

“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这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在牺牲前不久写的一首诗,他牺牲的时候年仅21岁,而他救人的事迹也登上过小学课本,为国人熟知,至今仍有很多人前往他的家乡悼念。

但那位被他用生命救出的少年却鲜有人提及,缅怀英雄,不仅是要牢记英雄的功绩,我们也应当知晓英雄身后的故事。

罗盛教

那这位少年在罗盛教牺牲之后都干了什么?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救人时讲起。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1951年4月,21岁的罗盛教跟随部队进入了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当文书,别看年纪小,此时的他已经当了两年的兵。

部队里文书的工作主要是记录战士们的日常生活和作战时的表现,每个战士的功劳都被文书记在一个笔记本上,而这就需要文书充分了解每一名战士的性格和习惯,罗盛教就做到了这一点。

他出生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地主的压迫,新化解放时,家里分了几亩田地,这让罗盛教一家很是感动,等他18岁的时候,便在父亲罗迭开的支持下,参加了解放军。

因为读过几年书,罗盛教经过培训就在部队里当了文书,出身贫苦的他很注重团结战友,每次有新兵报到时,他都会第一时间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家庭情况,战友们生活上遇到困难,罗盛教也是能帮就帮。

1951年秋,为了在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联合国军集中九个师的力量,在飞机坦克的协助下对我军发动了猛烈的秋季攻势,罗盛教跟随部队参加了这场反击战。

志愿军战士

每天阵地上都会落下数以万计的炮弹,每天都有战友们牺牲,罗盛教身为文书用笔一笔一笔地记下了战场的情况,而到了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文书也拿起枪奋勇杀敌,开头提到的那首诗就是这时候写的。

最终,我军以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把敌人打回了谈判桌上,当然,一四一师也出现了伤亡,师长叶建民便接受上级的指示,将部队撤到了成川郡地区休整,罗盛教的侦察连就驻扎在位于成川郡的石田里村。

来到这以后,罗盛教凭借亲切友好的态度,很快就与村里的村民们熟悉了起来,他经常在参加完训练任务后跑去帮大家干杂活,这里的村民都很喜欢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1951年秋的一天,侦察连其他战士都去了前线阵地上侦察任务,罗盛教则留下驻防,就在这时,敌机来袭,一发炮弹直接落在了一户村民的家中。

“不好!”罗盛教大呼一声,然后飞快地冲了进去,因为他知道里面有一个大娘和一个小孩,面对敌机的狂轰乱炸,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最终背着孩子、搀扶着大娘走了出来。

而当走到安全地方的时候,罗盛教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爆炸产生的烈火给烧出了好几个窟窿,这让大娘很是感动,罗盛教却说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1952年1月2日早上,罗盛教刚参加完早操,他在返回住处的时候,想起来河边有之前训练使用的两颗手榴弹,他觉得可以捡回来练习投弹,便和理发员小宋一起到河边寻找。

到了河边,罗盛教发现有4个朝鲜的少年正在结冰的河面上滑冰,看着他们天真的样子,罗盛教也露出了笑容,是啊,他年纪也不大。

因为实在记不清手榴弹的具体位置了,两人便分头行动,罗盛教向东,小宋向西,并且约好谁先找到就大喊一声。

这天气温低至零下20多度,罗盛教冒着严寒步履蹒跚,他仔细地扒着雪堆,生怕错过一个地方。

走了没一会儿,后方突然传来了“咔嚓”一声,紧接着便是孩子的呼喊,罗盛教赶紧扭过身子朝着分头行动的地点跑去,因为他记得那里有四个玩耍的少年。

果然,等罗盛教跑到的时候,他看见一个朝鲜少年连同滑雪车一起掉进了冰窟窿,另外的三个少年则慌乱地站在一旁大声地呼喊。

“当兵就是为了老百姓,朝鲜人民的孩子也是老百姓,必须救。”罗盛教脑海中闪过了这个念头,他来不及呼叫战友一起,自己边脱衣服边朝着冰窟窿跑去,等他奋勇一跃的时候,上身只剩下了一件薄薄地单衣。

作为文书,罗盛教在赴朝参战的路上简单地学习了几句朝鲜语,看着冰面上三个少年惊慌失措的样子,他心疼极了,赶忙用一口不流利地朝鲜话大喊着:“不用怕,不用怕,哥哥会救他上来的!”

只见罗盛教一头扎进了水里,在水下寻找着落水少年的踪影,片刻后,他浮出了水面,因为水下的温度实在太低了。

一下没找到,罗盛教没有放弃,他吸了一大口气然后又钻进了水里,一分多钟后,少年的双手露出了水面,是的,罗盛教找到了他,并且用力托举着他的身体,此时的少年已经满脸惨白。

就在这时,听到声音的小宋赶了过来,他看见浮出水面的少年后,赶紧跑到村里拿了一根竹竿,然后少年顺着竹竿爬了上来。

就在小宋以为人没事了的时候,另外三名少年大喊道:“叔叔,还有一个人在水里,你快救他!”

“来的时候明明只看到了四个少年啊,还有一个人在水里……不好!”小宋这才意识到水里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罗盛教,他拼命地呼喊着战友的名字,可一直没有等到回音,河水也恢复了平静。

原来,水中的罗盛教已经冻得全身发紫,为了救出少年,他用尽全部的力气把双脚踩在河底的碎石上做支撑,然后双手托举着少年的身体,并且用头部将少年顶了上去。

当少年顺着竹竿爬上去的时候,罗盛教已经用完了全部的力气,被河水冲到了远处的冰层下面。

小宋赶紧回到营地喊战友们前来帮忙,经过打捞,罗盛教被找到了,但已经停止了呼吸,年仅21岁……

牺牲背后的故事

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时常会出现战士掉河里、跌入山谷、被严寒冻死等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因为小宋并没有亲眼看见罗盛教救人,加上和朝鲜少年因语言不通沟通不便,所以,当上级得知罗盛教在水里牺牲的时候,便按照“溺水身亡”的情况,报了“非战斗减员”。

崔莹

如果只是这样报,也许我们就无法得知英雄的事迹,幸运的是,就在事发的第二天,师里撤销了“非战斗减员”的上报决定。

原来,这天上午,师长叶建民来到了侦察连巡视,他发现侦察连的营地附近聚集了大量的朝鲜人民,人群中还传出了哭喊的声音,这让他很是不解。

“快去问问,看出了什么事!”叶建民赶紧让身边的参谋跑去询问事情的缘由,这才得知罗盛教勇救落水少年的事迹。

原来,少年名叫崔莹,当时被救出来以后,他旋即被小宋送到了家里,因为情况紧急,没来得及询问具体情况,小宋就回部队叫人去了,这才导致出现了上报“非战斗减员”的情况。

叶建民

而崔莹醒来后,脑海里一直闪现着舍身救他的罗盛教的身影,他大声地向着父母哭喊,说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另外三个少年回家后也向父母说明了情况。

几天后,石田里村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来到了侦察连的驻地,因为从没有落水的三名少年那里得知,救人的是志愿军战士。

他们来到这里后经过询问发现只有罗盛教落水遇难了,顿时明白他就是救起崔莹的恩人,便想着到罗盛教的遗体旁悼念,可谁知,一问才知道部队只给罗盛教记了一个“非战斗减员”,众人心里很是难受,纷纷要为他请功。

叶建民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赶紧下车走到了朝鲜群众的身前,只见一位叫元善女的大娘激动地对他说道:“首长,您一定要为他请功啊,我要把我的坟地拿出来让给罗同志。罗同志与我的儿子没有什么区别……”边说边流着眼泪。

原来,元善女就是当初罗盛教搀扶着救出庭院的大娘,大娘得知他为了救朝鲜的孩子遇难了,心里万分悲痛。

紧接着,一位头发发白的老大爷更是哭着说道:“罗同志是为救我们的孩子牺牲的,请志愿军把他的遗体交给我们吧,我们要按照朝鲜人民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他!

随后,崔莹一家也流着泪表示要厚葬罗盛教,其他的朝鲜群众都是这一想法,叶建民见到此情此景,也知道之前是报错了,罗盛教是一个切切实实地英雄。

在经过一番调查后,叶建民重新向上级汇报了罗盛教的情况,为他请了功,很快,罗盛教英勇救人的事迹就传遍了全军上下,激励了每一个在前线作战的战士。

志愿军总司令部亲自授予了罗盛教特等功一次,并表彰他为“一级爱民模范”。而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更是称他为真正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与此同时,朝鲜方面也十分感恩罗盛教的行为,朝鲜政府授予其“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领导人金日成更是为罗盛教的墓碑题字:“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上千当地的朝鲜群众自发地参加了罗盛教的追悼会,崔莹一家更是哭得泣不成声。

后来,朝鲜人民将罗盛教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他们还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每年都会有当地群众自发地前来悼念英雄。

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罗盛教纪念碑上永远地刻下了朝鲜人民纪念他的碑文。

而在我国国内,对罗盛教的纪念更是接连不断,他的事迹也登上了小学课本,罗盛教英勇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也永远地刻入了民族的血脉。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当然,被救的崔莹也是知恩图报,在得知罗盛教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时,他主动给他们写信,在信中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从此,崔家和罗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收到信后,强忍着悲痛答应了崔莹的请求,因为他清楚如果是换了别的战士,也会救崔莹的,他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1953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不久,贺龙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带着5000人的慰问团前往了朝鲜看望当地的群众和埋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罗迭开也是其中一员。

得知英雄的父亲前来,金日成在贺龙的陪同下,亲自走到了他的身边,握着罗迭开的手,饱含感情地说道:“谢谢你,谢谢你生了这样的好儿子为朝鲜人民牺牲了,谢谢你这样的好爸爸。

金日成

在之后的欢迎宴会上,崔莹见到了罗迭开,只见他直接扑到罗迭开的怀里,大声地喊着:“爸爸,我的爸爸,盛教哥哥救了我!”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罗迭开心里更加难受,他轻轻地抚摸着崔莹的额头,感觉似乎怀里抱着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罗盛教。

这天晚上,罗迭开应邀来到了崔莹的家中居住,村里的乡亲们得知英雄的父亲要来时,纷纷自发地走到村头,排起了长队,静静地迎接着他。

等罗迭开抵达村里后,崔莹的父母更是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是您的儿子救了崔莹,谢谢您!以后崔莹就是您的儿子!”罗迭开更加泪流不止。

崔莹

吃过晚饭后,几人坐在炕上闲聊,罗迭开耐心地和崔莹一家说起了自己儿子曾经用功读书、毅然参军的画面,没说一会,眼泪又流了下来。

片刻后,罗迭开愣了一下,然后拉起崔莹的手,慢慢地说道:“孩子,我来的时候,盛教的妈妈让我嘱咐你,要你好好念书,提高文化,将来全心你全意给人民办事,盛教死了也如活着一般。

罗迭开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晚,这对异国父子坐在炕头一直聊到了很晚很晚,几天后,罗罗迭开就跟随慰问团返回了国内。

中间的是崔莹

临行时,崔莹准备了很多的特产送给罗迭开,他紧紧地拉着罗迭开的手不舍得父亲离去,只见他流着泪激动地说道:“爸爸,爸爸,将来有机会,我一定去中国看您!”

幸运的是,很快,崔莹的愿望就实现了,1954年春,他跟随朝鲜的访华代表团来到了中国,崔莹莹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罗盛教的老家新化。

同朝鲜人民一样,新化当地的百姓也很心疼这个知恩图报的朝鲜少年,他们热情地迎接着崔莹的到来,而罗迭开夫妇更是带着剩下的孩子们一大早就做好了准备。

再次见到罗迭开时,崔莹还是直接扑到了他的怀中,大喊道:“爸爸,爸爸,我来看您了!”一旁的罗母不禁流下了眼泪,这晚,崔莹住在了罗家,一家人坐在一起互诉衷肠。

此后多年,罗迭开只要一有机会,就跟着慰问团前往朝鲜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而崔莹也是一样,即使没有机会去的时候,父子俩也保持着书信往来。

1970年10月23日,这是罗迭开最后一次跟随慰问团前往朝鲜,朝鲜人民一如既往地接待了这位英雄的父亲,金日成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你的儿子在朝鲜光荣牺牲,他是国际主义战士的模范,你是朝鲜人民的父亲。”罗迭开感动不已。

就在这次的迎接晚宴上,一位朝鲜青年军官来到了罗迭开的身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激动地喊道:“爸爸,爸爸,我是崔莹啊!”是的,这位军官就是崔莹。

原来,自从被救了以后,崔莹时刻想起罗盛教哥哥,时刻想起父亲罗迭开对自己的教诲,他发誓长大后要像罗盛教哥哥一样当兵保家卫国。

被抬着的是罗迭开

等年纪够了的时候,崔莹果断地加入了朝鲜人民军,他的父母都很支持儿子的决定,进入部队后,崔莹一直吃苦耐劳,勤学苦练,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帮助着他人。

这次罗迭开来朝鲜访问时,崔莹已经凭借突出表现成为了排长,因为多年未见,罗迭开一时没有认出,见到孩子后,罗迭开紧紧地抱住了他,微笑着说道:“好啊,当兵好,以后你要听金首相的话,做金首相的好战士!”崔莹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天晚上,罗迭开和上次来时一样,住在了崔莹的家中,此时的崔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爸爸,他把四个孩子叫到罗迭开的身边,认真地说道:“叫爷爷,当年是他的儿子,盛教哥哥救了我!”

“爷爷,爷爷!”伴随着一声声呼喊,罗迭开的心里很是欣慰,在回国前,崔莹夫妇经过一致商议决定把最小的儿子送给罗迭开做孙子,好替崔莹尽孝,这让他很是感动。

罗迭开没有拒绝,他给孙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罗继宏,以示继承中朝两国人民的宏伟事业,崔莹夫妇欣然同意,回国后,罗迭开过起了平凡的晚年生活。

而崔莹依然在部队中历练,“接过盛教哥哥的枪,保家卫国”,这是他当兵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真应了那句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此,向罗盛教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只知道罗盛教是救人牺牲的,但获救的少年后来怎样了,你知道吗
珍贵影像!那个被罗盛教救起的朝鲜少年长大后来中国做了一件事……
彻底震惊:除了打仗,志愿军在朝鲜还做过这些事
离休军人忆难忘一幕:想念罗盛教救过的朝鲜少年
罗盛教——志愿军模范战士(舍己救人)
英雄事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