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长征时拿走藏族土司一本书,解放后,土司请主席赐个新姓
userphoto

2022.10.14 山东

关注

1952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内接见受邀前来参观的西南少数民族观礼团,时任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副主席的索观瀛位列其中。

周恩来总理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之中的索观瀛,拉着毛主席亲切地说道:“主席,你看这位就是我们长征路上借住过的卓克基官寨主人索观瀛。”

席间,毛主席邀请索观瀛同桌就餐,再次同他聊到长征往事,感慨道:“在官寨借住的时候,我正好住在你的书房里,你案头上那本《三国演义》真是让我惊喜万分。”

闲聊过后,索观瀛向毛主席提了个要求,毛主席十分爽快地答应了。这位藏族土司到底向毛主席提了什么要求呢?

毛主席等人

威慑四方的“高原枭雄”

土司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统治制度,这项制度渊源已久,早在元代时就已存在。

自那时起,卓克基土司就一直驻守在如今的马尔康一代,土司们接受朝廷分封,通过世袭制来延续对于部落的统治,索观瀛便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1900年,索观瀛出生于汶川玉龙乡的一个贵族家庭之中,他的父亲索代兴是汶川县瓦寺第22代土司。作为家中独子,父亲十分重视他的教育问题。

尽管出生藏家名门,但索观瀛自幼是在汉族圈子里长大的,从小就能讲上一口流利的汉语,熟识汉字的他还读过大量汉文典籍,“四书”、“五经”等各类名著全都不在话下。

索观瀛

待到上初中时,开明的父亲不惜花费重金将索观瀛送去了当时整个四川省内师资力量最为强大、硬件设施最高的成都甫澄私立中学就读。

由于卓克基土司夫人同丈夫一直膝下无子,没有后代继承土司之位。万般无奈之下,卓克基土司夫人找到了自己的亲妹妹,希望她能让她儿子索观瀛离开汶川来到卓克基入赘为婿。

出于政治利益与亲情的双重考量,索代兴答应了这门婚事,双方约定好,待索观瀛年纪稍长后正式赶赴汶川继位。

1916年,16岁的索观瀛初中毕业后由成都返回汶川,去往继位。初到卓克基的时候,索观瀛发现自己虽居土司之位,但作为“边缘人物”的他根本没有任何实权,官寨内的任何事宜都是掌握在部落的德尔科与卡尔枯手中。

卓克基

索观瀛当然不甘心实权落在别人手中,自己只能做一个空有虚名的土司。

足智多谋的他决定静观其变,等到时机成熟时再行动。

随后,他在岳父的引荐下结识了国民党军官绥靖屯游击司令杜铁樵,为了和他搞好关系,从而寻求帮助,那段时间他可费了不少力气。

为除后患,索观瀛请求杜铁樵率领两个连的兵力深夜潜进卓克基,将德尔科与卡尔枯手下的两个寨子紧紧包围,索观瀛自己带着一批人马直接冲了进去,最终以谋反的罪名将德尔科杀死。

索观瀛

另一边的卡尔枯听闻此消息后,连夜带着家眷与贵重物品仓皇而逃,不知所踪。从此,卓克基部落的实权彻底落在了17岁的索观瀛手里。

在这之后,索观瀛开始大刀阔斧搞改革,将管辖范围内的许多职位由过去的世袭制度改为任命制,革除异己,选贤任能。他还带着藏族同胞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以及商业。

与此同时,为了巩固政教大权,他还派人专程前往西藏拉萨,从三大寺之一的甘丹寺内请来了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堪布劳让金巴来到马尔康寺当主持。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成效后,索观瀛在整个嘉绒西藏部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被当地人民称为“高原枭雄”。

甘丹寺

不打不相识

1935年6月中旬,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同红四方面军于小金县达维桥会师。进行短暂休整后,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的战略方针。

最终,党中央决定兵分左、右两路军队北上,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若是想要顺利实现北上这一战略方针,红军首先需要控制住卓克基这个战略要点,毕竟它是通往草地、松潘、汶川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必经之路。因此,卓克基土司索观瀛成为了红军最重要的攻略对象。

红军两大主力部队成功会师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蓄谋已久的“分割围歼”红军计划。得知这一消息后,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连夜乘机飞抵成都亲自督战。

蒋介石

国民党和反动头子还在嘉绒西藏四处散布谣言称红军要掠夺粮食,还要吃娃娃,烧毁寺庙,消灭宗教,把红军说成了无恶不作的嗜血狂魔,以此来挑拨当地老百姓们与红军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国民党还将一些蒋介石的讲话如《劝告四川绅耆服务桑梓,协助剿匪,拯救民众书》等译成藏文,四处分发。

与此同时,蒋介石任命索观瀛为卓克基、松岗、党坝三土游击司令,空投给他一批机枪、弹药等武器装备,命其带领部队击退红军。

不过,索观瀛与其他部落的土司头人们并不一样,头脑清醒的他明白自己不能完全受制于国民党的掌控之中。

索观瀛

因此,表面上他既接受蒋介石的委任与武器装备,也象征性地狙击红军。

但是暗地里,他又在偷偷观望这支自己并不了解的队伍。

1935年6月下旬,索观瀛率领200余名士兵在梦笔山山顶时与红军交战。红军本着不想伤害无辜民众,保护官寨不受损坏的态度,想要同索观瀛谈判。

但索观瀛并不理会,继续发动攻击阻止红军通前进。直到当日夜晚,红军先头部队为求增援发射了三颗彩色信号弹。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信号弹居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索观瀛和士兵们从未见过此物,看到夜空中射出的三色耀眼光芒后,以为是神仙在施展法术,带着贵重财物与家眷连夜躲进了深山里头。

索观瀛着急地连自己视若珍宝般的卓克基土司大印都顾不上带走。

红军

红军长征路上的传奇官寨

1935年6月27日,索观瀛弃寨而逃后,红军获得了卓克基地区的控制权。由于国民党无孔不入的污蔑式宣传,红军初入卓克基地区时遭遇了不少麻烦。

村寨里的老百姓们一听到红军来了,全都背着口粮躲进了深山之中,有些持有武器的村民们还拿出枪来射击红军。

看到这种情况,朱德马上召集部队负责人,宣布了以下几项规定:

一是尊重西藏当地风俗习惯;

二是爱护人民公共财产,在他们没有返回寨子之前,不准进入他们的房屋;

三是帮助村民们喂养好其留在家中的牛羊。

要求红军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自身实际行动来感化藏族同胞们。

朱德

随后,他还找了几位随红军行动了一段时间的藏族同胞谈话,让他们上山动员大家回到村寨,最好找到土司索观瀛当面谈判一番,希望能争取他同红军一起进行抗日反蒋斗争。

7月初,毛主席、周恩来一行人在参加完政治局会议后,跟随军委纵队到达卓克基,进行为期一周的休整。

对于此次休整期间的住地卓克基土司官寨,毛主席直到后来还一直念念不忘,对其有着很高的评价:“古有郿坞,今有官寨。这个土司官寨绝对是我们长征途中见过最有特色的建筑了。”

自元朝起600多年的时间里,卓克基土司官寨一直是土司办公及其生活的地方。依山傍河而建的四层连体建筑十分气派,内部的装饰更是富丽堂皇,各类设施应有尽有。最让毛主席震撼的当属他所入住的位于官寨二楼的“蜀锦楼”书斋。

“蜀锦楼”

索观瀛的书斋里收藏者大量的藏文经典和汉文著作,这让酷爱读书的毛主席十分欣喜。

他在翻阅图书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让他更加惊喜地存在,索观瀛的案头上摆着一套精装版的《三国演义》。

每每到了闲暇时间,毛主席便会阅读此书,甚至离开官寨时还将其带在身边借读,他还和身边的警卫员们念叨:“我得好好看看这本书,说不定还能从里面学学经验,为接下来制定作战计划作准备。”

在卓克基官寨休整的短短一周时间内,红军做了了许多事情,如召开会议、筹集军粮、休整部队等等。

这期间,毛主席、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在这里召开了意义非凡的卓克基会议,专门讨论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的相关问题,并在会议中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踊跃参加革命。

卓克基会议

红军进入卓克基地区后,广大藏族同胞们发现红军与过去的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称他们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躲进深山的民众们,在红军的感召下,纷纷返回了寨子里,积极参加红军在当地开展的各类革命活动。索观瀛同样深受感染,决定尽自己所能支援红军长征。

在得知红军面临严重的粮食供给问题后,马尔康人民纷纷慷慨。

本就广人稀、物产资源匮乏的马尔康人民,在自身人均年有粮食产量不足两百公斤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咬着牙完成了支援为数万民红军筹集粮草的艰巨任务。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之下,长征之路才得以继续。

长征

下定决心跟党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地区,先后解放小金、金川等地,索观瀛积极动员群众捐款捐物,带着物资慰问解放军,清匪肃特,暗中派遣属下将国民党残匪控制后移交给人民政府审判。

时任西南军区公安师师长的张行忠为清匪肃特,时隔多年再次踏上了长征时期曾进驻过的卓克基领地。

到达卓克基后,张师长来到官寨同索观瀛叙谈,谈话间他再次转达了毛主席、刘伯承等领导人的关切,希望他能和共产党站在一起,共同带领人民走向繁荣与富强。

这时的索观瀛仍然拿不定主意,长征时期自己还帮国民党狙击过红军,也在蒋介石的委任下担任过一些职务,现如今加入共产党的话,真的能够被信任吗?

再说自己所在的地区还未解放,仍被国民党残余势力控制,将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呢?这一系列疑问让他实在不敢下定决心,只好两面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索观瀛等人

1952年年初,索观瀛被茂县地委选派为西南少数民族观礼团成员,前往武汉、上海、杭州、北京多地参观。

五一劳动节期间,索观瀛跟随代表团来到中南海参加五一国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周恩来总理第一眼就认出了自己。之后的晚宴上,还有幸被安排与毛主席、周总理同桌用餐。

席间,毛主席握着索观瀛的手亲切地说道:

“长征时候,我们借住过你的官寨,你的官寨真是我们整个长征途中见过最具有特色的建筑,直到现在我的印象还很深刻。

那时候,我就住在你二楼的书房里,那些藏书真是让我一饱眼福,特别是你案头上那本《三国演义》,对我很有帮助!”

索观瀛

听到毛主席亲切的话语,再回想到自己长征时期对于红军的所作所为,索观瀛很是惭愧,歉疚地说道:“是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红军,没有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毛主席十分关切地回答道:“我知道你是个识大体的人,所以一定要审时度势,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同共产党一起建设伟大祖国,带领人民走向繁荣昌盛。”

席间末尾,索观瀛还向毛主席提了个小请求:“主席,您能给我赐个新姓吗?”

毛主席十分爽快地答应了:“现在我们新中国迎来了解放,你看你姓“解”怎么样?以后我们大家就叫你解土司了。”

官寨内部

席间毛主席的话,一下子点醒了索观瀛,他断然下定决心跟党走。

在这之后,索观瀛先后担任过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副主席、阿坝州副州长等职位,为争取当地藏胞归顺人民政府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7年11月,索观瀛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病逝于阿坝州马尔康市,享年67岁。


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报:马尔康:红军长征的“北上驿站”

人民日报:红军长征中的传奇官寨

北京晚报:红军长征马尔康住进土司官寨 总后方筹粮扩军

中共中央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毛主席与四川》

封面新闻:索观瀛:帮助过红军的“高原枭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长征时带走藏族土司一本书,解放后,土司请主席起个新姓
毛主席长征时拿走藏族土司一本书,解放后,土司:我对不起毛主席
红军长征刚出草地,就有人送来40万斤粮食和2000斤盐,是谁给的?
长征:毛主席北上,昌浩竟妄想攻打!向前斥责:哪有红军打红军的
帮助红军的少数民族首领小叶丹和杨积庆的结局如何?|长征系列
观看《大会师》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