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奇案:秀才投案自首杀妻,太守竟从三只猴子打架悟出真相

说起北宋,您或许会对其繁华富庶啧啧称羡,或许会对其孱弱的军力扼腕叹息。但不可否认,在赵氏宽容开明的统治下,北宋确实称得上文化高度辉煌的时代。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都出自这个时代,而音乐、绘画和书法的大师更如雨后春笋。

文同,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与同时代的其他大家相比,他的光芒确实显得有些黯淡。但若提及他的表弟您一定熟悉——苏轼苏东坡!实际上,文同虽然不如自己的表兄弟擅长填词撰文,却是画竹的行家,我们熟知的“胸有成竹”这一成语,便源于此人。今天为您讲述的,倒不是他的绘画生涯,而是他任职晋城太守时,破解的一桩奇案。

#01.

这日文太守正在府中处理公事,忽闻下属来报:“衙门口有个年轻书生,说是出了人命案,要面见大人。”文同听说是人命案,不敢怠慢,速速升堂,唤那书生上来。只见这书生二十来岁的年纪,身材瘦弱,面容枯槁,眉间充满了哀戚之色。

“那书生,你说有人命案,但不知是何人被害,凶手又是何人?”

“禀大人,”年轻书生有气无力地答道,“死的是我妻子,凶手就是我本人。”

文同听了不由一惊:敢情这大兄弟不是来状告的,却是来自首的。细细讯问之下,文同大致了解了案情原委。

原来这年轻书生叫金正元,是城郊金家庄的一个秀才,今年才十九岁,妻子吴氏十六岁。小夫妻俩成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前互不相识,那吴氏自新婚之日起便对这夫君态度冷淡,倒常在外面拈花惹草。六天前的重阳节,金正元出外做客,傍晚归家,却不料正撞见吴氏与邻居高金宝行那苟且之事。高金宝落荒而逃,金书生羞愤难当,于是今日将吴氏杀死,并立刻来衙门投案。

被戴了绿帽的书生出于激愤而杀妻,案情虽然简单,但必要的流程还是要走。文太守将金正元暂且押在牢中,随后带着仵作衙役亲赴金家查验尸首。不想这一查,却令文同心中疑窦丛生。

#02.

只见命案现场遍地血迹,尸体上满是刀伤,几无一块好肉,真是惨不忍睹。可细心的文太守发现,吴氏身上大部分伤口都是死后戳割,似乎是出于泄愤而形成。至于几道致命伤口,下手极是狠辣,却是凶手翻腕从左面刺入死者身体的。

这就怪了,看那金正元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恐无此力气下此毒手;金正元在堂上满面哀容,完全没有杀人后泄愤的快意;最重要的是,如果真是出于激愤杀人,却为何不是撞破奸情时动手,而要等六天方才发难?

心中犯疑的文同命人传唤奸夫高金宝问话。那高金宝二十多岁的年纪,与瘦弱的金书生相比,确实多了几分男子气概,难怪吴氏要与此人欢好了。高金宝初时矢口否认通奸之事,可两人做得不严密,不少邻居在旁作证,高金宝只得认了。据他所供,那日被金书生撞见后直接逃回家中,本以为书生会上门与自己理论,没想到却等来了自己姘头的死讯。

高金宝只承认了通奸,坚称杀人之事与自己无关,案情到了此处,又陷入了死胡同。

#03.

此后数日,文同又多次提审金正元,但无论如何讯问,金书生只说吴氏是自己一人所杀,与他人并无干系。文太守心中烦闷,正巧城里一个与自己相熟的老医生派了小童来访,说是好久不见故友,有空何不到他那里喝一杯。文同心想审案没有进展,索性到老友那里散散心也是好的,便带上美酒,欣然前往。

原来,老医生这几日治好了一个疑难杂症患者,患者为表感谢,送了老头儿几只峨眉山的猴子,甚是顽皮可爱。老医生想起文同是四川人,这几只蜀地的猴子大概也可慰藉太守大人平日的思乡之苦,这才邀他前来。

文太守到了老医生的宅院时,三只小猴正在一旁嬉戏玩耍。只见一只红屁股的猴子不知犯了什么错误,另一只尾巴上涂了绿色的猴子正在扇它的耳光。一旁的老友看得哈哈直乐。正在这时,本在不远处一边吃甘蔗,一边“观战”的第三只猴子突然窜出,将那绿尾猴扑翻在地。随后红屁股猴加入战团,和甘蔗猴一起痛打绿尾猴,直打得它连连求饶,两猴方才作罢。

眼前的情景令文同灵光一闪,金家的案发现场映入了他的脑海中。他仿佛看到另一个陌生的身影突然出现,将利刃一次次刺入吴氏的身体,而金书生只是在旁呆呆望着鲜血喷涌而出,将整个世界染成死亡的红色……

#04.

回府之后,文同先是提审了高金宝,讯问两人私通的前因后果。据高金宝所述,这吴氏原本和另一人相好。待到自己将吴氏勾搭到手后,吴氏便舍了那人,专一和自己来往。至于那人姓甚名谁,高金宝却从未听吴氏提起。

文太守随后再次提审了金正元,此番他直接跟这个可怜的书生讲起了大宋律法:丈夫若发现妻子通奸,则即便因此杀妻亦可免罪;但若是他人操刀,自己知情却包庇凶手,那罪过可就大了。

一席话说得金书生额上冷汗涔涔,他终于承认杀妻真凶其实另有其人——乃是另一邻居王山。

据金书生所述,自己妻子与高金宝的奸情,正是这个王山告诉自己的。金正元和王山撞破妻子奸情后,心中羞愤不已,但并未起杀心。可这王山却从旁闪出,将吴氏一刀搠死。见吴氏气绝,王山也慌了神,对金书生哭诉说:“咱本来是想给你们小夫妻俩说和说和的,不想义愤填膺,闹出了人命,这下要吃官司了。”在金书生看来,王山完全是出于仗义才掺和到自己的家事中,他决定“一人做事一人当”,将杀人的罪行全部包揽下来。这才有了书生“杀妻自首”的一幕。

#05.

事不宜迟,文太守立刻差人将王山捉拿归案。不出所料,这个“隔壁老王”表示,对金家的案子“毫不知情”,分明是金正元“栽赃陷害”自己。

文太守冷冷一笑,命手下拿来一葫芦瓜,又让王山当堂切开,王山不知所以,只得照办。待王山将瓜一刀切开后,文同大笑道:“此案就此真相大白,王山你再也逃不掉了!”原来,根据吴氏的伤口判断,真凶惯用左手。整个金家庄一带,左撇子只有王山一人。方才老王左手切瓜,已经证实了这一习惯。

王山虽是个没文化的乡野草民,却极擅长讨女人的欢心。吴氏素来不喜欢丈夫文弱的秉性,很快便和这“隔壁老王”勾搭成奸;可随后这淫妇又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高金宝,觉得王山粗鄙不堪,与他断了来往。王山怀恨在心,于是想出这条毒计,利用金正元的单纯憨直,杀人后将罪名推到了他的身上。

判决结果:王山行凶杀人,阴狠歹毒,凌迟处死;高金宝与人妻通奸,判斩首之刑;金正元虽是“受害者”,且并无行凶事实,但因其迂腐昏聩,致使真凶险些逍遥法外,因此革去秀才功名。

晚明顾炎武在他的《亭林文集》中言道:“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千百年来,读书治学、科举取士是无数平民子弟唯一的晋身阶梯。士子十年寒窗,言必四书,谈必五经,却又有多少人因此不闻窗外之事,不识人心之险恶?可以想象,如同金正元这般的糊涂书生真有一日位列百官,对朝廷对国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但读书令人更明智还是更迂腐,是取决于书,抑或取决于人?直到今天,这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只猴子,揪出两个隔壁老王!
北宋杀妻案:歹人设毒计一石三鸟,太守看猴子打架悟出前因后果
北宋晋城奇案:聪明太守巧断奇怪案,一切起因皆为情
越王山留影(三)
越王山
宿育王山涵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