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奇案故事:妯娌互相指认对方与人通奸,哑巴四幅画指出真淫妇

北宋神宗年间,鄞县(今浙江宁波)县衙,一对妯娌正跪在公堂上,求县太爷给她们两个主持公道。两个少妇互相指责,拉扯了半天才把事情的缘由讲清楚。

原来,她们两个都是东街王记米铺的媳妇,王记米铺由大哥王风和二弟王德共同管理,在两兄弟的经营下,生意也还算红火。就在几个月前,王风、王德一同前往外地进货,他们把米铺交给了俩媳妇。一开始两妯娌还合作得挺愉快,但时间久了,就闹起了矛盾。

大媳妇向县令哭诉道:“米铺的生意一如往常,可进账却越来越少,经过自己细细观察,才发现二媳妇背地里和对门的李三有了奸情,还偷偷把米铺里的钱、米都送给了李三。”

大媳妇话音未落,二媳妇已在旁边哭成了一个泪人,指责大嫂血口喷人,并告大嫂贼喊抓贼,与李三私通的正是她自己!就这样,两个少妇在公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哭哭啼啼闹成了一团。

县令受不了这样的吵闹,惊堂木“啪——”的一声拍下,这才止住了妯娌的哭闹。

本想着抓李三前来审讯一番,但李三却早已畏罪潜逃,这让县令一时摸不着头脑,因为最近痛风毛病又犯了,双腿红肿疼痛,下地尚且苦难,想要上街暗访调查就更不可能了。

正当县令一筹莫展时,站在一旁的哑巴用笔在纸上画了一幅画。这哑巴正是县令前段时间收养的义子,县令见他孤苦伶仃又是个哑巴,觉得他可怜就把他收养了。哑巴虽口不能言,但却异常聪颖,短短数月,就跟着县令学会了很多断案的本领。但这哑巴不识字,平日里就用画画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哑巴将画递给县令,县令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四样东西:打鸣的公鸡、蟋蟀、垂在河中的鱼竿,以及一包茶叶。

县令看后,摸着胡须连连点头,“好,速去速回,如果能查明真相,我重重有赏!”哑巴点了点头,转身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一旁的师爷看得大为不解,不明白哑巴画中为何意,便向县令请教,县令指着画笑着解释道:“你看这公鸡打鸣,意为'我’;蟋蟀又名蛐蛐,意为'去’;鱼竿垂在水中,为'调’;茶即为'查’。四个字连在一起,'我去调查。’ ” 师爷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称妙。

三天后,哑巴回到了县衙,直奔书房一连作了4幅画交给县令。

第一幅画上画着一大一小两棵青菜,大的上了颜色,小的则是白描;第二幅画上是两个盛着白米的碗,碗下各自有一个和十个铜钱,一个铜钱的边上还有三个李子;第三幅画上画着两个女人,一个挑灯绣花,另一个则是对镜理妆;最后一幅画的是两间房屋,前面一间门窗紧闭,而后面一间却半开半掩。

县令思索了半晌,突然大声说道:“原来如此!” 于是立刻让师爷通知衙役升堂,并把那对妯娌也带上公堂。

“威武——威武——”,两妯娌被带上公堂,刚一跪下,县令便开口说道:“本官现已查明案情真相,王家大嫂恪守妇道,勤俭持家,你可以回家了。”

大媳妇跪着磕了个头,说了声:“谢大人明察秋毫!”就转身离开了衙门。

待大媳妇走后,县令一拍惊堂木,怒道:“大胆刁妇,你与李三狼狈为奸,事后还要将之诬赖于你嫂嫂,你是何居心?”

二媳妇听后,先是一愣,接着嘴里一个劲地喊冤。县令冷哼一声,将所有的人证,物证都搬到二媳妇面前。铁证如山,二媳妇自知已无从抵赖,羞愧地垂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按大宋“折仗法”,王二媳妇被判脊仗十五后释放。

回到后堂,县令夸赞了哑巴为破案立了大功,重赏了他。看得一旁的师爷又是一阵迷糊,拱手向县令请教。

县令把四幅画展开,一一向师爷解释道:“第一幅画上的两颗青菜,大的上了颜色,菜叶为青色,菜根为白色,暗喻大媳妇“清白”,而小的却没有上颜色,意思是二媳妇不清不白;第二幅画表示,大媳妇卖米时照价收款,即一升米10文钱,而二媳妇却因为私情,将米一文钱一升卖与李三,铜钱旁的三个李子正是指的李三;至于第三幅画,意思是大媳妇平日在家只是绣花做针线活,而二媳妇却整天涂脂抹粉,不轨之心,一望便知;最后一幅画意味深长,每晚睡觉前,大媳妇总是门窗紧锁,可见其心无杂念,而二媳妇却门窗虚掩,显然是在等奸夫李三的到来。”

“秒,真是秒啊。” 在师爷的赞叹声中一桩妯娌案就这样真相大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哑巴断案
民间故事:父亲死后,俩儿子为七亩地而大打出手,县令:绑一起
谜语故事
聊斋故事|哑巴媳妇被恶霸强抢,丈夫提刀报仇,县令将其当庭杖毙
民间故事:夫妻家道中落,遇落魄男子而相助,男子日后竟做了大官
师爷三气县令(幽默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