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拯救人类的哲学》译者导读
《拯救人类的哲学》译者导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稻盛和夫 梅原猛

  
               拯救人类的哲学是什么
  
  无锡市盛和企业经营哲学研究会会长曹岫云
  《拯救人类的哲学》日文原版书刚刚问世,日本“盛和塾”本部事务局就给我寄来了一本。首先,《拯救人类的哲学》这个书名具有强烈的冲击性。人类怎么了?人类需要拯救吗?拯救人类的哲学是什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由日本“经营之圣”、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先生和日本文化大师、著名哲学家梅原猛先生两人对谈构成的这部著作。在阅读过程中,一种鲜见的紧迫感推动着我,令我决心尽快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让今年84岁的梅原和77岁的稻盛这两位睿智的长者对地球命运和人类文明的思考,包括他们深刻的忧虑、卓越的见识和无私的胸怀,传递给中国的读者,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思索和讨论。
  拯救人类的哲学译者导读
  梅原先生是稻盛先生所尊敬的、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著作颇丰,曾和稻盛先生共著《哲学的回归》、《谈新哲学》两书。稻盛先生赤手空拳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50年间从未亏损,甚至在萧条中也能持续发展。稻盛一贯强调,京瓷和KDDI的成功,决不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或赶上了潮流,而是因为京瓷和KDDI具备了正确的、明确的经营哲学,而且这种哲学为全体员工所共有。京瓷公司的社训是“敬天爱人”,京瓷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50年来稻盛先生和他的员工们坚持实践这一社训和理念。稻盛先生是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的典范,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从稻盛先生成功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稻盛先生抑制私利私欲、“敬天爱人”的利他哲学不仅可供企业家们参考,而且值得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深思。
  两百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追求“更加富裕、更加便利”的欲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构筑了高度文明的近代社会。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又反过来助长了人类欲望的膨胀。而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破坏了环境,招致资源的枯竭,以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由最时髦的所谓金融技术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恰是这种欲望最新的表现。
  现在的地球人口近70亿,是200年前的7倍;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而现有和新增人口的大部分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他们也有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权利,今后也会以经济的高增长率为目标。他们要消费的食品、水、能源等将有飞跃性的增长。而要求发达国家自动放弃富裕的生活也不现实。这么不断倍增的沉重的负荷,地球能承担得起吗?许多人把希望寄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认为依靠人类的智慧,到时总有办法解决。但曾经开发了“一个新石器时代”、被称为太阳能开发利用先驱的稻盛和夫先生却认为这是人类的一个幻想。
  三千年灿烂的埃及文明的崩溃、四百年绚丽的罗马文明的衰落,这些都是某个时期、某个局部的人类文明的消失。而在今日的“地球村”里,如果人类不收敛自己的贪欲和傲慢,如果重蹈历史上文明消亡的覆辙,出现的将会是地球规模的文明崩溃,整个人类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既非杞人忧天,亦非危言耸听。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道德的停滞乃至衰退,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尖锐而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不仅使人和人之间、集团和集团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纷争不断,而且使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人类在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人性,在将自然作为奴隶驱使的同时,人类逐步堕落为欲望的奴隶,堕落为“欲望人”。
  拯救人类的哲学就是要将“欲望人”还原为“良心人”、“理性人”。这种哲学的核心十分简单,用四个字表达,就是“利他自利”,用两个字表达,就是“利他”。
  “利他”有各种层次。包括家庭、单位、地区、国家、国际范围内的“利他”,也包括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利他”。“利他”必须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利他”在儒教就是“仁”,在基督教就是“爱”,在佛教就是“慈悲”,“利他”存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人的精神能从利己的欲望中解放出来,发挥出“利他”的即无私的热情,就能“人助天助”,使人生和事业取得成功。稻盛先生在企业经营领域、梅原先生在学术领域以及中国和全世界的先贤达人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无不证明了这一真理。
  企业、国家、人类都是人的共同体。“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把利他之心,即人本性中良心的一面、理性的一面、真善美的一面切实地发扬光大,人类就能分享有限的资源,互助合作,培育并保持优良的人性,缔造“精神发展的社会”,人类就能与地球万物和谐共生。
  在探讨如何建立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社会模式时,本书还总结了日本江户时代循环型社会的经验。在如何更有效地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时,本书提出了基于欧盟经验的有关“世界联邦政府”的设想。这些分析中透露出的真知灼见,可以引起人们更多的思索、讨论和行动。
  
                 高度的文明为何消失了
  
  一部分有识之士认为,现在的人类社会不久即将归于破灭。我是企业人,在文明论方面缺乏认识。但不久前与梅原先生一起访问了埃及的古代遗迹,引发了我的许多思索。
  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从五千年前开始,延续了三千年之久。参观它的遗迹,对我而言是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我从一开始就产生了疑问:如此辉煌的古代埃及文明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现代埃及人竟然说:“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不太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所为,那是外星人干的,是别的世界的人干的。”
  的确,繁华的古代埃及文明同现在的埃及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同样,南美的安第斯文明也只剩下了遗迹,创造了这种文明的先住民几乎是突然间消失了。构建了如此高度文明的民族却走向了衰落,那里的文明到现在依然停滞不前。看到这些,我禁不住不寒而栗:现代的人类文明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另外,我们还需考虑到今后整个地球可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爆发式的人口增长需要消耗的能源、食品等等,正在一步步超越地球的允许范围。整个地球规模的文明崩溃,或许在某个时刻即将开始。
  这里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临界点,在某个时刻之前,变化或许还在悄悄地进行,一旦超越临界点,问题将以激烈的形式出现,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那么,我们人类现在该怎么办呢?我们到了必须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灭亡吗?
  
  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论断:农耕文明诞生于15000年之前,自那以来延续至今的人类文明,500年后即将灭亡。500年后人类将不复存在,现在就考虑到那时候的地球,进而要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这是很难的。一般的见解是:地球环境固然重要,但因为我们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多数国家不肯提出根本性的对策。比如,地球变暖的原因,大家认为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但是日本的排放量,比缔结《京都议定书》时反而增加了。决议1997年通过,2005年生效,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的排量,以1990年为基准,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日本的削减目标为6%。而增加的排放量,以购买发展中国家的排量配额来抵冲。用这种方式来达到约定的削减目标,是低劣的行为。既然是承诺的目标就应该遵守,从别国购买是错误的。
  正如稻盛先生所言,从人类生存这一角度来思考,现在如果再不提出根本性的对策,一旦超越某种界限,人类文明将一举崩溃。这种崩溃发生在100年后还是500年后,尚不清楚,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乃是不容置疑的。
  
                 石油枯竭,都市将变成废墟
  
  我认为不会有500年那么悠长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再过50年,到2060年前后,据说地球人口将达到80亿,那时将消耗多少粮食和能源?粮食和能源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现代文明从18世纪到19世纪,由英国发明蒸汽机、兴起产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大量消费能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的物质文明。纽约耸立起了摩天大楼,日本当然也会模仿,而最近在中国的上海和北京,以及全世界其他主要都市,摩天大楼林立。利用高耸的电波塔所发出的电波信号,人们可以用手机同世界各地通话。
  这样的文明,主要建立在以石油为能源的基础之上。然而石油的埋藏量,一般认为只够再用50年。即使再发现新的油田,也不够再开采100年。到时候,如果原子能及自然能等替代能源能够落实、能够稳定,当然最好,但事情并不那么容易解决。
  能源一旦枯竭,汽车便无法行驶,摩天大楼的电梯、空调将全部停止,供水也会成为问题。到那时,摩天大楼林立的大都市将化为废墟。百年后那些幸存的人们,仰望作为历史遗迹的摩天大楼,会发出这样的慨叹:“20世纪到21世纪的大发展时代竟然有过这样的文明。”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从“人类还有没有明天”这样的观点出发,为解决环境、能源、核武器、民族纷争、宗教战争等问题认真展开讨论。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只有谦虚的人才会与好运相遇,获得幸福
地球最古老金字塔被发现,不在古埃及竟然在中国附近
工作造就人格
史前文明是否存在?
中国“天人合一”和西方“物竞天择”
关于当前中国哲学的沉思 方向与方法 (原创)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