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子邮件诈骗 揭开"百万欧元"网络诈骗迷局

电子邮件诈骗 揭开"百万欧元"网络诈骗迷局

 

意外获得“百万欧元大奖”

诈骗

  2009年3月26日,记者在电子邮箱中发现一封奇怪的英文信件。信中说:“恭喜您,您的邮箱在23日被我们的电脑抽中,您获得了100万欧元大奖。您参加的是‘新千年电脑科技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我们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欲知详情,请在4月15日之前与我们联系。”

  信中并没有说明什么是“新千年电脑科技活动”,也没有说明谁是活动组织者。不过记者在4月10日依照联系方式给对方打了电话。接电话的人自称是来自西班牙的亚历山大?梅尔博士。

  在恭喜获得百万欧元大奖之后,梅尔博士用带有非洲口音的英语说:“我们是西班牙国际帮办机构,负责兑现这100万欧元。”他说了很多兑奖的操作流程,包括先给他们写信,他们再传过来表格,填好表格后他们再核对身份,最终他说:“你需要缴纳1699欧元的手续费。”

  记者要求浏览国际帮办机构的网站时,梅尔博士说:“我们的网站出现故障,你无法登录。但请你相信我们是讲信誉的国际大型机构。”通话持续了近半小时,梅尔博士在电话里一直心平气和,他并没有因为遭到质疑而挂断电话,相反对任何疑问都对答如流。

 

典型的电子邮件诈骗

  记者随后从网上查找“西班牙国际帮办机构”的资料,却没有任何提示。但通过谷歌搜索“百万欧元大奖”关键词,记者被引到一家名为“419baiter”的网站。该网站是一个民间防诈骗网站。据该网站介绍,这种电子邮件骗局漏洞百出,但因为他们群发邮件,所以总有人被骗。尼日利亚人的电子邮件诈骗尽管臭名远扬,但他们发现,骗子也出现在西班牙、荷兰、加拿大等国。

  记者把收到的“百万欧元大奖”电子邮件发给该网站创始人泰瑞,请他鉴定真伪。泰瑞在4月11日回复记者说:“这是典型的电子邮件诈骗,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抽奖,没人会赢得这个奖。一些聪明的骗子甚至在电子邮件中不说‘赢’这个字。”

  记者在这家网站看到一段视频连接,是英国媒体跟随尼日利亚警方查抄电子邮件诈骗窝点的报道。警察赶到坐落在农村的一间100平方米的房子时,十多名当地人正在通过电脑作案,骗子们在相当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着国际网络诈骗,而且每天都有进项。

  “419baiter”网站还积累了上千个被确认发出了诈骗邮件的信箱地址,并归纳出8种诈骗方式,提醒网友不要上当。

 

美国华人频频遭骗


  尽管在国内有关被国际骗子利用网络诈骗的报道并不多,但海外华文媒体的这类报道频频出现。最近美国中文媒体《世界周刊》刊文指出,美国华人频频遭受网络诈骗,一些人损失惨重。

  报道说,纽约法拉盛罗斯福大道上的西联汇款营业部曾钰钿表示,最近两个月,因为“抽中大奖”而汇款的华人增加很多,平均每天有三四个,男女老少都有。汇款的数额约在2000到4000美元之间。他们被告知,“汇去手续费就能拿到15万美元”。她说:“他们不相信受骗。你劝他们不要寄,许多人不理会。”

  一直流行的“尼日利亚诈骗”侵入华人社区。骗子广发电子邮件,导致多人受骗,但是碍于颜面,受骗者不愿向外透露。有一次,一位熟人在半夜打电话给在福建同乡会提供法律咨询的戴禺律师,讲到有人给他发电子邮件,说一位外国高官在银行存有几千万美元,但是这个高官已经去世,发信人希望找个外国账户转出这笔钱,事成之后将拿出20%作为报酬。“这位熟人在美国受过教育,获得硕士学位,竟然相信这样的事情,还向我咨询意见。”戴禺当时就告诉他,这是一个古老的骗局,不要上当。“但不知他回信没有。”

  来自中国浙江、目前在美国生活的张先生是中奖诈骗的受害人之一。他被哥斯达黎加一家讲英语的公司诈骗。1月底,他收到一份通知,告诉他中了100多万美元。几经周折张先生付了钱后发现有诈,要求对方退钱,但遭拒绝。

网络欺诈投诉率上升33%

  美国联邦调查局合作伙伴、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3月底发出年度报告,2008年有关网络犯罪和互联网欺诈的投诉上升33%。

  该机构接受互联网欺诈受害者在该网站提出申诉。该组织2008年收到了27.5万个投诉,损失总额达到2.65亿美元,平均每个投诉带来931美元的损失。

  “随着大量金融数据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趋势,高科技的计算机骗局继续蓬勃发展。”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络司助理总干事亨利在一份声明中说,“对于执法部门、企业和家庭计算机用户而言,需要保持持续的警觉,并且使用可靠的安全保护程序。”

  投诉者中,除了网购诈骗、拍卖欺诈外,还有信用卡和支票欺诈、信用骗局以及所谓的419诈骗。“419诈骗”命名来自于尼日利亚刑法典第4.1.9节部分,该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诈骗事件。统计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诈骗罪犯来自美国本土。其他国家的骗子中,相当数量来自英国、尼日利亚和加拿大。

  记者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络犯罪调查网页上还看到很多有关网络诈骗的最新官方提醒。包括以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的名义进行赢得百万美元的竞赛,还有军方贩卖军车,提供在家工作机会等等。

 

专家:国际网络诈骗重在防范


  记者联系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请他介绍了中国打击国际网络诈骗的工作。

  王大伟说,网络诈骗一共有150余种,但归纳起来不超过3类,一是打馅饼牌,说你中了大奖,说你可以得到某独裁者的财产;二是打感情牌,说国外钻石王老五静待佳人;三是打震撼牌,说你家亲戚被绑架,出车祸。

  “有些女孩子被外国人骗了感情,有些老年人用翻译软件与外国人联系中奖,最终被骗巨款。但由于网络诈骗有隐蔽性,受骗的人站出来举报者很少。理论上说,国外骗子一旦得逞,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进行追讨。但为了一起诈骗案而启动国际警务合作的案例很少,关键是老百姓需要加强防范。”

  他说:“不过国家正在加强打击网络诈骗的力度,一些国内的诈骗团伙已经落网。对于国际网络诈骗,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多发出提醒信息,防止老百姓上当。”

 

归纳8种诈骗方式



  1.转移财产骗局

  骗子以独裁者、企业家的名义声称要把财产转移到受害者账户里,但要求先付手续费。

  2.中奖骗局

  骗子以活动的名义告知受害者中了大奖,要求支付各种费用。

  3.工作机会骗局

  骗子以美妙的工作为诱饵,要受害者寄钱过去用于办签证等手续。

  4.钻石销售骗局

  骗子以加纳或科特迪瓦的廉价钻石黄金为诱饵,需要受害者寄运货费。

  5.购买租赁物品骗局

  受害人登载销售或出租物品房产等广告,骗子以高价为诱饵要求购买或承租,但条件是先得到保证金。

  6.网络爱情骗局

  骗子通过互联网与受害者建立长期关系,关系很浪漫,但受害者往往人财两空。

  7.贷款骗局

  骗子告诉受害者可提供低息贷款,但他们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资料和钱。

  8.慈善骗局

  骗子以世界特大灾难的名义(南亚海啸等)要求受害者寄钱帮助他们。

参考资料:http://it.people.com.cn/GB/114491/142523/9156544.html

    [摘要]网络、电信、银行卡和信用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生活因为它们的存在变得轻松容易。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网购中很多人“人品”不好被“钓鱼”被赖账;手机座机有时候你甚至觉得它们不属于你,莫名其妙地钱就没了;银行卡信用卡不仅方便了你我,更方便了骗子们……生活中似乎危机四伏,我们正在遭受这样一种暴力——讹人!  [详细]

【相关文章】

互动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型“视频聊天”骗局升级,男子看一眼被敲诈11万:我就是太好奇
当心这些顶级互联网骗局
新西兰网络安全组织讲解骗局 华人需防利用微信诈骗
警惕!在美报税退税欺诈现新骗局,这类人要小心了
德国网上预定交易诈骗的新伎俩,同胞们小心!
朋友圈疯传共享单车认购系诈骗 警方:1天最多10余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