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天一幅画
userphoto

2022.05.28 江苏

关注

《拉匝禄的复活》( The Raising of Lazurus), 1517-1519年 381cmx299cm,伦敦国家美术馆

画家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出生在威尼斯,跟随威尼斯名画家乔瓦尼·贝利尼学画,后又拜乔尔乔内为师。1510年左右,乔尔乔内去世,塞巴斯蒂亚诺一跃成为威尼斯举足轻重的画家。1511年塞巴斯蒂亚诺应罗马大银行家奥古斯蒂诺·奇吉的邀请,前往从事其别墅壁画的装饰工作,他那威尼斯画派特有的色彩效果立即引起了同在别墅工作的拉斐尔的注意。1520年拉斐尔去世,塞巴斯蒂亚诺成为佛罗伦萨绘画界的领军人物。1531年,他被任命为教皇御印掌管员,御印的制作材料是铅块,即Piombo而得名“皮翁博”

米开朗基罗来到佛罗伦萨之后,两人缔结了深厚的友谊。米开朗基罗和寒巴斯蒂亚诺的第一次合作是为维泰博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绘制的《哀悼基督》。之前米开朗基罗已经为梵蒂冈伯多禄大教堂完成了一件名为《哀悼基督》的雕塑。因此这次米开朗基罗基于雕塑做了一定修改并将基督置于地上,塞巴斯蒂亚诺凭借精彩的用色,使这位躺倒在地的基督仿佛是睡在教堂祭坛上一般神圣。自此他们长达25年的友谊开始了。塞巴斯蒂亚诺也深受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后者多次为他勾画草图,并对他进行了许多提携。1534年米开朗基罗为了西斯廷教堂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回到罗马,在塞巴斯蒂亚诺的建议下,米开朗基罗尝试用油彩的方式绘制西斯廷教堂祭坛壁画,然而到了1536年初米开朗基罗却下令涂抹已完成的部分壁画,因为他觉得油画技法并不合适壁画的创作。此后,米开朗基罗拒绝了塞巴斯蒂亚诺的建议,并认为塞巴斯蒂亚诺和他的信徒绘画进度缓慢正是因为他们用油画的方式创作。他们的友谊也因此逐渐消逝。

1516年红衣主教朱里奥·德·美第奇委托塞巴斯蒂亚诺为纳博那大教堂创作《拉匝禄的复活》。拉匝禄是玛利亚和玛尔大的兄弟,耶稣到达伯达尼时,他已过世4 天了。耶穌命令人们移开覆盖在棺材上的石块,并命令拉匝禄出来。画中的玛尔大害怕尸体会散发腐臭味而第一时间扭过头去,但没想到缠着亚麻布带的拉匝禄真的复活现身了。众多复杂的人物在这幅作品中被安排得井然有序,宗教题材被成功地进行了戏剧性的处理。画面的中心是静止的,威严的耶稣召唤着拉匝禄,

他强健的体魄让人联想到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穹顶上所绘制的男性形象。塞巴斯蒂亚诺将当时罗马的素描特点与威尼斯画派的色彩与光线结合在一起,呈现于画作中。背景的风景占据了几乎半幅画面,这是典型的威尼斯画派的风格。虽然画中的遗迹是罗马式的,但构图、光线、色彩全传承于威尼斯画派。耶稣深蓝色的斗篷、动感的红色长袍,周围人物及风景的蓝色、绿色、金黄色,相映生辉,整幅画面可谓流光溢彩。同时对于黄昏的描写,不但体现出画家对于光线的娴熟运用,更是为整个场景增添了戏剧性的效果。

这幅作品创作的同期,红衣主教朱里奥·德 ·美第奇还委托拉斐尔为同一所教堂创作《基督变容》,两件作品便成了两名伟大画家之间的一场较量。两幅作品完成后,红衣主教更喜欢拉斐尔的那幅,因此将它留在了罗马,而塞巴斯蒂亚诺的这幅则被送往了那博纳。

《基督变容图》,是拉斐尔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是拉斐尔临终前的最后一幅杰作,正是这张极具动态的宏大巨作直接启迪了17世纪庄严宏大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大师在临终前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这也使我们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更加的惋惜……。这幅画具有复杂多样的构图美以及光泽透明的色彩感。画家通过自身积累的情感对故事进行再创作,并唤起观看者对耶稣崇高的敬畏。画中地面上的光线虽然是阴暗的,但人群却被基督显灵的光所照亮。在空中卷起的风暴中,圣光和云朵将基督托起,犹如从天而降来到人间。在基督两边飞腾着的是梅‬瑟‬和厄‬利亚,在山顶上躺卧着的是耶‬稣‬的的门徒:雅‬各‬伯‬、若‬望‬和‬伯‬多‬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艺术介绍——威尼斯画派的杰出人物皮翁博
艺术宝库梵蒂冈博物馆(下) 环球之旅(21)
艺术之巅|拉斐尔Vs塞巴斯蒂亚诺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圣母访问-皮翁博
西斯廷画廊 一一 梵蒂冈馆藏艺术的真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