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楼下看病、楼上养老,存点时间就能兑换养老钱!看到这些新潮养老花招,我的心情啊……!


养老,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碰到的大事。你喜欢什么样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搬去养老院,还是几个老朋友一起抱团生活?为了咱们都有更幸福的晚年,很多人开动脑筋,推出了不少养老新花招。


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全国各地涌现出的那些新潮的养老方式,真的很震撼、很受启发!




1


你去存“时间” ,兑换的却是“养老钱”!

这个“银行”逆天了!

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有一个叫“时间银行”的养老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志愿者将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储存在这里,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再用这些储存的时间进行兑换


那么,老年人怎么参与其中呢?举个例子。

 

吕秀英今年63岁。2014年,她加入了社区养老站点的“时间银行”志愿者组织,2015年开始给90岁老人孔庆凤提供上门家政志愿服务。每周两次,吕秀英都会认真帮助孔庆凤打扫屋里的卫生。这些家政服务不需要孔庆凤支付任何费用。时间银行的管理人员会将吕秀英的服务时间储存到系统中,用于今后的兑换。



如今她已经在时间银行里储存了470个小时的时间,将来等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些时间都能派上用场。你帮我,我帮他,发挥余热,还能为自己未来赢得一份保障,这样的互助养老方式很受欢迎。

 

据介绍,时间银行最早是在美国兴起,用于组织志愿者,促进社区居民间互相帮助。南京市将时间银行与居家养老结合起来。志愿者存储的时间都可以花在哪里呢?

 

尧化街道时间银行采用“721”兑换模式。以个人志愿者为例,每次志愿服务后将时间储存到时间银行里,累计满20小时后就可以为个人及其家人进行兑换。其中70%的时间可兑换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20%的时间可兑换等值物品,比如大米、白面、鸡蛋、食用油等;10%的时间则直接兑换成现金奖励,每小时的时间价值为12元。


 

目前时间银行项目已经进入南京市38家社区养老站点,全市时间银行志愿者超过5000名。南京市也成立了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希望打通全市所有的时间银行,最终让志愿者储存的时间能够实现通兑通存。


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咱中国人一个悠久的传统。随着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搬到了新社区、住进了新楼房,但是邻里之间的关系却不再像过去那样熟络。时间银行这个模式,就是让有能力的老年人迈出家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服务



2


楼下看病、楼上养老!

医院1天的费用,这里能住1个月

“医养结合”是咱们国家在养老方面的一项重要理念和举措。“医养结合”到底是如何助力“老有所养”的?去重庆看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早在2006年,医院就投资兴建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这也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医院下属的养老机构。医院专门为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开设了“绿色救治通道”,凡是这里需要就诊的老人,各科室必须无条件优先接收。

 

90岁的莫景秀老人就住在护养中心。今年5月,她刚刚入住就因阴道出血立即被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老人得到一个出乎意料的诊断结果:子宫内壁发生癌变。拿到这份诊断书后,女儿专程从国外赶回来,母女俩沟通后,最终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每天上午9点,护养中心的医生和护士都会给莫景秀做例行检查。



为了做出更准确的就诊判断,护养院医生做完心电图后,会通过远程实时传输,把老人的心电图数据上传到重庆第一附属医院的心电诊断室,诊断结论最终再返回到到青杠护养中心。而这个时间只需要五分钟

 

厦门也有民间资本在进行着类似的探索。厦门莲花爱心护理院就是依托三级综合医院厦门莲花医院而建的。在这里,楼下就是医院,楼上就是护理院

 

在护理院里,一个十分温馨的房间一角被电脑和各种书籍装扮成小小的“读书角”。透过窗边的望眼镜可以看到远处的海岸和机场。房间的主人是陈鉴湖夫妇。老伴宋理娜三年前的一次中风,让80岁的陈鉴湖选择了这里。



那时候,陈鉴湖曾带着老伴辗转厦门各大医院,但都因床位紧张而不得不多次“搬家”。在老伴住院的日子里,陈鉴湖记录了医院的清单,每天四、五十项医疗项目,五、六千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而在护理院,每月两人4650元的花费,陈鉴湖觉得现在的生活一下子宽裕了很多。更为关键的是,经过长期稳定的康复治疗,本来已经被宣布为植物人的妻子,终于有了细微的知觉。


为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9月又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自此,医养结合的护理院在全国各地得到实践。将“就医”和“养老”融合在一起,既为老人的慢病康复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支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住院难的现状,相信随着医养结合的深入探索,老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充满温暖与关爱。



3


这种会员制的养老公寓火了!

关键是子女还能继承!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高端。这是上海的一家养老公寓,采取会员制先一次性支付会员费,再根据不同房型每年交付不同金额年费(也叫服务费)的形式收费,会员身份可以继承。也就是说,老人的儿女将来也有资格住在这里。

 

老年公寓的生活是什么样呢?75岁的老人陆承德八年前和老伴儿来到了这家养老公寓。由于这里住的都是老人,交流起来特别有共同话题。



陆承德说:“以前一到春秋天,我们就到农家乐或五星级宾馆里面住两天玩玩,现在住了这儿以后,再出去感觉没什么意思了。”现在,两位老人在养老公寓里分别参加了门球、游泳、英语唱、广场舞等兴趣小组,生活十分充实。像陆伯伯住的中型套间,八年前的收费标准是一次性支付会员费60万元,另外每年支付年费3万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开始投入养老公寓的建设。不少的养老公寓项目把住宿、医疗、娱乐等都集中在一栋楼里面。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改变,两个中年人供养四位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多,居家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也在增多。


但老年人不仅要老有所养,而且要过得多姿多彩,养老公寓的诞生无疑正是这一潜在需求的产物。选择到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质量高的养老公寓度过自己的余生,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7块钱陪遛弯,20块钱做顿饭,

这样居家养老也不错哦!

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在晚年能够继续待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儿女、老邻居作伴,是最安心的选择。因此,社区里如果能够有养老机构,往往都是最受欢迎的。我们在《去哪儿养老》中给大家介绍过的北京寸草春晖亚运村养老院,就是这样的社区养老院。(点击可看我们的测评: 《去哪儿养老》第十七站:北京寸草春晖亚运村养老院 )


 

不过,如果要住进服务好、设施全的社区养老院,每位老人每个月的花费几乎都在一万元,甚至更高。这对于大多数普通北京老人来说,负担还是有些沉重,而且有些老人认为,养老院再舒服也不如自己家舒服,还是更希望在家中养老。那么这些居家养老的老人又能否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呢?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和平家园的陆红今年74岁,每天上午她都要雷打不动地做一件事情——通过养老智能终端测量自己的血压。

 

三年前,社区免费给老年居民安装了一批居家养老终端设备。这个智能终端可以测量血压,把测量结果传输到社区养老院的护理站,会有医生及时进行沟通。同时这个终端还包含了很多的服务内容,可以预约订餐、家政等。陆红不用24小时住在养老院,在家里动动手指头,就可以选择预约自己想要的服务。

 

而这些服务的价格经过政府补贴后,也都非常实惠。一份饭一荤两素20元,一次保洁两小时6元,一次外出陪同一小时也只需花费7元。而同样的服务在市场上则要贵很多,每个小时平均在35元左右。

 

 

由于社区养老院离家近,方便子女探视,老人也没有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能够给予老人更多亲情温暖和心里慰藉,加上距离大型医院近,可以更及时地应对突发事件,这些看得见的优势让社区养老院十分受欢迎。


而智能终端等举措,依托“互联网+”技术助力社区养老服务,更是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之一。


不过,根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北京有3000多个社区,但社区养老院只有不到300家,这中间缺口还很大。北京市目前正在努力建设更多的社区养老院,用以辐射全市老人服务。


对于这几种新兴的养老模式,你看好吗?觉得哪种更适合老年人呢?分享给朋友们,说说你的观点,看看大家都喜欢怎么养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该不该把老人送养老院
互助式养老:一种美好的养老方式
独居老人生存画像:精神上的孤独最可怕|独居老人|志愿者
2017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发布 南京排在第七位
为什么要选择养老社区养老?
破解大城市养老难的“南京样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