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任3》:为什么你就是不肯给我安全感?


2018-01-16 肖璟 商务范

范主说:安全感最终还是要自己成全



前几天去刷了被炒得很火的《前任3》。


因为大多人都可以从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谈恋爱时做过的傻x事,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短短几天它的票房就破了 10 亿。


主角孟云和林佳分手的直接原因他们都忘记了,但根本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为「安全感」的缺失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来聊一聊「安全感」这个话题。


当你的伴侣进步得过快时,当你的伴侣身边出现比你更优秀的潜在情敌时,当一直支撑你的事业受到冲击时,这些都会让你觉得「我好像满足不了另一半的需求了」。

你觉得你能付出的与对方的需求产生了供需缺口,这种感觉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反正,你开始怀疑自我价值,你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过低,会觉得自己一旦满足不了伴侣的需求,对方就会因此离你而去。


这时候,你陷入了「没有安全感」的状态。


电影中,孟云创业顺风顺水,他进步得太快了。于是他的生活瞬时被工作填满,而林佳不适应这种变化。她开始怀疑自我价值,开始寻求对方的肯定。


用林佳自己的话说:「我需要他陪我来证明他爱我 ,我需要他在我身上花心思来证明他爱我。」


于是她变成了「依赖型伴侣」。


无论你的外貌如何,「依赖」都会让你变得没有吸引力。


你会开始向伴侣索取,而不去处理内心深处的情绪,这时候你自然更没法满足对方的需求,你们的关系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孟云被逼到无可奈何:「时时刻刻都要证明我爱你,男人在外面斗智斗勇的战斗,回到家里只需要一个温暖的被窝,一口热汤,足矣!而不是一个更加需要绞尽脑汁的战场。」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上次创业失败的那段时间,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所以这时候我开始觉得没有安全感。彼时我的女友也是个创业者,加班应酬特别多。我却要求她多匀出时间陪我,甚至还对她的男性朋友诸多猜疑,自然很快就分开了。


那,我们该如何找回安全感呢?


当你没有安全感时,切忌依赖你的伴侣。


无论是林佳孟云还是我自己的故事,都用血与泪的教训告诉了你「依赖」的结果。


你要做的,并不是从伴侣身上寻找价值、寻找对方的认可,而应该是想方设法提升自我价值,让自己确信你可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可以填补供需缺口。


能给你安全感的,只有你自己。


就像卖东西,当你的产品服务还不够好时,你要做的并不是强买强卖,而是专心打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让它值那个价。


改变别人的需求很难,改变自己会容易许多。


不过,我们还有几个误区需要克服。

➤ 误区1:见风就是雨


好友 XD 小姐是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姑娘。前段日子,她的男友 L 先生在一起参加的一个饭局上与另一个女生(姑且称为 O 小姐好了)相谈甚欢,于是 XD 小姐跟 L 先生大吵了一架。


XD 小姐找我吐槽,于是我给她画了几个示意图——


我曾经提过,人际距离通常是分层的。


如下图所示,「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合起来是「个人空间」。不同人的个人空间会很不一样。


L 先生应该是更「自来熟」的人,他的个人空间会很宽,他的朋友圈可以容下更多的人,举止亲密、落入个人空间的朋友也会比 XD 小姐更多。假设 L 先生的个人空间的半径是 2,XD 小姐的个人空间的半径是 1。


如果 L 先生和 XD 小姐两人分别跟 O 小姐的距离都是 1.5,这时候,L 先生会觉得 O 小姐已经进入了他的个人空间,成为了他的好友,而 XD 小姐可能还觉得 O 小姐只是普通朋友。


所以 XD 小姐会无法理解。


而且对于 L 先生来说,进入了个人空间并不代表什么,L 先生的「亲密距离」可能比 XD 小姐更窄。

搞清楚这点后,XD 小姐释然了。


 误区2:盲目上进


情感大号们会告诉你:如果没有安全感,你该做的是自我提升自我增值,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你要做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男性/女性。


不无道理。


然而他们并没有回答另一个问题:「供需缺口主要在哪?」换句话说就是「我该自我提升哪些方面?」


我是要读书还是要健身?是要赚钱还是要顾家?


其实这涉及到经济学里头的主观价值论(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即,需求决定价值。


试想一下你花了 5 万块成本打造了一部可以浇花的手机,每个细节都做到无可挑剔。然而,就算你定价 1 万块亏本大甩卖,你还是很难卖出去的——因为这不符合市场需求。


同样的,你把自己练成了一个肌肉男或金刚芭比,或是你拼命工作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这也不一定是你伴侣的需求所在。


孟云以为自己事业的飞黄腾达是林佳想要的,其实林佳想要的只是和老同学王鑫一起的那种安稳的小确幸。


只有了解了对方真正的需求,你才能知道该如何填补你的付出与对方需求之间的差距。方向错了,再努力自我增值,盲目上进,很可能只会事倍功半。


➤ 误区3:不放手


等等,那你的意思是让我对伴侣千依百顺?对方的所有需求我都一一满足?

当然不是!


人的欲望无限、需求无限,你无法用你有限的资源(时间、金钱、爱)去满足对方无止尽的需求。若不然,你只能累死或憋屈死。


你要先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别人。


就像我上次提到的例子——买保险。身边不少朋友小有积蓄后,首先会想到给爸妈买保险。其实这并不明智——通常情况下,你是家里最挣钱的那个人,如果你出点小意外暂时没法工作了,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断了,爸妈的保费也没人继续交。


同样的,如果你自己的基本需求都没法被满足,在这段关系中只有付出没有收获,这时候你要意识到「强扭的瓜不甜」,你应该学会放手。


北大的薛兆丰老师在一个课里提到过一个故事:


有个经济学家朋友说看上一个姑娘,打算追求的时候发现对方有男朋友了。于是薛老师嘲笑他:「原来你不相信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Coase theore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Ronald Coase 提出的产权经济学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一个东西最终会归属于能发挥其最大效益的人。」


说人话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


当你在一段关系里头不断地付出,却还是没能消除不安全感时,你要意识到你有可能不是那个最适合对方的人。


真正有安全感的,该是像电影中孟云的「小女友」王梓那般,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她不强求一定要立刻马上跟孟云在一起,而是相信「科斯定律」,相信自己一定是未来可以跟孟云走到最后的人。所以她选择了先爱自己,然后在 1 年后又重新出现在孟云眼前。


最后照例来个总结:


最后借用知乎答主 CalistaWang 的一个比喻:谈恋爱其实就像搭地铁


没有安全感的人会对其伴侣有「占座思维」,你会希望排除其他乘客,在那个座位上写上你的名字。


有安全感的人会把人生当作一段旅程,从一个地铁站到另一个地铁站。


和座位的关系取决于缘分和距离。这个位你现在坐,之后可能就换我坐了。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乘客,有的人上车有的人会下车,大家的位置都在动态变化。


最后到了终点站,所有乘客都要下车。


这便是所谓的安全感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信没秒回,是不是在跟别的女人聊骚?
为什么情侣要看前任4
挽回前任技巧:因为安全感不够导致的分手,怎么挽回?
千万别和性格相同的人结婚,因为太特么气了!
没安全感的六个表现
恋爱中,最没有安全感的3个星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