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父母的混蛋逻辑:你的一切都是我的


 

等孩子感恩的父母,可能一直该道歉。


2月28号,网上传播了一则视频。


视频中,一名男子把小女孩的双脚捆绑起来拳打脚踢。



之后还不解气,又将女孩绑在摩托车后,小女孩背部着地,双脚被捆在车上,在乡村泥土石子混杂的路上,被一路拖行。



后来被送到医院的小女孩,没有生命危险,却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而施暴的这名男子,就是小女孩的父亲。


因为年龄小孩子无抵抗之力,就肆意妄为。也许在他看来,孩子是自己的,怎么处置都是自己的事。


最亲的人,下手却最狠。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不少父母都不过关,但还有很多父母,得分为负。

 

把孩子当泄愤工具


父母的权威,藐视起来太难。特别是对从小遭受暴力的孩子来说。


有时,你甚至会觉得,这些孩子,和沙袋的作用差不多,就是父母为了发泄愤怒的工具。


去年江苏沐阳曾发生过一起恶性殴打事件。主人公是一个大人两个孩子。


监控录像显示,男子先是抓住女孩脚部提起往地上摔,之后又用拖把对小女孩进行抽打,直到路人劝阻才停下。



打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小姑娘偷偷带着弟弟出来玩。


三人离开时,小女孩走路一瘸一拐,医生鉴定已达到轻微伤级别,她却只能忍受。


邻居对男子的印象,也是“为人粗暴”。


看得见的暴力少,还有更多看不见的虐待,藏在孩子瑟缩的眼光里。


鲁迅先生说,中国一般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


其实还有的,选择了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直接动手。


朋友和他爸的关系一直不好。


他爸在外人面前总是客客气气有礼有节。可一回到家,脾气就全撒了出来。随时可能火山爆发,不少拳头就落在他身上。


他说起过一件永远忘不掉的事。


那时他还很小,三四岁的样子,吃过晚饭放下勺子,他瞅了瞅他爸说想吃糖。


话还没说第二遍,父亲的巴掌就呼了过来。鼻血滴在了衣服上,他才回过神来。


这样没来由的暴力次数多了,他也长记性了,惹不起就躲。



后来他说,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担负起“父亲”这个角色,绝对不生孩子,因为他怕,他也会有暴力倾向。


打骂这种给孩子“松皮”的方式,只会断掉孩子对父母的恩情。


作家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他们从不该,成为家长泄愤的工具。


你以为打孩子彰显了你的权威,但在孩子看来,那也许不过是你无能的表现。


因为人向来是“欺软怕硬”。


那些认为“不打不成材”的家长,都是混蛋。


把孩子当赚钱工具


“啃老族”已经被骂了多年,但世界上还有一群“啃小族“,他们真实存在,却没有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当选择让孩子完全负责自己生活的时候,父母就变成吸血鬼,而孩子则成了ATM提款机。


广州一对夫妻为了骗到钱,完全不顾8岁女儿的生命安全,多次让她去撞车碰瓷。



去年3月,一名车主就碰上了这个“碰瓷团伙”。小女孩在和车辆接触后,直接被撞飞1米远。


恶行被揭开后,男子大发雷霆,当众辱骂交警。夫妻俩牟足了劲表演,带着女孩横躺大马路。


而这个女孩,是男子前妻所生,是男子的亲女儿。


拿女孩生命开玩笑的,恰恰是那个原以为会永远庇护她的角色。


即使女孩身上的伤每次都能恢复,但精神上的创伤,也许永远都难以忘却。


很多父母认为,子女都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打之骂之都无所谓,让他们做什么都应该,所以把孩子当作赚钱工具,他们心安理得。


《爸爸去哪儿》邓伦期望小山竹有应有的童年


他们总是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美国曾经有档叫Here comes Honey Boo Boo》的真人秀,是专门为一位可爱的小胖妞Honey Boo Boo打造的。在节目里,为了逗乐观众,她很用力地表现。



但当被问到是否喜欢上电视时,她却说:NO。


Honey Boo Boo被推向台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母亲。


Honey Boo Boo与母亲参加节目


早在儿童选美节目时,母亲为了让女儿拿到冠军,把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穿上胸垫。


后来Boo Boo红了,母亲又盘算着:真人秀每集给1.5万美金,一季有10集。节目收视率高的话,可以连续做十季。


吸血鬼式的父母,总期待着孩子在钱财上面,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们,所以不断压榨孩子的剩余价值,丝毫不觉得有愧。


许多人不知道,如今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吴奇隆,曾花了12年时间,为父亲还债。


小虎队解散后,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只要赚钱的工作他都去接,也因此接了许多烂剧。但这样的他却被亲人嘲笑“什么烂戏都接,让我们很丢脸。”


再度翻红的张韶涵,也曾被母亲趁火打劫。



在张韶涵住院时,母亲划走了她银行卡里的所有钱。


后来,张韶涵答应给父母各买一套房子,每月再支付6万台币做生活费。


父母却嫌少,联手控诉她弃养。负面消息扑面而来,给她的事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不配做父母的人有很多,毕竟做父母这件事,不需要经过考试。


后来许多人选择了咽下自己的心事不再重提,但这并不能说明,垃圾父母的行为没有对他们造成伤害。


有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但那些被伤害过的孩子,同样让人心疼。

 

孩子不是附属品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家暴事件后消失许久,俩人三个孩子也判给了妻子。


但最近的采访中,他提到,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事业。


他直言,孩子只是他教育的实验品。


“我无所谓家不家,因为我已经不需要家了。”在被问到陪伴孩子是否有功利性时,他也毫不否认。


李阳拉着女儿念单词,在观众面前大声朗读 


小说《以子之名》里写道:这世上大部分人都默默承受着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他们的父母教育方式多么民主,却在孩子的取名权上独断专行。

 

取名权这事儿本无可厚非,只是随着时间流逝,父母越来越习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去实现他们没有完成的梦想。

 

小说中的三个妈妈,都将自己的人生设定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推着孩子追逐“出人头地”的目标。


孩子由于难以达到妈妈们的要求,成了妈妈心中的差生。

 

这三位妈妈也因为种种煞费苦心的”努力”,最终影响到了婚姻和家庭。

 

这其实是一个有些残酷的故事,孩子和妈妈,成了各自相互束缚的枷锁。

 

母爱碰上了教育,变得无比沉重,最后不论是孩子还是妈妈,都落得满身伤痕。

 

加拿大多伦多地区曾发生过一起凶杀案,三名歹徒在地下室向户主夫妇开枪,妻子当场毙命,丈夫因子弹射偏,死里逃生。



而这场凶杀案的策划者,竟是夫妇俩24岁的女儿詹尼佛和她的男友。


认识他们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从小到大的乖乖女,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

 

詹尼佛从小学习钢琴和花样滑冰,获奖无数,成绩也非常优异。但谁也不知道,她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学习之外,她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连假日都不能休息。平日里别的女孩子习以为常的各种娱乐活动,对她而言都可望不可即。


父母严格监控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不被允许外出和同学玩,也不被允许去同学家里。


后来,詹尼佛学会了通过自残来排解压力。



从中学起,她的成绩就一降再降。因为害怕父母责骂,她整个高中都假造成绩单。高中没毕业的她,每天去图书馆伪造笔记,假装自己在“上大学”。


谎言被拆穿后,父母震怒,没收了她一切通讯工具,甚至通过计算她汽车的里程数来控制她的活动范围。所以22岁的詹妮弗,平时居然根本不敢离开家。

 

父母以爱的名义,掌控着詹尼佛的人生,把她一步步推向了深渊,也给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



三毛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许多父母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孩子本来就该听父母的话,不得反抗。


激起巨大舆论声讨的“青少年戒网瘾大师”,是无数孩子的噩梦。


一些愚昧的父母,却为这位“大师”鸣冤,因为他们的孩子的确变得听话了。



在央视的新闻调查《网瘾之戒》中,有一段夫妻间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你会不会觉得,孩子现在的这种顺从,只是建立在对电击的恐惧下的表面屈服?”

“如果是恐惧,那恐惧一辈子不也可以?”


最后一段现场提问,柴静拿起话筒,对家长们说:


 “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好而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


“在以往有过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言语当中刺伤孩子的这样的行为经常有的,请举一下手!”



再转身向孩子:


“认为父母不爱你们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自己在家庭当中非常孤独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网瘾跟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的,请举一下手!”

 

 “有过自杀念头的,请举一下手!”



在每个问题后面,都可以看到丛林一样举起的手臂。


从小时候起,父母就会告诉你,成绩好的是好孩子,听话才是好孩子。


有时他们甚至会用强制手段,迫使自己的孩子,成为他们眼中的好孩子。


著名学者陈寅恪曾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为中国教育指明了道路。


很多年前的话,到现在一点也不过时。


有人说,孩子只是借助父母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每个孩子一旦降生,都是独立的灵魂,不属于任何人。


孩子不是附属品,也不应该在父母预设的轨道下生活。


愿每个孩子被温柔以待

 

前段时间广受好评的影片《奇迹男孩》,可以说是一部家庭关系的教科书。

 

10岁的奥吉因为天生脸部畸形,成了同学们讨论的焦点,也给他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不少难题。

 

但是,奥吉的父母和姐姐给她创造了一个完美的避风港,让他可以在每次受伤后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重新上路。

 

妈妈和奥吉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并不丑,奥吉。”

 

“你是我妈妈才这么说。”

 

“我是你妈妈这才最重要,因为我最了解你。”



相比于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在地上拖行的爸爸,这样的家长,给了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和无尽的爱。


“一个民族是否文明看三件事: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二看他们怎样对女人,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


家,不应该成为充斥着暴力和伤害的存在,毕竟从小学起,老师就教给每一个人,“家是温暖的港湾。”


每一个降临世间的孩子,都该被家人温柔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oney1
honey honey
HONEY-大橋トリオ
Is there a violin in Heaven
HONEY
“亲爱的”,你会说吗?(双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