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那些喜欢“迟到”的外国政要

2014年8月9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参加第47届亚细安外长会议的外交部长王毅,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就有关问题进行会晤。会晤原定于当地时间9日下午3点半举行,其间因故推迟一小时。王毅按约定时间到达会晤地点后,并未见到克里。直到5点,克里才姗姗来迟。在国旗和镜头前,两人进行了传统的握手礼。即将落座时,王毅板着脸对克里说:“你迟到了。”克里满不在乎地回答说:“对不起”。落座后,王毅又通过翻译继续刚才的话题,说:“我们从4点半就在这里等你了,等了你半个小时,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吗?”克里尴尬地笑着连连道歉:“我真的很抱歉,真的。”王毅不依不饶:“如果下次会见,希望你能遵守时间,不要学那些喜欢迟到的政要。”克里涨红着连嗫嚅道:“是的,是的。”

王毅所指的那些喜欢迟到的政要,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据可查的事实。

奥巴马平均迟到11分钟。有媒体做过详细的统计,仅2014年以来,奥巴马共迟到2121分钟,次数约为200次,平均每次迟到11分钟,有时迟到竟达一个小时。其实,媒体统计的只是奥巴马出席各种公开演讲时迟到的时间,而他几乎在出席所有场合时都会迟到。

奥巴马为什么喜欢迟到呢?美国媒体这样分析:“他是个典型的‘夜猫子’,经常工作到午夜才休息,睡眠不足是导致他连连迟到的直接原因。”

2012年3月,在韩国首尔核安全峰会期间,奥巴马屡次迟到。第一天,奥巴马出席招待会比预定时间迟到了40分钟,导致工作晚宴延后了10分钟才举行。第二天,奥巴马再次迟到,但他并未直接就座,而是在入口附近与其他首脑交谈长达3分钟。按照国际惯例,只要在所有领导人入座后,会议主席才能入场。而作为本届会议主席的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奥巴马能够快些入座。终于等到奥巴马坐到自己位子上后,李明博才急匆匆进入了会场。因为奥巴马的迟到,致使会议比预定时间晚了整整15分钟。

也有例外。2013年12月10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葬礼仪式在索韦托镇足球城体育场举行。就在仪式准备开始时,现场忽然大雨如注。虽如此,参加仪式的各国政要还是按时到达现场,唯独奥巴马因交通拥堵而迟迟不见现身。现场主持人有点生气地大声说:“就差奥巴马一人没到了,不等他了,全场高唱国歌,仪式开始。”奥巴马赶来时,仪式已按程序正在进行。

迟到成了普京的“注册商标。” 放眼全球,普京可谓“迟到大王。”从英国女王、德国总理、乌克兰前总理、乌克兰前总统到韩国总统,都领教过普京的“姗姗来迟”。20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在白金汉宫接见访英的普京,而普京却迟到了14分钟;2012年,普京会见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迟到40分钟;2009年,会见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时,他足足迟到了3小时;“最惨”的当属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普京因为半路和偶遇的摩托车车手喝酒谈天,让他足足等了4个小时;2012年6月21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场,作为东道主,普京应在当天下午2点发表演讲。下午1:53,会场上一名记者发微博称:“大家都在议论普京今天到底会迟到多久……”果不其然,直到2:39,普京才迟迟现身论坛讲台,迟到了39分钟……据媒体统计,普京出席活动的平均迟到时间为29分钟。普京因为迟到,曾引起外交风波。2013年11月13日,普京去韩国首尔出席韩俄首脑会谈,原本应于下午1时在青瓦台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首脑会谈,但直到1:30,普京才姗姗来迟,晾了朴槿惠整半小时。因为迟到,首脑会谈和欢迎午宴等大部分日程纷纷被推后,导致午宴直接成了晚宴。迟到的原因,竟然是身为“摔跤迷”的普京在途中跟摔跤爱好者闲聊而导致。此举让韩方颇为不满,韩媒愤而打出这样的标题:“普京先生,下回请准时。”

对此,俄罗斯媒体却不以为然,回应说:“如果了解俄罗斯,尤其是普京的作风,此事就不足以引发外交风波。”确实如此,这并不是普京首次“怠慢”韩国总统:2000年,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访问俄罗斯,会晤时整整等了普京30分钟;2008年,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访问俄罗斯,又等了普京40分钟……俄罗斯媒体调侃道:迟到已成了普京的“注册商标”。普京身边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总统迟到往往是因为他行事缜密所致。在重要会议或会见外国领导人之前,他常常会复查信息来源,作深入探究,结果就晚了。”

奥朗德因迟到留下遗憾。法国总统奥朗德虽然“迟到”不是很出名,但也因多次迟到而留下了不少遗憾。

2012年5月,总统就职典礼结束后,奥朗德乘专机前往德国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面。起飞后几分钟飞机就被雷电击中,机上的警报也成了红色,为防万一,机长要求掉头返回,奥朗德却执意继续飞往德国。最终还是未能拗过机长,飞机降落在巴黎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奥朗德只好与随从转乘另一架飞机飞往德国。紧赶慢赶,与默克尔的首次“约会”还是迟到了一个半小时。随后,在默克尔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还未从雷电惊魂中缓过神的奥朗德,竟然在红地毯上站错了位置。

2012年5月20日,是奥朗德上任一周的日子。这天,他要去参加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在芝加哥开幕,这也是他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首次亮相。然而,在50多位领导人参加的峰会上,他竟迟到了15分钟,只好偷偷溜进了会场,遗憾地错过了北约秘书长和东道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致辞。

因着装打扮迟经常迟到的克里斯蒂娜。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也经常在重要外交场合迟到,理由竟全是因为穿着打扮。

2008年11月,G20峰会在华盛顿举行,拍摄“全家照”结束后,正当各国领导人就要离开时,却被告知需要回到原位再次拍照。理由是,第一次拍照时,克里斯蒂娜因迟到没有在场。尽管克里斯蒂娜为自己的迟到连连道歉,但仍让与会领导人大为不悦。而她迟到的理由,则是因为要着装打扮而导致延误。对此,克里斯蒂娜竟还言之凿凿:“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我是女人,当然也不例外。”自任总统后,克里斯蒂娜一天内至少要更换4套衣服,每天换一双鞋,至于她到底有多少双鞋,则被阿根廷人戏称为“国家机密”。

2009 年 7月,克里斯蒂娜参加在巴拉圭举行的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因为巴拉圭和阿根廷有一小时的时差,而她却忽略了这一点,而是在这一个小时里精心打扮起来,直到按阿根廷时间于上午9点进入会场时,巴拉圭时间已经是上午的10点,她也因此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

履约守时是外交活动中很重要的环节,如果一方不按时赴会甚至爽约,从外交礼仪上讲,是不礼貌的表现。如果两国关系不好,则可能被认为是故意废约而恶化关系。按照外交惯例,一方因故迟到时,应事先告知另一方并作出解释,否则将造成外交失礼。在外交场合,领导人有时会出现故意迟到的现象,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激烈的外交争锋,这是一种表达外交立场的直接方式。而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适得其反,也会将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比如美国国务卿克里的迟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外国政要的“愿望清单”
【海运仓内参】各国政要怎样过情人节
外国政要的“路上”排场
【盘点有奖】2015年“十大金曲”
克里为俄罗斯带来了“胜利感”
盘点12位当今世界政要都读什么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