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海拾贝-程乃珊谈百年唇膏
百年唇膏
今天女人的手袋里,谁没有至少一支唇膏在内?却原来唇膏的历史只短短百年不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只有舞台剧演员交际花及妓女才涂口红,当时口红属十分边缘化。大战期间男人都上前线了,女人留下来承担多种沉重劳动,还要照顾家庭,压力重重,或者因为自我振作,女人纷纷开始涂唇膏。这与当今的“口红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许同样的道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百分之九十九美 国女士有涂口红的习惯;而2001年经济低迷时,唇膏的销量不跌反升……小小一支唇膏可说是经济起落的水银柱。当遇重压时,柔软润泽的唇膏接触嘴唇的那一刻,会对心灵起到抚慰的作用。
直到大战结束,唇膏开始风靡欧美。不知唇膏正式问世前,妇女用什么来化妆唇部?想来是有的,只是没有现今唇膏那样方便携带。
中国传统的唇膏,如同《红楼梦》所描述,是放在小瓷缸里,腮红和唇膏没有太大区别,统称为胭脂。也有用红纸上一抿,将双唇染红。当时女人很少外出,不需经常补妆,所以也不觉有什么不便。
唇膏在上海滩登陆,应是在上世纪十年代,随着欧美之风刮到上海。那时的唇膏筒工艺制作十分讲究,笔者犹记得祖母留存的一些唇膏,外壳是用镂花薄黄铜片压成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质感,外面还有一个讲究的柔软的麂皮套,对化妆品来说花在包装上的心思不比化妆品本身逊色,有的成本还远远高于化妆品本身。因为一直以来,化妆品本身就属奢侈品,所以在包装上越奢华越能体现化妆品的奢侈价值,唇膏也不例外。一直觉得,唇膏的外壳比唇膏本身更具魅力,更富性感。最早的唇膏是推进式的,给人一种子弹上膛的联想。记得看过一部恐怖电影《闪灵》其中一个镜头是镜子上布满用唇膏涂抹的“谋杀”字样,尽管没有一丝血腥的谋杀镜头,但那唇膏书写的字体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此镜已成为恐怖电影的经典。笔者也亲身经历过相似的场景,不过带来的不是恐怖,而恐惧。那是文革抄家的时候红卫兵们用妈妈的唇膏在所有的镜子上玻璃窗上涂上“打倒”的字样,那猩红的“打倒”触目惊心,看在眼里,真有世界末日来临,至今回想仍感心怵。
唇膏后来改进为旋转式的,但笔者更钟情推进式的,在推出的一刹那给人有无限的灵感闪现。
百年来至今唇膏从来属奢侈品。国产唇膏何时问世笔者不详,但在二十年代三友实业社已产有唇膏,外壳是胶木的,制作粗糙,手感木呼呼的,唇膏的色泽也不鲜亮,就是这样的国产唇膏,上海滩一般家庭的女子都消受不起。
随着好莱坞影片风靡上海滩及美国化妆品大牌露华浓蜜思佛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唇膏已成为女性的恩物。对职业女性来说,一圆唇膏梦还是不太难,犹如今天的女性舍得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合心的手袋一样。读者应该记得张爱玲拿到第一笔稿费,就去买了一支唇膏。想来以张小姐的品味那一定是一支露华浓或蜜丝佛陀牌子的,不太会是国产。在唇膏这个产品上,上海人女人绝对是崇洋媚外的。
二战期间,水路中断,舶来品唇膏自然从市面上消失了。这里正用得上这句“商女不知亡国恨”, 那些大发国难财的暴发户和大汉奸的女人们,管他什么国土沦丧都比不上她梳妆台上的舶来品唇膏用完了更严重 ,精明的商家抓准了这个商机,当时大批美国飞行员从美国本土把化妆品带到大后方昆明,再转卖给走私贩,再辗转走私到上海,据笔者母亲回忆,当时一支蜜丝佛陀唇膏的黑市价高达一条小黄鱼……国难当头,就是再有钱的人家也不会奢侈到这个地步,问津的当然就是那些钱来的太容易的女人。
书载蒋经国送给他的情妇也不过是一只带麂皮带的粉盒,想来一定还会有唇膏,这些今天看来完全属小礼品,然而在当时价值相当昂贵。
如同男孩子都记得抽第一口烟时那种呛鼻和辛辣,他们视之为成长的标志;女孩子谁都有偷搽妈妈唇膏的经验,这是她们从女孩走向女人过程中朦胧的觉醒!笔者小时候常常偷抹妈妈的唇膏,恨不得自己快快长大成人,但到了可以涂抹唇膏的年龄,市面上却没有唇膏了,连妈妈和祖母留存的唇膏都当垃圾处理。当时百货公司也有卖唇膏,是粗糙塑料外壳,就是这样的唇膏也有凭单位证明是工作需要才能购买。那时海外亲戚送我一支外壳如女人娇媚胴体的唇膏(后来我才知那是世界名牌),我如获至宝,但一直没机会用。记得那是在1973年左右,气氛相对宽松一点,我一个朋友做新娘,这才敢大着胆浅涂一抹唇膏,连带点上一些腮红,我忍痛做出牺牲借出这支唇膏,自己也乘此机会过了一把瘾;喝喜酒嘛,总得带几分喜气。说来可悲,我自己当新娘时(1969年)都不敢涂唇膏。
如果说男人最性感的动作是剃须,那么女人最性感的动作就是涂抹唇膏。可以讲,女人的唇部是一切魅力的源头,现代女性日益自信独立,轮廓分明丰盈厚实的嘴唇替代传统的樱桃小口,成为美的象征。所谓画龙点睛,其实女人的化妆品只需一支唇膏。
最早的唇膏只有猩红一色,发展到今天五彩缤纷,笔者还是觉得一张素脸配两抹猩红,再加一轮乌发已是最美的。
程乃珊的蓝屋博客
程乃珊简介
程乃珊,女,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桐乡县。曾祖父母是乡下的蚕农。祖父16岁卷着铺盖从乡下到上海谋生,到程乃珊出生之时,已成为在上海金融界颇有地位的人物。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回上海。父母亲都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对她影响颇深。程乃珊1964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教育学院英语班,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10余年。1983年6月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后从事专业创作。1990年赴香港定居。程乃珊从小在上海、香港长大,既有对上层工商、金融界生活的丰富感受,又经历过“文革”10年的变故和磨炼,同时,长期在平民区教书的经历和体验,又使她能够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所在的那个社会圈子,这一切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人在旅途,留恋人间的真情,向往天堂的挚爱。我来因为爱,我去因为爱。因为爱我走进了你的生活,因为爱你走进了我的心里。
在爱的旅途上,我发现了《美术大家》、《印象上海》专栏,认识了很多朋友,一同分享,彼此关爱,爱我们的热爱。
I have shewed you all things, how that so labouring ye ought to support the weak, and to remember the words of the Lord Jesus, how he said, 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转载我的日志,无需道谢,无需标明出处。分享是快乐,奉献是幸福。
点击进入《印象上海》专栏,大千上海......EndlessDiscovery。 http://blog.163.com/g/48001
点击进入《美术大家》专栏,美术,让生活更精彩;美术,让大家更友爱。http://blog.163.com/g/42001
感谢网易博客平台、感谢义务奉献的管理员团队、特约投稿人、感谢美、感谢爱。
.
..
.
.
分享是快乐,奉献是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生丽质,敌不过一抹唇情
“胜利之吻”,口红的那些纸短情长
用不完的口红润唇膏千万别扔!有你绝对想不到的用处!
卓越星美妆 | 老上海名媛的美妆记忆
各类化妆品致癌性大排行
多图:张爱玲才是真·口红达人·彩妆博主·买买买之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