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电影很生猛,也很伟大。

八卦电影

电影的八卦,八卦的电影,永远都有很多有趣故事

 

这部电影很生猛,也很伟大。

它也许内容平淡,沉闷晦涩,但意义远超我们的想象。

尤其对记者来说。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三巨头合体,完全没必要用过去奖项介绍他们。

他们足够伟大,将来无需再用奖项来证明自己。

《华盛顿邮报》自上映以来,就是各大电影节、各大电影奖项的宠儿。

《时代》杂志称它是2018年第一必看电影。

如果真能过审引进,我觉得这是近十年来最有意义的电影之一。

1971年,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民众反战呼声越来越高。

这一年,《华盛顿邮报》一名女记者,被白宫拉黑。

因为她写的报道得罪了尼克松,因此被禁止参加尼克松女儿的婚礼。

女老板建议换个总统喜欢的记者去,但总编傲娇的拒绝了,理由只有一个:

“我们不能因为总统不喜欢我们的报道,就听命于他对我们的报道指手画脚。”

这是真实的故事。

下图是两位真实的人物,女老板凯瑟琳,总编布莱德利。

总编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扮演),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资深媒体人。

女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梅姨扮演),是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傻白甜,没有任何媒体经验,在丈夫意外去世后才仓促接管报纸。

在两个人的努力经营下,《华盛顿邮报》负债累累,频临破产。

而且他们发现最近有一个更严酷的事实——

对手《纽约时报》的金牌记者希恩已经三个月没有发表文章了。

长期不更新这并不是好事,而是正在憋大招的前兆。

如果一旦让《纽约时报》再拿下民众关注的头条,《华盛顿邮报》再无翻身可能。

5月一天,《华盛顿邮报》编辑部收到了一个神秘盒子。

他们过去一直苦苦找新闻,这次没想到从天下掉下了个大新闻。

这份纸盒里,装着超过7000页关于越战的绝密文件。

文件信息量极大,但只讲了一个事——

这些年的美国总统们,都是戏精。

他们明知道越战必输,却装作胸有成竹,斩钉截铁的把战争打下去。

原因只有一个,避免自己成为国家的罪人。

美国总统不止替前任擦屁股,还要替前任继续藏黑锅。

所以,在美国当好一个总统,必须要先去好莱坞进修演技。

这点川普最有发言权。

就在《华盛顿邮报》刚开始研究资料时,《纽约时报》率先扔下核弹,向美国政府开炮,曝光上了上述资料的一部分。

这一下,全美利坚人民都炸窝了。

所谓的正义宣言都是幌子,所有的自由解放援助南越都是谎言,所有牺牲的五万美国军人都死得不值。

就在《华盛顿邮报》高层哀叹天要亡我之际,转机来了。

《纽约时报》被政府以“叛国罪”的名义下达了禁令。

这也是美国史上首次政府动用司法力量禁止媒体发表文章。

《纽约时报》变成了政府重点打击的出头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这可能是一辈子最重要的翻身机会,摆在了《华盛顿邮报》面前。

机遇来了,不止看胆量,更要看有怀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既然政府已经说了要禁,你还顶风作案,那就罪加一等,所有编辑记者都要被送进监狱。

身板脆弱的《华盛顿邮报》如果遭受打击,那将是灭顶之灾。

而且《纽约时报》有三个月时间研读报告,但留给《华盛顿邮报》的只有短短十几个小时。

在惊心动魄的十几个小时里,记者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写稿。

所有人都做好了蹲监狱吃牢饭的准备。

而此时,另一场内部战斗,董事会也在激烈辩论,如火如荼。

虽然女老板是《华邮》的最高负责人,但她在董事会里毫无说服力。

所有的董事都看不起她,认为她是继承丈夫遗产才有这样的地位。

另一方面,这些男董事们一直觉得女人并不能操盘大局,让女人来做主简直是侮辱。

好在,女老板得到了总编的全力支持。

一位董事说,“如果政府赢了这个案子,那我们就会被定罪,《华盛顿邮报》将不复存在。”

总编回答,“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政府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发,什么不可以发的世界,那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华盛顿邮报》早就不复存在了。”

一位董事说:“我们不发这篇报道,也没有什么损失的。”

总编说:“不,如果不发,我们就失去了一切。如果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了报告却不发出来,那《华盛顿邮报》的声誉就荡然无存……

我们就输了,整个国家都输了,尼克松赢了。尼克松赢了这一次,他还会赢下一次,以及以后的每一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害怕了。”

总编讲的如此有理,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最后投票结果:4:1,总编是1。

最终的决定权,就交给了一向柔弱的女老板。

不拼是死,博一次也是死。那就博一次再去死吧。

“出版吧”。

这一段梅姨的神演技,足以载入电影最佳表演史册。

她内心纠结,眼神不定,却坚定说出了结论。

然后马上挂点电话,举起右手,生怕自己反悔。

1971年6月18日,刊登着五角大楼绝密文件的《华盛顿邮报》一出街就被疯抢。

果不其然,《华盛顿邮报》立马就被告上了最高法院,遇到了美国政府的“疯狂反扑”。

《华盛顿邮报》跟政府一怼到底,他们搬出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条文:

政府的权力,不能超越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护。

在《华盛顿邮报》跟政府死磕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手《纽约时报》的大力支持,还有整个美国媒体的声援。

从波士顿到费城,从底特律到芝加哥,所有报纸都冒着被查封的风险,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报道。

6月30日,最高法院以6:3裁定两家报纸可以继续发布相关报道。

总统输了。

《华盛顿邮报》赢了,不容易。

但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成功了。

何况尼克松总统是个心眼很小爱报复的人,他曾公开扬言要封掉所有得罪过自己的媒体。

接下来,《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从一起原本不为人注意的窃案着手,穷追不舍。

他们发现了尼克松政府从事间谍活动和非法窃听的丑闻,最终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尼克松声名扫地,黯然下台。

这两次经典战役之后,《华盛顿邮报》从此名声大噪,时至今日和《纽约时报》并驾齐驱。

不过,这部电影画面沉郁,台词繁杂,让人看得很累。

但前戏过后,生猛无比。

而且剧本工整,严丝合缝。

如果你能坚持四十分钟,那么接下来就会一路爆燃,让你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不过,说句难听的话,我们肯定是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

我们有很多好素材,但没有讲故事举重若轻的大导演,还有表演已臻化境的演员,还是尽量少碰这种题材吧。

相比许多人说这部电影太有深意太敏感,我倒真心希望能引进这部电影,让更多人在电影院看到这场“几乎不可能的媒体奇迹”。

这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公正、法治”。

道理很简单,正如美国法官在判词中写道:

“媒体服务于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

ps.不能提示太多,如果你有心就知道怎么获得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媒体泄露国家机密?看美国法院怎么判
“美国最危险的人”去世
赢了这次,就有下次
人生哲理(119)
她以一份报纸扳倒了美国总统,被称作“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这个人冒死“终结”越南战争 美国总统下令将其腿打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