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三体》,中国科幻看什么

8月23日,2015 年“雨果奖”结果最终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其实,中文科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代,首先将科幻文体引入中文世界的是梁启超与鲁迅,二人都曾翻译过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如今,大获好评的《三体》使科幻小说重新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而在这部作品之外,仍有许多深深打上中国烙印的科幻小说值得一读。

叶永烈 《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部1978年出版的小说的作者叶永烈,同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是我国“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关注。正如书名一样,文中通过小记者小灵通畅游未来城市的所见所闻,将一个奇妙的未来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如今,部分文章中的预想已经在现实中实现。这是一本凡尔纳式的幻想著作,是中国科幻史不能遗漏的名字。

童恩正 《珊瑚岛上的死光》

《珊瑚岛上的死光》是国内第一部改编为电影的科幻小说。故事讲述了科学家陈天虹由于发明“高效能原子电池”而卷入了某大国财团的世界经济争霸,他坚持发明要带回祖国,但他乘坐的飞机遭受“晴空闪电”在太平洋上空坠海。常年旅居大洋荒岛上的华裔科学家马太博士拯救了陈天虹的生命。激光武器本来是爱因斯坦的纯真幻想,为了防止它成为世界毁灭者,两位科学家决定联手反击国际商业霸权。

郑文光 《飞向人马座》

《飞向人马座 》是由“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于1978年发表的一部科幻小说,这部小说虚构了一个速度的故事:3 个因为某一种速度被抛在太阳系外的少年,凭借另一种速度在 5 年后回到了地球。5 年的外太空流浪涉及悲伤、忠诚、坚定,涉及爱因斯坦和人类的成长,因为这也是一个有关人类广阔性的故事。

韩松 《火星照耀美国》

许多人打开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居然就这么被写没了。

作者韩松是新华社记者,曾参加过中国第一次神农架野人考察。刘慈欣在评价韩松时曾说,“韩松写的是三维科幻,而我们写的是二维科幻。二维让我们想到了平面,进而想到了一张纸,进而想到了画着方格的作文纸,是的,二维的科幻是写在上面的作文。当然作文也有高下之分,但终究是二维的,平面再广阔,其空间的感觉也无法与一个小小的三维方块相比。”

《火星照耀美国》将时间定格在2066年,那时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则已经衰落,而以超级电脑“阿曼多”为核心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生活的世界。在“阿曼多”统治的世界中,人在一出生就已经分配好职业。主人公唐龙是中国的围棋神童,应主办方美国的邀请随中国围棋代表团去参加世界围棋大赛。在美国,唐龙经历了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阿曼多”瘫痪、加入孩子军团寻找能预言未来的“灵杖”、陪伴有尾巴的基因改造少年纽曼寻找父亲,以及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等等危险而荒诞的遭遇后,最终被中国救援军解救。而火星在此过程中一直妖异地照耀着中天,看上去诡怪,却又好像亘古如此。

韩松 《地铁》

韩松的文笔读来晦涩,却又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地铁》更像一部惊悚小说,全书分为5个独立中篇,《末班》:一个老人在搭乘地铁回家途中,发现从隧道深处出现了很多奇怪矮人,把同车人都装进瓶子里运走了。老人决定自己去寻找答案。《惊变》:地铁没有像往常一样靠站,而是一直不停地疯狂行驶。一个青年打破窗户,想爬到车头处看看究竟。在经过一节节车厢时,发现里面的人们正在发生各种变异。《符号》:地面上的城市看似正常运转,但似乎整个世界只是一个实验场。一个男孩儿深入地下,试图揭开这个秘密。《天堂》:人类已完全在地底生活,而老鼠似乎正在成为人类生存下去的引路人。《废墟》:地球已经由外星人接管,两个少年男女被秘密派回地球,以寻找先辈遗留的重要机密。这机密就藏于废弃的地铁世界中。而在外星人的地球指挥中心里,答案似乎远比想像的复杂。

柳文扬 《一日囚》

《一日囚》是柳文扬的短篇小说。这是一个有关时间囚徒的故事,可能会让人想起《土拨鼠日》。《一日囚》中的思维实验将人囚禁于一日之中,充满了孤独阴暗的色调,是一部十分有想象力的短篇小说。

“时间的囚徒,比空间的囚徒更可悲。全世界都与你无关,只有你独自在不变的时光中老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比死亡还苍白的生活。

时间是多么可怕、伟大和不可驾驭的东西。我是想说,当猴子学会了一种把戏,它只能想到凭借这把戏来换一点食物。人,只有人,才会把他所掌握的一切权力和知识都用于‘惩罚’。”

刘慈欣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的情节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教育拯救世界。

故事发生在一个僻壤山村,教师李宝库已经时日无多,社会的磨难、生活的阻力、无穷无尽且无法颠覆的绝望将他重重压在下面。然而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让他始终心系村中村里 4 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贡献出最后一份心力。

数百光年外,一场持续两万多年,涉及整个银河的战争即将结束。获胜的碳基联邦为了防止敌人硅基帝国死灰复燃,决定以制造横跨数百光年的恒星空白地带来囚禁对手。这也代表着归属这些恒星的行星以及行星上的生命的灭亡。为了银河系中其他大多数的碳基生命,联邦的除星行动冷酷而无慈悲。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被发现的生命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并加以证明。

临终前,李宝库拼尽在最后一丝力量将力学三大定律定理篆刻进四个孩子的脑海中。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四位学生马上将被选为碳基联邦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而自己刚刚让学生们背下来的力学定律,最终从碳基联邦的除星行动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以及整个太阳系。

“上尉,你是个白痴吗?!”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并且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 5B 级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听起来像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文 | 梅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瑶 | 进化抑或轮回?——韩松科幻作品中的时空迷思
韩松: 科幻小说已成“现实主义”文学
12分钟看完硬科幻小说《图灵苹果》当高级文明向地球发来讯息时
《三体》确定被拍成电视剧,你最想看什么?
刘慈欣谈降维打击:高维空间根本无法想象,现实不存在二维物体
时隔四年,《三体》居然变了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