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优秀外语教师讲述:英语阅读理解拿满分的七个秘诀(欢迎转发)

阅读理解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在英语科考试中取得高分。因此,大家都想知道,高考阅读理解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提高答题能力?是否有应试技巧?本文将结合高考题回答这些问题,介绍快速阅读、精确捕捉信息、抓住中心大意、归纳事实、推理猜测等英语阅读应试技巧。

1、如何培养处理“真实语言材料”的能力?

高考阅读理解文章与平时学的课文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课文像是修剪过的“盆景”。它要考虑到循序渐进、词汇量、语言点的复现率和话题的趣味性等教学因素,编者在编写教材时,要对选中的文章进行调整处理。例如,为控制生词量,编者或把生词删除,或用熟悉、常见的词语替换;遇到非正式的表达,编者要进行改写,使之正式和规范;长句和复杂句也要被分割,改成简单句。

高考阅读理解中的阅读材料直接从英文报刊、杂志和网络文章中精选,稍作修改,原汁原味。好比“野花野草”。此外,高考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大多是说明文和议论文,趣味性不大,句子的平均长度和复杂程度远远高于课文,语言结构趋于复杂,出现长句、特长句。长句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从句,而且夹杂多种语法现象,如插入语、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双重否定句等。实践证明,句子长度和句子结构复杂程度是影响考生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做好高考阅读理解需要多少词汇量?

影响阅读理解程度最大的因素就是考生的词汇量。按照阅读速度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一篇阅读文章的生词率超过5%,就属于比较难的阅读材料。其实,上面的高考阅读材料很难读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生词的比例高,达到了5.7%(生词用下划线标出)。一般性的阅读理解读者必须掌握大约3,000个词族 ( word families) 或者5,000个单词的词汇量,这是因为这些词汇量能覆盖任何语言材料的90--95%的单词。低于这个水平线,任何阅读策略或技巧都是效果不佳的。

许多学者就把3,000个词族或5,000个单词称为一个“门槛”,是阅读理解的一个转折点。有统计发现,从5,000个单词的词汇量 到10,000个单词的词汇量之间,读者每增加1,000个单词的词汇量,理解率大约增长7个百分点。所以说,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高了对词汇方面的要求,把高中毕业的词汇量定在3,000-5,000之间。



3、考试时应该花多少时间去做阅读理解?

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提出的阅读速度标准是每分钟70-80个单词。一般来说。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的总词数(包括阅读材料、设题和选项)在1900-2600词之间,参考考试时间为35分钟。但是影响考生阅读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总词汇量,所设问题的难度、读者的背景知识、材料本身的特点(包括句子平均长度、话题、体裁、行文风格)等。

在每年高考中,考生反映阅读理解最多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有时侯,他们甚至要牺牲用于任务型阅读、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部分时间。要有效利用考试时间,考生首先要明确高考阅读理解是为了快速捕捉相关信息并解答问题。它不同于课文教学中的精读,没有必要百分之百读懂,因为每篇文章后所附的3--5个问题不可能覆盖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其次,考生在高考前要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阅读训练,在保证一定正确率的情况下,尽快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答题速度。



4、考试时,先阅读文章,还是先浏览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比较传统的方法是,读文章——看问题——再看文章找答题依据( Passage —Questions—Passage)。这实际上综合了略读、跳读和查读等阅读方法。在第一遍阅读时,考生先以跳读或略读的方式阅读全文,不必注意细节或具体事实,只求对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了解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基本观点,并记住文章的信息方位,如什么地方是作者的观点。用这种方法时,考生必须要把文章阅读两遍,相比较而言,有点费时。

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文章可以让考生带着问题,有的放失地在文章中查找解答问题的依据,避免毫无目的地阅读文章,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许多局部性问题都可以通过原文中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但是,先浏览问题后再读文章,然后看一题做一题的缺点就是考生所获得的信息比较零碎,很难对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的了解,因此碰到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就比较难以对付



5、如何在阅读材料中做标记?

我们发现,阅读理解成绩好的学生喜欢用笔在文章中圈圈划划、做标记。这样做起码有两个好处:①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突出文章的重点;②由于人的短时记忆是有限的,所以把重要的词句划出来,可以使之醒目突出,便于以后查读,在文章中寻找答案依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做标记是突出重点,而不是通篇划线,也不是“指读”,即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在一般情况下,有三种要点是值得圈划:中心思想句、主题句和信号词。

在英语文章中,有些词比较突出、醒目,能够向读者预示文章的各种语义关系、上下文逻辑关系和语义中心,这类词称之为信号词。在阅读文章时,抓住这些信息词,有助于考生阅读理解和迅速找到答题依据。

常见信号词及其所预示的信息:

信号词

预示的信息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等

信号词引出的内容是与上文相反的论述,或作者不同的观点

similarly, equally, also, besides, furthermore, in other words等

下文与前面所讲内容相同或相似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

具体例证,说明上文中的论点

for one thing, on the other hand等

下文还有另外一方面

in a word, in short等

后面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

actually, in fact, the point is…, a study survey found/ showed/proved that…等

后面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和强调的内容或观点



6、阅读理解正确选项一般有什么特点?

正确的答案选项项往往是命题人员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来说,设置正确答案项有以下几种方式:

  • 使用与原文中一样的词句,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

  • 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

  • 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结构;

  • 答案项是原文生词或困难语句的解释;

  • 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推理或演绎;

  • 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例如用动物可以代替狗、狮子、老虎等,科学可以代替计算机、航天、发明、电子等。



7、阅读理解正干扰项一般都是怎么设置的?

  • 张冠李戴。命题人员往往故意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

  • 偷梁换柱。干扰项用了与原文中相似的句子结构和大部分相同的词汇,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子意思的改变

  • 无中生有。干扰项往往是生活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问题的设问毫不相干。所以在答题时,考生一定注意问题中有没有 “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类似的限定词语。

  • 以偏概全。尤其在猜测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或给文章添加标题时,往往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干扰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新托福阅读词汇题之应对方法
如何一个月内把英语提高到130分(上)
英语自学感悟(4): 精读和泛读
大学英语听写训练及四六级听力备考要点
小姐姐首战7分,阅读8.5口语7经验分享!我和学霸姐姐的方法都在这里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