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项羽遇到刘邦:反间计

 

刘邦兵败彭城,逃到荥阳后又被项羽围困,还切断了粮道,刘邦抵挡不住,想割地请和,遭到项羽的拒绝。刘邦问计陈平,陈平给他献上一道反间计的大餐。

 

陈平是从项羽那过来的,了解项羽的为人,对刘邦说,这事好办,项羽身边的“骨鲠之臣”,也就是忠心耿耿的死党,不过就是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等寥寥数人,只要我们“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花点钱,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产生矛盾,最好打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刘邦此时挠头上火不算,小命都难保,自然不会在乎钱了。于是从财政上拨给陈平“黄金四万斤”,作为反间计的启动资金。有人考证这黄金其实是黄铜,并非真的金子,还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其实你考证那干嘛呀,如果当时铜是购买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话,那么铜和金子的性质是一样的,和它的分子结构分子形式没啥关系。不管怎样说,那“四万斤”是实打实的,重量在那摆着呢,就是过去的“斤”在绝对数值上比今天的小,那也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了。

 

刘邦颇具大领导的风范,只管批钱,让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可着劲儿花,别省着,也不用回来报账。于是陈平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大款瘾。他派人混进项羽阵营,上下使钱,买通人手,开始大造舆论,说钟离昩等人作为项羽的大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中心意思就是:钟离昩等人和项羽不是一条心。不是一条心的原因,是钟离昩等人战功赫赫,却没被项羽封为王侯,所以想帮着刘邦灭项羽,将来好得到分封。

 


世间最好的舆论传播方式,不是搞新闻发布会,也不是微博微信上的应用推广,而是群众间的口头相传。因为它更具有真实性。消息一经散播,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得有鼻子有眼,也终于传到了项羽耳朵里。项羽还真上当了,正如陈平最初的预料:“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君臣关系毫无悬念地出现了裂痕。

 

项羽上当的原因,自然是觉得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也是反间计屡获成功的一个症结所在,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正如拿破仑所说: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老有人说钟离昩等人的不好,项羽还能觉得他们好吗?所以,项羽产生疑惑也在情理之中。疑惑之后,对钟离昩等人的态度便生冷了,见面也没个笑模样,不像以前那样嘻嘻哈哈显得亲了,再分配工作时,对他们也就不放心了,能找别人就干脆找别人了。

 

陈平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钱也没有白花,但这只是成功了第一步。因为除了这些大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刘邦最忌惮的人物,就是范增,还没有被拖下水。范增在项羽阵营中算是个明白人,足智多谋,经验老道,而且最重要的,他好像对刘邦同志一向没有好感,鸿门宴时就差点要了刘邦的小命,让刘邦至今仍心有余悸。范增的智谋加上项羽的勇猛,珠联璧合,强强联手,是项羽军队永葆战斗力的强有力的保障。不破坏这种联合,刘邦的日子就永远不会好过。

 

对付范增,不能采用对付钟离昩等人的伎俩。因为范增不是武将,他没有战功,自然谈不上居功自傲,也谈不上想分地封侯。对付他得使别的法子。可巧,项羽再次给刘邦提供了这个机会。

 

项羽不是已经开始怀疑钟离昩等人吗?于是派使者到刘邦处,借机观察形势,打探消息。刘邦见项羽的使者到来,摆下一桌丰厚的酒席,准备好好招待。等使者落座,问明身份,却故意惊呼道:“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我还合乎着是范增先生派来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羽派来的呀,白忙乎半天,酒席都撤了吧,用不着这么费事,随便整俩菜就行了。于是“以恶草具进楚使”,不但饭菜质量大大下降,就是盛饭菜用的杯盘碗筷都粗糙得很。使者回来,将情况向项羽一报告,项羽登时“大疑亚父”,对范增同志也起了疑心。

 

项羽怀疑范增,其实也不是怀疑他私通刘邦,或是在政治上有所图谋。更多的是一种不爽,一种被人小瞧了的不快。项羽未必就看不出这是刘邦的阴谋,是故意作秀给使者看,然后故意让使者给他传话,因为这事做得太过明显,且消息来自敌方阵营,即便傻子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项羽不会想不通其中原委的。只是刘邦这样做,和使者这样说,会让项羽心里感到不舒服,这种不舒服会很自然地转嫁到范增身上,所以他会对范增有意见。

 


还有,使者的传话其实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想而知,那使者回来肯定不会替范增说好话,因为使者在刘邦那的遭遇,也很让他没面子,不但一顿便饭就给打发回来了,还没给什么好脸子。而所有这些,都牵扯到了范增。所以,他也会很容易将怒火发泄在范增身上,添油加醋一番也未可知。

 

有了以上这两个原因,即便项羽知道刘邦是在故意搬弄是非,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那他对范增的好感也会大打折扣。

 

有了成见,范增再说什么,项羽便有了逆反心理,听不进去了。范增想趁着大好形势,“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羽明知他说得对,却不肯听,听了岂不更说明我项羽不如你了?范增见项羽如此,知道他听信谗言,心里有了小九九,很生气,也不解释,冲项羽嚷道:“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请骸骨归!”咱们不用打了,你和刘邦之间胜负已分,这天下肯定是人家刘邦的,你好自为之吧,我请求告老还乡,不伺候了,生不着你这份窝囊气。卷铺盖走了。

 

要说这范增的脾气也真不是吃素的。在鸿门宴时,当着张良的面,一剑便把张良进献的玉斗辟成了两半,还甩脸子给项羽,是个肝火旺盛的性情中人,吃顺不吃戗的主儿。不过范增岁数大了,身子骨终归不太硬朗,还没走到彭城,在路上便恶疮发作,死翘翘了。

 

除去项羽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陈平的反间计彻底宣告成功。趁项羽阵营内耗、无暇攻城之际,陈平紧接着又给刘邦献上了一条声东击西妙计:让长得酷似刘邦的纪信,假扮成刘邦,带着两千名妇女冒充家眷,然后从荥阳东门出城,引开楚军的注意力。刘邦这才得以从西门逃脱。

 

陈平和刘邦使用的反间计,说好听点是一种计谋或者计策,能上升到智慧的高度。其实说难听点,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和农村老娘儿们没事传闲话、整天东家长李家短的差不了多少。

 


反间计的作用,不仅仅是瓦解了几个人这么简单,他还让项羽失去了人心,也让项羽手下的人寒了心。范增那么大岁数了,还一颗红心整天不辞辛劳地忙前忙后,钟离昩等人战场拼杀,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项羽,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是项羽的猜疑,是项羽的不信任,他们还有什么动力可言呢!所以这个反间计的作用是很大的,对于项羽阵营的整个军心、士气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种影响也是潜移默化,而且深远的。比如后来龙且的全军覆没,未必就没受这方面的影响。韩信夺得齐地之后,项羽派龙且去阻击。龙且不听手下建议,不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而是选择了冒然进攻。这一方面因为他的性格和项羽类似,都是直来直去、敢打敢拼的硬汉。但如果深挖一下,其潜意识里,未必就没有顾忌项羽的因素,怕项羽多心、怕项羽猜疑其有意拖沓,想尽快做出点成绩给项羽看。

 

反间计的实施,成为了楚汉对峙初期的一个转折点。它让刘邦暂时摆脱了困局,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从而也为他进一步和项羽抗争赢得了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平的计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第一毒计?
范增离项羽而去与陈平反间计
陈平六计
钟离昧自杀,范增气愤而死,难道陈平的反间计真的高明吗?不是!
曹操有没中周瑜的反间计?
生平多智足兴刘——多年以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