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改善就是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

如果我问大家住在什么环境里,大家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有人会报出一个地名,标注自己晚上睡觉的地方所在的位置。可能会粗略地说,在四川、台湾、美国、澳大利亚。也可能会精确地说,在某某座城市的某间房子里。

实际上,我想问的不是你睡觉所在地的地名,而是与你密集交互的环境刺激是什么东西?

抱歉,心理学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知不觉又开始使用“密集交互的环境刺激”这种大多数人不爱听的词汇了。它的意思是指我们皮肤之外和我们发生关系的对象。而且,一般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语境下使用,不包括寄生虫这类生物学对象。

以我为例。我的眼前有一台显示器,手指下有黑色的机械键盘,桌上有一杯橙汁,茶几上堆满了书。这些看得见也摸得着的东西,与我们发生的交互作用。我能喝橙汁,敲打键盘,观看显示器,抚摸书籍。

与我们交互的,除了这些物品之外,还有活生生的人。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同事、客户等人,都是我们的环境刺激。当然,人类与物件不同,我们不会像对待键盘和书籍一样对待人类,不会用手指敲打他们,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抚摸他们。我们会和他们说话。有时只是随意地聊聊天,有时则是严肃地讨论正经事,有时则是假装随意地聊聊天,实际上在讨论正经事。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行为完全由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决定。人就像是一台复杂的机器,输入一个刺激,就输出一个反应。这样看来,改变自我的唯一方式,就是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反应。

通俗地说,自我改善的过程,就是搬家的过程。从不那么好的环境,搬到更好的环境中。

这里说的搬家不仅包括改变自己晚上睡觉的地方,也包括改变和自己相处的人。每认识一个新朋友,我们的社交环境就改变了一点点。每读完一本新书,我们的思想环境就改变了一点点。每完成一项锻炼身体的任务,我们的生理环境就改变了一点点。

在改变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障碍。想搬个更大的房子,结果没钱。想认识某个很厉害的人,结果对方对自己爱理不理。计划好锻炼身体,结果计划总是搁浅。都打开书准备认真阅读了,结果翻开一看,书里的专业术语太多,自己读不大懂,还不如玩游戏、看电视、和朋友愉快地聊天。

绝大多数容易摘的苹果都已经被摘掉了,只留下了高处难以摘到的苹果。绝大部分障碍也是难以克服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笨,如果发现了容易把握住的自我改善机会,那早就已经在利用那些机会了。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欠缺一些什么,缺时间,缺钱,缺知识,缺精力,缺自控力,缺良师益友,缺知心伴侣。这些欠缺的东西还经常相互转化。比如,因为缺钱,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工作赚钱。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读一本知识密度高的学术书籍。多少人买了《经济学原理》和《社会心理学》这类厚厚的经典教材,但除了刚到手时翻开看了看,现在就一直放在书架上当摆设了?

上述说法看起来很悲观,但乐观的人总是能看到更好的前景。假设你欠缺金钱,但有时间,那就可以花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寻找金钱回报更高的工作。如果你有良师益友,那就能从良师益友那里获取知识。如果有知心伴侣,那俩人就可以互相激励,为对方提供自控力的来源。

资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时间和精力能转化为知识和金钱,知识和金钱能转化为师友和伴侣。由于我的工作是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自然会格外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平日里会为大家推荐大量的书籍。其实,以任何一项富余资源为突破口,将其转化为其他资源,都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以知识为先。

理论知识就说到这里,接下来谈谈自我改善的步骤。

第一步是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只有先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资源,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这一步,我强烈建议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进行,多收集外界对自己的反馈信息。因为自我反思很难客观,人们要么过度自信,要么不够自信。

第二步则是制定一个渐进优化的计划。这里头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渐进优化”。无论是减肥计划还是学习计划,都无法一步登天,只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饮食习惯、健身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后,就不容易“反弹”了。制定计划需要与自我分析结合起来。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应该制定的计划也都是不一样的。

第三步就是执行计划了。执行计划不是说要100%地按照计划去做。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我们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计划做出调整。有时候调得更严格一些,有时候调整得更宽松一些。而且,执行计划最好寻找外部环境的监督与奖励,全靠自己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完成计划,那几乎不可能实现。还是那句话,容易执行的计划,早就已经被你执行了,留下来的都是不那么轻松的自我改善计划。

最后,再给大家重复推荐一些书,如果大家制定的是读书计划,那可以参考下面这个书单:

批判性思维的书,我会推荐自己写的《思维的利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逻辑学的书,我每次都会推荐王路的《逻辑基础(修订版)》,很适合零基础的小伙伴,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的《逻辑学导论(第13版)》也很好。

统计学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的《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买不到的话,中信出版社的《统计学的世界》也很不错。

心理学则是《这才是心理学(第10版)》和《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前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后者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哲学的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的《思想:哲学基础导论》都很不错,后者薄很多。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9月出版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很适合作为经济学通识教育的教材,数学基础较差的人也能读懂这本书。


认真想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ID:Reason-Edu

认真想小助手微信号:Reason-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绪论(2):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这套书单,帮你建立各个领域的知识框架
【真题解析】2020心理学考研学硕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640
学哲学书单推荐
740
《法庭上的心理学》: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