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下)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

张建斌

3经络理论的重构

从经络理论的学术内 涵看, 《 灵枢· 经脉》阐述了十二经脉循行规律和病候内 容, 突出 了 十二经脉营气流注模式。 这种理论模式, 在北宋末年得到 进一步强化, 不仅进行了理论重构, 还直接影响到金元时期经络理论应用的发展。

3.1经脉统论

成于 1117 年的《圣济总录》, 第 191~194 卷“针灸门”主要讨论了针灸理论、操作和疾病诊疗三部分内容。 其中, 第 191 卷“经脉统论”曰 : “十二经立其常…… 逐脉之下, 载其经穴, 与其病证, 兼及浮络经筋之病, 共为一编” [ 13 ] ,《圣济总录》按照营气流注顺序将十二经脉按序罗 列, 并且将经穴、 络脉、 经筋及其病证等归属于十二经脉。 总体来说, 《 圣济总录》对经络理论的界定和阐述是以“各随经络编次”的方式展开的, 在中医学框架中 突出 了 经络理论的骨干作用和纲目 地位, 为后世医学突出 和强调经络的地位, 起到了先导作用; 尤其是促进和推动了金元医家在临床上对经络作用的重视。

至此, 一个有别于《 内 经》主要阐明 循行规律和病候内容、内涵扩大了 许多的经络系 统理论框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 2 ] 146ƽ149 。

3.2药物归经

宋代《圣济总录》重构经络理论, 对金元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金元医家流派纷呈, 但是他们有 一个基本共识, 即: 治病当 先识经络。 基于共识, 金元医家对于经络理论的阐释、 运用和发展, 有了各自 不同的突破和发挥, 如刘完素引 领经络理论的临床运用; 张元素提出 经络辨治模式和药物归 经理论 [ 14 ] ; 张子和直言治病当 先识经络; 朱丹溪提出十二经见证、合生见证等内容, 补充了经脉病候。 临床分经辨治的繁盛, 直接催生了药物归经、引 经报使等理论; 同时, 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和补充了经脉病候。

到明清时期, 无论在理论方面, 还是临床运用方面, 经络理论都有了 新的拓展。 如楼英《 医学纲目 》集成明初临床经络辨治, 赵宜真等进一步拓展临床经络运用的范围, 夏英等对经络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面对明清医家经络理论及其临 床运 用 的 深入和 积累, 清代医家徐灵胎有 了 “治 病必分经络脏腑?”与“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的反思。

基于临床分经辨治的探索, 后世还出 现了“经络不明, 则不知邪之所在” [ 15 ] , “医而不知经络, 犹人夜行无烛, 业 者 不 可 不 熟” [ 16 ] 等警句 格 言, 强 调 医 家“治病当先识经络”的共识。

3.3循经考穴

元末明初医家滑寿(约 1304-1386 年), 在《 金兰循经》和 《 圣济总录》等基础上编著了 《 十四 经发挥》三卷, 对经络理论、腧穴理论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内容包括: ① 论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方向、经脉的功能及经气的循行, 相当于全书的总论。② 详述十四经循行路线及其病候, 并循经考穴, 一一注明腧穴的部位, 并编纂“十四经穴歌”置于各经之前, 共载穴 657个, 其中 双穴 303 个, 单穴 51 个。③ 论述奇经八脉的循行并循脉考穴。 滑寿在经络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最主要的贡献, 即 提出 十四 经模式。 十四 经模式的提出 , 对后世针灸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张景岳《类经》、高武《针灸聚英》和杨继洲 《 针灸大成》等均按照十四经的顺序排列 经穴, 至今仍是经络腧穴并举的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 十四经模式是基于腧穴归经的理论发展而出 , 即后世所言经穴。 受此影响, 许多没有归经的腧穴和许多非经非穴的针灸操作, 也逐渐淡出 针灸学术的视野。

4经络理论的变轨和分化

自 《内经》以降, 经络理论一直沿着中 医学固 有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轨迹发展。 但西学东渐后, 经络理论的发展方向 出 现了 变轨和分化, 对于经络本质的思考和研究出 现了多种猜测和观点。 自 清代王宏翰《医学原始》第一次“援西释中”解读经络理论, 到1957 年的《针灸学》中经络理论回 归, 大致经历了 援释、质疑和否定、困惑与迷茫等阶段。 其中主要事件和观点还有: 1844 年陈定泰将解剖学中 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作为经络理论内 容; 1892 年唐容川 提出“经脉气化”的 概念; 1937 年阎 德润提出 “经脉解剖学”“经脉生理学”“经脉病理学”等概念等。

4.1解剖立场

余云岫( 1879-1954 年) 对于经络理论的解读,主要集中 在《 灵素 商兑》( 1922 年) 之第 五《 经脉络脉》、第六《十二经脉》、 第七《 手脉详考》三章。 余云岫完全基于解剖学的立场解读经络理论, 有“脉即血管”“经脉即动脉”等观点。 基于形而下的实证思维,余云岫认为“《灵素》之言经脉行次也, 以今日 实地解剖之所见校之, 无一合者” [ 17 ] 等。 余云岫的认识, 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观点。 直至 1952 年, 余云岫仍坚持“今后研究针灸的方向应该撇去经脉, 着眼神经的解剖上、机能上和全身器官上, 力求其机械的、机能的和其他生理、 病理、 永久、 暂时的联系, 以期揭晓其秘密。” [ 18 ]

与余云岫不同的是, 朱琏从另 一个角 度否定了经络理论的 存在。 1951 年 3 月 朱琏 出 版《 新 针 灸学》, 主要以神经调节阐述针灸治病, 很少提及经络;即使叙述腧穴, 也主要是按部位分区划线的方法。不管是从解剖 学的 角 度 质疑经络理论的 正确性, 还是从临床角 度单纯使用神经理论解释针灸原理, 均直接忽视了经络理论的存在, 事实上都是否定了经络理论。 否定经络理论的 观点, 在 20 世纪 50年代前期受到很多人的追随, 也或多或少影响了 后来学者的看法和研究方向。

4.2维护传统

1925 年恽铁樵( 1878-1935 年)出 版了《十二经穴病候撮要》一书, 以 传统学术的立场和视角 , 对十二经脉进行解读。 该书以 十二经为纲, 先述其经脉循行, 次介绍穴位名 称、部位, 后详述各经之病候、治则及方药。 恽铁樵在“自 序”中写道: “自 今日 之眼光观之经穴, 云: 考包括《 生 理学》《 医 化学》《 内 分泌》《神经系》诸端, 其基础建筑于形能两字之上, 其成功不知历几何年月 、 积不知几千万病人之经验。 故鄙人于此, 极 端认为 有 研究 价 值之一 种 学 问。” [ 19 ] 这里, 恽铁樵清楚地阐明了自 己 的学术立场和视角 , 以及研究经穴的原委和价值。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内容包括: 手太阴肺(肺胀、肺痈、息贲、咳嗽、哮、诸气、疹子); 手阳明大肠(肠痈、 脏毒、 肠鸣、 脱肛、 肛门 痒痛); 足阳明 胃 (胃 痈、 胃 痛、 霍乱、 诸痿); 足太阴 脾(痞气、 呕吐哕、 噎塞反胃 、 关格、 泄泻、 肿胀、 痞满);手少阴 心(伏梁、 心痛、 心痈、 怔忡、 卑惵、 惊悸悲喜、健忘、不寐、癫狂、涕泣); 手太阳 小肠(小肠气、 小肠痈); 足太阳膀胱(膀胱气、 转胞症、 小便癃闭、 交肠)等。

恽铁樵从经脉循行、 病候解读, 再到 穴位定位、归纳经络所属病候, 最后附以方药, 或夹杂恽铁樵自己 的临床经验。 恽铁樵的解读和反思, 较好地触及到了经络理论的临床本质。

5反思与抉择

民国 初年接受神经理论解读经络的学者, 也在实践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 他们一方面反思以神经理论为视角 的解读, 另 一方面又重新审视传统经络理论的 价值。 以 承淡安 为 代 表的 一 些医家, 在反思中抉择, 回归传统学术。

5.1回归传统

承淡安对于经络理论的认识、反思、总结和回归的思路, 几乎是一气呵成。 先生晚年有这样的论述:“受了新医解剖生理知识和日 本新派针灸理论的影响, 一度转变为采用新的一套理论方法。 采用之初,未尝不感到轻便时新, 可是较诸以 往用老法施治的效果, 总觉不如。 碰到一些比较曲折为难的疾病, 往往无记可施, 仍要借重古法以 谋求解决。 于是方悟古法之可贵, 而复走回经络学说的老路” [ 20 ] , 表明 了这些学者的探索心路。 行医之初, 承淡安先生的经络观, 主要建立在神经学说的基础上, 但终究还是从临床实际体会到经络理论的价值, 重返古法针灸的理论指 导[ 21 ] 16ƽ17。

他以 临 床为 视角 , 总结了 经络客观存在的三个理由 : ① 从感传径路来证明, 符合古人关于经络的描述; ② 从治疗效应来说, 远部治疗难以用神经的联系去理解的, 可直接用古人的经络通路去理解; ③ 一些疗效可从经络或经穴的特定部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来理解。

1956-1957 年, 承淡安连续发表了 《 经络的 初步认识》《关于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 研究经络学说的意见》《“经络”问题不能从解剖的角 度去理解》等文章, 还校注出 版了《十四经发挥》, 翻译日 本学者长滨善夫、丸山昌 朗编著的《 经络之研究》等工作。 1954-1957 年主政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期间作了关于经络学说的学术报告, 并以 《 针灸学术讲稿》为名 出 版。 承淡安先生在此对经络理论的内涵进行了重新阐述: “从机体的一部与远隔部的病灶和病理具有相关性的关系上来说, 这种关系可以看作是经络的走向” [ 21 ] 19 。

5.2理论阐述

1957 年 10 月 , 由 江苏中 医学校针灸学科教研组编著的《针灸学》出 版, 首次将经络理论与腧穴、刺灸、治疗一起界定为现代针灸学科的四大核心内涵。

《针灸学》的出 版, 被上海中 医药大学李鼎 教授评价为“新中 国 针灸学科的奠基之作” [ 22 ] 。 而该书 作者是 1955 年毕业于江苏中 医进修学校首届 针灸师资班而留校任教的两位年轻学者———梅健寒( 1924-2004 年)和李鸿奎( 1924-1979 年)。 延续承淡安学术思想, 他们认为“经络学说是构成祖国医学的主要基础, 它与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 组成了完整的中 医理论体系, 贯穿在解剖、 摄生、 病机、 诊法、治则等方面, 从理论到实践, 无不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 23 ] 在 1958 年南京中 医学院编著的《 中 医学概论》进一步阐述: “经络是祖国 医学中 重要的理论部分, 一般认为它和针灸学的关系比较密切, 实际上各科临床, 无一不与这一基础理论知识有关。 因 为它与五脏六腑、头身肢节等都有关联, 没有这一知识,即不能从整体出 发去认清疾病。” [ 24 ]

梅健寒等通过对腧穴的主治作用及其特点、 规律进行系统分析, 对经脉、 经别、 经筋和奇经八脉等的循行规律和病候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得出 各经腧穴的主治纲要, 再将此主治纲要与各经循行部位和各经病候(是动病、所生病)进行对比, 得出 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经络体系的发现, 是从腧穴主治中逐步认识清楚的, 包括奇经中 的病候也是从腧穴主治中 总结而成的。 正是由 于梅健寒等一辈人的努力, 不仅在针灸学术的理论框架下重新定位, 而且从临床实用的角 度指出 临床病候是经络理论的价值和本质所在。

显然, 以承淡安为代表的老前辈, 在经络理论认识上的回归, 也是明清至民国以来, 受西学影响下对经络解读的回归。 李素云曾 研究发现: “民国与明清医家, 在受西医影响的背景下, 对针灸理论的认识具有共同的特点, 都希望从解剖角 度揭示经络的形质结构, 以最终解释针灸临床疗效的生物学基础。 但两个时期又有各自 不同 的特点, 明 清时期重视用血管比附经络, 民国医家则多用西医神经阐释经络组成。” [ 25 ] 承淡安先生在困 境中 突破了 明 清和 民 国 医家的认识和西学的限制, 与弟子们一起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 完成了经络理论回归于传统学术的轨迹。

6总结

经络理论的构建, 主要基于临床, 致于病候, 在固有的学术轨迹中不断发展, 并演绎出 腧穴归经、药物归经等不同学术分支, 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 有效地指导经络辨证临床实践。 西学东渐以 来, 基于形态结构和还原思维下的经络实质探寻, 终究失败,一部分人在迷茫中 质疑和否定, 一部分人在反思中回归和重构。 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及其学派传人梅健寒和李鸿逵等, 阐明 了 经典经络理论的内涵, 指明了其对针灸临床的价值和意义。

总体来说, 经络理论是古代医家认识人体、解读病候、指导治疗的理论体系。 以临床为视角 , 是解读经络理论的不二选择。 其中, 病候归经是前提, 腧穴归经和药物归经是基础, 而分经识病是临床旨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经络理论史研究的讨论
针灸医学的源起与反思专栏 |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
张建斌,董勤|《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
《针灸素难要旨》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
针灸医籍选概论
张建斌,赵京生|论明末清初经络研究的轨迹和学术走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