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余静思│经脉流注模式思辨与临床启示
userphoto

2023.03.16 河南

关注

导读:

1.矛盾的十二经脉“肺-肝”流注模式与井荥输经合“五输向心”流注模式

2.十二经脉“肺-肝”流注与井荥输经合“五输向心”流注提示什么?

3.两种流注模式对临床的启示

我想现在99%的中医针灸专业的学生或爱好者,在一开始就会被灌输十二经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气血循环流注模式。

当年除了记忆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乡,还会把十二经脉循行古文背很多遍。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这种气血循环流注模式的观点是根深蒂固的。

先看课本《经络腧穴学》经脉总论中的描述:

十二经脉 肺肝流注模式:

十二经脉的循环传注始于肺经而止于肝经,再由肺经逐经相传,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十二经脉主行气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的运行次序也就是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顺序。

此外任督二脉参与气血循环流注,则构成十四经脉流注。

井荥输经合 五输向心流注模式: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5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这是按经气由小到大、由浅而深所做的排列。

《灵枢·本输》详细载述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唯独缺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直到《甲乙经》才得以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

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灵枢经》中气血循环流注模式,竟然存在两种不同,甚至存在截然相反的流注方向。

并且基于十二经脉“肺-肝”还发展出十二经脉配以十二时辰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针灸“经典”理论与著作。

基于五腧穴配以五行,发展出“子母补泻”理论、“五门十变配穴法”等

思辨:

①十二经脉“肺-肝”流注模式是古人浅显的血液循环系统(体循环+肺循环)认识之一

原络穴/脉动腧穴、脉口、络脉等,这些与动脉搏动、静脉皮下显现直接相关

由于古代人体医学解剖不足、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封建制度的制约等影响,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不足

因此把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氧气、代谢产物的功能、循环往复的现象与'解释'成经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功能与流注。

此外,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有影响的医学大师克劳迪亚斯·盖伦认为,内脏是血液系统的中心,被消化的食物在肝里转换成血液,然后消失于全身,只作有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运动;肝脏产生“自然灵气”,肺产生“活力灵气”,脑产生“动物性灵气”。

1628年威廉·哈维在法兰克福正式出版了《心血循环运动论》,又称《血液循环论》,在书中威廉·哈维批驳了有关心脏、动脉、静脉和血液等流行的错误观点,论证了人体血液循环理论。

②井荥输经合 五输向心流注模式是古人对 人体受到针灸等刺激从外周传入中枢的途径 简单概述

四肢末端对外界的疼痛刺激感觉明显,尤其是井穴与十宣---十指连心

典型的例子就是古代刑法中有夹手指、竹签刺入十指尖等。

两种流注模式对临床启示:

1.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且还存在着矛盾之处;这是古人对经脉既有血液循环认识,也有刺激信号输入输出的认识;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仅有十一脉;《素问·刺腰痛论》中有解脉、同阴之脉、阳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飞扬之脉、昌阳之脉等多条经脉,经脉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构建出来;

3.基于十二经脉的子午流注等针灸理论与实践是需要打一个问号;五输配五行也是值得商榷的,以后可以单篇细说;

4.五输穴是临床中常用的腧穴,井穴、十宣等远端腧穴具有强刺激作用、醒脑开窍功效的生理条件之一即是疼痛信号的输入与输出。指尖放血急救也是很多非中医学专业所知晓;

5.《卫生宝鉴》中风刺法中有“大接经法”,大接经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两种刺法治中风偏枯,即从膀胱经至阴穴--肾经涌泉……小肠经少泽(从阳引阴);肺经少商--大肠经商阳……肝经大敦(从阴引阳);暂且不论是否接经,但是十二经脉井穴都来一遍,刺激量是足够的;

6.五输穴向心流注模式提示刺激信号的由肢体远端/外周 向 近心端/中枢输入模式,是否可以认为:给予阈值以上刺激即可引起大脑皮层的反应,如强刺激人中醒脑开窍,甚至其他途径的刺激:温度觉、视觉、听觉等刺激。

7.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一人中穴的针刺操作行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个人认为这与给人体足够量的疼痛刺激是密不可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
纳甲法
《黄帝内经》两种经脉循行模式解析
中国针灸学
武当道医学:张三丰《武当穴谱》十二经流注大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